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从食管中段鳞癌手术后的远期生存率方面评价经左胸与经右胸两种手术入路的疗效。方法对244例经手术治疗并有随访资料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经左胸与经右胸两种手术入路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差异。结果两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经左胸组分别为79.4%(81/102)、48%(49/102)、29.4%(30/102);经右胸组分别为82.4%(117/142)、57.6%(81/142)、29.6%(42/142),组间行χ2检验,对应P值分别为P=0.5107,P=0.6025,P=0.9777,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手术入路组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手术入路选择应个体化,对有上纵隔和腹腔淋巴结明显肿大的患者,应采用经右胸入路。  相似文献   

2.
贲门癌选择胸腹联合切口的标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贲门癌选择胸腹联合切口的合理标准。方法2000年2月~2004年2月,对269例贲门癌对所采用的切口、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左胸入路110例,经腹入路113例,胸腹联合切口46例,切除率为88.5%(238/269),联合脏器切除共30例。经左胸切口、经腹切口和胸腹联合切口的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81.8%(90/110)、84.1%(95/113)和91.3%(42/46),胸腹联合切口的根治性切除率最高。经腹切口上切缘癌残留率为3.5%(4/113),与其他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5年生存率:经胸切口为30.9%,经腹切口为31.8%,胸腹联合切口为34.8%,胸腹联合切口组的生存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胸腹联合切口有利于贲门癌的根治,肿瘤浸润食管是选择胸腹联合切口的合理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贲门癌选择胸腹联合切口的合理标准.方法 2000年2月~ 2004年2月,对269例贲门癌对所采用的切口、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左胸入路110例,经腹入路113例,胸腹联合切口46例,切除率为88.5%(238/269),联合脏器切除共30例.经左胸切口、经腹切口和胸腹联合切口的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81.8%(90/110)、84.1%(95/113)和91.3%(42/46),胸腹联合切口的根治性切除率最高.经腹切口上切缘癌残留率为3.5%(4/113),与其他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5年生存率:经胸切口为30.9%,经腹切口为31.8%,胸腹联合切口为34.8%,胸腹联合切口组的生存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胸腹联合切口有利于贲门癌的根治,肿瘤浸润食管是选择胸腹联合切口的合理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经腹入路与经左胸入路手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近期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9月沁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胃底贲门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施行经腹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经左胸入路手术治疗。记录两组住院时间、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切除率、切缘癌组织阳性率并随访1 a,统计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切除率、切缘癌组织阳性率、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腹入路与经左胸入路手术治疗胃底贲门癌均具有良好近期效果,应依据肿瘤浸润、转移情况以及患者机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入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Ⅲ期食管癌术前放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864例Ⅲ期食管癌患者分为两组。放疗组526例采用术前放疗 手术治疗。对照组338例采用单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根治性手术切除率(R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近期远期生存率。结果:放疗组根治性手术切除率、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单纯开胸探查率高于放疗组(P<0.05)。术后并发症及5年生存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Ⅲ期食管癌术前放疗可以提高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改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治疗胃底贲门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禹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胃底贲门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经腹入路,对照组采用经左胸入路。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参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年生存率、切缘癌组织阳性率、手术切除率及淋巴结清扫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150±27)mL比(230±30)mL、(180±10)min比(220±10)min、(10±3)d比(14±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淋巴结清扫量显著少于对照组[(11±3)个比(14±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8%(3/44)比22.7%(10/44)],腹部感染率高于对照组[9.1%(4/44)比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入路和经左胸入路手术各有优劣,在临床应根据患者全身状态、肿瘤侵润及转移情况,选择合理个性化入路方式,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胸入路与经腹入路手术治疗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96例SiewertⅡ型AEG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经胸组62例(经左胸入路行AEG根治术治疗),经腹组34例(经腹膈肌食管裂孔入路行AEG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恢复及生存情况.结果:经胸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切缘间距、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多于经腹组(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阳性淋巴结个数、切缘阳性数与经腹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胸组和经腹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胸组和经腹组3年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SiewertⅡ型AEG,经腹入路相比经胸入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且不影响淋巴结清扫效果及手术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张雯雯  蔡健 《海南医学》2016,(3):478-479
目的 研究卵巢癌手术治疗是否加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除术对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92例卵巢癌患者资料,其中51例术中仅行盆腔淋巴结清扫,设为未清扫组;41例在盆腔淋巴结清扫的基础上加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除术(PAN),设为清扫组;所有患者均随访至2015年6月30日,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结果 两组患者的肿瘤病灶残余<2 cm与完成化疗人数构成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扫组患者发生下腔静脉等血管损伤6例,输尿管损伤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07%,未清扫组患者无血管和尿管损伤,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扫组完成化疗患者33例,其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33/33)、75.76%(25/33)、51.52%(17/33),未清扫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8.04%(50/51)、66.67%(34/51)、41.18%(21/51),清扫组3年、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未清扫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巢癌患者术中加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除术可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方法、疗效。重点探讨提高根治性切除率,降低手术死亡率。方法:总结1994年4月~2000年4月收治的18例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情况,8例行根治性切除,10例行姑息性手术,术后均行腹腔化疗。结果:18例围手术期无死亡及重大并发症,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为44.4%,同国内文献报道一致。远期随访:根治性切除8例,患者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例)、75%(6例)、37.5%(3例)、无5年生存者。姑息性手术10例,患者1、3年生存率为1年25%(2例)、无3年生存者。结论: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较姑息性手术获得更优良的生活质量及远期疗效。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李树彬 《中外医疗》2012,31(17):39-39
目的探讨经腹与经胸切除路径治疗贲门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们应用经腹入路手术治疗的31例患者(经腹组)及经胸入路手术(经胸组)治疗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1、3、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采用经腹入路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短,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采用何种入路,术野的显露、手术的安全性、彻底性是最重要的,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手术路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经左胸腔和经腹贲门癌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与对照组24例。两组患者均行贲门癌根治切除术治疗,在手术入路上,观察组患者行经腹手术入路,对照组患者行经左胸腔手术入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83%,对照组为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结清扫数、1年内的生存率和3年内的生存率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经左胸腔入路,贲门癌根治切除术选择经腹入路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根治性肾切除术和保留肾单位手术两种术式治疗T1a肾癌的远期疗效。方法 T1a期肾癌病人共78例,40例为根治性肾切除术组,38例为保留肾单位手术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5年生存率来评估手术期间以及手术前后肾功能、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及5a生存率差异。结果 78例手术顺利。保留肾单位手术组和根治性肾切除术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95.8±14.6)min和(90.1±10.5)min;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7.2±7.0)d和(15.5±10.1)d;术中失血量分别为(124.4±34.7)mL和(114.5±26.3)mL;术前肌酐分别为(82.3±13.5)μmol/L和(85.7±17.6)μmol/L,术后24h肌酐分别为(90.4±37.5)μmol/L和(105.8±46.7)μmol/L,术后5a肌酐水平分别为(86.6±28.3)μmol/L和(142.2±42.7)μmol/L;78例随访(52.7±8.7)个月,保留肾单位组5a生存率97.5%,肿瘤复发率2.5%;根治性肾切除术组5a生存率为97.4%,肿瘤复发率2.6%。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平均住院天数、肿瘤复发率、5a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肾单位手术组术前,术后24h及术后5a3次肌酐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性肾切除术(RN)组术前,术后24h及术后5a3次肌酐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肾癌根治术治疗T1a期肾细胞癌相比较,保留肾单位手术具有安全、局部复发率低、更好地保留功能性肾单位等优点,两种术式远期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李明军 《中外医疗》2013,32(17):13-14
目的探讨经右胸及左胸治疗中段食管癌的临床疗效,为其治疗寻找有效的手术径路。方法回顾分析43例经右胸入路手术(观察组)和40例经左胸入路手术(对照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肿瘤切除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淋巴结清扫个数及淋巴转移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而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右胸入路手术治疗食管癌操作相对复杂,并发症较多,手术创伤大,但是手术疗效好,术后复发率低,生存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腹手术治疗贲门癌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11月南阳市中医院收治的62例贲门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行经腹入路手术,对照组行左胸后外侧切口入路手术,统计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分析术后3 a随访资料,比较3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 a,观察组生存率45.16%(14/31)与对照组41.94%(13/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腹入路手术治疗贲门癌,术后恢复快,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对患者生存期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经胸和经腹贲门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差异,并为该病最优化治疗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收治的56例贲门癌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开展经胸入路肿瘤切除术,观察组则实施经腹入路肿瘤切除术。记录二组患者术后1、3年生存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做好对比。结果观察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膈下腹腔感染、残留癌及吻合口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1年和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淋巴结阴性者的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淋巴结阳性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贲门癌患者而言,开展经腹贲门癌根治术相比于经胸入路术式,能提高淋巴结阳性者生存率,并降低肺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新辅助放、化疗(氟尿嘧啶+顺铂)并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并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分割方式放疗,临床靶区剂量45~51 Gy;化疗采用氟尿嘧啶+顺铂方案,化疗后4~5周手术。比较两组的根治性手术切除率、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以及3年总生存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为91.4%(32/35),对照组为77.1%(27/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5%(10/35),对照组为22.8%(8/3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无围手术期死亡。观察组与对照组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2.8%,57.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2.8%,31.4%,两组生存率比较(P〈0.05)。结论:与单纯手术治疗组相比,局部晚期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能显著提高根治性手术切除率,提高术后生存率,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高龄胃底贲门癌104例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龄胃底贲门癌患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经腹手术75例,胸腹联合术19例,经胸手术10例,根治性胃切除术31例,姑息性切除66例,剖腹探查 胃造瘘术4例,剖腹探查3例。结果:术前并发症75例。病理检查为分化性腺癌64例(61.5%),淋巴结转移59例(56.7%)。术后发生近期并发症57例(54.8%),死亡3例(2.9%)。1年生存51例(49.0%),3年生存24例(23.1%),5年生存15例(14.4%)。结论:高龄胃底贲门癌手术切除率高,根治性切除率低。手术以经腹途径较好。加强术前术后并发症的处理,选择适当术式,有助于提高患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经腹食管裂孔手术入路对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存活期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35例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依据手术路径不同分为对照组(n=17)与研究组(n=18)。对照组实施经胸手术入路,研究组实施经腹食管裂孔手术入路。术后随访1 a,统计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生存质量及术后1年生存率。结果研究组并发症为11.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行经腹食管裂孔手术入路,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会影响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对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及河北省玉田县中医医院外科食管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术前采用奈达铂联合紫杉醇化疗2个周期,化疗结束后3—4周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直接进行手术切除。对比2组患者根治性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年生存率。结果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组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为90.0%(36/4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5%(17/40)、术后3年生存率为61.5%(24/39),对照组则分别为70.0%(28/40)、37.5%(15/40)、36.8%(14/38),2组根治性切除率及术后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奈达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能显著提高食管癌根治性切除率,提高患者生存率,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新辅助化疗对贲门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贲门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术前采用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2个周期,化疗结束后3~4周再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直接进行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根治性手术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3年生存率。结果试验组根治性手术切除率及术后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方案应用方便,不良反应低,可降低贲门癌的病理分期,提高手术根治性切除率和术后3年生存率,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