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腰痛伴神经根性疼痛又称为腰腿疼痛、下背痛、下腰痛等,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也是成年人致残的常见原因,其终生患病率为40%~60%[1]。腰痛伴神经根性疼痛按病程持续时间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类型,患者通常采用按摩、针灸等非药物治疗,目的是快速缓解症状[2]。对于非药物治疗无法缓解疼痛的患者,建议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镇痛。  相似文献   

2.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天排便量超过200 g,粪便可伴有黏液、脓血,或含不消化食物。腹泻常伴有腹部不适和排便急迫感,或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1]。1腹泻的分类和病因1.1腹泻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两大类:前者发病急,病程一般在2周~3周以内,很少超过6周~8周;后者的病  相似文献   

3.
慢性盆腔痛被定义为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的疼痛,局限于盆腔,且疼痛严重到引起功能失调或需要医疗干预[1,2].其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差别很大.2006年WHO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非周期性慢性盆腔痛的发病率为2.1%~24%[3].慢性盆腔痛的起因常不明显,也不伴有发热、白细胞增多等炎症或感染的体征,它以生理、情绪和行为反应为特点,常伴有焦虑和抑郁, 可影响其婚姻、社会和职业生活.  相似文献   

4.
腰腿痛是指下腰、腰骶、骶髂、臀部等处的疼痛,可伴有一侧或两侧下肢痛,马尾神经症状[1] .患者可有长期腰痛史,反复发作.腰骶部一侧或两侧酸痛不舒,时轻时重,缠绵不愈.酸痛常在劳累后加剧,休息后减轻,并与气候变化有关.腰腿活动一般无明显障碍,但活动时有牵制不适感,在急性发作时各种症状显著加重,并可有肌痉挛、腰脊柱侧弯、下肢牵扯痛等.  相似文献   

5.
腰腿痛是指下腰、腰骶、骶髂、臀部等处的疼痛,可伴有一侧或两侧下肢痛,马尾神经症状[1] .患者可有长期腰痛史,反复发作.腰骶部一侧或两侧酸痛不舒,时轻时重,缠绵不愈.酸痛常在劳累后加剧,休息后减轻,并与气候变化有关.腰腿活动一般无明显障碍,但活动时有牵制不适感,在急性发作时各种症状显著加重,并可有肌痉挛、腰脊柱侧弯、下肢牵扯痛等.  相似文献   

6.
<正>下腰是一种患者的主观感受,属于症状学范畴,以下腰部、腰骶部、骶髂关节、臀部或者腿部疼痛为特征性表现。研究表明成人中约60%80%在其一生中曾患过LBP。在所有门诊就诊的患者中,LBP紧次于上呼吸道疾病,是门诊第二位的常见临床症状。研究表明在年龄<45岁的人群中,LBP已成为最常见的致残原因[1-2]。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LBP)是指除外潜在、危险的脊柱患者(结核、腰椎骨折、感染、肿瘤、马尾综合征等)及坐骨神经痛的下腰痛,其病程持续12周以上。  相似文献   

7.
国际疼痛研究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IASP)将疼痛定义为"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际存在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2002年IASP在第10届世界疼痛大会上提出"疼痛"是人体的第五大生命体征,与血压、心率、呼吸与体温一样应受到高度重视.2004年WHO宣布每年10月11日为世界镇痛日,说明社会对于镇痛治疗越来越关注.有调查报道90%以上的人一生中均感受过各种不同类型的疼痛(急性) [1],其中31.7%的人伴有3个月以上的慢性疼痛,19.9%的人长期遭受中重度疼痛[2],甚至许多种类的急性疼痛可以转变为慢性[3-6];因此,急性疼痛治疗是人们共同关心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无痛性心肌梗死的探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痛性心肌梗死发病多为中老年人,以老人居多,占心肌梗死的22.5%~77.0%。此病是一种病情复杂、变化急骤、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而凶险的疾病。它不具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及疼痛特点。其病因仍在探讨中,但目前有文献报道[1]此病与老年动脉硬化、脑循环障碍、脑组织长期慢性缺血缺氧、痛觉迟钝、痛阈增高有关。由于老年人对疼痛反应差、定位不准确或其他疾病掩盖了心肌缺血的症状,因发病前无疼痛,多数患者不采取预防和抢救措施,故死亡率比有痛性心肌梗死增高3倍多。  相似文献   

9.
<正>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FMS)是一类特殊的症候群,以全身弥漫性的慢性肌肉酸痛、僵硬为主要症状,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通常同时伴有失眠、疲劳、抑郁或认知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1-2]。FMS不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但FMS患者也常伴有慢性炎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3]。据报道,FMS的患病率高达15%,女性多于男性(达8∶1或9∶1),而且发病年龄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4]。数十年前临床对此病的认识不足,常常将其误诊为慢性疲劳综合征、心绞痛等[5]。  相似文献   

10.
<正>疼痛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慢性疼痛中最常见的是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痛觉过敏、痛觉超敏和自发性疼痛的特点。典型神经病理性疼痛往往伴有外周神经损伤,如手术、感染等[1]。长期以来,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中的作用[2-3]。最近研究显示,外周  相似文献   

11.
陆静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3):177-178
国际疼痛研究学会(IASP)提出疼痛的定义[1]为“疼痛是与真正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有关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这一定义可以理解为,疼痛是一种躯体感觉,同时也是一种情绪感受,对人们来说,疼痛往往通过表情、情绪和语言表达出来。换句话说,病人说痛即是疼痛。癌痛是癌症本身或与癌症治疗有关的以及精神、心理和社会等原因所致的疼痛,它是癌症患者最常见最痛苦的症状之一,常比癌症引起的死亡更另人恐惧。癌症早期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有慢性疼痛,晚期癌症则有70% ̄90%的病人在遭受不同程度的疼痛,包括急性与慢性痛。在临床工作中,疼痛已…  相似文献   

12.
何传正  唐海燕  吴发庆 《吉林医学》2010,31(18):2909-2910
<正>腰痛是一种常见病,不仅引起患者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还极大地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劳动能力,给家庭及社会带来负担[1]。临床报道下腰痛在腰痛中最多见,患病率占11.8%~40.0%,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是慢性腰痛的最常见类型,约40%~70%。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是一种非神经根性疼痛综合  相似文献   

13.
会阴痛是经阴道分娩后常见的症状。90%以上的产妇会出现产后急性会阴部疼痛,而会阴撕裂伤和侧切产妇会阴痛占95%[1-2]。产后会阴疼痛不仅影响产妇母乳喂养,还可能诱发产后抑郁、性交痛等[3]。目前产后会阴痛的治疗效果仍不理想,61%的产妇会阴痛持续到产后7天[4],17%持续至产后6个月,14.5%会长期存在[5]。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和硬膜外注射吗啡是治疗分娩镇痛产妇产后会阴痛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大约60%~80%的成人有患病史,是指由于外感、内伤或闪挫而致后背的腰骶部疼痛或不适感,可伴有或不伴有下肢的放射痛.50%以上的下腰痛初次发作4~8周内可以自愈,但复发率高达85%[1].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人发病率约2%,男女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慢性盆腔痛为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症状,是由各种功能或器质性原因引起的以骨盆及周围组织疼痛为主要症状,与月经、性生活和妊娠无关的间断或持续性下腹疼痛,反复发作,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的一组疾病或综合征。其病因较复杂,妇科门诊常见的有妇科盆腔炎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盆腔脏器术后引起的疼痛,节育术后引起的慢性盆腔痛,妇科的恶性肿瘤,女性的生殖道畸形以及非妇科因素引起的慢性盆腔痛等。慢性盆腔痛患者约占妇科门诊患者的10%~40%,其主要表现有下腹持续痛或间断痛,有时伴有排尿痛,排便痛,性交痛,也可以表现为局限性疼痛,放射性疼痛和牵涉性疼痛,给患者身体及精神上带来巨大的痛苦,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现将常见的引起慢性盆腔痛的四种因素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指后背腰骶部的疼痛或不适感,可伴有或不伴有臀部及下肢肌肉僵硬、关节活动障碍或放射痛等。引起下腰痛的因素有多种,肌性疼痛是下腰痛原因之一[1]。20世纪后发现骶髂关节病变是引起下腰痛的重要因素[2],由其引起的腰腿痛或下腰痛占15%~25%[3]。  相似文献   

17.
下腰痛(LBP)是指后背腰骶部的疼痛或不适感,可伴有或不伴有下肢的放射痛。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主要原因是机体的老化退变。下腰痛可以源自椎体、韧带、筋膜、肌肉、椎小关节或椎间盘,这些部位的任何退行性改变都会改变正常的生物力学,并使邻近的其他关节发生类似的变化。因此,病人常常表现为多发的关节退变。  相似文献   

18.
下腰疼痛为临床常见多发病,临床上常常无明确的体征和影像学改变,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许多人过去常据患者的症状及压痛部位等诊断为小关节功能紊乱、腰肌劳损、骶髂关节损伤、腰背肌筋膜炎等,由于缺少客观诊断依据和治疗效果不确定,在诊断上还有争议,有文献统称为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back pain)或特发性下腰痛(idiopethic lowback pain).临床表现特点为:①局限性疼痛;②自发性疼痛有异样感觉或者感觉过敏;③休息痛及夜间痛明显[1].  相似文献   

19.
冉汉清  何江涛   《四川医学》2018,39(4):471-474
<正>慢性下腰痛是骨科常见病症,而椎间盘突出是其常见和重要的病因之一,其中部分患者伴有腰椎终板病变。1987年de Roos等[1]首先报道了腰椎终板及邻近区域的MRI信号改变,1988年Modic等[2-3]对其作了具体的描述和分型,此后将终板信号的改变称为Modic改变。目前,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伴Modic改变的机制尚不清楚。对于伴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的患者,常需行外科治  相似文献   

20.
抗癌止痛汤治疗慢性癌痛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治疗慢性癌痛有效方法。[方法]共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对照组采用三阶梯治疗方案,轻度疼痛予阿斯匹林或吲哚美辛片,中重度疼痛予曲马多或硫酸吗啡缓释片,爆发痛予肌注吗啡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抗癌止痛汤。[结果]疼痛缓解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5.1%和92.3%。治疗后2组NRS评分明显减少。[结论]抗癌止痛汤加味配合三阶梯治疗方案治疗慢性癌痛,可增强止痛疗效,并可明显减轻其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