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川藏沿线各兵站生活饮用水源水中重金属含量及当地官兵头发中汞含量,为制定保障官兵身体健康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原子荧光光度法对川藏沿线18个兵站水源水中汞、砷、铅、硒4种重金属及部分官兵头发中汞含量进行测定,用单侧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水汞和发汞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川藏沿线18个兵站中,有2个兵站水源水汞超标,质量浓度分别达1.027μg.L-1和1.350μg.L-1;有1个兵站水源水铅超标,质量浓度为25.101μg.L-1。川藏沿线兵站官兵发汞平均质量浓度为1.071μg.g-1,超过我国正常人群1.0μg.g-1的平均发汞水平,最高质量浓度达3.245μg.g-1。结论川藏沿线兵站官兵存在发汞含量超标的现象,通过水汞和发汞的相关性统计,暂未发现饮用水源中汞含量与人群发汞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2.
3.
《环境卫生学杂志》2019,(3)
目的评价某市饮用水中砷等10种污染物经饮水途径对人体的健康风险,为饮用水健康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7年根据某市市政水厂的供水范围,选择128个监测点开展监测,分别于丰水期和枯水期各采集128份水样,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浓度检测。运用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四步法定量分析我国某市饮用水中As、Se两种类重金属、Cd、Cr(Ⅵ)、Pb、Hg、Cu、Zn等6种重金属及CHCl_3、CCl_4两种有机物的非致癌风险值和致癌风险值。结果某市饮用水中上述十种污染物浓度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达标率100%。居民经口摄入自来水非致癌总风险值为0.122,处于可接受范围内;致癌总风险值为2.59×10~(-5),有致癌风险。其中砷的暴露对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贡献率均最大,三氯甲烷的致癌风险也高于10~(-6)的可接受风险。末梢水和二次供水中铜的风险值要高于出厂水,锌风险值要低于出厂水;丰水期总致癌风险要高于枯水期;深度处理的水样其非致癌总风险更小。结论某市饮用水中经饮水途径暴露As等10种污染物产生的致癌风险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其中砷的健康风险最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某市饮用水中砷等10种污染物经饮水途径对人体的健康风险,为饮用水健康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7年根据某市市政水厂的供水范围,选择128个监测点开展监测,分别于丰水期和枯水期各采集128份水样,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浓度检测。运用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四步法定量分析我国某市饮用水中As、Se两种类重金属、Cd、Cr(Ⅵ)、Pb、Hg、Cu、Zn等6种重金属及CHCl_3、CCl_4两种有机物的非致癌风险值和致癌风险值。结果某市饮用水中上述十种污染物浓度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达标率100%。居民经口摄入自来水非致癌总风险值为0.122,处于可接受范围内;致癌总风险值为2.59×10~(-5),有致癌风险。其中砷的暴露对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贡献率均最大,三氯甲烷的致癌风险也高于10~(-6)的可接受风险。末梢水和二次供水中铜的风险值要高于出厂水,锌风险值要低于出厂水;丰水期总致癌风险要高于枯水期;深度处理的水样其非致癌总风险更小。结论某市饮用水中经饮水途径暴露As等10种污染物产生的致癌风险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其中砷的健康风险最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驻疆部队饮用水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为确保驻疆部队饮水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在对新疆部队饮用水主要污染物进行检测的基础上,建立水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污染物通过饮用水途径所致健康风险作出初步评价.结果 2010年新疆部队饮用水中Cd、Cr6+、As化学致癌物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 10-5、3×10-4、1.6× 10-3mg/L;F、Pb、Hg等非致癌化学物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10-3、5.8×10-5、0.435 mg/L,均符合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与2007年相比,2010年化学致癌物所致健康风险呈下降趋势,非致癌化学物所致健康风险则呈上升趋势,但均未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10-5/a.结论 新疆部队饮用水中各类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个人年均风险水平均低于ICRP推荐的限值,主要风险因子为化学致癌物As,非致癌化学物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长沙城区主要饮用水源地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通过饮水途径对人群的健康风险,于2011年1月—2015年12月,采集长沙城区主要饮用水源地猴子石、桔子洲和五一桥的水样,检测六价铬(Cr)、砷(As)、镉(Cd)、汞(Hg)、铅(Pb)、铜(Cu)、铁(Fe)、锰(Mn)、锑(Sb)和铊(Tl)的浓度,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猴子石、桔子洲和五一桥3个水源地水体中,六价Cr和Hg均未检出,As、Cd、Pb和Cu的平均浓度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Ⅰ类标准;Fe、Mn、Sb和Tl的平均浓度均达标,其中,个别监测样本Fe和Mn浓度超标。幼儿、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四个年龄段人群中重金属类致癌物个人健康风险值均依次为AsCd;非致癌物的个人健康风险值均依次为SbMnPbFeCuTl。重金属类污染物通过饮用水途径对幼儿及青少年产生的个人健康风险在6.15×10~(-5)~7.83×10~(-5)之间,高于ICRP推荐的标准限值(5×10~(-5));对成年人及老年人产生的个人健康风险在3.38×10~(-5)~4.09×10~(-5)之间,低于ICRP推荐的标准限值。提示长沙城区主要饮用水源中重金属污染程度相对较低,重金属类致癌物为优先控制污染物。 相似文献
7.
《环境卫生学杂志》2014,(1)
目的对石家庄市农村饮用水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方法于2012年枯水期(4月)和丰水期(7月)分别对10个县245个行政村的地下水出厂水进行采集检测,采用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地下水中砷、镉、铬、铅和汞经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做初步评价。结果 3种基因有毒物质所引起健康危害的个人年总风险水平为8.44×10-5/年,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10-5/年)。铅(8.50×10-10/年)的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水平高于汞(3.23×10-10/年),两者均未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10-5/年)。结论石家庄市部分县监测点饮用水中铬可能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川藏公路沿线各兵站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为保障部队饮用水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88型水质细菌检验箱和电导率仪对水质进行现场测定,依据2001年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进行评定。结果川藏公路沿线18个兵站水源水细菌总数超标率为16.7%,大肠菌群超标率达100%;水源类型有自来水(占11%)、井水(占33%)、河水和山沟水(各占28%);井水溶解性固体(TDS)的质量浓度高达(113.1±35.1)mg.L-1,河水、山沟水分别为(81.5±46.7)mg.L-1和(73.7±39.3)mg.L-1,自来水为(59.8±48.1)mg.L-1,均在标准范围内;河水中的细菌总数为(57±81)cfu.mL-1,山沟水、井水分别为(45±50)cfu.mL-1和(9±3)cfu.mL-1,自来水为(7±2)cfu.mL-1。山沟水大肠菌群数最高,达31 cfu.dL-1;自来水大肠菌群数最低,为(1±0)cfu.dL-1。结论川藏公路沿线各兵站水源防护措施较差,水源受到比较严重的粪源性污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呼和浩特市地区饮用水中重金属对健康的潜在危害。方法对呼和浩特市2018年饮用水中的10种重金属进行检测,并应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署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重金属通过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做出评价。结果 440个样品中,砷合格率93.86%,铁合格率99.55%,锰合格率99.09%,其他金属全部合格。重金属的非致癌总风险为5.8942×10-9,致癌总风险为4.4988×10-5,总的健康风险为4.4994×10-5,金属致癌的风险排序为:铬(六价)>镉>砷,非致癌风险最高的金属为:砷>铜>铬(六价)。呼和浩特市农村水的致癌总风险和非致癌总风险均高于城市水(Z=-3.323,P=0.001;Z=-4.811,P<0.0001),出厂水、二次供水和末梢水致癌总风险间存在显著差异(Z=12.82,P=0.002);丰水期的健康总风险高于枯水期(Z=-3.122,P=0.002);丰水期的致癌总风险高于枯水期(Z=-3.939,P<0.0001)。结论呼和浩特市2018年致癌健康风... 相似文献
10.
11.
成都市饮用水水质监测状况及健康风险初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近两年成都市饮用水的水质卫生状况及其可致的健康风险水平。[方法]根据供水方式的不同对2008~2009年成都市饮用水及源水进行分层随机抽样,检测砷、耗氧量、总大肠菌群等11项指标,并采用美国EPA推荐的模型对饮用水中主要有害化学物质进行健康风险初步评价。[结果]共检测水样190份(源水25份,饮用水165份),合格率为72.6%,其中饮用水合格率为69.1%,源水合格率为96.0%;饮用水的主要污染物为大肠菌群和锰,其合格率分别为72.7%和92.7%;饮用水合格率农村分散式供水(19.2%)﹤乡镇集中式供水(72.5%)﹤城市集中式供水(9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合格的饮用水多位于山区且多采用地下水为源水;饮用水中砷、六价铬等8种有害物质累计致癌风险的P50和P95分别为128.3×10-6和299.1×10-6,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通过饮水途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10-5/年,以70年计为3.5×10-3),主要致癌风险因子为砷、六价铬和铅;累计非致癌风险的P50和P95分别为0.3904和1.0016,主要非致癌风险因子为砷、镉和铅。[结论]本研究初步阐明了成都地区饮用水的卫生状况、水质健康风险水平和污染物的主次,对该地区饮用水水质改善和健康风险管理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新藏公路沿线及周边部队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为制定饮用水卫生保障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新藏线沿线部队的生活饮用水为调查对象,采用现地考察、仪器检测、检水试剂盒/箱检测的方法,调查水源情况和水的理化性质等30个项目,并依据国家及军用饮用水标准进行评定.根据单位类型和水源类型分组对溶解性总固体(TDS)、总硬度、H... 相似文献
13.
目的监测与评估野外集训部队食品安全风险,为保证部队食品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部队集训期间各类食品原料的现场检查、实验室理化和微生物检验,结合文献资料和Delphi专家咨询结果,确定其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性,利用风险矩阵分析方法,确定各类食品原料的风险水平。结果集训期间共对肉类及水产品、豆类及制品、蔬菜水果、调料、奶类、蛋类、饮料、植物油、米面等10大类食品风险因素进行风险监测。结果显示,风险因素阳性检出率为1%~5%的因素共10项,检出率小于1%且大于0的因素有9项,14项因素未检出。风险矩阵评估表明,动物性食品中盐酸克伦特罗检出、蔬菜有机磷农药超标、瓶装饮料细菌总数超标、瓶装饮料大肠菌群阳性4项属极严重风险,动物性食品运输过程达不到要求等19项属高危险度风险,动物性食品未经检验检疫等9项属中等危险度风险,米面运输车辆未专用1项属低危险度风险。结论野外集训部队食品安全存在问题,有些风险因素属于极严重风险,值得引起重视,并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州居民的饮水现状以及对饮水的态度和认识,为科学饮水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广州市居民随机抽样进行饮水健康调查。结果收回问卷384份。显示所调查的人群喝水量偏少,但大多数人懂得喝水对健康有益,并且口渴时首选白开水。同时饮水不足时大多数人会产生各种不适的感觉。结论不健康的饮水习惯可能会导致多种疾病,应教育人群科学饮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