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PPARγ对人胰腺癌细胞中抑癌基因PTEN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使用罗格列酮和GW9662细胞分别处理PANC-1细胞,RT-PCR检测PANC-1细胞中PTEN基因表达的变化;SABC法检测PTEN蛋白表达的变化,FCM法检测PTEN蛋白表达的百分率的变化.结果: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能够诱导抑癌基因PTEN的高表达,同时抑制剂GW9662能够抑制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胰腺癌细胞中PPARγ的表达与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呈一定的平行关系,PPARγ可能通过一定信号转导通路调节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从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高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对PTEN/AKT/FAK通路的调控机制及对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以高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为研究对象,采用过表达及shRNA干扰技术分别上调和下调肾小管上皮细胞中PPARγ的表达,并培养48 h,应用细胞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和RT-qPCR方法检测PTEN及EMT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然后,在过表达及敲减PTEN的情况下,分别给予PPARγ抑制剂GW9662及激动剂罗格列酮干预,进一步观察PPARγ对AKT/FAK通路的调节是否通过PTEN实现的。结果:过表达PPARγ组PPARγ和PTEN的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E-cadherin的表达明显上调,而vimentin和α-SMA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PPARγ敲减组PPARγ及PTE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E-cadherin的表达也明显下调,而vimentin和α-SMA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GW9662干预组PTEN的表达减少,而p-AKT(Thr308)、FAK及p-FAK(Tyr397)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GW9662组相比,GW9662+过表达PTEN组PTEN表达明显增加,并伴随p-AKT(Thr308)、FAK及p-FAK(Tyr397)蛋白水平的降低(P0.05);罗格列酮干预组PTEN的表达增多,而p-AKT(Thr308)、FAK和p-FAK(Tyr397)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罗格列酮组相比,罗格列酮+PTEN shRNA组PTEN的表达减少,相应的p-AKT(Thr308)、FAK和p-FAK(Tyr397)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PPARγ能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PTE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并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的EMT;PPARγ对AKT及FAK通路的调节及对细胞EMT的影响主要是通过PTEN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肾细胞癌中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PTEN在肾细胞癌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5例正常肾组织、18例癌旁肾组织和 40例肾细胞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结果 :5例正常肾组织和 18例癌旁肾组织均有较强的PTEN蛋白的表达 ,二者PTEN蛋白的表达强度、阳性细胞的分布形式无差异。抑癌基因PTEN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不同于正常肾组织和癌旁肾组织 ,12 5 %的肾细胞癌呈PTEN蛋白阴性 ;17 5 %的肾细胞癌PTEN蛋白呈弱阳性 ;70 %的肾细胞癌PTEN蛋白呈阳性或强阳性 ,与癌旁组织PTEN蛋白的染色强度无差异。PTEN蛋白阴性的肾细胞癌 ,肾门淋巴结转移率为80 % ;PTEN蛋白阳性的肾细胞癌 ,肾门淋巴结转移率为 2 0 %。PTEN蛋白阴性肾细胞癌的肾门淋巴结转移率与PTEN阳性肾细胞癌的肾门淋巴结转移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肾细胞癌中存在着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缺失和异常 ;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异常可能与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抑癌基因PTEN是肾细胞癌的一种新的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PPARγ配体罗格列酮(RSG)对化学致癌剂N-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MNNG)诱导的大鼠胃癌发生的影响,并探讨罗格列酮防治胃癌的可能机制。方法: 二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5组:A组(对照组),B组(MNNG诱癌组),C-E组(RSG处理组,分别灌喂不同浓度罗格列酮),以上处理连续10个月,比较各组动物胃癌发生率的差异。同时采用微阵列技术对罗格列酮体内干预的大鼠腺胃癌进行基因表达谱的分析研究,筛选PPARγ配体抗肿瘤新的靶基因并予验证。结果: A、B、C、D、E组动物胃癌的发生率分别为0%(0/10)、70%(14/20)、15%(3/20)、30%(6/20)和30%(6/20), 病理组织学证实为腺癌。与B组相比,C、D、E组动物腺胃癌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动物(P<0.01)。采用微阵列技术在大鼠腺胃癌组织中筛选出79个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其中RSG处理组大鼠胃癌组织中HCaRG基因表达显著高于MNNG诱癌组,同时应用荧光定量PCR证实在RSG处理组其它大鼠胃癌组织中HCaRG表达明显高于MNNG诱癌组(P<0.05),而在人胃癌组织中HCaRG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 结论: PPARγ配体罗格列酮能显著降低MNNG诱导的大鼠腺胃癌发生率,诱导HCaRG表达可能是罗格列酮预防胃癌发生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SG)对急性肺损伤(ALI)小鼠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LPS)、罗格列酮干预组(RSG)和GW9662拮抗组(GW9662),每组6只。分别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分类计数和炎性因子水平、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Th17细胞核转录因子RORγt及PPARγ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ALF中性粒细胞比例和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肺组织RORγt高表达(P0.05)。接受罗格列酮干预小鼠PPARγ明显增高,炎性反应指标均较模型组减轻(P0.05),同时伴有RORγt表达降低。GW9662显著拮抗罗格列酮的保护作用,小鼠肺组织炎性反应显著,RORγt基因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较罗格列酮组回升(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通过活化PPARγ,进而抑制Th17细胞的分化,减轻由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6.
PTEN基因的克隆及其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隆人抑癌基因PTEN全长cDNA,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人肝癌细胞HepG2中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法从人正常肝组织中扩增PTEN全长cDNA,将之与pMD18-T Simple Vector连接、测序,获得PTEN基因。将该基因与pcDNA3·1( )载体连接,构建pcDNA3.1-PTEN真核表达载体。用该载体转染HepG2细胞,RT-PCR检测PTEN的表达。结果酶切和测序证实PTEN基因克隆和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HepG2-PTEN细胞中PTEN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未转染的HepG2细胞。结论人抑癌基因PTEN在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中能够高效、稳定地表达,为其在肝癌基因治疗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甘氨酸对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甘氨酸对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诱导分化3T3-L1脂肪前体细胞为成熟的脂肪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建立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抵抗模型,以罗格列酮为阳性对照,观察甘氨酸干预后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脂肪细胞IRS-1mRNA和PPARγ mRNA的表达最强;TNF-α组IRS-1mRNA和PPARγ mRNA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TNF-α加罗格列酮组与TNF-α加甘氨酸组相似,IRS-1mRNA和PPARγ mRNA表达显著高于TNF-α组。结论:甘氨酸对TNF-α诱导的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与其增强IRS-1、PPARγ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脑出血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激活剂罗格列酮( RSG)对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注入自体血方法复制脑出血模型.Garcia等方法进行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PARγ和1L-6蛋白的表达;免疫印迹检测PPARγ和IL-6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大鼠脑出血后PPARγ呈低水平表达,而IL-6表达明显增多;罗格列酮干预后PPARγ被大量激活,表达明显增多,IL-6表达和脑含水量明显下调,与脑神经功能障碍评分上调相一致.结论:罗格列酮可能通过大量激活PPARγ,抑制炎症因子IL-6的表达,减轻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的炎性反应,改善神经功能损伤,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mPPARγ1转染抑制IFN-γ诱导ECV304细胞galectin-9基因和蛋白表达。方法:构建表达小鼠PPARγ1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表达载体;将融合80%的ECV304细胞给予不同刺激量(1×104 U/L、5×104 U/L、1×105 U/L和2×105 U/L)的IFN-γ干预;将IFN-γ(1×105 U/L)预刺激并孵育 24 h 的ECV304细胞分成对照组(C)、PPARγ基因过度表达组(P)、PPARγ活化剂曲格列酮干预组(T)以及PPARγ基因过度表达和曲格列酮共刺激组(PT)进行干预,观察不同剂量IFN-γ对ECV304细胞galectin-9基因和蛋白表达的作用,以及PPARγ基因过度表达和/或活化对上述作用的影响。结果:正常ECV304细胞galectin-9基因表达弱。IFNγ孵育24 h后, ECV304细胞galectin-9基因和蛋白表达增加,且galectin-9表达与IFN-γ具有量效关系。PPARγ1基因转染抑制IFN-γ诱导galectin-9基因/蛋白表达,曲格列酮对上述作用无影响;PPARγ1基因转染和曲格列酮共刺激抑制IFN-γ诱导galectin-9基因/蛋白表达与单一PPARγ1基因转染效应相似。正常ECV304细胞PPARγ表达量低,而PPARγ基因过表达和活化不影响内源性PPARγ基因表达。结论:PPARγ1基因转染抑制IFN-γ诱导ECV304细胞galectin-9基因/蛋白表达可能是PPARγ基因发挥免疫调控作用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与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罗格列酮作用于HepG2细胞,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PTEN、pAkt、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及P27kip1蛋白表达变化,RT-PCR检测PTEN、Skp2及P27kip1mRNA表达变化。结果罗格列酮可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呈现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0.05);G0/G1期HepG2细胞比例明显升高,S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罗格列酮可下调HepG2细胞中pAkt和Skp2蛋白的表达,上调PTEN和P27kip1蛋白表达(P0.05)。RT-PCR结果显示罗格列酮可明显上调PTEN mRNA的表达,下调Skp2mRNA的表达,而P27kip1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罗格列酮可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造成G0/G1期阻滞,其机制可能与罗格列酮经PI3K/PTEN/Akt信号通路参与Skp2及P27kip1蛋白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1.
康静  成蓓  姜蕾 《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27(7):579-582,587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信号通路在内脂素(visfatin)调控人单核细胞株(THP-1)源性巨噬细胞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表达中的作用,探讨visfatin诱导泡沫细胞形成的机制和途径。方法:THP-1单核细胞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随机分组,给予不同浓度的visfatin和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进行干预,分别运用油红O染色法观察细胞内脂滴形成情况,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ABCA1及PPARγmR-NA和蛋白表达,酶荧光学法检测细胞内总胆固醇(TC)和游离胆固醇(FC)含量,TC与FC之差为胆固醇酯(CE)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isfatin干预组油红O染色显示细胞内脂滴形成增加,PPARγ及ABCA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细胞内FC含量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visfatin呈浓度依赖性下调PPARγ及ABCA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visfatin干预组比较,罗格列酮组ABCA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细胞内FC含量降低(P<0.05);相关分析显示,罗格列酮呈浓度依赖性上调ABCA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visfatin通过PPARγ信号转导通路下调ABCA1表达,减少细胞内FC流出,从而诱导泡沫细胞形成。这可能为visfatin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患者CD4+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旨在探讨罗格列酮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采用磁珠分离LADA患者CD4+T细胞,1、10和100 μmol/L罗格列酮干预CIM+T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性,3H-TdR掺人法检测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T细胞比值.RT-PCR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mRNA、TGF-β1 mRNA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Foxp3 mRNA表达.结果 CD4+T细胞表达PPARγmRNA.罗格列酮抑制植物凝集素(PHA)刺激的CD4+T细胞增殖.1μmol/L和10μmol/L组罗格列酮作用的CD4+CD25+T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100 μmol/L组CD4+CD25+T细胞比例降低.10μmol/L罗格列酮上调CD4+T细胞的Foxp3 mRNA表达,但TGF-β1 mRNA表达无显著变化.小剂量IL-2参与下,1μmol/L罗格列酮(药理浓度范围内)升高CD4+T细胞Foxp3mRNA表达.结论 罗格列酮上调LADA患者CD4+T细胞Foxp3 mRNA表达,改善自身免疫耐受缺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人腹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水孔蛋白1(AQ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及环氧合酶2(COX-2)蛋白的影响。方法:(1)体外培养人腹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并分为4组;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2)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AQP1、VEGF-A和COX-2蛋白的表达;(3)real-time PCR检测细胞AQP1、VEGF-A及COX-2 mRNA的表达。结果:罗格列酮可促进人腹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上调AQP1蛋白及基因的表达(P0.05),下调VEGF-A和COX-2蛋白和mRNA的表达,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拮抗剂GW9662可部分抑制罗格列酮上调的AQP1表达(P0.05),但对VEGF-A及COX-2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罗格列酮能够上调腹膜微血管内皮细胞AQP1的表达,下调VEGF-A及COX-2的表达,这可能与罗格列酮增加腹膜水转运、减轻腹膜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脊髓损伤后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磷酸化和胶质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6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溶媒对照组(1、3、7、14、21 d和28 d)与罗格列酮组(1、3、7、14、21 d和28 d)。溶媒对照组和罗格列酮组进行T10节段半横断(右侧),假手术组只行椎板切除,不损伤脊髓;罗格列酮组在术后5 min、6 h、24 h均以2.5 mg/kg剂量腹腔注射罗格列酮,其他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行BBB评分。各时间点取材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p-EGFR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并经Motic Images Advanced 3.2系统处理后对免疫组化阳性区域的平均光密度值进行t检验、F检验。结果:BBB评分显示,罗格列酮治疗后运动功能明显恢复。免疫组化结果及统计学分析显示,脊髓损伤后PPARγ、p-EGFR及GFAP表达增高。罗格列酮组经治疗后PPARγ较溶媒对照组表达明显增多,尤其是7、14 d和28 d(P0.05);p-EGFR在各个时间点的表达均减少,尤其1、3、7 d差异明显(P0.05);GFAP随时间增长,呈现先增高后减少的趋势(P0.05),峰值出现在14 d。结论:罗格列酮能够促进脊髓损伤后PPARγ表达,下调p-EGFR及GFAP表达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活性,这些可能是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Claudin 18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人胰腺癌细胞中Claudin 18的表达,为临床诊断胰腺癌提供新的标志物和治疗靶位.方法:采用RT-PCR、免疫印迹和流式细胞术分别从基因、蛋白和细胞整体水平上检测胰腺导管腺癌和胰岛细胞癌细胞表面人源性Claudin 18的mRNA转录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胰腺导管腺癌PANC-1、BX-PC-3和AS-PC-1细胞均可以在mRNA、蛋白和细胞整体的不同水平表达Claudin 18;而胰岛细胞癌RINm5F细胞则不表达Claudin 18.同时,对照细胞胃印戒细胞癌KATOIII也可以大量表达Claudin 18.结论:多数胰腺导管腺癌细胞系均可以在不同水平表达Claudin 18,而胰岛细胞癌细胞系则不能表达Claudin 18,该结果与前期胰腺癌患者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Opa相互作用蛋白5(OIP5)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PANC-1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数据库分析OIP5在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用实时定量PCR(RT-q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人胰腺癌细胞系MIAPaCa-2、PANC-1、KP-3、BxPC-3细胞中OIP5 mRNA和蛋白表达;构建OIP5基因沉默质粒的慢病毒(pGCSIL-shOIP5)和对照质粒慢病毒(pGCSIL-shCtrl),分别感染PANC-1细胞,分为OIP5基因沉默组和shCtrl对照组,5 d后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测定慢病毒敲低效率,流式细胞计量术检测细胞凋亡;OIP5基因沉默组和shCtrl对照组连续5 d进行MTT检测和细胞计数;OIP5基因沉默组和shCtrl对照组孵育10 d形成集落,Giemsa染色分别集落总数。结果胰腺癌中OIP5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5),OIP5高表达患者的总存活率显著低于OIP5低表达患者(P<0.05),且其无病生存率也显著降低(P<0.05);OIP5在MIAPaCa-2、PANC-1和KP-3中表达较高,而在BxPC-3细胞系中的表达较低;MTT检测结果显示OIP5沉默在第4和第5天显著降低了PANC-1细胞的增殖速率(P<0.01);OIP5沉默后细胞集落数(平均为9个)显著低于shCtrl对照组中的数量(平均为40个)(P<0.01);OIP5沉默后PANC-1细胞凋亡比例为8.3%显著高于shCtrl的4.5%(P<0.01)。结论OIP5在胰腺癌细胞系中异常高表达,OIP5基因可调控胰腺癌PANC-1细胞的增殖、凋亡以及集落形成,提示OIP5可能在胰腺癌发病机制中作为癌基因发挥作用,从而为胰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在肺炎衣原体(C.pn)诱导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方法 THP-1单核细胞给予160 nmol/L佛波酯(PMA)孵育72 h后,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在与50 mg/L低密度脂蛋白(ME)共同孵育的情况下将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未感染组)、C pn感染组、罗格列酮+C.pn感染组、罗格列酮组.运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质内脂滴的变化,酶荧光学法检测细胞内胆同醇酯含量的变化.分别运用RT-PCB和Western blot检测ABCA1、PPARγ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在负荷LDL的THP-1源性巨噬细胞内,C.pn感染呈浓度依赖性地下调ABCA1、PPARγ mRNA和蛋白表达.罗格列酮不仅浓度依赖性地抑制C. Pn诱导的ABCA1表达的下调,而且高浓度罗格列酮(10和20μmol/L)明显抑制C.pn诱导的巨噬细胞内脂滴的增多和胆固醇酯含量的增加(P<0.05).结论 C.pn经PPARγ途径下调ABCA1表达,进而诱导泡沫细胞形成,这可能为进一步阐明C.pn感染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提供一个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和罗格列酮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n=6)、阿霉索肾病组(n=7)、罗格列酮治疗组(n=7),12周后测大鼠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脂和血肌酐、尿素氮,用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NF-κB p65的核转位及ELISA(夹心法)检测肾组织NF-κB p65的活性,RT-PCR测肾皮质PPARγ mRNA及TGF-β1 mRNA的表达及免疫印迹检测肾皮质PPARγ、TGF-β1蛋白表达,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阿霉素肾病组相比,罗格列酮治疗组大鼠24 h尿蛋白排泄减少,血清白蛋白升高,血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下降,差异显著(P<0.01),肾脏病理损害减轻;肾组织NF-κB p65活化和TGF-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受抑制,而肾皮质PPARγ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强,差异显著(P<0.01);阿霉素肾病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大鼠肾组织中NF-κBp65活性与PPARγ mRNA表达呈直线负相关(r=-0.8305,P<0.01);肾组织中PPARγ mRNA与TGF-β1mRNA表达呈直线负相关(r=-0.7938,P<0.01).结论:罗格列酮作用于阿霉素肾病大鼠后,可能通过上调PPARγ表达,部分抑制肾组织NF-κB p65活性,进而抑制肾组织中TGF-β1表达,从而使系膜基质沉积减少,肾组织病变减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的受体γ(PPARγ)特异配体罗格列酮对肝星状细胞(HSC)PPARγ 表达以及对HS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方法 设立空白对照组、3μmol L罗格列酮组、10μmol L罗格列酮组;分别 用RT PCR、Western印迹、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PPARγ的表达;用Western印迹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α 平滑肌 肌动蛋白(α SMA)及Ⅰ、Ⅲ型胶原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thiazolyltetrazolium,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 仪分析细胞凋亡。 结果 10μmol L罗格列酮组HSC的PPARγ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10.87,P<0.01), PPARγ蛋白表达也明显高于对照组(t=4.627,P<0.01);10μmol L罗格列酮组HSC的增殖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t ≥5.542,P<0.01),其α SMA及Ⅰ型胶原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t≥4.627,P<0.01),其凋亡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χ2=16.682,P<0.01)。 结论 PPARγ特异配体罗格列酮通过增加PPARγ的表达,能够抑制激活的HSC表达α SMA及Ⅰ胶原,抑制激活的HSC增殖,诱导激活的HSC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大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88只健康老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40只,罗格列酮干预组40只,后2组又分为6 h、12 h、24 h、72 h、7 d 5个亚组,每组8只。采用大鼠股动脉新鲜自体不凝血50μl注入大脑纹状体基底节区复制脑出血模型,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water content of brain,BWC);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大鼠脑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 gamma,PPARγ)和半胱氨酸蛋白-3(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1)随着大鼠脑出血后时间的延长,ICH组BWC呈逐渐增高趋势,并在72 h达高峰。与模型组比较,罗格列酮干预组BWC均降低,组织水肿减轻(P0.05)。TUNEL染色结果显示凋亡细胞的数量与各位BWC的复化相一致。(2)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显示:大鼠脑出血后72 h,Caspase-3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罗格列酮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PPARγ高表达,同时Caspase-3表达和凋亡细胞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的表达,降低脑出血后脑组织的继发性凋亡损伤,对脑组织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