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临床医药实践》2017,(10):761-762
目的:探讨运动平板试验与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老年疑似冠心病患者200例,采用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并采用冠脉造影进行验证。分析患者的检出状况。结果:运动平板试验的检出率为75.5%(151例),灵敏度94.8%,特异度65.1%,阳性预测值85.5%,阴性预测值82.3%;动态心电图检出率为66.0%(132例),灵敏度83.6%,特异度57.8%,阳性预测值76.2%,阴性预测值48.5%。运动平板试验的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值显著优于动态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平板试验在老年冠心病中的诊断优势更加明显,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冠心病患者28例进行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根据检查结果 分为阳性和阴性,对比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分析.结果 冠心病与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关系: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患者有16例,进行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患者有12例.16例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患者中有7例未检出病变,有9例检出病变;12例进行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患者中有2例未检出病变,有10例检出病变.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病变检出率为56.25%,运动平板心电图病变检出率为83.33%,两种检查的病变检出率均较高,且运动平板心电图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24 h动态心电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和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均可有效诊断冠心病,且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检出率较高.对冠心病患者不同情况而选择不同的检查方法 ,但为了提高冠心病诊断的正确性,应联合使用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采用运动平板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某院救治疑似冠心病52例患者作研究对象,对其做冠脉造影后再进行常规心电图和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分析两项检查结果,最后将检查结果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2例疑似冠心病患者通过冠脉造影诊断出48例患者为阳性,4例为阴性患者。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为:真阳性30例,真阴性3例,假阳性2例,假阴性17例,敏感度为69.23%,特异度为53.85%;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结果为:真阳性41例,真阴性5例,假阳性1例,假阴性5例,敏感度为88.46%,特异度为76.92%。运动平板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明显比常规心电图高。结论:运动平板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比常规心电图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常规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疑似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则给予平板运动试验。对比观察2组检测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检出率冠心病患者28例(93.33%),对照组检出冠心病患者22例(70.00%),2组检测检出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3例严重病变患者的运动时间、运动量较之于普通病变患者小,且在运动状态中时平均心律较低,应用平板运动试验使检出率得到提升。结论在冠心病诊断中,常规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相比,虽然均具有一定检出效果,但是经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在运动状态中的运动时间、运动量及最大心率值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应用平板运动试验检出效果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实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6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分组进行24h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检查,以冠脉造影结果做对比,比较两种方法对冠心病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特异性。结果动态心电图检出冠脉病变的敏感性为77.8%,运动平板敏感性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均可作为无创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陆洋  井辉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408-409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与运动平板试验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标准选取65例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与运动平板试验,根据其检查结果分为阳性和阴性,比较其阳性检出率。结果实验A组结果为阳性22例,阴性11例,阳性检出率为66.67%,实验B组结果为阳性26例,阴性6例,阳性检出率为81.25%,两组阳性检出率比较,实验A组低于实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冠心病中运动平板试验更为有效,但临床诊断中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正确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与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44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敏感性93.3%,特异性72.2%,预测准确性73.8%;动态心电图检出冠心病心肌缺血敏感性76.7%,特异性88.4%,阳性预测准确性57.1%.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联合检查可初步估测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对无条件行冠状动脉造影者,此两项检查可以提高心肌缺血阳性率的可靠性,以对提高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造影与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次级量平板运动试验检查对冠心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87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按Bruce方案进行次级量平板运动试验。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成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并对运动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87例患者中181例完成了冠状动脉造影及次级量平板运动试验检查,确诊冠心病者(冠心病组)126例,非冠心病者(对照组)65例。冠心病组运动试验阳性94例(74.6%),阴性32例(25.4%)。对照组运动试验阳性18例(28.2%),其中女性15例,运动试验阴性47例(71.8%)。冠心病组的平均年龄及存在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简便易行,是一种较理想的无创性诊断冠心病的检查方法。但女性运动试验阳性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意义较小,而阴性则有利于否定冠心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稳定型冠心病(CAD)患者静息常规心电图ST-T改变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了解ST-T改变预测左室功能的意义.方法 对80例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40例伴有胸前导联ST-T改变者(阳性组)及40例不伴有胸前导联ST-T改变者(阴性组)进行左室LVEF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结果 心电图阳性组中,LVEF降低率为72.5%,高于心电图阴性组的22.5%(t=6.125,P=0.000),并且心电图阳性组中,冠脉病变2支及3支病变患者有27例,心电图阴性组为17例,两组冠脉病变程度与心电图ST-T改变的关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83,P=0.008).结论 静息常规心电图ST-T改变对预测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左心室功能具有一定的意义,这种关系可能与冠脉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动态心电图和平板运动试验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价值。方法:抽取于2017年2月~2017年12月,医院门诊收治的怀疑为无症状心肌缺血冠心病患者187例,均进行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评价诊断效果。结果:明确诊断为无症状心肌缺血112例、非心肌缺血75例。动态心电图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98.2%、94.7%、96.5%、97.2%、96.8%,均高于平板运动试验90.2%、80.0%、87.1%、84.5%、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心电图运动试验结合冠心病危险因素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心电图运动试验(treadmill exercise test,TET)结合冠心病危险因素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39例临床怀疑为冠心病患者的冠脉造影、TET结果及具有的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ET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为89.25%、阳性预测率为75.31%、假阴性率为10.75%;多支冠脉病变患者与单支血管病变者比较,前者ST段下移程度更严重、出现下移的时间较早、持续时间更长、达到最大心率所需的运动负荷量较少;冠脉造影异常患者(包括冠脉狭窄和内膜病变)中,大多数具有2个或以上的冠心病危险因素。结论 TET是筛选冠心病较好的无创性诊断方法;TET阳性同时具有2个或以上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较大;TET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12.
叶海容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1):1612-1613
目的:评价动态心电图(DEC)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拟诊冠心病患者78例.分别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和DEC检查,将两种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78例患者中,DEC检查阳性45例,其中CAG阳性35例,阴性10例。DEC检查阴性33例,其中CAG阴性25例,阳性8例。DEC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为58.4%(35/60),特异性为44.4%(8/18),阳性预测值58.4%(35/60),阴性预测值44.4%(8/18),预测准确性为55.1%(43/78),假阳性率为55.5%(10/18),假阴性率为41.6%(25/60);冠状动脉单支病变较多支病变者易出现DEC假阴性。结论:DEC检查是冠心病诊断的一项筛选检查,与冠脉造影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为了探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对照,对146例平板运动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7%,特异性为67%;而多支冠脉病变病人的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与单支病变病人的无明显差异;女性平板运动试验假阳率高于男性(P<0.01)。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是一种简便、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平板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对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评价平板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对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冠状动脉造影,且造影前行平板运动试验和超声心动图者7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平板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对缺血性心脏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 31例平板运动试验和超声心动图结果均阳性者,30例存在冠状动脉病变;13例仅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8例有冠状动脉病变;4例超声心动图阳性者有2例存在冠状动脉病变;30例平板运动试验和超声心动图均阴性者8例存在冠状动脉病变。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结合超声心动图结果分析,可提高对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运动平板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测结果做为标准,对113例平板运动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7%、特异性为70%,而且多支病变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较单支病变高,女性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率高于男性。结论平板运动试验费用低、简单易行,是一种较理想的无创性诊断、评估冠心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63例冠心病患者均采用标准Bruce方案,行平板运动试验诊断。结果 63例患者中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45例,其中真阳性者68.89%,假阳性者31.11%。平板运动试验检出冠心病的灵敏性为83.78%、特异性为46.15%、准确度为68.25%。结论平板运动试验操作简单方便,对冠心病诊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运动平板试验(treadmill exercise ECG testing,TET)对CohnⅠ型无症状心肌缺血(sli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动态心电图检查拟诊的145例CohnⅠ型SMI进行TET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观察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TET诊断CohnⅠ型SMI的敏感性为89.3%,特异性为67.2%,准确性为80.0%,阳性预测值为78.9%,阴性预测值为82.0%;多支冠状动脉病变TET阳性率与单支病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有≥2个危险因素组TET检查敏感性和准确性均高于无/1个危险因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TET假阳性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ET对CohnⅠ型SMI的特异性较低,但敏感性较高,与SMI的危险因素相结合,能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降低假阳性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恢复期收缩压异常升高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意义和影响。方法对192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作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以及运动后收缩压有无异常升高进行分组,以运动后(恢复期)6min内,收缩压后期比前期升高≥10mmHg(1mmHg=0.133Kpa)为收缩压异常升高的阳性判断标准。结果运动后收缩压异常升高和sT段压低两者联用对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单纯性sT段压低标准。两指标(收缩压异常升高和ST段压低)联用可显著提高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阳性率。结论平板运动试验恢复期收缩压异常升高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