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低腹膜透析患者实施护理品管圈后其腹膜炎发生率的降低情况。方法在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50例腹膜透析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均分2组各25例。对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实验组实施品管圈护理。对2组腹膜炎发生情况作比较。结果实施品管圈护理后,腹膜透析患者的腹膜炎发生率相比于未实施前,明显较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P <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品管圈护理,有助于提高品管圈成员的协作性,并将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找出,制定目标对其进行实施,将护理质量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2.
腹膜透析(PD)是终末期肾衰的一种长期有效地血液净化替代疗法之一。腹膜炎是PD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PD技术失败和患者退出治疗的常见原因[1]。为避免引起腹膜炎的发生,我中心对居家PD患者发生腹膜炎49例进行分析,探讨防治腹膜炎发生的措施,以提高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寿命。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腹膜炎患者49例,男27例,女22例;年龄23~74岁;透析时间3~88个月。49例患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32例,糖尿病肾病13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腹膜透析( peritoneal dialysis,PD)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PD相关性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最主要并且常见的并发症.本文主要探讨了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性,分析腹透相关腹膜炎的致病菌与预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腹膜透析的双联系统对腹膜炎发生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钱敏  张苗  孙琤  蒋春明  蔡淑琴  童薇 《江苏医药》2002,28(10):778-779
自临床运用腹膜透析 (PD)以来 ,感染性腹膜炎一直被认为是主要并发症。改进PD的外接装置则是减少腹膜炎发生的重要方面。从传统的单管系统 ,至后来的Y型管、O型管 ,均属于PD的外接装置。 1996~ 1999年 ,我科主要使用O型管 ,近 2年应用双联系统作为外接装置 ,现回顾对比分析两种装置的临床应用腹膜炎发生率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尿毒症长期行PD治疗者 6 1例 ,其中2 7例使用O型管外连装置 (O组 ) ,男 18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4 7 1± 2 1 3岁 ;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15例 ,糖尿病 5例 ,高血压病 6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分析我院腹膜透析相关性真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病原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我科收治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资料,共有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173例纳入其中,分析真菌性腹膜炎发生情况.结果 发生真菌性腹膜炎13例,11例为继发性真菌性腹膜炎(之前患过细菌性腹膜炎且使用广谱抗生素),2例为原发性真菌性腹膜炎.2例死亡,11例存活,其中10例改为血液透析,1例继续腹膜透析.真菌培养:光滑念珠菌5例、白色念珠菌2例、近平滑念珠菌2例、其他真菌4例.所有真菌均对氟康唑敏感.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患细菌性腹膜炎时使用广谱抗生素是继发真菌性腹膜炎的易感因素;大部分真菌性腹膜炎患者致病菌为念珠菌属,其中以光滑念珠菌为主.一旦确诊为真菌性腹膜炎,应尽早拔除导管及予抗真菌药治疗,可明显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相关情况,以指导腹膜炎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维持腹膜透析患者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基本情况、培养结果及可能的致病因素。结果我院160名腹膜透析患者共发生224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为20患者月/次,其基础疾病以慢性肾炎为主。培养结果中,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常见,革兰阴性细菌以大肠埃希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常见。影响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常见原因为不注意无菌操作。结论加强腹膜透析操作的培训对预防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有重要意义。有必要对维持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操作再培训。  相似文献   

8.
邹艳  李赟  蒋琼 《江西医药》2008,43(12):1348-1349
目的了解我院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发生性质。方法对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腹膜炎发生率为每年每位患者0.45次。结论腹膜透析需严格无菌操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教育再培训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60例,培训教育组60例,观察两组经治疗后复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常规护理组复发率25.45%,培训教育组复发率11.32%,两组复发率比较P〈0.05,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的教育再培训,强调腹腔透析的无菌观念,正确操作规程,加强防范意识,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分析腹膜炎透析并发腹膜炎的原因。方法对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4例腹膜透析患者调查。结果探讨腹膜炎的发生与腹膜透析的操作、季节、年龄、透析前病情严重性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进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腹膜透析不能维持的最常见原因[1]。腹膜炎的并发率较高,影响了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地威胁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耐药性,探索腹膜炎的防治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次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临床表现、致病菌、耐药性和转归情况。结果 51例透析液培养阳性,阳性率为63.7%,其中36例为革兰阳性菌,12例为革兰阴性菌,3例真菌。表皮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最高(19.61%),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分别占11.76%和7.84%。结论革兰阳性菌仍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重要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G+病原菌中已有较高耐药率,应减少或避免其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腹膜透析频发腹膜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40例2013年4月至2014年11月入院接受治疗的腹膜透析频发腹膜炎的患者,总结腹膜炎发生原因并实施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护理3 d后透析液清亮,全部安全出院后继续接受腹膜透析。结论为患者开展综合护理措施,能够降低腹膜炎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4.
刘蔚 《中国医药指南》2014,(36):134-134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的种类以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肾内科于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03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腹膜致病菌培养阳性率为40.78%,其中以革兰阳性细菌与革兰阴性细菌最多,真菌最少;2革兰阳性细菌对青霉素与环丙沙星的耐药性最高;革兰阴性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最高;真菌对氟康唑治疗不敏感。结论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致病菌培养与本病的治疗有着密切的关系,选择敏感、安全、有效的药物可以提高本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的种类及耐药性,选择敏感抗生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92例次,均在抗生素治疗前留腹水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敏测定,观察致病菌种类、耐药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传统的经验性治疗药物1代头孢及3代头孢严重耐药,对美罗培南、丁胺卡那、头孢孟多、阿洛西林多较敏感,对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耐药也相对较重。结论:改变传统的经验治疗模式,选择新的抗生素;同时加强对患者和操作者的培训、再培训。  相似文献   

16.
探讨腹膜透析并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方法及腹膜活检的意义。对1例腹膜透析并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诊疗经过及结果进行临床分析,并对相关文献复习。腹膜透析并结核性腹膜炎是腹膜透析少见的并发症之一,其诊断较困难,腹膜活检可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17.
18.
制霉菌素对腹膜透析霉菌性腹膜炎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细菌性腹膜炎(BP)在用抗菌素治疗同时应用制霉菌素对霉菌性腹膜炎(FP)发生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了1995年6月至2000年11月期间预防组应用制霉菌素(50万单位tid)预防治疗共有细菌性腹膜炎535例次/9970病人月,同期霉菌性腹膜炎37例次,其中原发性霉菌性腹膜炎21例次、继发性霉菌性腹膜炎13例次、复发性霉菌性腹膜炎3例次;未预防组细菌性腹膜炎58例次/969病人月,同期霉菌性腹膜炎7例次,其中原发性1例次、继发性6例次.糖尿病病人16例,4例发生霉菌性腹膜炎;非糖尿病73例,发生3例.结果未预防组BP的发病率与预防组BP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别P>0.05.未预防组霉菌性腹膜炎的发病率与预防组霉菌性腹膜炎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别(P>0.05).未预防组继发性霉菌性腹膜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预防组P<0.05.未预防组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比较糖尿病病人霉菌性腹膜炎发病率高(P<0.05).结论细菌性腹膜炎抗菌素的应用是霉菌性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治疗细菌性腹膜炎的同时应用制霉菌素对霉菌性腹膜炎有预防作用.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易患霉菌性腹膜炎,应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特性,以便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铜陵市人民医院肾内科的30例次培养阳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病原菌及其耐药特性。结果 共发生43例次腹膜炎,其中30例次培养阳性,培养阳性率为69.77%。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0株(66.67%),革兰阴性杆菌10株(33.33%)。革兰阳性球菌中最常见的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株),其中耐甲氧西林8株。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率为0,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为0,分离的细菌对临床常用药物呈现多重耐药。结论 革兰阳性球菌中的葡萄球菌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主要致病菌,传统一代头孢联合三代头孢类药物已不适合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治疗,推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联合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作为腹膜炎的经验性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的相关因素。方法将100例腹膜透析患者按照是否并发腹膜炎分为两组,A组45例患者并发腹膜炎,B组55例患者未并发腹膜炎,以此分析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的相关因素。结果 A组患者文化程度、复诊次数较B组低,合并糖尿病发生率较B组高,Hb、ALb含量明显低于B组,透析龄较B组短,P<0.05。结论掌握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腹膜炎的相关因素,针对高危人群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此降低腹膜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