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IL-15)对体外培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CD34^ 细胞增殖作用。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磁珠分离系统提取MDS患者CD34^ 细胞,以加IL-15组为实验组,不加IL-15组为对照组,进行液体和甲基纤维素半固体集落培养,计算培养后细胞数和CFU—E、BFU—E、CFU—GM、CFU—GEMM等集落数,并用MTT比色法检测IL-15对MDS患者CD34^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培养细胞周期的变异情况。结果:11例MDS对象平均CD34^ 细胞比例、回收率、纯度和富集倍数均达要求,MTT比色法检测IL-15对CD34^ 细胞的增殖作用呈最佳浓度效应,最佳浓度为20μg/L,细胞增殖抑制最低峰值时间为8d。用0μg/L IL-15(对照组)和20μg/L IL-15(实验组)作用MDS CD34^ 细胞,计数显示培养细胞最大增殖倍数和集落形成比率实验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IL-15作用后各细胞周期G1、S、G2期比例有明显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L-15对MDS CD34^ 细胞有促增殖效应,与其它造血生长因子具有协同作用,对MDS治疗可能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蜕皮激素对人胚肺二倍体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从细胞水平探讨怀牛膝主要活性成分蜕皮激素抗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为材料,分为蜕皮激素组和正常对照组,以生长曲线、MTT法、^3H-TdR掺入法以及流式细胞仪法观察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变化及DNA合成情况。结果:同一代龄,悦皮激素组细胞增殖数、OD490值、PI值、CPM掺入量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蜕皮激素有较显著的促细胞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3.
百令及其提取液对大鼠环孢素A肾毒性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目的 :观察百令及其提取液对环孢素A(CsA)肾毒性的防治作用。  方法 :以 2 5mg/ (kg·d)剂量的CsA皮下注射制作大鼠CsA肾毒模型 ,同时以 1 5g/ (kg·d)剂量的百令或相当剂量的提取液喂饲以预防肾毒性 ,分别于治疗 1周、2周和 4周时作有关指标的测定。  结果 :本实验成功地制作出了大鼠CsA肾毒模型 ,模拟出了CsA肾中毒的典型功能学和形态学改变。百令及其提取液能明显改善CsA肾中毒大鼠的肾小管损害 ,防止尿量增多、减少尿N 乙酰 β 氨基葡萄糖苷酶和尿钠的排泄、改善尿低渗透压状态 ,也防止CsA用药后引起的血清肌酐升高。它们明显降低血胆固醇水平 ,但对血三酰甘油有升高作用。组织形态学证实 ,百令及其提取液能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和细胞坏死 ,减少间质炎细胞浸润及间质纤维化 ,降低小血管的透明样变性的发生率 ;同时也抑制转化生长因子 β在小血管的表达 ,减少纤维连接蛋白在球囊壁和血管的沉积。  结论 :百令及其提取液能有效地防治CsA肾毒性  相似文献   

4.
冬虫夏草防治环孢素A肾毒性的体内与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6  
目的:观察人工虫草对环孢素A肾毒性大鼠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比较不同人工虫草组份对体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及环孢素A所致小管上皮细胞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以大剂量环孢素A持续皮下注射建立环孢素A肾毒性模型,观察人工虫草对大鼠血生化指标,肾功能以及肾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同时体外培养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系,观察虫草组份对细胞^3H-TdR掺入量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测定细胞培养上清LDH酶活力,观察虫草对体外  相似文献   

5.
曹滢  胡晶  傅羽  于金凤  尹新华 《心脏杂志》2010,22(5):684-687
目的: 观察环孢霉素A(cyclosporine A,CsA)对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探寻CsA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体外培养原代乳鼠心肌细胞,用100 ml/L DMEM培养基培养48 h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sA干预组。CsA干预组根据CsA的终浓度又分为103 μg/L组、104 μg/L组和105 μg/L组。分别于给CsA后24 h,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数量的变化,于给CsA后24 h及48 h,分别用比色法和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 光镜下可见CsA干预组心肌细胞的数量减少,形态欠规则,胞浆中可见空泡,跳动频率减低,且随着用药浓度的增大而变化明显。电镜下可见CsA干预组心肌细胞线粒体肿胀、空泡样变,且随着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加重。MTT比色法检测显示,CsA干预组的细胞数量减少及活力降低(P<0.05);而LDH及MDA的水平与对照组比明显升高(P<0.05,P<0.01),且二者随着CsA浓度的增大及时间的延长而差别显著(P<0.05)。结论: CsA对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有明显的损伤作用,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可能与其致线粒体损伤及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根据剔毒护肝方抗肝纤维化的主要作用机理。方法:分离正常大鼠肝星状细胞、并传代培养。用剔毒护肝方给正常大鼠灌胃,制备药物血清,温育培养细胞。用^3H-TdR掺入法和MTT比色法观察细胞增殖,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Ⅰ型胶原含量,貂肺上皮细胞生长抑帛MTTI地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1活性。结果:剔毒护肝方药物血清能显著4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并能抑制肝星状细胞生成Ⅰ型胶原及产生转化生长因子β1。结论:剔毒护肝方能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和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养活胶原生成,从而减弱肝星状细胞的自分泌放大效应。这可能是剔毒护肝方抗肝纤维化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缺氧对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别在常氧和缺氧12、24、48 h条件下体外培养大鼠VSMCs,应用3H-TdR掺入实验和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同时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缺氧对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核转录因子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VSMCs在缺氧时对3H-TdR摄取量、MTT比色吸光度A值、细胞周期中S期和G2/M期细胞百分比、PCNA和NF-κB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常氧组(P<0.05或P<0.01).结论缺氧可诱导VSMCs增殖,促使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期,增强PCNA和NF-κB蛋白表达可能是其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及DNA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雷公藤内酯醇对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及DNA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用^3H-TdR掺入率观察该药对细胞增殖和DNA合成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该药对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结果:雷公藤内酯醇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VSMCs的DNA合成;阻断细胞周期的中G0/G1期向DNA合成的S期转化。结论:雷公藤内酯醇能够有效地抑制VSMC的增殖,具有潜在的预防再狭窄价值。  相似文献   

9.
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和再生过程中的表达及其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方法:给大鼠腹腔注射庆大霉素400mg(kg·d),注射4天,造成肾小管损伤,分别于1、3、5、7、9、12、15天检查肌酐、尿素氮、乳酸脱氢酶及碱性磷酸酶含量,然后对肾损伤进行形态观察,用原位杂交和双重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FGF表达与增殖的伴随情况,增殖细胞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显示。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bFGF,测定3HTdR掺入率,观察bFGF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的关系。结果:生化检测尿LDH、ALP及血Cr、BUN比对照显著增高。原位杂交及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正常情况下,bFGF只在单核细胞、肾间质纤维细胞表达。肾小管损伤再生过程中,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表达增加,再生肾小管上皮细胞成熟后,不再表达bFGF。体外给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加入bFGF后,3HTdR掺入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无bFGF产生,损伤及再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有bFGF的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bFGF可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对肾间质纤维化可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氟化物对体外培养乳鼠颅盖骨细胞的生长、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百分率。结果 染氟8.84,22.1,44.2mg/L在24h及48h时细胞活力无明显变化;染氟110.5mg/L48h和染氟44.2,110.5mg/L120h时对细胞活力有抑制作用;而染氟8.84mg/L120h时则刺激细胞活力增强;染氟44.2mg/L,S期细胞数增加,G2/M期细胞数相对减少,G0/G1期细胞无明显改变,染氟22.1,44.2mg/L,凋亡百分率升高;染氟44.2mg/L,可使其DNA含量明显降低。结论 氟可影响体外培养颅盖骨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使细胞停滞于S期;低剂量氟对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高剂量则可降低细胞活力,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普罗布考抑制过氧化氢促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采用MTT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流式细胞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观察过氧化氢刺激条件下普罗布考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周期、DNA合成、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普罗布考抑制过氧化氢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DNA合成。与过氧化氢组比较,普罗布考 过氧化氢组细胞计数、吸光度值和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量分别下降了46.9%、45.0%和39.5%(P<0.05)。普罗布考通过使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停滞在G0/G1期抑制过氧化氢刺激细胞增殖。过氧化氢使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 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近6倍,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酯酶1 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了82.2%。普罗布考抑制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 mRNA的表达,增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酯酶1 mRNA的表达。普罗布考诱导过氧化氢刺激条件下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结论普罗布考通过下调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 mRNA的表达抑制细胞周期运转和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两种机制抑制过氧化氢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研究瓜蒌皮提取物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所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组织块贴块法培养SD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3H-TdR掺入观察瓜蒌皮提取物(10、20和30mg/L)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20 μg/L)所致血管平滑肌细胞DNA合成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增殖周期;real time RT-PCR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中c-fos、c-myc mRNA表达.结果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可明显升高细胞每分钟脉冲数(P<0.01),并增加S期细胞比例而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P<0.01),并上调c-fos、c-myc mRNA表达(P<0.01).瓜蒌皮提取物各浓度组均明显抑制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诱导的每分钟脉冲数升高(P<0.01),降低S期细胞比例而升高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下调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所致的c-fos、c-myc mRNA高表达(P<0.01).结论 瓜蒌皮提取物通过阻止血管平滑肌细胞由G0/G1期进入S期而抑制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所致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内c-fos、c-myc mRNA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AIM: 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 (UPP) on proliferation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cells.METHODS: Esophageal carcinoma cell strain EC9706 was treated with MG-132 to inhibit its UPP specificity. Cell growth suppression was evaluated with 3-(4,5-dimethylthiazole-2-yl)-2,5-diphenyl tetrazolium bromide (MTT) assay. DNA synthesis was evaluated by ^3H-thymidine (^3H-TdR) incorporation. Morphologic changes of cells were observed under microscope. Activity of telomerase was examined by telomeric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 (TRAP) of PCRELISA.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were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FCM). DNA fragment analysis was used to confirm the presence of apoptosis. Expression of p27^kip1 was detected by immunocytochemical technique. RESULTS: After exposed to MG-132, the growth and value of ^3H-TdR incorporation of EC9706 cells were obviously inhibited. Cells became round, small and exfoliative under microscope. TRAP PCR-ELISA showed that light absorption of cells gradually decreased after exposed to 5 μmol/L of MG-132 for 24, 48, 72 and 96 h (P&lt;0.01). The percentage of cells at G0/G1 phase was increased and that at S and G2/M was decreased (P&lt;0.01). The rate of apoptotic cells treated with 5 μmol/L of MG-132 for 48 and 96 h was 31.7% and 66.4%, respectively. Agarose electrophoresis showed marked ladders. In addition, the positive signals of p27^kip1 were located in cytoplasm and nuclei in MG-132 group in contrast to cytoplasm staining in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MG-132 can obviously inhibit proliferation of EC9706 cells and induce apoptosis. The mechanisms include upregulation of p27^kip1 expression, G1 arrest and depression of telomerase activit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hibiting UPP is a novel strategy for esophageal carcinoma therapy.  相似文献   

15.
采用培养的内皮素所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模型。用氚-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流式细胞术、Westernblot及Northernblot分析方法,观察了莲心减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对热应激蛋白70及其mRNA和抑癌基因P53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遂心碱能逆转内皮素所致的~3H-TdR掺入量增多,阻止血管平滑肌细胞由Go/G1期进入DNA合成期(S期)和有丝分裂期(G2/M期).并能使效应激蛋白70及mRNA表达减弱,P53抑癌基因及mRNA表达增强。以上结果提示,莲心碱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这可能与热应激蛋白70及P53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碳(HO-1/CO)系统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兔主动脉VSMCs,用IGF-I诱导其增殖,用氯化血红素和锌原卟啉-9,分别诱导和阻断HO-1的表达,从而促进和抑制CO生成,通过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HO-1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应用同位素^3H-TdR掺入试验检测VSMCs增殖,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增殖周期。结果氯化血红素显著诱导VSMCs HO-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VSMCs培养上清液中CO的生成量,呈剂量依赖趋势;梯度浓度的氯化血红素对IGF-I增高的VSMCs ^3H-TdR掺入量抑制率分别为29.6%、45.0%和54.1%,显著抑制细胞周期进程,导致G0/G1细胞显著增多,S期和G2/M期细胞显著减少(P均〈0.01),与加入的氯化血红素及上清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呈剂量依赖趋势;锌原卟啉-9则导致相反的结果。结论内源性CO通过抑制VSMCs的DNA合成及细胞周期进程直接参与VSMCs的增殖调节;HO-1表达上调是细胞对抗氧化应激和损伤的保护性反应;HO-1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是内源性CO抑制VSMCs增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姜黄素对大鼠肺微血管平滑肌细胞周期和增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肺微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原代SD雄性大鼠肺微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培养、鉴定、传代,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RT-PCR检测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姜黄素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肺微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0/G1期。姜黄素处理后细胞内p21和p53的mRNA、蛋白水平表达增高、p300的蛋白表达以及p300介导的乙酰化H3和p53蛋白表达降低。结论姜黄素能够抑制肺微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0/G1期。其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p300活性和上调p53相关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马兜铃酸Ⅰ致肾小管上皮细胞DNA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研究马兜铃酸Ⅰ(AAⅠ)致肾小管上皮细胞(LLC-PK1细胞)DNA损伤和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与P53途径的关系。 方法:不同浓度的AAⅠ纯品(80、160、320、640和1280ng/ml)体外刺激LLC-PK1细胞24h,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观察AAⅠ对LLC-PK1细胞DNA损伤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用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小管上皮细胞P53蛋白的表达。 结果: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发现 AAⅠ浓度为160,320,640和1280ng/ml时能导致LLC-PK1细胞产生彗星拖尾现象,且剂量越大,拖尾越明显,尾长和尾部荧光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此剂量的AAI使LLC-PK1细胞在G2/M期的比例明显增高,且剂量越大,增高越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各组小管上皮细胞P53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AAⅠ可导致LLC-PK1细胞DNA损伤,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这可能是马兜铃酸肾毒性损伤后肾小管上皮细胞再生修复能力差和形成泌尿道肿瘤的机制之一。AAⅠ对LLC-PK1细胞DNA损伤和细胞周期阻滞作用是非P53依赖的,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姜黄素(curcumin)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和诱导细胞周期停滞的作用,以及对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p21waf1/cip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组织贴块法体外培养大鼠VSMC,MTT法测定姜黄素对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印迹法检测cyclinD1,p21waf1/cip1蛋白的变化。结果 MTT示不同浓度姜黄素(7.5~120 μmol/L)在24~72 h范围内,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VSMC增殖;30 μmol/L以上浓度姜黄素显著抑制增殖的VSMC细胞周期进程,使S及G2/M期减少(P<0.05),G0/G1期增加(P<0.05);30 μmol/L的姜黄素可抑制cyclinD1表达,促进p21waf1/cip1蛋白表达。结论 姜黄素具有明确的抑制VSMC增殖和细胞周期停滞的作用,其与cyclinD1,p21waf1/cip1蛋白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