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妇科良性疾病需行子宫切除的住院患者127例,改良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组64例(改良CISH组)和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组63例(开腹组),对比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最高体温、发热率、镇痛用药率、排气时间等方面有无差异。结果 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最高体温、发热率、镇痛用药率、排气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改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小、术后病率少、术后性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汪佳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4):3242-3243
研究组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行LAVH 100例,随机抽取同期本科室开腹子宫全切术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LAVH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发热率低、肛门排气时间短、疼痛程度轻、住院时间短,与TA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有出血少、术后发热率低、对肠道干扰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本院2007年12月~2008年09月根据患者对手术方式的自愿选择,将30例因子宫良性病变行LAVH,与同期28例开腹子宫全切除术(TAH)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2组均为子宫良性病变,术前均做心电图、胸片、血尿常规、生化、宫颈细胞学检查,必要时阴道镜检查、诊刮术,排除了宫颈、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和严重的内科疾病。LAVH30例,年龄37~61岁,其中有子宫肌瘤23例,子宫腺肌症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例,CINIII 1例,合并卵巢单纯囊肿2例,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3例,合并卵巢畸胎瘤1例,有下腹部手术史3例,子宫大小孕8~12周。同期TAH25例,2组年龄、疾病类型、子宫大小及开腹手术史比较无显著性。LAVH组:均采用全身麻醉,30°头低脚高膀胱截石位。在脐部做10 mm切口,置Trocar,常规形成气腹,腹腔压力为11~13 mmHg,置入腹腔镜,于下腹两侧相应部位做5 mm穿刺点,置手术器械。双极电凝离断双侧圆韧带、输卵管峡部及卵巢固有韧带(其中需切除一侧附件的,对该侧卵巢悬韧带电凝),电凝后剪断。打开子宫膀胱反折腹膜,下推膀胱、宫旁组织。按阴式子宫切除术经阴道处理子宫主韧带、宫底韧带及...  相似文献   

4.
本院2007年12月-2008年09月根据患者对手术方式的自愿选择,将30例因子宫良性病变行LAVH,与同期28例开腹子宫全切除术(TAH)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2组均为子宫良性病变,术前均做心电图、胸片、血尿常规、生化、宫颈细胞学检查,必要时阴道镜检查、诊刮术,排除了宫颈、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和严重的内科疾病。LAVH30例,年龄37~61岁,其中有子宫肌瘤23例,子宫腺肌症5例,  相似文献   

5.
本院2007年12月~2008年09月根据患者对手术方式的自愿选择,将30例因子宫良性病变行LAVH,与同期28例开腹子宫全切除术(TAH)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高扬 《临床医学》2013,33(7):91-92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疗效比较。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66例良性子宫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和观察组(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每组各33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子宫良性病变患者,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分析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10月长葛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需择期实施全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术式分为观察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对照组(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每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95.7±10.7)ml]、住院时间[(4.6±1.5)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24.6±14.7)ml、(7.5±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相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具有出血量少、手术并发症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等优势,同时具有可延缓卵巢功能衰竭的功效,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施行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8月至2010年9月共行全子宫切除术80例,30例采用全身麻醉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组),5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传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开腹组)。比较2组术后体温高峰的数值、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后体温高峰的数值〔(37.74±0.60)vs(38.50±0.32)℃〕、术后排气时间〔(31.27±9.88)vs(53.80±11.82)h〕、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9.60±10.98)vs(63.92±11.39)h〕及住院天数〔(8.17±2.61)vs(10.74±3.74)d〕均优于开腹手术组(P<0.05或P<0.01)。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天数少等优点。但复杂的手术,其操作过程对手术医生的要求高。对其引起的血液高凝状态及术后肩痛问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接受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78例,均为良性病变.将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39例作为实验组,接受开腹手术的患者3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卵巢功能及性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E2、FSH及LH水平的无明显差异,术后实验组E2、FSH及L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所有患者的性生活满意程度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但手术前后两组患者性生活满程度评分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相比于开腹手术对患者的损伤较小,术后患者恢复快,且腹腔镜手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较小,而手术后所有患者的性生活满意度均下降,但两种术式对性功能的影响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戴玉英 《浙江临床医学》2012,(10):1254-1255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临床治疗子宫病变最常见的术式之一。HarryReich在1988年首例腹腔镜子宫切除后,腹腔镜的介入使子宫切除微创化。随着腹腔镜器械的不断改进及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已经成为子宫切除术的新手术方式。为进一步探讨和评价腹腔镜手术的优越性,现将本院2010年2月至2011年11月行腹腔镜全子宫切术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术中和术后情况作一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剖腹子宫全切术、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3年1月-2005年6月288例良性子宫病变患者分为剖腹子宫全切术组(146例)和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组(142例),比较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年龄、体重、剖腹手术史、子宫大小、子宫病变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后3d体温、肛门排气时间、对镇痛的需求、术后住院天数、术后随访,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组明显优于剖腹子宫全切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在保留器官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较剖腹子宫全切术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ASH)的并发症及防治办法。方法 1998年10月。2004年2月该院共行CASH手术134例,回顾性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以总结经验。结果 发生并发症8例,占5.9%,其中3例为住院期间发生,5例为术后3个月后发生。并发症分别为宫颈套扎线滑脱腹腔内出血:皮肤大片瘀斑,伴血色素下降;残留穹颈积脓积血;残留宫颈巨大腺体囊肿;周期性阴道出血。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压证,耐心细致规范地做好每一步操作,严防侥幸心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LSH)联合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TCRC)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3例子宫良性病变合并慢性宫颈炎进行LSH联合TCRC与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LISH),对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经过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LSH联合TCRC组与LISH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2.3±13.16)及(113.7±20.32)min,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中出血及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LSH联合TCRC组较CISH组出血少,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短,并发症少.结论 LSH联合TCRC术操作简便,直观安全,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LTH)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2种术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0年5月在本院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222例,其中LTH组85例、LAVH组137例,比较其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LTH组术中出血量为(89.50±16.38)mL,明显少于LAVH组的(119.40±16.98)mL;手术时间LTH组为(158.00±5.87)min,明显长于LAVH组的(106.00±5.15)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TH和LAVH均是安全可行的术式,各有优缺点,LTH有成为子宫切除主要术式的趋势,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术者的熟练程度选择具体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子宫切除与开腹子宫切除临床护理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腹腔镜子官切除与开腹子宫切除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将腹腔镜子宫切除58例与开腹子宫切除50例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及进食、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日数、愈后情况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腹腔镜子宫切除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术后满意度高.结论腹腔镜手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为临床护理带来了诸多便利,应不断总结,使护理操作和护理理论在微创技术应用中有一个新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LAV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5 9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与开腹子宫切除术 (TAH) 6 2例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术中出血量 (15 0 4± 5 6 0ml)、术后疼痛用止痛药例数 (13例 )、下床活动时间 (2 6 4± 6 3h)及住院时间 (15 2± 1 2d)均明显少于开腹组。LAVH术手术时间 (10 2 4± 2 8 9)min与TAH术手术时间 (91 9± 2 6 5 )min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微创、效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而且腹部无疤痕 ,优于开腹子宫切除术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和经腹切除两种手术方法临床疗效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03年4月至2006年6月在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接受以上两种子宫切除术的病例共124例的临床资料,腹式组60例,阴式组6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用药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结果阴式组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镇痛用药均少于腹式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腹式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术后并发症两组各1例。结论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符合微创手术原则,具有对病人的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 对92例因子宫良性病变要求行子宫切除者行下腹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随机选择同期90例类似病人采用传统子宫切除术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及术后发热率均有明显减少。结论 下腹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操作简单,出血少,病人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美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经腹宫颈癌手术并发症,探讨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对两者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4年10月该院204例(选择215例,有11例失访)宫颈癌患者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分为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RH)组和经腹广泛性子宫切除术(ARH)组。分析比较两者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其危险程度和随访资料等,评估腹腔镜宫颈癌手术的安全性及分析并发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04例研究对象中并发症归纳为4个等级。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危险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复发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ARH组严重程度为Ⅱ级以上术中并发症与手术时间有关,ARH组严重程度Ⅱ级以上并发症与年龄大于50岁的女性有关,ARH组术后严重程度为Ⅱ级以上并发症与超重(体质指数25)有关。结论通过对两组手术并发症及其危险程度的分析,得出两组安全性无差异,手术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需要全面进行评估,严格把握其适应证及禁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