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铅中毒致精液异常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史××,29岁,某印刷厂工人,从事排版印刷工作3年,3年前,其妻生有一健康儿童。患者一年前头痛、乏力,近日以铅吸收过量入院。患者无心悸气短、无腹泻、无腰痛、无关节痛、血尿便常规及肝功能均正常。测尿铅0.60 mg/L(正常参考值<0.08 mg/L),随即进行排铅治疗,1周后尿铅为0.2 mg/L;2周后尿铅为0.19 mg/L,5周后尿铅0.03 mg/L,头痛乏力消失,痊愈出院。其间作过两次精液检查,第1次于入院两天检测,结果如下:精液量5ml,精子数量1×10~9/L,精子活率2%,活动力:“Ⅲ”级、“Ⅱ”级、“Ⅰ”级均为0%,“0”级精子100%,正常形态精子5%,异常形态95%,生精细胞分类:精原细胞2%,初级精母细胞60%,次级精母细胞20%,精子细胞18%。入院第3周,检测结果:精液量3ml,精子数量5×10~9/L,活率20%,活动力: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76岁。因“消瘦6个月,排尿困难3个月”于2004年4月26日入院。患者纳差,易腹胀,偶尔腹泻,无脓血便及黏液便,近6个月体重下降15kg。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多发性脑动脉梗塞等病史。住院期间,血清学“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提示:游离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2.01pg/L(正常〈1.0μg/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18.01μg/L(正常〈5.0μg/L)。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65岁。因反复发热、口腔溃疡、头昏乏力1月而于2 0 0 2 -0 3 -3 0第一次住院。入院体格检查:T 3 7 8℃,贫血貌,皮肤黏膜苍白,无出血点及皮疹,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口腔黏膜及舌多处溃疡。胸骨无压痛,心肺听诊正常,腹软,肝脾无肿大。辅助检查:血常规示WBC 4 2 1×10 9/L ,Hb 5 7g/L ,RBC 1 2 6×10 1 2 /L ,PLT 5 3×10 9/L ,RC 1 5 %,ESR10 0mm/h。血尿素氮、肌酐、血钙、乳酸脱氢酶、β2 -微球蛋白、铁蛋白、甲状腺激素均正常。血清IgA显著增高617mg/dl ,IgG、IgM正常,KAP 162 0mg/dl ,LAM 718mg/dl,EPO …  相似文献   

4.
患者27岁,已婚。因阴道不规则出血1个月检查发现盆腔肿物15d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此次为月经干净后7d无诱因阴道出血如经量颜色较鲜红,无其他不适症状,经服用止血药物后5d血止,在当地检查发现盆腔肿物来我院。入院查体:体温,脉搏,血压,心、肺、肝、脾均无异常发现。妇科检查:子宫前位,大小正常,宫体左侧可触及实性包块如鸭蛋大小,质硬,无压痛与子宫粘连。右附件区无异常。超声提示,于子宫左侧探及实性肿物6.2cm×5.6cm×4.8cm,边界清晰,内为实性中等回声,COF无血流信号,该肿物与子宫及左卵巢紧邻。血CA1254.1u/L、AFP7.5μg/L、血沉10mm/h。其余各项检查均正常。  相似文献   

5.
邱萍 《健康天地》2010,4(1):129-129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6岁,因”维持性血透4年,咳嗽、咳痰3天”入院。入院时血常规示”白细胞14.1&#215;10^9,中性粒细胞80.75%”,C反应蛋白39mg/L,胸部CT示“两肺炎症”,患者既往有糖尿病病史5年,慢性肾脏病病史7年,已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4年。考虑诊断:①两肺肺炎;②慢性肾脏病CKD5期糖尿病肾病;3.2型糖尿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6.
杨爱民  程毅 《现代保健》2010,(32):192-192
病例1,男,47岁,因“咳嗽、咯痰1周”于2009年10月28日人院。查体:T36.5℃,P72次/min,R21次/min,BP115/70mmHg,神志清楚,精神可,咽部充血,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湿性哕音,心律齐,肝脾无异常。人院诊断:支气管炎。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X线片提示:双则支气管炎。予以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细辛脑注射液24mg静滴(湖南五洲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H200598427);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 ,76岁。因发现血压升高 18年 ,反复胸闷 6年加重 1d于 2 0 0 2 -0 9-2 8入院。入院诊断⑴高血压病 ( 3级 极高危 )。⑵冠心病 (心绞痛型 ) ,⑶慢性支气管炎。入院体查 :T3 6 5℃、BP 14 0 /90mmHg。皮肤巩膜无黄染 ,右下肺少许湿罗音 ,心率 78次 /min。实验室检查WBC 5 7× 10 9/L ,RBC 4 7×10 1 2 /L ,Hb 13 5g/L ,PLT 69× 10 9/L。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心肌酶学均正常。患者入院后给予降压、扩冠、护心治疗。 10 -0 1起给予葛根素针 2 0 0mg/d静滴。 10 -0 8上午诉有感冒且胸前区和腹部不适。体查 :T 3 7 0℃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酰四氢叶酸(FA)对维甲酸(RA)诱导颅面部畸形的作用。方法采用植入后全胚胎培养模型,将8.5日龄的ICR小鼠胚胎在大鼠即刻离心血清中旋转培养48 H,分别设立空白对照组体积分数为0.1%二甲基亚砜、4×10-7 MOL/L RA、4×10-7 MOL/L RA+10-3 MOL/L FA、4×10-7 MOL/L RA+10-4 MOL/L FA、4×10-7 MOL/L RA+10-5 MOL/L FA共5个剂量组。观察各组胚胎的生长发育和组织器官形态分化。结果4×10-7 MOL/L RA对胚胎的脑部、听觉系统、腮弓、下颌突、腮弓长发育有致畸作用,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当补充 10-3 MOL/L和10-4 MOL/L的FA叶酸对胚胎脑部、听觉系统、腮弓、下颌突、鳃弓长发育的致畸作用有明显拮抗作用,差异有显著性(P<0.05);10-5 MOL/L FA的拮抗作用不明显,与4×10-7 MOL/L R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FA能明显抑制RA诱导的小鼠早期颅面部畸形。  相似文献   

9.
甲基汞对大鼠脑突触体谷氨酸摄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卫国  陈学敏 《卫生研究》1999,28(4):196-197
应用高亲和性摄取试验研究了甲基汞在体外对大鼠脑突触体谷氨酸摄取的影响。结果表明,1×10-9~1×10-4mol/L甲基汞可使大鼠大脑皮层、海马、纹状体和小脑突触体3H-L-谷氨酸摄取量分别下降0.7%~74.4%、7.5%~91.1%、1.4%~76.6%和4.4%~77.0%,其中在1×10-6~1×10-4mol/L范围内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均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其抑制作用的IC50分别为7.9、3.6、2.2和4.3×10-6mol/L。本研究结果提示甲基汞可明显抑制大鼠脑突触体高亲和谷氨酸摄取功能。  相似文献   

10.
黑热病一例     
患者男性,49岁,因反复发热1年多,加重伴双下肢浮肿2月余入院。入院时体温38.4℃,神志清,有贫血貌,颜面轻度浮肿,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刚触及,脾肋下6 cm,质中等,活动度差,无压痛,移动浊音(+),双下肢Ⅰ度凹陷性水肿。查血常规:WBC 1.7×109/L,RBC 1.85×1012/L,Hb 55 g/L,PLT 108×109/L。ESR 131 mm/h。肝功:ALB 25.3 g/L,A/G 0.40。B超:脾大。胸部X线片提示:双肺纹理增多。ECG:窦性心动过速。骨髓象:①增生性贫血;②粒细胞系核左移;③找到利杜体。黑热病抗体呈阳性。患者入院后给予葡萄糖酸锑钠静脉滴注(8 ml每日一次,连用6 d),  相似文献   

11.
<正> 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发生脑疝尚未见有报道。我们自1980年以来,应用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450例发生脑疝5例(1.10%)死亡3例,现将死亡3例报告于后。例1、患者,陈××,男性,28岁,病历号17。因头痛1年伴抽搐于1980年9月13日入院。1980年春节发现上腹部皮下有囊结,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54岁,因畏寒发热4—5d入院。在4d前劳累后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9.5℃,退热时出汗较多。有全身酸痛、乏力,尤其是下肢痛。发病后第3-4天发现双下肢红色皮疹,余无不适。起病后在院外治疗,血常规:WBC6.3×10^9/L,N0.66,Hb 146g/L,Pt 139×10^9,L,C-反应蛋白63mg/L。尿常规正常。曾用青霉素、亚硫酸氢钠穿心莲内酯(莲必治)、头孢他啶、洛美沙星均无效。以“发热待查”收住入院,发病后精神尚可,小便无明显改变,大便松散,食寝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的疗效。方法对10例血糖控制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评价胰岛素敏感性金指标-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法,评价应用罗格列酮4mg/日治疗12周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疗效。结果反映血糖控制情况的空腹血糖[(6.82±0.91)% vs.(6.54±0.74)mmol/L]和糖化血红蛋白[(6.52±0.83)%vs .(6.44±0.82)%]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反映胰岛素敏感性的空腹胰岛素[(16.44±0.97)绑.(12.45±1.21)mU/L]、稳态模型指数(7.44±1.76/35.4.13±1.15)、葡萄糖代谢率[(1.56±0.35)vs.(4.76±1.61)mg·kg^-1·min^-1]及胰岛素敏感指数[葡萄糖代谢率与胰岛素之比,(0.0173±0.0053)135.(0.0461±0.0113)mg·kg^-1·min^-1·(mU/L)。]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P〈0.001)。结论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法所测胰岛素敏感指标能明确量化并能更好地反映具有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罗格列酮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47岁,因中上腹胀痛伴恶心呕吐1d、加重4h于2006年3月22日入院。入院前1d,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胀痛,呈阵发性加剧,无放射,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于当地医院肌肉注射止痛药(用药不详)后疼痛无缓解。4h前患者自觉症状加重,伴畏寒、呼吸困难、心悸,以“腹痛待查”收入我科。既往常有关节疼痛,半年前曾患急性胰腺炎(AP)已治愈。入院查体:体温37.5℃,脉搏59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62/101mmHg(1mmHg=0.133kPa)。神清,急性痛苦病容。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双侧中下肺叩诊为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未闻及干湿哆音。心脏听诊未见异常。腹平,肌张力增高,左上腹压痛,轻度反跳痛,肠鸣音减弱,移动性浊音阴性。血常规:RBC3.94×10^12/L,WBC4.70×10^9/L,PLT68×10^9/L,Hb119g/L,N0.77。生化检查:淀粉酶(AMY)177U/L,脂肪酶(UP)573U/L,血糖13.7mmol/L,白蛋白(ALB)24.9g/L,球蛋白(GLB)35.9g/L,尿素氮(BUN)7.60mmol/L,肌酐90.8μmol/L,钙离子1.76mmol/L。入院诊断考虑:AP。予以抑制胰液分泌、预防感染、稳定内环境、降压及中药等治疗,患者腹痛缓解不明显。患者于治疗过程中出现脱发,多关节游走性疼痛,追问病史,患者曾多次出现脸颊红斑,皮肤瘙痒。考虑是否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行CT检查示:胰腺略增大;腹腔及盆腔大量积液;肠壁广泛肿胀,以小肠为甚;双侧胸腔积液伴双下肺部分不张;肝实质损害。  相似文献   

15.
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结果提示异常的准确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SYSMEX SF-30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WBC)分类结果提示异常的准确性。方法:血细胞分析仪WBC分类结果提示Blast/A-Ly(原始/异型淋巴细胞)?,Imm Gran(未成熟粒细胞)?的标本505例,按WBC计数结果分五组,<4.00×109/L;<4.00×109/L-10.00×109/L;10.01×109/L-20.00×109/L;20.01×109/L-30.00×109/L;>30.00×109/L。这些标本中另外还有MONO ↑(单核细胞增高)、EO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BASO ↑(嗜硷性粒细胞增高)等。同时推血片、染色、镜检分类。结果:505例仪器分类全部提示异常的标本,镜检分类结果21.98%(111/505)含有幼稚粒细胞,其中原始粒细胞21.32%(29/136例次);中、晚幼稚粒细胞78.68%(107/136例次);7.92%(40/505)的标本有异型淋巴细胞;21.58%(109/505)的标本中性粒细胞中含有中毒颗粒。并且WBC计数4×109/L-10×109/L组异常细胞和中毒颗粒检出率较高67.86%(57/84)。WBC计数>30×109/L组原始粒细胞检出率达100%(24/24)。仪器分类提示单核细胞增高的155例与镜检分类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增高的55例和40例与镜检分类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F-3000血细胞分析仪WBC分类结果提示异常的标本,需要镜检分类,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简介患者 ,男 ,5 6岁 ,因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 14个月 ,经结肠造影 ,纤维结肠镜检查 ,诊断为“结肠肝曲腺癌”。于 2 0 0 2年 10月 8日入院要求手术。发病后患者饮食、睡眠无变化 ,体重下降 6kg。否认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史。入院查体 :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 ,心肺 (- ) ,腹部平坦 ,全腹软 ,右上腹可扪及 8cm× 8cm× 8cm大小、质硬、边界欠清、活动度较大之包块。无明显压痛 ,肝脾未扪及 ,无移动性浊音。血常规Hb 12 2g L ,RBC 4 .5 6× 10 12 L ,WBC 6 .1×10 9 L ,N 0 .78,L 0 .2 0 ,E 0 .0 2 ,PLT 16 2× 10 9 L ,大便常…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患者,女,61岁。主因少尿2d,于2003年3月5日入院。入院前2d口服利福平450mg,2h后自感周身不适无力,伴恶心,当天尿量150ml/24h,次日全程无痛肉眼血尿200ml/24h,急诊入院。既往史:2001年5月因肺结核口服利福平、雷米封1年治愈停用。否认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min,血压150/90mmHg;神智清。皮肤无出血点;心、肺、腹无异常,双下肢无浮肿。Hb 125g/L,WBC 10.4×10~9/L,N91%,PLT 70.0×10~9/L,尿蛋白+++,潜血+++,比重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病例 患者,男,55岁。因反复上腹痛2年,加重4h,于2006年9月28日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5.5℃,脉搏100次/min,血压135/75mmHg.右上腹压痛。血常规:白细胞10.2×10^9/L,中性粒细胞0.871。B超显示:肝外胆管中上段扩张。入院诊断:梗阻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慢性胆囊炎。入院后给予头胞哌酮舒巴坦钠3g,甲硝唑0.5g静滴,1次/12h。入院次日晨体温上升至39℃,血压80/50mmHg,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明显,莫菲氏征阳性。查血总胆红素96.7umol/L,直接胆红素80.6umol/L,谷丙转氨酶299U/L,谷草转氨酶349U/L。  相似文献   

19.
拟除虫菊酯对大鼠脑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结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比较两型拟除虫菊酯 (pyrethroid ,PY)类农药对大鼠脑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结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放射性配基受体结合试验在体外测定溴氰菊酯 (DM )和氯菊酯 (PM )对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突触膜mGluR结合功能的影响。结果 DM分别在 2× 10 -6、2× 10 -5、2× 10 -4 mol/L和 2× 10 -10 、2× 10 -8、2× 10 -6、2× 10 -4 mol/L剂量范围内直接增加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突触膜氚标记的谷氨酸 (3H Glu)与mGluR的特异结合量 ,分别为 :(10 7.6± 7.7)、(112 .4± 9.6 )、(115 .4± 12 .2 )fmol/mgpro .和 (15 9.8± 16 .9)、(16 6 .9± 2 0 .9)、(183.8± 2 1.2 )、(193.8± 2 5 .8)fmol/mgpro .;PM在 2× 10 -8~ 2× 10 -4 mol/L剂量范围内对大脑皮层突触膜3H Glu与mGluR的特异结合量无明显影响 ,在 2× 10 -6、2× 10 -4 mol/L时直接增加海马突触膜3H Glu与mGluR的特异结合量 ,分别为 :(173.8± 2 0 .1)、(180 .9± 2 4.3 )fmol/mgpro .。 结论 DM和PM均可不同程度地影响海马突触膜mGluR的结合功能 ,带氰基的DM比不带氰基的PM更容易增加大鼠脑mGluR的特异结合量  相似文献   

20.
患者 ,男 ,2 9岁。因“确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3b3个月余 ,左耳痛伴听力明显减退 1周”于 2 0 0 1年 5月 2 4日入我科。 2 0 0 1年 2月 3日因“发热、肉眼血尿半个月”首次入院 ,当时血常规 :WBC 41.1× 10 9/L ,RBC 2 .0 8× 10 12 /L ,Hb73 g/L ,Pt 16× 10 9/L ,DIC筛选 :PT 17.5s ,APTT 2 9.8s ,Fbg 1.654g/L ,Pt 13× 10 9/L ,D -dimer 4mg/L ,肝、肾功能正常。骨髓象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以病理性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 ,为 90 5% ,该细胞大小不一 ,形态较不规则 ,胞浆有伪足 ,胞浆内充满细小或粗大的紫红色颗粒 ,细胞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