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人Angle Ⅲ前牙反(牙合)非手术治疗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应用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Twin-block appllance,TBA)联合方丝弓技术矫治成人hngleⅢ前牙反[牙合],为成人前牙反[牙合]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矫治成人患者15例,进行临床表现及相关硬组织测量。结果:固定反式TBA戴用4个月后下颌明显后退。所有患者在未拔牙的情况下前牙反[牙合]均得到有效治疗,磨牙及尖牙均达到Ⅰ类关系。但上颌仅为牙及牙槽的代偿性变化。结论:下颌前突的成人患者应用改良固定反式TBA后,下颌明显后退,下颌的变化较上颌大。同时联合方丝弓技术较其它掩饰性治疗的疗程明显缩短,对成人的治疗快速高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临床应用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Twin-blockappliance,TBA)联合前牵治疗AngleⅢ类骨性前牙反牙合,以期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及对软组织的影响。方法:矫治骨性前牙反牙合15例,对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X线软组织测量进行分析,并与单纯反式TBA组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上下颌软组织的变化均十分明显,较快改善了侧貌外形。反式TBA组对下颌软组织的影响较大。结论:认为反式TBA联合前牵对上下颌软组织作用均较大,是矫治前牙反牙合的理想装置。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Twin-block appliance,TBA)联合前牵治疗AngleⅢ类骨性前牙反[牙合],综合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矫治骨性前牙反[牙合]15例,对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X线硬组织测量进行分析,并与单纯反式TBA组及前牵组进行比较。结果:经过3~5个月的治疗,患者侧貌外型明显改善,反覆盖、覆[牙合]纠正。结论:反式TBA联合前牵引是矫治前牙反[牙合]的理想装置,对上下颌骨影响均较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Twin-blockappliance,TBA)联合前牵治疗AngleIII类骨性前牙反,综合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矫治骨性前牙反牙合15例,对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X线硬组织测量进行分析,并与单纯反式TBA组及前牵组进行比较。结果:经过3 ̄5个月的治疗,患者侧貌外型明显改善,反覆盖、覆纠正。结论:反式TBA联合前牵引是矫治前牙反牙合的理想装置,对上下颌骨影响均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固定矫治技术配合分裂簧式改良斜面导板,矫治恒牙列后期伴上颌缩窄、下颌后缩的骨性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矫治前后软组织侧貌变化。方法:选取30例恒牙列后期伴上颌缩窄、下颌后缩的骨性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采用标准方丝弓固定矫治技术配合分裂簧式改良斜面导板进行矫治,测量矫治前后代表软组织侧貌的各项指标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矫治后面角、鼻突度增大,颏部软组织增厚,H角、下唇突点-H线距离、鼻下点-H线、上唇凹深、颏唇沟深度减小,矫治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突角、上唇基部厚度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同时配合分裂簧式改良斜面导板,可有效减小恒牙列后期骨性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侧面型突度,改善其软组织侧貌。  相似文献   

6.
马育霞  郭微  刘亚军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11):1554-1557
目的:通过X线头影测量探讨方丝弓技术拔牙矫治恒牙期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名前牙深覆盖达到8~1lmm且ANB平均为7.4^o伴Ⅲ。深覆[牙合]的恒牙期患者,采用方丝弓技术进行矫治,均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并对所有患者正畸治疗前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10例患者治疗后覆盖、覆[牙合]均达到正常,NA-PA平均减少4.4^o,ANB减小2.3^o,SNA减小1.9^o。下颌Spee氏曲线与上颌补偿曲线明显整平。结论:应用方丝弓矫治技术拔牙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矫治恒牙期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其改善的关键在于上切牙内收前深覆[牙合]的矫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成人深覆[牙合]的特点和临床矫治要点,为临床矫治成人深覆[牙合]提供参考。方法:对18例青年重度深覆[牙合]患者,用固定平面导板打开咬合,方丝“T”型曲压低上前牙并控制转矩,对矫治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测量结果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矫治结束后咬合关系良好,前牙覆[牙合]、覆盖基本正常。矫治前后骨面型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矫治前后上下前牙的唇倾度、牙槽高度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平面导板加方丝“T”型曲在成人深覆牙合矫治中主要是通过下前牙的唇倾、上下前牙的压低来改善深覆[牙合],对成人深覆[牙合]的矫治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10~15岁骨性Ⅲ类错(牙合)双期矫治前后的软组织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一种适合较大年龄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新型矫治方法并评价对软组织改变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选取30例10~15岁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将治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给予上颌前方牵引配合快速扩弓进行治疗,约半年后开始第二阶段多曲方丝弓技术直至咬合关系达到理想状态,给予保持。结果:所有患者经双期矫治后,上颌骨及上切牙前移,使面中部及上唇前移,下颌骨及下切牙后退,使颏部及下唇后移。从根本上改变了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的凹陷型侧貌。结论:前方牵引可使骨改建,多曲方丝弓技术可产生充分牙性代偿,取二者之长将其相结合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使其凹陷型侧貌由凹变直或变凸,显著改善了此类患者的容貌。是一种疗程短,效果佳,费用低的矫治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Twin-block appliance,TBA)联合前牵治疗I5例AngleⅢ类轻、中度骨性前牙反[牙合],进行颞颌关节方面研究,以期从颞颌关节适应性改建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测量分析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中位断层片变化情况,并与前牵引组及反式TBA组进行比较。结果:未发现一例患者出现TMD症状。联合组治疗前后线性百分比分别为24.67%和11.62%,N/M值治疗前后分别为1.82和1.07,A值及P值变化均较明显,关节前间隙增大,后间隙减小。联合组及反式TBA组髁突发生明显后下移位,前牵引组变化较小。结论:适当持续性矫治力不会对颞颌关节产生不利影响。联合组全天作用引起颞颌关节适应性改建,前牙反锁结的快速解除并结合将前伸的髁突、下颌诱导后退,有利于恢复和建立后牙正常的ICP,真正实现牙位、肌位、关节位的协调一致,此对于矫治前牙反[牙合]、防止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Twin-block appliance,TBA)联合前牵治疗AngleⅢ类轻.中度骨性前牙反[牙合],进行肌电研究,探讨在矫治过程中咀嚼肌功能活动的变化规律,以期从咀嚼肌适应性改建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调查颞肌前束(TA)、咬肌(MM)、二腹肌前腹(DA)治疗前、中、后肌电活动变化情况。结果:矫治后姿势位TA.DA、MM肌电值(MCV)明显下降;反[牙合]时下颌前伸位TA及DA存在异常的肌电活动,在治疗后均明显降低;治疗前后退位MM、TA及DA肌电活动与对照组相比均较大,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结束后明显下降;反[牙合]解除后紧咬及双侧咀嚼运动MM、TA及DA肌电水平明显增加。结论:反式TBA联合前牵全天作用可引起神经肌肉的适应性改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上颌快速扩弓(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RME)联合多曲方丝技术(multi—loop edgewise arch wire。MEAW)矫治年轻成人骨性反[牙合]伴下颌偏斜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成年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伴下颌偏斜患者9例,年龄16.2~18.8岁,采用上颌快速扩弓纠正单侧后牙反[牙合],多曲方丝技术配合颌间牵引调整咬合关系,纠正下颌及中线偏斜。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和正位片,并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1)矢状方向上,SNA增大(1.4±1.7)°,SNB减少(0.7±0.9)°,ANB增加(2.1±0.9)°,颌骨前后向不协调减轻;U1-SN,L1-MP矫治前后分别增加(2.7±3.7)°和减少(5.4±2.9)°,前牙覆盖减少(3.8±1.0)mm。(2)垂直方向上,MP-SN和MP-FH分别增加(1.9±2.0)°和(1.1±2.6)°,矫治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矫治前后Maz—Maz’增加(2.6±2.8)mm,Um-Um’增加(6.2±5.9)mm,后者矫治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矫治前后,ACd-Me和ACd-Go分别减少(3.7±2.1)mm和(2.8±1.6)mm;ManDP-MSL和Me-MSL分别减少(3.8±2.3)mm和(3.6±2.5)mm,矫治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多曲方丝技术可以有效地矫治年轻成人轻、中度骨性反[牙合]伴下颌偏斜畸形,纠正异常咬合关系,改善颜面部不对称畸形。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非手术方法治疗成人反[牙合]患者矫治前后的头影测量分析结果,从而确定此种方法的疗效。方法:选用常规拔除前磨牙方法,利用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辅以多曲方丝弓技术治疗恒牙期骨性III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5例。通过头影测量分析方法,比较治疗前后患者颅颌变化。结果:①上下颌骨变化较少,上下前牙变化显著。②L1-NB平均减少6、17°;L1-NB(mm)平均减少4、34mm;U1-NA平均增大5.69°;U1-NA(mm)平均增大3、33mm。③下前牙显著舌倾和远中移动,上前牙唇倾和唇向移动。④前牙反[牙合]解除。结论:非手术方法治疗成人反[牙合]患者,通过牙齿的移动和角度变化,可取得相对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正畸治疗替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疗效,探寻临床对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例8.5~9.1岁替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将治疗进行双期矫治.第Ⅰ期:给予上颌前方牵引配合快速扩弓;第Ⅱ期:应用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直至(牙合)关系达到理想状态,给予保持,将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例正畸治疗后,Ⅲ类骨面型得到改善;上颌及上前牙前移;下颌骨发生逆时针旋转;软组织侧貌改善,且(牙合)关系调整理想.结论 对于处于替牙早期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应用前方牵引结合多曲方丝弓技术进行双期矫治,矫治后患者的Ⅲ类骨骼关系、高角骨面型及软组织侧貌均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恒牙初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应用MEAW技术治疗恒牙初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12例,测量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并进行配对t检验以评估疗效。结果:MEAW技术矫治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主要是通过牙齿的移动和牙槽骨的改建。通过A点的前移,下磨牙的直立和远中移动使磨牙关系和前牙覆盖关系明显改善。下前牙舌向移动和升高,[牙合]平面变平。结论:MEAW可以有效矫治恒牙初期轻、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  相似文献   

15.
非手术方法治疗成人反(牙合)患者软组织疗效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比非手术方法治疗成人反(牙合)患者矫治前后软组织的头影测量分析结果,从而确定此种方法的疗效.方法:选用常规拔除前磨牙方法,利用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辅以多曲方丝弓技术治疗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5例.通过软组织头影测量分析方法,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侧貌变化.结果:①软组织改善明显,侧貌更接近正常.②NLA平均减少9.50°,LLL平均减少2.85°,ULP平均增大1.30°,LLP平均减少2.30°,H角平均增大2.10°.③H线与软组织侧面的关系,鼻点-H线(mm)平均减少3.00mm,鼻唇沟-H线(mm)平均增加2.10mm,下唇突点-H线(mm)平均减少1.95mm,颏唇沟-H线(mm)平均增加1.75mm.结论:非手术方法治疗成人反(牙合)患者,从软组织角度来看,可取得相对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曲方丝弓技术在治疗成人前牙重度深覆(牙合)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例成人前牙重度深覆(牙合)患者,使用多曲方丝弓矫治深覆(牙合).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并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U1A-PP平均减小了1.75 mm,L1A-MP平均减小了1.67 mm,U6-PP平均增加了1.53 mm,L6-MP平均增加了1.53 mm,说明多曲方丝弓能压低前牙,升高后牙.结论 应用多曲方丝弓技术,能压低前牙,升高后牙,对于成人前牙重度深覆(牙合)是一种快速、有效整平牙弓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矫治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矫治效果,并探讨其矫治机制。方法:15例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应用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矫治器进行矫治,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并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矫治后面型改善明显、前牙反得到纠正、磨牙及尖牙关系中性、咬合关系良好。SNA角平均增大4.23°,SNB角无明显变化,覆盖平均增加5.52mm。结论:快速扩弓联合前方前牵引矫治器,可快速促进上颌骨向前发育,是纠正恒牙期骨性Ⅲ类前牙反[牙合]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经上下联合扩弓结合前方牵引治疗前后软组织变化,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例替牙期或恒牙早期上颌发育不足且上下牙弓狭窄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采用上下颌联合扩弓结合前方牵引面具的方法治疗,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侧片,使用LeganBurston软组织分析法测量相应数据,最后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治疗前后软组织变化情况。结果:20例患者经治疗后,上下颌及磨牙关系得到改善,侧貌由凹面型变为直面型,面中凸度、上颌凸度增加,上唇发生前移,下唇发生后移,上切牙暴露增多,面中部趋于丰满。下颌凸度、软组织面高、下面喉角、鼻唇角、颏唇沟深度,唇间隙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上下颌联合扩弓结合前方牵引产生的矫形力可以促进上颌生长,增加上颌凸度,改善面中软组织侧貌,并且不会刺激下颌骨过度生长发育,对面下软组织结构无影响,是一种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改善软组织侧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袁东辉  刘远航 《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1):1666-1667
目的:观察安氏Ⅱ1 错[牙合]患者采用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和单侧下颌中切牙的拔牙模式固定矫治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探讨此种拔牙模式的适应证。方法:选择25例的安氏Ⅱ1分类重度深覆盖患者,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和单侧下颌中切牙,使用MBT技术进行矫治,通过头影测量分析,比较治疗前后7项硬组织项目和5项软组织项目的变化。结果:采用此拔牙模式,重度Ⅱ1错牙A患者覆枪、覆盖减小,尖牙、磨牙关系得到调整,软组织侧貌协调性得以明显改善。结论: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双尖牙和单侧下中切牙模式的适应证为重度Ⅱ1深覆[牙合]、深覆盖低角成人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简单"2×6"矫治技术在成人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成人安氏Ⅰ类前牙错牙合的矫治与简单"2×6"矫治器的矫治方法.方法:对20例成人安氏Ⅰ类前牙错牙合患者,通过采用简单"2×6"固定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矫治后对患者的咬合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对20例成人安氏Ⅰ类前牙错牙合患者的研究分析,采用简单"2×6"矫治器矫治,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矫治时间4~10个月,平均6个月.结论:应用简单"2×6"直丝弓矫治器矫治成人安氏Ⅰ类前牙错牙合畸形是一种有效的矫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