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药结合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苁蓉益肾颗粒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苁蓉益肾颗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前后勃起功能国际指数问卷(IIEF-5)评分、血清睾酮水平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IIEF-5评分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IIEF-5评分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睾酮水平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血清睾酮水平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药结合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十一酸睾酮联合他达拉非(TUT)在男性患者2型糖尿病合并勃起功能障碍(type 2 diabetes erectile dysfunction,DED)中的治疗效果,为DED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115例DED的中老年男性患者使用TUT方法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记录患者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评分、患者性生活日记中能完成性交的成功率以及血清睾酮值,并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评分、能完成性交的成功率和血清总睾酮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TUT疗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性生活质量,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林立国  王文杰  张教飞  汤兰花 《重庆医学》2018,(9):1204-1206,1209
目的 探讨东革阿里治疗更年期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E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34例更年期男性ED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7例,观察组予东革阿里治疗,对照组用十一酸睾酮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勃起硬度分级量表(EHS)、男性性健康量表(SHIM)评分、老年男性症状量表(AMS)、勃起功能障碍治疗满意度问卷(EDITS)评分和血清总睾酮(TT)、血清游离睾酮(FT)、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激素(FSH)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GB)变化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经3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EHS、SHIM、AMS评分和血清 TT、FT 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L H、FSH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患者血清LH、FS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SHGB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SHG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EDIT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99%,明显低于对照组(1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东革阿里能明显提高更年期男性ED患者的性欲和性功能.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9):114-117
目的探讨伐地那非联合十一酸睾酮对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MED)患者雄激素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6月就诊DMED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伐地那非片10 mg,性生活前30 min口服。联合组加用十一酸睾酮40 mg,2次/d,口服,两组连用12周。观察治疗前后雄激素[总睾酮(TT)和游离睾酮(FT)]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变化,并比较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血清TT和FT水平较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联合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血清NO水平较前明显上升,血清ET-1水平较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联合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80.95%)(χ2=4.09,P0.05)。结论伐地那非联合十一酸睾酮治疗DMED患者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勃起功能,机制不仅能纠正雄激素缺乏,而且能调节血管内皮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血府逐瘀汤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内皮及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采用降颅内压、抗凝、抗氧化及调脂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内皮及相关因子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S)、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CRP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TNF-α、CR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MDA、AOPPS显著低于治疗前,而SOD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MDA、AOPPS显著低于对照组,而SO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ET-1明显低于治疗前,而NO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ET-1明显低于对照组,而NO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MP-9、PAF明显低于治疗前,而IGF-1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MMP-9、PAF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GF-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降低患者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及神经功能,显著减轻脑损伤程度,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酶(NOS)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受试者分为2型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检测其血浆ET-1和血清NO/NOS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组血浆ET-1和血清NOS 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NO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有并发症组血浆ET-1和血清NOS 水平均高于无并发症组(P<0.01,P<0.05);NO水平低于无并发症组(P<0.01).结论 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可能与血中ET-1、NO/NOS失衡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煤工尘肺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氧化损伤水平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氧化性损伤及两种细胞因子TGF-β1、FGF在煤工尘肺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分别采用硝酸还原酶法、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50例煤工尘肺患者与50例健康对照血清NO、MDA、SOD的含量,同时以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和F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煤工尘肺患者血清中NO、MDA的含量高于对照组,SOD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煤工尘肺患者血清NO与SOD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NO与MDA、SOD与MDA均无相关关系(P>0.05);在健康对照中,三指标均无相关关系(P>0.05)。煤工尘肺患者血清中TGF-β1和F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TGF-β1和FGF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煤工尘肺患者体内氧自由基反应异常、氧化/抗氧化状态失衡、细胞因子表达异常增高,可能与煤工尘肺的发生发展有关联。  相似文献   

8.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的临床意义。方法:分为三组,轻型AP(MAP)组,重型AP(SAP)组和对照组,同时测定上述指标。结果:①AP患者血清CRP、IL-10、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NO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SAP患者血清CRP,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MAP组(P<0.01)③MAP组患者血清IL-10、NO水平均明显高于SAP组(P<0.01)。结论:上述血清因子有助于AP的诊断和其病情严重程度的识别。  相似文献   

9.
黄勤 《四川医学》2008,29(5):521-523
目的 探讨不同血压分级高血压病(EH)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进一步了解EH患者不同血压水平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相互关系.方法 观察128例EH患者按1999年WHO/ISH对高血压的诊断和血压分级标准进行分组,其中EH 1级36例,EH 2级52例,EH 3级40例,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血浆内皮素-1(ET-1)、血清-氧化氮(NO)、血清丙二醛(MDA)、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浓度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EH组ET-1,MDA、vWF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05);NO、SO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随着EH患者血压分级的增高,ET-1、MDA、vWF水平也明显增高(均P<0.05,P<0.0001),NO、SOD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P<0.001).结论 EH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与血压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热休克反应(HSR)对高温诱导的循环衰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热休克组、高温对照组和常温对照组3组。热休克组给予热休克预处理,而高温对照组则否。两组常温恢复20 h后予以高温热暴露处理,其间监测记录血压、心电。热暴露至73 min时终止实验,检测心肌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运用Chart软件,获取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P)、舒张压(DP)、心率(HR)等数据。常温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以获得上述数据的正常值。结果(1)热暴露73 min时,热休克组与高温对照组动物的MAP、SP、DP值明显低于常温对照组(P<0.01),HR值高于常温对照组(P<0.01)。热休克组与高温对照组相比热休克组表现出更高的MAP、SP、DP(P<0.01)、HR值(P<0.05)。(2) 热暴露73 min时,高温对照组心肌MDA、NO含量显著高于常温对照组(P<0.01)。而此时热休克组心肌MDA含量明显低于高温对照组(P<0.05),并与常温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热休克组心肌NO含量亦较高温对照组明显为低(P<0.01)。结论HSR可减轻高温诱导的循环衰竭,此作用与HSR抑制热暴露大鼠心肌MDA、NO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VD)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62例,根据眼底照相结果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66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52例)和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44例),收集并比较各组的临床资料和血清学指标,分析DR的危险因素。结果:PDR组和NPDR组患者病程和HbA1C均长于与高于DM组(P<0.05~P<0.01),而PDR组患者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亦长于与高于NPDR组(P<0.05和P<0.01);PDR组和NPDR组25-OH-VD水平均显著低于DM组(P<0.01),而PDR组患者25-OH-VD水平亦明显低于NPDR组(P<0.01);PDR组患者SBP高于DM组(P<0.05),但与NPD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病程、SBP和HbA1C与DR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25-OH-VD水平与DR呈负相关关系(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病程和HbA1C均是DR的危险因素(P<0.01和P<0.05),而25-OH-VD是DR的保护因素(P<0.01)。结论:低血清25-OH-VD水平与DR发生及严重程度相关,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水平,探索血糖升高与LOX-1表达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年龄、性别、腰围、体质量指数等相匹配的无糖尿病体检者5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血清LOX-1浓度,分析糖化血红蛋白与LOX-1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LOX-1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OX-1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关系(P<0.01),血脂与LOX-1无相关关系(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是LOX-1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血糖升高可能直接导致了LOX-1的表达上调,进而启动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在糖尿病大鼠阴茎勃起功能障碍中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雄性SD大鼠通过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44只,然后将成模大鼠分成糖尿病干预组22只和糖尿病对照组22只,并设正常对照组.其中糖尿病干预组每日灌胃法给予阿魏酸钠100 tag·kg-1·d-1干预.12周后观察大鼠阴茎勃起功能,并获取阴茎海绵体组织和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合酶(NOS)与丙二醛(MDA)的水平变化和阴茎海绵体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成功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与糖尿病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阴茎勃起功能更好,3组的阴茎勃起率分别为22%、66%和100%.SOD、CAT和NOS在糖尿病对照组中的活性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干预组;NO在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干预组的含量[(112±28)nmol/ml、(137±25)nmol/ml]高于糖尿病对照组[(56±10)nmol/ml,均P<0.01];MDA在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干预组的含量低于糖尿病对照组(均P<0.01).光镜下,糖尿病对照组阴茎海绵体平滑肌数量减少,间质血管管壁增厚,管腔变窄.结论 阿魏酸钠可能通过调节自由基代谢、抗氧化损伤和促进NO生成增加的途径,对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起到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4.
Li D  Wang X  Fu Z  Yu J  Da W  Peng S  Wang X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3,116(2):309-311
Ithasbeenproventhatpatientswithessentialhypertension(EH)havereducedendothelial dependentvasodilationduetodecreasedactivityofendothelialnitricoxide (NO) Thissignifiesendothelialdysfunctionandmayplayanimportantroleintheincreasedvascularresistancethatischa…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脂质过氧化物、一氧化氮、纤溶系统与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形成的关系,对32例急性加重期和40例缓解期肺心病患者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t—PA抑制剂(PAI)含量进行测定,并与42例正常人作对比研究。结果提示急性期肺心病患者血清MDA、血浆PAI显著高于肺心病缓解期患者及正常人,而急性期肺心病患者血清SOD、NO、血浆t—PA显著低于肺心病缓解期患者及正常人,差异均具显著性(P<001);缓解期肺心病患者血清MDA、血浆PAI高于正常人,而血清SOD、NO、血浆t—PA低于正常人,但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总之,脂质过氧化、一氧化氮含量减少,纤溶系统功能失衡与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或加重有关  相似文献   

16.
韩志奋  姜领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0):1363-1364,1367
目的: 研究高血压前期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抵抗素以及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有连续记录血压增高者60例依据血压水平分为高血压组30例、高血压前期组30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3组人群血浆中NO、CGRP、ET、MCP-1和抵抗素的水平.结果: 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前期组患者血清NO、CGRP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ET、MCP-1和抵抗素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P<0.01).高血压组患者血清NO和CGRP均显著低于高血压前期组(P<0.01),而 ET、MCP-1和抵抗素水平均明显高于高血压前期组(P<0.01).结论: 血压升高可以明显损害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表现为NO、CGRP、ET、抵抗素及MCP-1的代谢失衡,高血压前期人群已出现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杨瑞平 《广西医学》2002,24(9):1327-1328
目的 :探讨老年 2型糖尿病 (2TDM)并高血压 (HT)患者血浆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的变化及与血压的关系。方法 :患者分为两组 ,2TDM并HT组 (H组 ) 6 8例 ,2TDM组 (N组 ) 6 2例。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浆ET ,比色法检测NO。结果 :H组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N组患者 (P <0 0 1) ,NO明显低于N组患者 (P <0 0 1) ,ET与NO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1)。结论 :老年 2TDM并HT患者存在着严重的内皮细胞功能损害 ,提示ET和NO的检测对DM患者血管病变的观察、治疗及估计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缺血预适应对无复流现象的保护作用及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IPC)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无复流现象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理。方法:应用离体大鼠心脏全心I/R损伤模型,20只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I/R对照组和IPC组,观察冠脉流出液中MDA及NO含量、无复流区域所占面积百分比、心脏微循环等指标的变化。结果:IPC组较I/R对照组冠脉流出液中NO含量显著增高(P<0.01),MDA含量明显降低(P<0.005),无复流区域所占面积百分比明显减少(P<0.0005),心脏微循环的损伤也较轻。NO含量和MDA含量有明显负相关关系(r=-0.909,P<0.01)。结论:IPC对无复流现象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保护内源性NO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东升扶桑饮对痰湿型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方法 选取2018年3—7月来江苏省中医院就诊的痰湿型勃起功能障碍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他达那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东升扶桑饮,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内皮功能相关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国际勃起功能评分表(IIEF-5)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和最大勃起硬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的IIEF-5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和最大勃起硬度明显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2组的血管扩张功能(FMD)、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的FMD和NO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的FMD和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的ET-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的ET-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头痛、视线模糊及药物过敏等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出现轻微胃肠道不适症状,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东升扶桑饮能够显著改善痰湿型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对患者的内皮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张斌  高鑫  李湘  高健 《上海医学》2006,29(10):687-691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和血管内皮功能血清相关标志物的变化。方法正常健康对照者200名(正常对照组),男51名,女149名,平均年龄为(53.4±10.6)岁;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诊断为冠心病患者200例(CAG阳性组),男163例,女37例,平均年龄为(60.3±10.4)岁;经CAG排除的非冠心病患者135例(CAG阴性组),男82例,女53例,平均年龄为(57.8±8.2)岁。患者为2004年9月至2006年1月在我院行首次CAG的住院患者,并排除合并脑血管意外等病变者。评估各组人群的糖、脂代谢等情况。采用分光比色法测定各组受试者的血清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活力、脂质过氧化物(MDA)、一氧化氮合酶总活力(t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力和一氧化氮(NO)水平,并对这些指标与冠心病发病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AG阳性组的血清抗O2(?)活力、tNOS、iNOS、NO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01),血清MDA水平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CAG阳性组血清抗O2(?)活力与CAG阴性组相近(P=0.634),但MDA水平仍明显高于CAG阴性组,同时tNOS、iNOS和NO水平均明显低于CAG阴性组(P值均≤0.001)。CAG阴性组血清抗O2(?)活力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2),MD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两组间tNOS水平相近(P=0.967),但CAG阴性组的iNOS和NO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CAG阳性组患者血清NO水平等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无明显线性相关。高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者患冠心病的风险减少(P=0.002),而男性、高龄、糖尿病及血清高MDA水平增加冠心病患病风险(P值均≤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体内氧化应激水平较高,其血清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下降。监测冠心病高危人群的血清NOS和MDA水平有助于冠心病风险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