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8层螺旋CT泌尿系统造影技术在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泌尿科收治的3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8层螺旋CT增强进行泌尿系容积扫描,然后将增强后的图像行相关三维后处理。结果 31例患者的CT增强图像经相关三维后处理后,肾盂、肾盏及输尿管显示满意。结论 CTU为临床诊断提供了精细、直观、准确、全面的影像学信息,可以显著提高尿路疾病诊断的敏感程度,也可以得到更加丰富的诊断信息,可以快速直观的显示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的应用。方法对47例有泌尿系疾病患者行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 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的影像立体感强,能清晰地显示肾脏、输尿管、及膀胱病变的部位、原因、范围及性质。结论泌尿系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CTU)的图像清晰,对泌尿系肿瘤、结石及其他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有着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取代传统的静脉尿路造影(IVP)。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评价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骨盆骨折诊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69例因外伤导致的骨盆骨折患者,行X线和16层CT三维图像重建辅助检查,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9例骨盆骨折患者均能经16层CT三维图像确诊,能较为准确的反应骨盆骨折的部位,且对不同部位骨折的诊断均优于X线.结论 16层CT三维成像技术能较准确地反应骨盆骨折的部位及范围,能够明显的提高骨盆骨折的阳性率,减少漏诊及误诊,在骨盆骨折的诊治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4.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应用.方法 对28例可疑冠心病患者16层螺旋CT机,扫描范围自气管隆突水平至心脏膈面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28例患者中23例左冠状动脉在70%相位窗图像质量最佳,14例右冠状动脉在70%相位窗图像质量最佳.右冠显示较好的心电相位窗还有40%.结论 冠脉成像技术对心率较慢的患者能够较好地显示冠脉及主要分支,适用于冠心病筛查.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探讨16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CTU)对泌尿系疾病的诊断价值.得出结论:16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对显示泌尿系病变部位、病因和尿路梗阻的程度及双肾功能,具有检查快速、后处理快捷、安全可靠的特点,可提供完整尿路图像,为临床的准确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于雷  孙欣  王丽娟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11):1948-1949
随着多层螺旋CT(MSCT)及心电门控技术的问世,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成为现实,且随着检查例数的增多,检查技术日趋成熟。作为冠脉无创性检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于2006年1月~2008年12月应用16层MSCT进行冠脉造影检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对其早期诊断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用于冠心病的治疗逐年增多,采用影象手段对冠心病的诊断及支架置入术后的评价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尽管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可用于冠心病的诊断及支架置入术后的评价,但由于其有创性费用高,患者难于接受,所以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术作为一种安全,无创或少创的影象检查方法用于冠心病的诊断和介入治疗后的评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评价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骨盆骨折诊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79例因外伤导致的骨盆骨折患者,行x线和16层CT三维图像重建辅助检查,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9例骨盆骨折患者均能经16层CT三维图像确诊,能较为准确的反映骨盆骨折的部位,且对不同部位骨折的诊断明显均优于X线。结论:16层CT三维成像技术能较准确地反映骨盆骨折的部位及范围,能够明显提高骨盆骨折的阳性率,减少漏诊及误诊,在骨盆骨折诊治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尿路造影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2例行64层螺旋CT尿路造影检查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将患者CT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或膀胱镜检确诊结果进行比对,判断CT尿路造影检查的准确率。结果:64层螺旋CT尿路造影检查结果与确诊结果间具有正相关性,r=1;CT检查准确率为100%。结论:64层螺旋CT尿路造影可多角度观察病变局部情况,且扫描时间更短,图像分辨率更高。可应用于绝大多数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当中,但儿童、肾功能不全者以及碘过敏者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由于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多层螺旋CT以其扫描速度快、损伤性小、时间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使得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coronaryangiography,MSCTCA)在临床上的运用日渐广泛,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无创检查方法,但MSCTCA检查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病人检查前及检查中的成功配合和检查后图像的准确处理,而病人的成功配合是确保MSCTA成功的前提[1-2]。本文总结了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护理体会,旨在探讨MSCTCA检查中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为MS…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16-slice spiral 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护理配合及其对检查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对68例可疑或确诊为冠心病患者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并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查前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消除紧张心理,避免产生焦虑情绪,使心率减慢、平稳;耐心向患者说明屏气的重要性,反复训练患者呼吸、屏气直至掌握方法.结果:1例因屏气呼吸失败不能满足影像学诊断要求而改期重做;1例因心率过快,口服和静脉注射倍他乐克均不能使心率控制在65次/min以下而停做;其余病例因紧张、担忧、恐惧等因素导致不同程度心率增快或呼吸节律异常,但经口服倍他乐克25~50 mg和心理护理后血压、呼吸恢复正常、心率均降至≤65次/min并顺利完成检查.所有病例对比剂灌注均1次成功,无外渗,无碘过敏反应发生.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具有独特的优越性,而科学、细致、有效的护理工作,是顺利完成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16层螺旋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血管成像技术(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疑有颅内动脉瘤患者行16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检查,层厚0.625mm,应用后处理技术三维重建。[结果]30例患者患颅内动脉瘤18例,动静脉畸形2例,烟雾病1例,9例正常。10例动脉瘤患者同时行脑血管DSA检查,与CTA检查结论一致。[结论]16层螺旋CTA能准确诊断颅内动脉瘤,为临床提供精确的诊疗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尿路造影(CTU)对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膀胱镜、手术等临床证实为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畸形的34例患者行CTU检查,结合分期增强扫描对泌尿系统发育畸形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4例患者中,发现肾脏缺如2例,肾发育不全6例,肾脏融合畸形(马蹄肾)4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7例,先天性输尿管狭窄8例,输尿管开口异常4例;膀胱憩室2例,先天性膀胱直肠瘘1例。与手术结果对比,诊断率达到100%。结论 CTU对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畸形的确诊及分类具有重大临床意义,为临床手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宋彦春  陶云萍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4):1632-1633,165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MSCT)诊断易损斑块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所有患者均行16MSCT冠状动脉检查,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比较,对易损斑块的数量、部位及病变程度进行分析.结果:CAG检出病变支数78支,16MSCT检出病变支数支73支.两者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以CAG为标准,MSCT的敏感度87.2 %,特异性87.5%,准确度93.6%.以CAG为标准,MSCT总的斑块检出率为79.1%;各分支远段的斑块检出率较低;RCA的斑块检出率低于LAD和LCX.结论:16MSCT能对易损斑块做出无创性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对输尿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6例临床怀疑输尿管梗阻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将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应用MPR、CPR、MIP、VR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输尿管结石67例,输尿管先天性变异及畸形26例,输尿管炎性狭窄6例,肾输尿管结核2例,输尿管癌4例,副肾动脉压迫输尿管1例,膀胱疾病累及输尿管8例,邻近器官病变累及输尿管致输尿管梗阻6例,盆腔疾病术后粘连致输尿管梗阻5例,直肠癌术后输尿管瘘1例,以上病例均得到手术、输尿管镜检查和临床证实。结论MSCTU通过MPR、CPR、MIP、VR技术能清楚输尿管疾病的位置和形态,在输尿管疾病的诊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1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初诊被误诊或漏诊,最后经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及三维重建技术确诊。三维重建方法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仿真内窥镜(CTVE)、表面遮盖成像(SSD)、曲面重建(CPR)。结果多种重建图像与轴位图像相结合,能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病变范围、类型、真假腔、内膜片、破口部位等解剖细节及其与主要分支血管的空间解剖关系。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后处理技术可以全面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病变和解剖细节,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和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十二指肠憩室及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经临床证实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16层螺旋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患者共发现憩室28个,24个位于十二指肠降段,4个位于十二指肠水平段;憩室表现为含液、含气或气液相间的囊袋状影;15例合并胆道系统结石,4例合并胰腺炎,1例合并胆、胰管扩张。结论 16层螺旋CT对十二指肠憩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能及时发现胆、胰疾病。  相似文献   

18.
冯会蓉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12):1716-1717,1720
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颌面骨骨折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颌面骨骨折部位薄层扫描,然后进行图像后处理,采用表面阴影显示法(SSD)、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容积再现(VR)等三维重建成像技术进行三维重建,并将图像分析结果与常规CT图像进行比较。结果:40例颌面骨骨折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颌面骨骨折部位薄层扫描后,经三维重建技术进行三维成像可立体直观展现骨折的部位,在40例患者共83处骨折检测中,三维CT清晰显示78处,准确率为94%,而常规CT在83处骨折显示清晰显示61处,准确率为73.5%。结论:相对于常规横断面CT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多方位、立体、全面、清晰的显示颌面骨骨折部位,对颌面骨骨折的诊断以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更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16排螺旋CT表现,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后并经病理证实的27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16排螺旋CT表现。结果胃肠道间质瘤发生在胃19例,小肠5例,直肠2例,肠系膜1例;其中恶性17例,潜在恶性5例,良性5例。恶性呈类圆形或分叶状,直径〉5 cm,密度不均,边界不清,增强后不均匀明显强化;潜在恶性瘤体较均匀;良性瘤体呈类圆形,直径〈5 cm,边界清,密度尚均匀,增强后呈均匀强化。结论 16排螺旋CT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16层螺旋CT在腹主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腹主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例腹主动脉瘤患者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15例DSA证实,5例手术证实),采用多平面重组(muhiplanar reformation,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al intensity projevtion,MIP)、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结果20例中肾下型16例,近肾型2例,肾上型2例。瘤体近端最大瘤径8—57mm,最小瘤径6—15mm;最大直径55—75mm,最小直径31—38mm,瘤体最长118mm。15例伴瘤体内附壁血栓(1例合并主动脉夹层,2例合并髂总动脉瘤),其中囊状扩张4例,梭状扩张11例,囊梭状混合型5例;真性动脉瘤19例,假性动脉瘤1例。结论MSCTA可以快速、准确、无创诊断腹主动脉瘤,是最理想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