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行保留皮肤或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即时乳房再造的疗效。方法30例乳腺癌患者中16例行保留皮肤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4例行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即时切取包括背阔肌及其表面的脂肪和岛状皮肤、髂嵴上方脂肪、背阔肌前沿侧胸部脂肪和肩胛区脂肪构成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转移至胸壁再造乳房。结果30例即时乳房再造全部获得成功。切除乳房的组织量180~350ml(平均245ml),移植再造乳房的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组织量210~440ml(平均265ml)。28例术后辅助化疗,5例辅助放疗。随访6~34个月(平均22个月),均生存,其中1例术后8个月骨转移,1例术后19个月腋窝胸壁局部复发。美容效果:优14例,良11例,一般3例,差2例。结论乳腺癌患者行保留皮肤或乳头乳晕改良根治术后应用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即时乳房再造可获得足够的组织量,再造乳房形态良好,不影响乳腺癌的术后辅助治疗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杨淑洁 《现代护理》2005,11(23):1992-1993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同期应用下腹部横形腹直肌肌皮瓣(TRAM)进行乳房再造手术的护理。方法加强术前心理护理;供区、受区皮肤准备、术后密切观察肌皮瓣的血运;防止乳头乳晕受压;保持有效的负压引流;加强功能锻炼及有效控制感染。结果自2000年10月~2005年1月,10例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同期应用TRAM乳房再造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再造乳房形态良好。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是确保乳房再造肌皮瓣存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同期应用下腹部横形腹直肌肌皮瓣(TRAM)进行乳房再造手术的护理.方法加强术前心理护理;供区、受区皮肤准备、术后密切观察肌皮瓣的血运;防止乳头乳晕受压;保持有效的负压引流;加强功能锻炼及有效控制感染.结果自2000年10月~2005年1月,10例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同期应用TRAM乳房再造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再造乳房形态良好.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是确保乳房再造肌皮瓣存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硅凝胶假体植入乳房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中国女性乳腺体积相对偏小,乳腺癌传统保乳手术后乳腺外形欠佳,而采用背阔肌肌皮瓣和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手术难度高、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因此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Ⅰ期硅凝胶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手术是非常好的选择。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Ⅰ期硅胶假体植入乳房重建的效果。方法:纳入女性乳腺癌患者33例,年龄30-48岁,左侧20例,右侧13例,均于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Ⅰ期硅凝胶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治疗,术后通过随访行主客观评价美容效果。结果与结论:33例患者中,术后乳头乳晕复合体坏死2例,自行结痂愈合;1例术中出血量>800 m L,经补液、输血治疗后,恢复良好。随访10-51个月,31例乳房外观良好,双侧乳房对称,优良率达94%,均未发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证实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硅胶假体Ⅰ期乳房重建,美容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手术安全,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采用背阔肌乳房再造的可行性。方法 2007年5月~2010年1月,对15例年龄为31~45岁(平均38岁)的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采用背阔肌乳房再造。对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和美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70 min,再造乳房全部成活,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美容效果优良13例、尚好2例,无外形差的病例。5例术后出现背部供区血清肿,2例乳头部分坏死。术后所有患者对乳房形态均满意。结论对早期乳腺癌行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采用背阔肌乳房再造是可行的。该方法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再造乳房形态良好,它同时满足了肿瘤治疗和形体美容两个方面的要求,是早期乳腺癌患者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背景:在根治肿瘤的同时如何保持女性乳房的形态完美这一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医生及患者的关注,乳房再造由此而产生、发展,逐渐成为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肌皮瓣移植重建乳房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纳入42例女性单侧乳腺癌患者,均进行保留乳头乳晕或保留乳房的改良根治术,术后即刻自体背阔肌皮瓣或扩大背阔肌肌皮瓣移植重建乳房,根据客观标准及主观标准评价重建效果。结果与结论:42例中,33例行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9例行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背阔肌乳房重建24例、扩大背阔肌乳房重建18例。转移皮瓣及重建的乳房全部成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客观评价美容效果优良39例,一般3例;主观评价优良者40例,尚可者2例。随访9-41个月,所有患者无肿瘤局部复发,1例出现骨转移。表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采用背阔肌移植重建乳房操作简单、易行,整形效果好,安全性高,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Ⅰ期硅胶假体植入再造乳房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 2005年8月~2010年8月64例患者行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Ⅰ期于胸大肌后植入硅胶假体,即时再造乳房,根治术时根据冰冻结果决定是否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结果 64例患者行单侧或双侧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Ⅰ期假体植入再造乳房,1例患者出现包膜挛缩;1例患者出现皮瓣坏死,假体外露,予以皮瓣转移;3例出现皮瓣下积液,予以穿刺抽吸;2例出现假体移位;8例患者因对侧乳房下垂致外观不对称。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术中精细操作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扩大背阔肌肌皮瓣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一期乳房再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根据所接受的术式分为扩大背阔肌肌皮瓣一期乳房再造组(n=48)和单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组(n=52),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恢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并对再造乳房外观形态进行评价.结果 乳房再造组患者均成功行扩大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再造乳房外形明显优于单纯根治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引流时间及开始辅助治疗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乳房再造组术后生活质量较好,与单纯根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未见局部复发及转移.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后扩大背阔肌肌皮瓣一期再造乳房形态效果良好,手术操作简单,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扩大背阔肌肌皮瓣在Ⅰ期乳房再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科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1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扩大背阔肌肌皮瓣Ⅰ期乳房再造的病例,对手术技巧,并发症及再造乳房形态进行分析.结果:12例均成功行扩大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2例出现供区积液,2例发生供区皮缘坏死,再造乳房外形评价良好6例,中4例,差2例,随访期间无局部复发.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扩大背阔肌肌皮瓣Ⅰ期再造乳房形态效果良好,手术操作简便,对早期乳腺癌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根治术后即时乳房再造的治疗体会,以更好地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水平,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总结我院自2000年来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根治术后即时乳房再造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的优缺点,介绍治疗过程中的体会。结果:1例腹直肌肌皮瓣(TRAM)部分坏死,1例腹部积液,2例胸部皮瓣局部坏死,2例腹壁切口疝;无TRAM皮瓣全部坏死病例。术后对乳房外观评价:患者非常满意17例,比较满意11例,不满意4例。结论: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根治术后即时乳房再造对早期乳腺癌患者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皮瓣肌皮瓣修复上肢深度烧伤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应用皮瓣肌皮瓣修复上肢深度烧伤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04年8月—2007年12月我科应用皮瓣肌皮瓣修复上肢深度烧伤的35例病人,进行针对性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皮肤准备、控制感染、疼痛护理、皮瓣观察与处理、指导功能锻炼等。[结果]创面I期愈合30例,Ⅱ期愈合4例,皮瓣坏死1例。[结论]采用全面的护理方法护理皮瓣肌皮瓣修复上肢深度烧伤病人,对保证手术成功和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带蒂股薄肌肌皮瓣Ⅰ期修复直肠癌腹会阴切除术后会阴部缺损的临床特点,总结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01年7月~2004年7月在我院行腹会阴切除术后接受了股薄肌肌皮瓣Ⅰ期移植会阴部缺损修复术的7例患者进行护理,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7例患者术后无切口裂开、切口脓肿或肠梗阻等并发症,术后平均17d会阴部切口Ⅰ期愈合出院,B超会阴部检查均无明显积液。结论采用带蒂股薄肌皮瓣Ⅰ期修复直肠癌腹会阴切除术后会阴部的缺损,效果理想。术后对移植皮瓣以及创面引流的精心护理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腓骨肌皮瓣修复口腔下颌骨复合缺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腓骨肌皮瓣修复口腔下颌骨复合缺损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对12例采用腓骨肌皮瓣修复口腔癌瘤术后下颌骨复合缺损的病人进行心理护理.严格术前准备,术后采取合适的体位,严密观察皮瓣移植的情况以尽早发现血管危象,进行呼吸道、口腔及饮食护理.[结果]12例腓骨肌皮瓣全部存活,病人获得满意的外观和功能.[结论]对采用腓骨肌皮瓣修复口腔癌瘤缺损的病人采取有效的观察和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病人康复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阔肌皮瓣联合3D打印预成型钛重建板在口腔癌术中同期修复软组织缺损和重建下颌骨连续性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108例口腔癌早期的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55例)和实验组(53例)。在施行扩大切除口腔癌癌灶和下颌骨截骨术后,对照组采用颈阔肌皮瓣联合钛重建板同期修复软组织的缺损和重建下颌骨的连续性;实验组则采用颈阔肌皮瓣联合3D打印预成型钛重建板方法修复。结果对照组中25例伤口Ⅱ期愈合、无并发症,5例伤口感染,9例皮瓣远端坏死,6例钛板外露,8例钛钉松脱,2例继发术侧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实验组中仅1例皮瓣远端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1~2年,患者自我评价外形及功能恢复情况令人满意。结论采用颈阔肌皮瓣联合3D打印预成型钛重建板方法行口腔癌整复术,不但节约手术时间、住院费用,还可能降低伤口感染、钛板外露、皮瓣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口腔恶性肿瘤切除后往往遗留较大的创面,常需带蒂肌皮瓣修复口底缺损,关闭创面并充填死腔。胸大肌肌皮瓣因其适应证广泛[1],常用来行部分舌或半舌以上切除的口底癌患者的舌再造术。然而有关其专科护理方面,特别是专科护理观察的报道甚少,我科2002年1月-2005年10月共收治7例实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1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行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治疗的护理经过。结果11例乳腺分叶状肿瘤的患者行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后,1例乳头坏死、2例乳房局部皮肤坏死、1例背阔肌术区血肿、1例乳房皮下积液,经及时治疗和恰当的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护士进行正确的心理护理、体位护理、伤口护理引、流管护理及康复护理,同时加强并发症的预见性观察和护理是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利用扩大背阔肌肌皮瓣行乳房再造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介绍单纯应用扩大背阔肌肌皮瓣进行乳房再造方法。方法:在背部设计半月形皮肤切口,切取背阔肌及周围脂肪组织,不应用乳房假体,进行即时或后期乳房再造。结果:应用该方法再造乳房12例,再造乳房形态良好。结论:扩大背阔肌肌皮瓣再造乳房,安全有效,再造乳房形态良好,是乳房再造方法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股前外肌皮瓣移植在腹壁高压电击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行股前外肌皮瓣修复的4例腹壁高压电击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创面股前外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例,岛状带蒂转移修复3例。供瓣区采取断层皮片移植修复。结果患者皮瓣全部成活良好,皮瓣质地软、色泽接近正常,外形无臃肿,无腹壁疝发生。供瓣区创面愈合好,大腿功能正常。结论股前外肌皮瓣具有组织量大,营养血管可靠,血管蒂长,管径大等优点,对腹壁高压电击伤创面修复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胸骨正中手术切口感染后不同方法清创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7例应用带蒂胸大肌肌瓣转移行胸部正中切口清创术的经验,并对其手术及预后进行分析。其中合并糖尿病3例,肺部感染及心功能衰竭4例。7例均为两次或多次行伤口清创术后,其中4例为胸骨基本糜烂,完全无法固定,2例为感染后胸骨缺如,1例为常规清创术后反复形成窦道。7例中行单侧胸大肌肌瓣转移缝合的5例,两侧胸大肌交错缝合固定的2例。结果:7例患者伤口全部愈合,术后1~4周出院,无并发症及后遗症。结论:在严重的创面感染及胸骨缺如的情况下,应用带蒂胸大肌肌瓣转移行胸部正中切口清创术,不失为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肌皮瓣转移术治疗截瘫患者骶尾部压疮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2009年1月~2011年8月采用肌皮瓣转移术治疗的9例截瘫患者骶尾部Ⅲ°压疮病例,均运用了规范化围术期护理,重点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位训练、皮瓣血运的观察及健康教育。结果随访3~12个月,本组9例患者通过肌皮瓣转移术治疗骶尾部压疮全部存活。结论围术期规范化护理为肌皮瓣转移术治疗截瘫患者骶尾部压疮提供了良好的疗效保障,可提高皮瓣存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