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庶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纯Coxsackie B_3病毒。用不同转子、不同转速和不同时间离心提取Coxsackie B_3病毒,病毒感染性试验检测结果表明,用S-27-2转子(约87400g)离心3h结果最佳,所得列的A、B、C3条区带中,C带病毒毒力较A、B两带可提高10~(8-10)倍。本实验方法在小RNA病毒提纯方面有参考价值,为Coxsackie B组病毒的分子病毒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通过蜱传脑炎病毒复合群和云南森林脑炎病毒核酸基本性质的研究,建立了病毒核酸的提纯方法,为今后的试验打下了基础。比较蜱传脑炎病毒复合群中的中国东北株RSSE与云南森林脑炎病毒的电泳图谱,发现它们基本处于同一位置。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用从安徽省分离的流行性出血热Chen株病毒,同时和Hantaan病毒分别感染Vero E_6细胞,以免疫亲和层析提纯病毒,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病毒结构蛋白。观察到Chen株病毒和Hantaan病毒同样含有三种病毒结构蛋白,且电泳迁移率相似;三种病毒结构蛋白在病毒颗粒中各自存在独立的一级结构,病毒颗粒表面两种糖蛋白之间不存在双硫键的联结。  相似文献   

4.
PEG6000沉淀结合差速离心方法浓缩水中脊髓灰质炎病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从细菌培养物中纯化PV1病毒的方法用于水病毒消毒实验。方法PV1Henan株在Hep-2细胞中增殖后用聚乙二醇6000沉淀结合差速离心的方法纯化病毒,RT-PCR和透射电镜鉴定提纯病毒的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结论PEG6000结合差速离心的方法较之蔗糖密度梯度区带离方法易于操作且比单独PEG沉淀有更高的纯化系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人用新城疫病毒活疫苗喷雾吸入剂的制备与质量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城疫病毒活疫苗喷雾吸入剂的简便制备方法。方法:用SPF种蛋传种、扩增病毒,经超速离心等方法提纯后制成疫苗;以血凝试验等方法测定其滴度和活性;按生物制品的要求进行安全性试验。结果:本疫苗能保持较高的生物学活性,并能达到临床前安全性的内控质量要求。结论:用本法制备供肿瘤临床试验用的新城疫病毒活疫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检测兔出血症病毒的RT-PCR方法。方法自感染RHDV致死的兔肝脏组织中提纯病毒,提取病毒总RNA,以RT-PCR方法扩增出368bp的基因片段。将RT-PCR产物克隆到T载体中,并对重组质粒测序。结果PCR产物的测序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序列一致,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可检测到10^-7病毒滴度。结论建立的检测RHDVRT-PCR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用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技术从鲁宁—84刘株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的细胞培养液中浓缩和提纯出病毒颗粒。病毒经SDS裂解后,进行其结构多肽的SDS—Disc—PAGE。结果表明,EHFV鲁宁—84刘株具有六种结构多肽,分子量分别为VP_1128K、VP_2104K、VP_379K、VP_459K、VP_51K、VP_610K道尔顿,其中VP_1、VP_2和VP_4是三种主要结构多肽,VP_1和VP_4是糖多肽。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简便有效的样本处理方法,提高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尿液中BK病毒载量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方法任意选择24例BK病毒阳性样本,每一样本进行4种不同的处理:原尿、原尿病毒DNA提纯、1:10稀释尿液、1:100稀释尿液,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样本BK病毒载量,所测数据用SPSS11.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尿液中BK病毒载量有明显的影响:原尿阴性3例,病毒载量在4组中的最低值占66.7%;1:100稀释尿阴性2例,病毒载量在4组中的最高值占79.2%,但中位值和1:10稀释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NA纯化组与1:10稀释尿液病毒检出率相当,均为100%,但DNA纯化组目标基因的流失量较明显。结论在临床尿液中BK病毒载量检测时,1:10稀释尿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K病毒时DNA损失小,效率高,且处理过程简便、成本低,是一种较好的尿样本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新城疫病毒活疫苗的制备、活性和临床前安全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城疫病毒活疫苗喷雾吸入剂的简便制备方法及其安全性。方法:用SPF种蛋传种、扩增病毒,经超速离心等方法提纯后制成疫苗:以血凝试验等方法测定其滴度和活性;按生物制品的要求进行安全性试验。结果:本疫苗能保持较高的生物学活性,并能达到临床前安全性的内控质量标准要求。结论:用本法制备供肿瘤临床试验用的NDV活疫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终浓度为100μg/ml甲醛、2~8℃、10 d灭活工艺对2022年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生产用By(B/Phuket/3073/2013/BVR-1B)病毒毒株灭活的适用性。方法 病毒收获液(鸡胚病毒培养产物)经过澄清过滤,控制蛋白浓度<800μg/ml,温度2~8℃,添加甲醛溶液至终浓度100μg/ml,对病毒收获液进行灭活。在灭活第0、1、2、3、4、5、10天取样,采用鸡胚半数感染剂量(median infective dose,EID50)法检测病毒滴度,采用Reed-Muench法计算lgEID50/ml;采用直接血凝法检测流感病毒血凝滴度;对灭活10 d的样品进行病毒灭活验证试验;灭活10 d后的病毒液经超滤、离心、层析等工艺提纯,取样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病毒颗粒完整性。结果 病毒收获液灭活第0、1、2、3、4、5、10天的病毒滴度分别为(8.5±0.4)、(4.2±0.5)、(1.3±0.4)、0、0、0、0 lgEID50/ml,血凝滴度结果均在1∶256~1∶512;病毒灭活验证试验显示,经过10 d的灭活,病毒均已全部灭活;透射电镜观察显示,所得的病毒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带TAP标签流感病毒8质粒反向遗传包装系统,以期应用于流感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蛋白分子机理的研究。方法两步RT—PCR方法扩增流感病毒8基因,人工合成TAP基因序列,并采用3次PCR的方法融合TAP基因和NP基因。将流感病毒8基因和NP—TAP基因克隆于反向遗传载体PIVVⅡ-1,阳性克隆用PCR和序列测定进行鉴定。结果经PCR和序列分析鉴定,筛选到了带TAP标签的流感病毒8质粒反向遗传阳性克隆。结论成功构建了带TAP标签的流感病毒8质粒反向遗传包装系统,为进一步研究流感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蛋白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McAbs)against ha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 virus in our department over the past sever-al years. The following six points are discussed: (1) establish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hybridoma cell lines secreting McAbs against HFRS virus and hemagglutinin of the virus: (2) theantigenic analysis of HFRS viruses in China by McAbs: (3) pur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McAbs: (4)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FRS virus 50K stnactural protein by McAba-affini-ty chromatography and the McAbs possessing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5) detection of HFRS virusantigen i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from HFRS patients by the McAb-IFAT; and (6)development of McAb-ELISA indirect sandwich methods, and detection of HFRS virus antigen andIgM, IgG and/or HI antibodies in human and animal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ies show that theMcAbs can be used for early diagnosis,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preparation of vaccine andimmunotherapy of HFRS.  相似文献   

13.
作者概要地报道我室近年来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单克隆抗体(McAb)的研究与应用,包括:①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及其血凝素抗原McAb杂交瘤细胞系的建之与鉴定,②选择其中高效优质的McAb进行病毒的抗原性分析;③以McAb亲和层析纯化病毒结构蛋白及其分析鉴定,④纯化HFRS-McAb及其应用;⑤以Mcab-IFAT检验HFR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的病毒抗原;⑥建立了McAb-ELISA间接夹心法检测HFRS病毒抗原、检测不同疫区人和动物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M和IgG)、患者血清中血凝抑制抗体等。并已应用于研究HFRS病毒结构及其特征、纯化病毒抗原组份及保护性抗原,对本病的早期快速检验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疫苗及免疫治疗等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HA1及神经氨酸酶NAe重组蛋白的表达效率及纯化方法。方法在2009年广东省首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A和NA全长基因克隆的基础上,去除其信号肽(或信号锚定序列)和跨膜结构,在原核表达体系中表达HA1和NAe蛋白,采用SDS-PAGE和Western-blot法研究蛋白的表达效率、IPTG诱导作用及His Bind树脂纯化对蛋白免疫活性的影响。结果获得了具有免疫活性的高浓度和高纯度的HA1-57 290 Mr及NAe-69 280 Mr重组蛋白。结论截短优化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HA1、NAe重组基因经IPTG诱导可在原核表达体系中高效表达且纯化后具有较好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隔离病区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的感染防控策略,评价感染防控的效果。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8日至2020年3月31日期间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OVID-19隔离病区床旁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临床特征、感染情况和转归,总结所采取的感染防控措施,分析医护人员和患者COVID-19交叉感染情况以及患者之间血源性病原体交叉感染的情况,评估各项感染防控措施在控制交叉感染发生和传播中的作用。结果 研究期间该隔离病区累计收治101例COVID-19患者,其中10例(占9.90%)开展床旁血液净化治疗,采取的血液净化治疗方式均为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 CVVHDF), 累计床旁血液净化治疗79例次。采取的感染防控管理措施包括病区隔离分区、患者行为隔离和患者安置、操作人员个人防护和手卫生,透析废液、空气、物体表面、医疗器械和医用织物等环境物品管理。无1例医护人员感染COVID-19,所有医护人员两次咽拭子COVID-19病毒核酸检测(两次采样间隔>1 d)均为阴性;开展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中2例COVID-19疑似病例在住院期间多次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及血清COVID-19病毒抗体IgG、IgM均阴性,胸部CT无病毒性肺炎表现;患者未发生血源性病原体的院内交叉传播。结论 在COVID-19隔离病区开展床旁血液净化治疗,通过采取有效的感染防控管理,能够有效控制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和传播,可以为呼吸道传染病隔离病区患者诊治和感染防控提供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隔离病区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的感染防控策略,评价感染防控的效果。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8日至2020年3月31日期间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OVID-19隔离病区床旁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临床特征、感染情况和转归,总结所采取的感染防控措施,分析医护人员和患者COVID-19交叉感染情况以及患者之间血源性病原体交叉感染的情况,评估各项感染防控措施在控制交叉感染发生和传播中的作用。结果 研究期间该隔离病区累计收治101例COVID-19患者,其中10例(占9.90%)开展床旁血液净化治疗,采取的血液净化治疗方式均为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 CVVHDF), 累计床旁血液净化治疗79例次。采取的感染防控管理措施包括病区隔离分区、患者行为隔离和患者安置、操作人员个人防护和手卫生,透析废液、空气、物体表面、医疗器械和医用织物等环境物品管理。无1例医护人员感染COVID-19,所有医护人员两次咽拭子COVID-19病毒核酸检测(两次采样间隔>1 d)均为阴性;开展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中2例COVID-19疑似病例在住院期间多次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及血清COVID-19病毒抗体IgG、IgM均阴性,胸部CT无病毒性肺炎表现;患者未发生血源性病原体的院内交叉传播。结论 在COVID-19隔离病区开展床旁血液净化治疗,通过采取有效的感染防控管理,能够有效控制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和传播,可以为呼吸道传染病隔离病区患者诊治和感染防控提供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经痘苗病毒天坛株(VTT)3次挑斑纯化筛选出的痘苗病毒减毒株广9株(VG9)的神经毒性和致病性。方法对痘苗病毒VG9和其亲代病毒VTT进行小鼠和乳鼠及家兔脑内毒力测定、裸鼠腹腔毒力测定及家兔皮内反应性实验,并观察实验动物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及皮肤坏死情况。结果两株病毒对小鼠和乳鼠的脑内毒力(icLD50)值显示,VTT株较VG9株分别强约100倍和18倍;对家兔脑内的毒力虽然icLD50值显示两株病毒相同,但VTT致家兔发病的数量较VG9多,其50%发病剂量较VG9多32倍。家兔皮内接种病毒后,较低病毒滴度(6.63 lg PFU)的VTT接种点出现严重的皮肤坏死,而VG9仅在较高滴度(7.54 lg PFU)接种点皮肤出现轻微坏死。结论通过不同途径接种几种实验动物均显示VG9的毒力较其母株VTT明显减弱。可以预测VG9痘苗在人体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较VTT痘苗低,并且有可能比VTT更适合作为痘苗病毒载体应用于新的重组疫苗(如HIV疫苗)的研发。  相似文献   

18.
用McAb亲和层析法粗提HFRS病毒81-14A株感染BHK细胞培养上清液,效果较满意。病毒抗原获得率为48.07%。经McAb亲和层析洗脱,病毒抗原,蛋白峰值基本一致。特异性试验证明洗脱物为HFRS病毒抗原。SDS—PAGE经氨银染色主要有4条区带。  相似文献   

19.
如何获取高纯度病毒颗粒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实验材料,是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一个需要解决的方法学问题.目前常用的病毒分离方法,如蔗糖梯度离心法和氯化铯平衡密度离心法存在一些不足.硅溶胶作为密度梯度离心介质早已成功地用于细胞及亚细胞结构的分离.70年代末期,新型的经PVF(聚乙烯吡咯烷酮)修饰的硅溶胶-Percoll问世.本文将Percoll梯度离心法用于脊髓灰质炎病毒(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EV71对树鼩原代肾细胞的感染模型。方法 胰蛋白酶消化法获得树鼩的原代肾细胞,用EV71感染树鼩肾细胞,测定1、2、4、6和8 d培养上清病毒滴度,分别用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EV71病毒VP1蛋白的表达,以确定EV71病毒对树鼩原代肾细胞的感染性。结果 对分离得到的树鼩原代肾细胞进行传代纯化和形态鉴别,建立以树鼩原代肾细胞为主的细胞培养。用EV71病毒感染树鼩原代肾细胞,感染后48 ~ 96 h病毒滴度可达到1.3×106 TCID50/mL,说明EV71病毒可有效感染树鼩原代肾细胞并有效增殖。Western blot检测发现,EV71病毒VP1蛋白可在感染后2 ~ 8 d的树鼩原代肾细胞中有效检出,间接免疫荧光法则在感染后2 ~ 6 d细胞的细胞质中检测到病毒VP1蛋白的分布。结论 在成功建立树鼩原代肾细胞培养的基础上,确定了EV71病毒对树鼩原代肾细胞的感染性和病毒增殖特性,初步建立了EV71树鼩原代肾细胞感染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