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临床资料 本组 2 6例 ,男 19例 ,女 7例 ,年龄 18~ 6 2岁 ,病程 1~ 5 d。由饮食不节所致 2 0例 ,胃癌后期 1例 ,体虚情志不和所致 5例。呃逆次数频繁 ,呈持续状 ,入睡后缓解 ,晨起后复发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学习与生活。治疗方法 治疗一般取坐位 ,体虚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 ,选 30号 1寸不锈钢毫针平刺双侧攒竹穴 (眉头凹陷中 ) 0 .3~ 0 .5寸 ,或透穴鱼腰刺 1.2寸 ,进针后采用缓慢提插手法 ,使局部有酸胀感 ,留针 30 min,每 10 m in捻转行针 1次。治疗结果 经 1~ 2次针刺治疗后 ,2 5例痊愈 ,1例好转。 1周后追访 ,只有胃癌后期患者…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25例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15岁,以40~60岁最多;病程最长20余年.最短半年.均服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本病患者多数以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下完谷.泻后腹痛止,伴形寒肢冷.舌质淡.胖大.大便常规未见异常.大便细菌培养.结肠X线及内窥镜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3.
4.
卜召飞 《四川中医》2013,(9):149-150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12年12月顽固性呃逆患者中8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胃复安10mg肌内注射,1次/天,观察组实施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呃逆消失时间(2.03±1.11)天均短于对照组的(4.34±1.24)天(P〈0.05);治疗3天观察组总有效88.01%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结论: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可达到健脾和胃,降逆止呃,调畅胃肠气机的治疗作用,能够迅速缓解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此方法安全简便,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针刺治疗顽固性失眠4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般资料本组共 40例 ,其中男 2 2例 ,女 1 8例 ;年龄 2 2~ 62岁 ;病程均 >2年 ,最长者 1 0年。治疗方法均采用针刺治疗。病人仰卧 ,先取照海穴 ,针刺得气后用补法。次取申脉穴 ,得气后用泻法。留针30 min,每隔 1 5min行针 1次。每日针刺 1次 ,1 0天为 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 2天。治疗效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后 2 8例痊愈 ,夜间可安睡 6~ 7h,睡眠平稳 ,梦减少 ;1 2例好转 ,入睡较易 ,每晚睡眠可达 5h以上。无 1例无效。典型病例王某 ,男 ,40岁 ,1 996年 2月 1 0日初诊。主诉失眠已 3年 ,近 2个月来加重。入睡困难 ,睡而不实 ,日间精神困倦 ,记…  相似文献   

6.
笔者运用针刺配合按摩治疗顽固性呃逆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针刺法:患者坐位,取中脘、内关(双侧)、足三里(双侧),常规消毒,用0.3mm×(40~50)mm的不锈钢毫针直刺,得气后留针30min,每隔10min捻动1次。用平泻平补的手法。按摩法:患者坐位,术者以食、中、无名指合并,在膻中穴作顺时针按摩,每次5min左右。在膈俞穴(双侧)用拇指或食指同时施以点按手法,以酸、胀感为度,持续5min左右。两种手法可同时进行,每日1次。典型病例患者,男,37岁,2006年9月17日就诊。自述患胃炎4年,因与他人发生口角而出现呃逆不止。经中西医药物治疗1…  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5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顽固性呃逆多为呃逆失治或久治不愈而致。笔者用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针刺治疗顽固性偏头痛48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偏头痛又称血管神经性头痛,其发作时疼痛较剧,且呈周期性发作,缠绵难愈,笔者自2002年起在临床运用针刺治疗顽固性偏头痛,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4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呃逆 ,古称“哕” ,又称“咳呃”。现将 45例久呃不止的顽固性呃逆患者治疗观察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5例患者均为服用利他林 ,胃复安等药物治疗后无效者。男性 2 9人 ,女性 1 6人 ,年龄40~ 82岁 ,病程最短 2d ,最长 1 2d。其中单纯性呃逆 5例 ,腹部手术后 2 6例 ,其他各种急慢性病所致 1 4例。2 治疗方法( 1 )取穴 :主穴 :上脘、中脘、内关 (双 )、足三里(双 )。配穴 :膈俞 (双 )、胃俞 (双 )、公孙 (双 )。用于病程长、体位自如者 ,也可以与主穴交替使用。( 2 )手法 :取 75 %酒精棉球常规消毒 ,选 2 8号不锈钢毫针。对背俞穴斜刺 0 …  相似文献   

11.
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呃逆是因气逆动膈,致“喉间”呃呃有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控的疾病。笔者近年用体针及耳针治疗顽固性呃逆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针刺并穴注治疗顽固性失眠5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92年3月至1997年3月,采用针刺并穴注治疗顽固性失眠54例,取得较好疗效,同时与口服枣仁安神丸相对照,结果有显著差异,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治疗组54例中,男23例,女31例;年龄30~40岁17例,41~50岁21例,5...  相似文献   

13.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古人称之为“口”、“口僻”等。多由于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炎所致。针灸治疗效果颇佳。但临床上部分患者面神经损害变性严重 ,病程长 ,治疗难 ,多合并有后遗症 ,成为顽固性面瘫。笔者根据患者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 ,采用电针、毛刺和缪刺法治疗顽固性面瘫5 8例 ,疗效较佳。同时与单纯电针治疗 30例进行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 ,随机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5 8例 ,其中男 32例 ,女 2 6例 ,年龄最小 2 2岁 ,最大 6 4岁 ,病程最短 2个月 ,最长 1年…  相似文献   

14.
针刺水沟结合屏气治疗顽固性呃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璟  史红辉 《中国针灸》2002,22(3):40-48
顽固性呃逆以其发作频繁、症状顽固、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常规治疗方法无效为特点 。患者常深感痛苦,更使病情加重。笔者在1991~2000年,应用针刺水沟穴结合屏气治疗顽 固性呃逆60例。60例患者中,男46例,女14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86岁,平均60.3岁;病程最短2天,最 长32天,平均8.9天。其中各种手术后患者有26例,化疗后患者有16例,其他原因引起 呃逆患者有18例。治疗方法:取水沟穴,常规消毒,用30号1寸毫针垂直刺入穴位,向上斜刺0.3~0.5 cm, 病人出现明显酸胀、疼痛…  相似文献   

15.
取患侧阳白、鱼腰、攒竹、太阳、丝竹空、睛明、四白、颧髎、迎香、下关、地仓、颊车、人中、翳风、牵正(经外奇穴)、合谷(健侧)、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患侧阳白透鱼腰、太阳透丝竹空、颧髎透地仓、地仓透颊车,缓慢运针,平补平泻,配穴足三里、三阴交,用补法,太冲用泻法。留针30min,起针后,于患侧面部,用点燃的艾条施灸,每穴3~5min,每日1次,……  相似文献   

16.
顽固性肝硬化腹水,临床上治疗方法有很多,但大多近期效果好,而远期效果不佳,易反复缠绵难愈。我们自1995年以来,根据祖国传统医学治水和西药脱水的原理,自拟中药活血益气消肿汤,结合西药脱水,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8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针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笔者曾运用针刺治愈中风后顽固性呃逆 1例 ,现报告如下 ,与同道探讨。1 临床资料周某 ,男 ,5 4岁 ,曾于两年前患中风 ,经治疗后现一般状况良好。在半年前突然喉间呃呃连声 ,不能自止 ,各种检查无其它疾病原因 ,但经久服中西药无效。现病人呃声短促不得续 ,烦躁不安 ,神疲乏力 ,腰膝酸软 ,胸胁胀满 ,大便干结 ,舌质红 ,苔少而干 ,脉弦细数。2 治疗过程先以 2寸毫针针刺止呃穴 (喉腔上方正中硬腭与软腭交界处 ) 2分钟 ,共针 2天 ,在强刺激过程中 ,患者喷嚏连连。然后取膈俞、上脘、双侧内关、足三里、公孙、三阴交 ,用补法 ,留针 15分钟 ,共…  相似文献   

18.
指压或针刺攒竹穴治疗顽固性呃逆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2000年1月~2006年5月用指压及针刺攒竹穴治疗46例顽固性呃逆,取得良好治疗效果,胃镜检查呃逆停止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笔者用针刺为主配合内服中药治疗顽固性呃逆50例,疗效可靠,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50例患者全部为男性,其中各种手术后的呃逆26例,脑血管病19例,不明原因者5例;最小年龄37岁,最大年龄70岁;病程短者2天,长者15天;门诊病人5例,其余为曾用安定注射...  相似文献   

20.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亦可出现于多种慢性疾病中,其病因较多,但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可分风寒、风热、风湿三型;内伤可有肝阳、肾虚、血虚、疾湿、瘀血之不同,本例患者属气虚血瘀型,治以益气活血为主,兼以止痛。 病案:邹某,女,42岁,农民。就诊日期1998年3月31日。患者5年前因头部外伤而有头痛如刺、头晕之候,继则出现乏力,失眠,多梦,头顶如重物压迫感。几经治疗均罔效,近来病情加重,伴食饮不振。检查:精神不振,语音低弱,形体偏瘦,舌质紫,苔薄白而干,脉细涩。诊断:中医为气虚血瘀型头痛;西医为神经性头痛。治疗:针刺。取穴:太阳(双),合谷(双),足三里(双)。手法:进针后以拉旋手法向三穴针体发气,得气后再以龙衔式以太阳穴经合谷穴至足三里穴导引,并调两侧气机趋于平衡,效果:治疗1次后患者即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