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病例报告 男,22岁.因咳嗽、血痰、胸痛、气促2个月入院.查体:t 37.9℃,R34 次/min,左胸叩实音,左肺呼吸音消失.B超:左侧肺部呈点状实性回声,中央见一强回声区,范围18.4 cm× 17.4 cm×18.2 cm,边界清,边缘不规则,内部分为散在液性暗区.胸片示:左肺野第2肋以下均可见大片样致密影,纵隔气管稍右移,病灶上缘清晰弧形向上突,左心缘、左肺显示不清.CT示:左侧胸腔见巨大类圆形软组织块影18 cm×17.5 cm大小边界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左上肺受压,见片状致密度增高影.纤支镜:左下肺支气管狭窄.左胸穿刺病理:见多量淋巴细胞,未见癌细胞.手术探查,左下肺约直径18 cm类圆形肿瘤表面呈灰白色, 质地中等,边界清楚,包膜光整,与胸壁肺门无粘连,左上肺受压不张,纵隔肺门未见肿瘤肿大淋巴结,未见胸水.行左下肺叶切除.术后病理示:左下肺巨块型肺母细胞瘤伴大片坏死,支气管断端阴性,支气管旁淋巴结未见转移瘤(0/4).术后2周化疗,按NP方案:诺维苯 (NVB)20 mg/m2,静注,第1、8天;顺铂(DDP) 30 mg/m2,静脉滴注1~5 d,每21 d为 1个周期.化疗3个周期,副作用仅表现轻度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出院时体重增加2 kg,14 个月后脑转移死亡.  相似文献   

2.
肺隔离症1例     
患者女性,58岁。因咳嗽、胸痛1年,痰中带血2月而入院。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干咳,有痰、胸闷,双侧助季部隐痛,后症状加剧,经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体检:胸廓对称无畸形,无压痛,两肺叩诊清音,左下肺呼吸音稍低。痰培养未找到抗酸杆菌。X线、CT示左下肺厚壁空洞。临床初诊左下肺空洞,行左下肺叶切除术。术中见左下肺叶有粘连,并于下肺韧带内触及直径0.6cm的血管强烈搏动,从隔肌自下而上穿出供应相应左下肺叶。故临床诊断:肺隔离症。病理检查巨检:左下肺叶切除标本大小14cm×8cm×5.5cm,距支气管切缘2.5cm处有个灰白色大小…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48岁,2006年10月发现左乳无痛性肿块,大小约3.0 cm×3.0cm,穿刺活检病理示:左乳腺浸润性癌.术前行胸部CT提示左上肺结节.2006年11月27日同时行左肺上叶切除术及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示:左乳浸润性导管癌,乳头及基底未见癌累及,腋窝淋巴结(1/6)见癌转移;左上肺细支气管肺泡癌,支气管断端未见癌累及,另送主动脉窗淋巴结(1/6)见癌转移,肺门淋巴结(3/5)见癌转移.免疫组化示:ER(++)、PR(++)、CerbB2(+).术后诊断为:(1)左乳浸润性导管癌PT2N1M0ⅡB期;(2)左肺细支气管肺泡癌PT1N2M0ⅢA期.术后先后行PTX+DDP方案4个疗程及CAF方案2个疗程的辅助化疗及三苯氧胺内分泌治疗,2007年10月复查CT示两肺多发结节,患者此时放弃化疗并中止内分泌治疗,行中药治疗1年余.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40岁,1993年11月15日入院。间隙性痰血5年,量少,时为血丝或小血块,新鲜。无发热、消瘦、乏力等症。2个月前发热、咳嗽;在原单位医院作胸片检查示左下肺病灶,诊为左下肺炎,经抗菌素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但左下肺块影未见吸收。X线检查示左下心影后可见一团状密度高的块影,边缘光滑,密度均匀,边缘可见少量胸膜粘连,侧位团块影位于胸腔下半部,边缘光滑,密度较淡,块影侧影大,疑诊左胸腔占位。后再作CT检查示左下肺肿块,诊左下肺囊肿。在全麻下作剖胸探查,术中见后下纵隔食管下三角处8×8×7cm球形肿块。巨检:灰白与暗红相间之肿块8×7×5cm,包膜大部完整,切面淡黄色,质地较嫩。镜检:肿瘤细胞呈棱形,少数细胞较肥大、核淡色、偶见核分裂相、散在  相似文献   

5.
肺硬化性血管瘤并纵隔淋巴结及胸膜转移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患者女,70岁,查体X线平片发现左下肺占位,左侧少量胸腔积液。入院行CT扫描,可见左下肺内基底段软组织结节灶,密度均匀,未见钙化,CT值35~45Hu,大小约2cm×3cm,边缘较毛糙;左侧少量胸腔积液,厚约1.5cm(图1、2)。入院4天后行左肺下叶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左下肺内后基底段,与周围胸膜无粘连,心膈角处胸膜见粟粒样结节,下叶支气管旁淋巴结肿大,胸膜腔内少量淡黄色胸水。术后病理诊断:硬化型血管瘤并纵隔淋巴结及胸膜转移。讨论肺硬化性血管瘤好发于女性,大多无临床症状,少数可有咳嗽,咳血。本病是源于原始肺上皮的一种良性上皮肿瘤,图1CT…  相似文献   

6.
蔡仁中  李高  蔡用清 《临床荟萃》2012,27(21):1912-1913
患者,男,28岁,因反复左背部疼痛3个月于2011年10月10日入院,1个月前发现左背部疼痛,门诊行CT检查示:左肺下叶后外基底段胸膜下软组织密度影待查,感染性病变?门诊给予抗生素治疗后1个月后,疼痛效果未见缓解,复查CT示:左下肺见大小约1.4 cm×3.4 cm的丘状软组织密度影,CT值约为48 Hu,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肿块大小未见明显变化,收入我科.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痰培养(一),结核抗体(一),骨扫描、脑磁共振未见明显异常,诊断考虑:左肺下叶肿块:肺癌可能性大,于2011年10月15日行胸腔镜下左肺肿块楔形切除术,术中见左肺下叶肿块不规则,3.5 cm×3cm×2.5cm,切开为灰白色肿块,边界不清.镜下表现:慢性肉芽肿性炎,肉芽肿内外有大量浆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淋巴结内为类上皮细胞结节胶原纤维增生并部分钙化,部分多核巨细胞内可见空泡状的芽胞,病理诊断为:(左肺下叶)慢性肉芽肿性炎,符合肺组织胞浆菌病.术后患者无特殊,给予抗真菌治疗两周.3个月及半年复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7.
【例 1】 女 ,3 3岁。因咳嗽、咳痰 15天入院。无胸痛、咯血、发热等。查体 :体温 3 6 8℃ ,呼吸 17 min ,血压 112 75mmHg。左下肺呼吸音减弱。X线胸片及CT提示左下肺块影。诊断为左下肺周围型原发性支气管癌 (肺癌 )。剖胸探查见肿瘤位于左下肋胸膜 ,大小约 6cm× 5cm× 6cm ,质软 ,包膜完整 ,与肺组织无粘连 ,基底部较宽 ,完整切除肿瘤。病理诊断 :左侧局限型胸膜间皮瘤。【例 2】 女 ,44岁。因右背部针刺样疼痛 1个月伴轻度胸闷入院。疼痛向右前胸壁放射 ,无发热、咳嗽、咯血等。查体 :体温3 6 5℃ ,呼吸 18 min ,血压 12 5 90mmH…  相似文献   

8.
李学灿 《临床医学》2011,31(11):123-123
1病例报道 患者,女,54岁,主因"体检发现左下肺阴影9天"入院。9天前单位体检时胸片发现左下肺阴影,胸部CT平扫示左下肺占位,无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既往体检查体:发育良好,瘦力体型,双肺听诊呼吸音清,无干、湿性啰音。胸部正侧位片示:左下肺见类圆形团块影,大小约5.6 cm×4.0 cm,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2岁,因“间断咯血2月余”入院。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左肺下叶支气管壁增厚、扩张,左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约1.2 cm×1.0 cm×1.0 cm结节样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清楚,CT值26 HU,增强后明显渐进性强化,静脉期CT值154 HU,周围见多量纡曲血管影(图1A、1B),考虑平滑肌瘤。行支气管镜下左肺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左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色红、表面光滑,向腔内生长,造成局部管腔狭窄;内镜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示质软肿物,血供丰富,触之易出血(图1C)。  相似文献   

10.
病例报告患者男,29岁.6岁起反复咳嗽,多因受凉后诱发,咳痰,有时伴黄痰,每日量多达50ml,无咯血.活动后气短.曾多次在外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抗炎治疗效果差.1991年6月收住我院,经询问病史,无明确的吸入异物史.体验: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均在正常范围,气管居中,胸廓对称,左下语颤减弱,叩浊,可闻及散在哮鸣音,余肺如常.心界不大,心音纯整,腹部(一).实验室检查:Hb 154g/L、WBC 4.3×10_9/L、N 0.58、L 0.24、M 0.06、E 0.10.B0.02.X线检查:后前位胸片示纵隔左移,左肺门向内下方移位,左下肺透亮度增高;左后斜位点片:左肺下叶前内基底支气管腔内金属帽样异物,见一环形约0.5cm×l.0cm,前内基底段肺组织呈不张状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左主支气管距隆突约1~1.5cm处见一环形隔膜.其中心可见一约0.3~0.5cm之圆孔,B_3R镜顶端可入孔内,但不易下伸,膜厚约0.5cm,圆孔内有大量脓性分泌物溢出.吸引后,纤支镜端强行通过,见左上叶开口及下叶开口粘膜充血肿胀,左下叶开口呈裂隙样,有多量脓性分泌物,未见新生物及出血,无法看到远端;右侧各支气管粘膜轻度充血.诊断为左主支气管环形隔膜、左下叶前内基底支气管腔内金属样异物.在控制感染的同时曾先后三次经纤支镜支气管内行微波治疗术.术后再次经支气管镜窥视,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63岁。4年前咳嗽、咳痰,在当地医院行CT检查示左下肺4 cm×4 cm×3 cm阴影,诊断:肺癌。近4个月加重就诊。查体:乏力,体温37·4~38·2℃。无盗汗、浅表淋巴结肿大。血常规:单核细胞减低。CT示左肺下叶7 cm×6 cm×5 cm占位性阴影,提示肺癌。行肺叶切除术。病理检查巨检:肺叶组织,20 cm×13 cm×4·5 cm大小,肺叶中部有一6 cm×5 cm×3 cm大小的灰白色肿物,质地中等,未见明确坏死。镜检:瘤细胞弥漫分布,细胞呈多形性,胞质丰富嗜酸。细胞核大,圆形、卵圆形、肾形、花瓣形和奇异形核,偶见多核及巨核。局部细胞核偏位呈印戒样改变,间…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33岁,2004年1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腔多发溃疡,疼痛,溃疡呈逐渐加重,伴咳嗽、咳痰、气短,行胸部CT检查:后纵隔、隆突下肿物6cm×6cm.于2004年12月我院行纵膈肿物及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肺门,隆突下,下肺静脉旁,前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确诊为Castleman病.2006年胸部CT示双肺局部小支气管扩张,双肺马赛克征,确诊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2007年10月出现无明显诱因咳痰,痰量有所增加,痰液为黄绿色黏痰,无发热,气促有所加重,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相似文献   

13.
经纤维支气管镜置入气管支架诱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岁,因痰中带血0.5个月,胸片发现左肺块影3d入院。患者既往无类似病史,自述有冠心病、高血压病5a,未正规检查治疗,长期大量吸烟史600年支。入科后心电图示:窦性心律,T波低平。胸部CT示:左主支气管内新生物已将左下肺几乎阻塞,并纵隔淋巴结肿大。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见左主支气管距隆突3cm处开始较多葡行性肉芽组织,局部管腔已明显狭窄,最窄处仅有5mm,经取活检后病理回报为肺鳞癌,为提高生活质量,保证左肺通气功能,防止左肺阻塞性肺不张,拟再次行纤支镜检查并安放左主支气管支架。术前患者本人对病情不了解,对…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食管癌与肺癌同期双原发癌时有报道,但合并胃大部切除术者未见报道,本研究现报道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与肺癌同期双原发癌1例,内容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因体检发现左下肺占位1 d入院。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示:左下肺3. 0 cm×2. 7 cm欠规则软组织影,边缘见牵引征象及毛刺,边界欠清晰,纵膈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食管下段及贲门管壁增厚。胃镜  相似文献   

15.
<正>临床资料患者,肖某,女,20岁,学生,因"咳嗽、咯黄痰、伴低热、鼻塞、流黄浊涕"等症状2个月余于本地多家医院治疗无效后,于2015年1月30日入上海某医院诊治,2月5日行胸部CT(CT号:136401000860873)示,两肺纹理较清晰,右肺下叶基底见一团浊状低密度影,大小约2.7cm×2.5cm×4.8cm,形态欠规则,密度欠均匀,周围胸膜增厚,增强CT后明显不均匀强化,余肺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气管及诸支气管通畅,纵肺内各  相似文献   

16.
【病例】 女 ,49岁。反复咳嗽、咳痰、咯血 4年余 ,偶有发热 ,无夜间盗汗及进行性消瘦。 1998年 10月 9日第 1次入院治疗 ,查红细胞沉降率 41mm/ h,3次痰找抗酸杆菌阴性 ,心电图正常。X线胸片见左肺下野后外基底段密度欠均匀之致密影 ,与同年 7年 2 1日 X线胸片比较左下肺病灶有吸收好转。查体在左下肺可闻及湿性罗音。诊断为支气管扩张并咯血 ,行抗炎治疗 7天 ,咯血停止 ,痰量明显减少 ,出院。 1999年 12月 6日病情复发 ,再来我院门诊 ,X线胸片示左肺野 (心尖部外带 )见条状较高致密影 ,X线诊断仍考虑左下支气管扩张。胸部 CT示 :左下…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49岁.反复腰痛伴左下肢放射痛、跛行5年,加重3个月.MRI示腰椎管狭窄.有小儿麻痹症病史.查体:右下肢较左下肢萎缩.术前常规胸部CT检查示左肺上叶尖后段见一约3.2cm×2.5 cm×2.1 cm大小不规则混杂性磨玻璃样密度影,边界清楚,边缘光滑,可见分叶及长的纤维束影,内部见支气管充气症,病灶内实性成分>50%,增强后明显强化.  相似文献   

18.
1病历摘要 男,57岁。因胸痛1个月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大致正常。胸部CT示左肺下叶内后基底段见软组织密度影,边缘毛糙,最大截面约4.2cm×3.0cm。纤维支气管镜示左肺下叶内侧基底段管口被一圆形新生物阻塞,其表面光滑,边界清晰,似有蒂。于2006年7月在全麻下行左肺下叶切除术。术中见左肺下叶内基底段不张,触及类结节状物,支气管周见肿大淋巴结。术后病理示:左肺下叶脂肪瘤,肺边缘质硬区大量炎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支气管切线无异常,支气管旁见淋巴结3枚反应性增生。  相似文献   

19.
以颈肩痛为首发症状的巨大肺囊肿少见,我院发现1例,为了提高本病的诊断认识,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女,12岁.主因颈、肩痛3d而于2009-05-18就诊于外科,摄颈椎侧位片未发现异常,次日(2009-05-19)出现左胸痛、咳嗽于内科再诊.摄胸部正侧位片示:左肺上见-6.7 cm×5.7 cm椭圆形囊性阴影,边缘较光滑整齐,内侧边缘略模糊,并见小片状阴影,该阴影上1/3处见一液平,液平大小约1.2 cm×1.5cm,内壁光滑整齐;侧位片示:左肺上野见-8.3 cm×6.5 cm类圆形阴影,边缘光滑整齐,上1/3处见4.5 cm×1.4 cm的液平.CT扫描肺窗示:左肺上叶见一含液囊腔、壁薄,大小约7cm×6 cm,其内见气液平面.X线及CT诊断:左肺先天性肺囊肿.入院后经抗炎及对症治疗后于2009-05-23复查:左上见边缘光滑整齐约7.2 cm×6.3 cm大小的,内侧边缘模糊的类圆形阴影.  相似文献   

20.
袁琳  王敏  胡宏慧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4,11(3):205-205,i020
患者男性,55岁。因干咳2周就诊。查X线胸片示双肺多发结节。胸部CT示左肺上叶尖后段,下叶外、后基底段,右肺中叶外侧段,下叶背段、外基底段可见多发性小结节影,直径均<1 cm,边界清。颅脑CT及颈、胸、腰椎MRI未见明显异常。行左下肺结节活检术。 病理检查 巨检:活检肺组织3块,大小分别为1.2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