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杨友鹤系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主任医师 ,出生于中医世家 ,从医 70载 ,学验俱丰。长期致力于糖尿病的诊治 ,治疗糖尿病法遵仲景 ,辨证准确 ,用药合理 ,效果卓著。今简介于下 :1 证候要点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疾病 ,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共同标志 ,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本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 ,杨老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不外两端 ,一为燥热阴亏 ,一为脾肾两虚。如嗜食肥甘厚味、烟酒无度 ,可致脾胃积热 ,灼伤阴津 ;或情志失调 ,五志过极 ,化火伤津。二者相合 ,致燥热阴亏。热灼于肺 ,则渴而多饮 ,热灼于胃 ,胃火炽盛则易饥多食…  相似文献   

2.
笔者导师云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梁立经主任医师 ,从事中医临床与科研工作 40余载 ,学验俱丰 ,他对糖尿病的认识和治疗很有独到之处。中医一般认为糖尿病的基本病机为燥热偏盛 ,阴津亏耗 ,故治疗多以清热滋阴补肾为主。梁师在临床工作中发现 ,糖尿病的发展过程中贯穿着郁、热、虚、损四个方面 ,而且四个方面往往难以截然分开 ,特别是郁与热、虚与损 ,在治疗过程中当细加辨证。现将有关经验整理如下。1 郁与热《儒门事亲·河间三消论》说 :“消渴者……耗乱精神 ,过违其度 ,……之所成也”。《临证指南医案·三消》说 :“心境愁郁 ,内火自燃 ,…  相似文献   

3.
方水林主任中医师从事内分泌临床治疗工作30年,在糖尿病的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跟随老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临床经验作一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系糖尿病的三大并发症之一,近年来运用现代医学手段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为中医药防治该病拓宽了思路.兹将其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介绍张玉萍治疗糖尿病的经验。张玉萍认为其病因病机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三焦郁热、瘀阻脉络、气阴不足、阴阳两虚为其病机的四个方面;治疗以益气滋阴、阴阳同调治本,清利三焦、化瘀通络治标。自拟糖尿病基本方,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6.
著名老中医姜海涛系巳故全国名老中医姜春云之侄,家学渊源,诊治糖尿病四十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治疗糖尿病肠病以阴阳气血辨证,临证加减,收到良好的疗效。 姜老认为,糖尿病肠病的主要机理是气血阴阳失调以及与由此产生的病理产物湿、痰、火、瘀有密切关系,这些病理产物同时又是糖尿病肠病的致病因素。糖尿病大多属中医“消渴”范畴,最伤阴津,水不行舟,可见大便秘结。但临床又见大量糖尿病患者早期无明显的口干、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症状,而表现为肥胖乏力.以脾虚湿阻力主,病程绵长。久病及肾,脾肾双亏。脾失运化,水谷…  相似文献   

7.
<正>糖尿病腹泻属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研究显示糖尿病腹泻的患病率为4%~22%[1-2],常见于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或者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多不伴有腹痛,便常规及细菌培养无明显异常。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腹泻尚无特效疗法,而中医治疗具有独特优势。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赵进喜教授,师从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长时间从事内分泌科临床诊疗工作,致力于中医经典理论的临床解读与运用,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结合对《伤寒论》的研究心得,形成了"辨体质、辨病、辨证"三位一体的临床诊疗模式,应  相似文献   

8.
王智明 《新中医》2002,34(5):8-9
魏子孝老师治疗糖尿病注重标本先后,善抓主症。对调控血糖从餐后高糖,必察其便;空腹高糖,询其夜眠;血糖不稳,七情是问;调控血糖,须重天时,顽固难降,查其体质;更年不安,血糖紊乱;血糖居高,注意感染等方面论治,获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随着糖尿病患病率在世界各国的快速增长,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发达国家终末期肾脏病的首要病因,在我国也已位居第二位,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主要非感染性疾病之一。方水林主任中医师是浙江省名中医、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对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均有独到见解,现将方老师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夏卫明  黄云 《世界中医药》2010,5(5):339-340
糖尿病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代医学主要针对胰岛功能不全,或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采取口服降糖药或补充胰岛素治疗。中医对糖尿病的治疗,建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往往从整体着眼,把握疾病“标”和“本”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晓燕  王幼 《光明中医》2003,18(2):48-49
笔者近年来应用磺脲类或双胍类降糖药与脉络宁注射液 ,联合治疗 2型糖尿病 40例 ,取得较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对有严重并发症及饮食控制不配合者均未入选。随机分为治疗组 2 2例 ,对照组 1 8例。2 一般资料治疗组男 1 0例 ,女 1 2例 ,年龄 3 5~ 71岁 ,病程 1~ 1 2年。主要合并冠心病 8例 ,脑血管病 4例 ,高血压病 4例 ,末梢神经炎 4例 ,肾病 2例。3 治疗及观察方法3 1 对照组 优降糖 7 5~ 1 5mg 日或二甲双胍 0 75~ 1 50g 日 ,根据病情同时配合卡托普利、总效心痛定、消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1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2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西药治疗的方式,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的方式,分别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尿白蛋白尿肌酐(AC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情况。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升高,ACR和HOMA-IR浓度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肾损害及胰岛素抵抗情况,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01月~2014年01月本院收治的34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例数均为17。对照组采取西药降糖降压治疗,研究组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最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3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以中医“治未病”理论为指导,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层面,提出糖尿病防治的分层护理措施。认为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的特色干预作用,对于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减轻现代慢性疾病的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引起糖尿病的因素很多,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够根治。本文主要探讨了糖尿病的分型、并发症的治疗及中医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6.
李艳丽  孔燕 《中医药导报》2002,8(11):650-651
目的 :了解中成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查询国内 1997~ 2 0 0 0年中文部分相关期刊。结果 :中成药可改善微循环 ,改变血流变学异常 ,保护神经组织等。结论 :中成药能够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糖尿病中风的证类分布、证候要素等临床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1年9月我院334例中风的患者,分为糖尿病组175例与非糖尿病组159例,比较两组证类诊断分析,并记录分析糖尿病组患者入院当天、第3天、第10天、第30天的证类分布的变化和证候要素分值的动态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证类分布中以风痰火亢和气虚血瘀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患者在证类分布中以风证和痰证的差异明显,在证侯要素分值中以风证及血瘀差异明显。结论:糖尿病并中风患者以气虚血瘀为中医证类特点。  相似文献   

18.
屈岚  宋芳 《中医药导报》2002,8(4):154-155
综述了近几年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进展 ,认为中医药在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目前尚缺少符合中医证候的动物模型 ,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以揭示中医药治疗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9.
贾守宁  杨卉 《陕西中医》2000,21(5):236-237
参蛤纳气口服液(党参、蛤蚧、陈皮)具有益气培元、纳气归根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呼吸系统疾病。本研究采用木瓜蛋白酶吸入法复制小鼠肺气肿疾病模型,并同时灌服参蛤纳气口服液予以防治,结果显示,该药具有良好防治肺气肿发生的作用,并可提高小鼠耐力,御寒能力和防止胸腺萎缩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开郁清热法治疗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降糖降压治疗及生活方式干预方案并加用盐酸吡格列酮片15mg/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开郁清热法治疗,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及血脂TG、TC、Cr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而对照组为89.9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BG、P2Hb BG、BUA及血脂均得到良好的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BUA、TG、TC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开郁清热法治疗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并能改善基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