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铅作业工人红细胞嘧啶5'-核苷酸酶活性的观察谭湘武,张冬贵,王华岚(湖南省湘潭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411101)目前,国外对铅接触者红细胞嘧啶5'-核苷酸酶(下简P5'N)活性作为铅接触指标的研究较多,而且很多实验证明,获得性P5'N缺陷仅见于铅中...  相似文献   

2.
铅中毒筛选指标的再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Lü L  Lin G  Xu M  Zou H  Wang Q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9,33(5):275-278
目的 评价铅中毒筛选指标的准确性。方法 连续收集157名铅接触工人的血标本,同时测定血铅,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锌卟啉(ZPP),尿铅,尿δ-氨基-酮戊酸(δ-ALA),红细胞嘧啶5′核苷酸酶(P5′N)的活性。以血铅≥1.93μmol/L,≥2.90μmol/L为金标准,用受试工作特征(ROC),曲线下的面积评价上述指标在血铅≥1.93μmol/L,≥2.90μmol/L的准确性,用RO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20名接触铅和20名非接触铅工人中,进行了红细胞嘧啶5-核苷酸酶(P5N)活性,血铅(BPb)及尿中δ-氨基乙酰丙酸(δ-ALA)测定,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20名接触铅工人中红细胞P5N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与BPb有很好的负相关关系(r=-0.51),与尿δ-ALA也有负相关关系(r=0.31),表明红细胞(P5N)可作为铅接触的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4.
铅中毒患者红细胞嘧啶5′核苷酸酶活性的观察为了解急、慢性铅中毒患者红细胞嘧啶5′核苷酸酶活性(P5′N活性),我们测定了近两年来本所诊断、治疗急、慢性铅中毒患者P5′N活性。其中急性铅中毒6例,P5′N活性为每小时5.70±2.90μmol/Hbg,...  相似文献   

5.
红细胞嘧啶5′-核苷酸酶(P 5 N)是一种催化嘧啶5′-核糖-磷酸(即尿嘧啶和胞嘧啶5′-磷酸UMP和CMP)水解脱磷酸的酶。最近Mohammed-Brahim发现铅可抑制P 5 N的活性,但在职业性接触镉和汞的工人中,该酶並没有受到抑制,提示红细胞P 5 N可作为铅接触的特异性指标。选择77名职业性接触铅的男性工人(45±10岁),分别从事生产铅管、铅板、聚氯乙烯  相似文献   

6.
对铅作业工人92名、镉作业工人50名和正常对照人员90名进行了红细胞嘧啶5'-核苷酸酶(P5N)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铅接触组P5N活性范围为8.61±2.55μmol/Hb·g/h,明显低于镉接触组和正常对照组,且在性别和不同工龄方面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P5N活性对铅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建议将红细胞P5N活性测定作为预防、诊断、治疗职业性铅接触者的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16名铅接触者,14名铅中毒者和20名非铅接触者进行了红细胞嘧啶5‘-核苷酸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铅可抑制红细胞P5N的活性,其抑制程度与铅毒效应密切相关:对照组活性范围5.6-14.2平均10.2μmol尿嘧啶/h/Hbg/dl;接铅组活性范围为2.3-7.2,平均为4.4μmol尿嘧啶/h/Hbg/dl,与非接铅组比较P〈0.001;铅中毒组活性范围1.5-  相似文献   

8.
铅可引起卟啉和血红素代谢紊乱,如接触铅的人群中可出现尿δ-氨基酮戊酸(ALA)和粪卟啉(CP)的升高,红细胞内原卟啉的堆积及红细胞δ-氨基酮戊酸脱水酶(ALAD)活性的降低等。另有报道提出,催化嘧啶5′-磷酸盐水解脱磷作用的红细胞嘧啶5′-核苷酸酶(P5N)对铅的抑制是敏感的。并认为,在职业性接触铅的工人中,它的活性可以作为铅接触的一个指标。尽管如此,在动物或人群中铅接触与上面提及的生物学指标之间关系的前瞻性研究却很少报道,作者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微量法,对摄入含铅饮水雄性小鼠经尿排泄ALA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20名接触铅和20名非接触铅工人中,进行了红细胞嘧啶5‘-核苷酸酶活性,血铅及尿中δ-氨基乙酰丙酸测定,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20名接触铅工人中红细胞P5N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与BPb有很好的负相关关系,与尿δ-ALA也有负相关关系,表明红细胞可作为铅接触的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16名铅接触者、14名铅中毒者和20名非铅接触者进行了红细胞嘧啶5'-核苷酸酶(P5N)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铅可抑制红细胞P5N的活性,其抑制程度与铅毒效应密切相关:对照组(非接铅组)活性范围5.6~14.2,平均10.2μmol尿嘧啶/h/Hbg/dl;接铅组活性范围为2.3~7.2,平均为4.4μmol尿嘧啶/h/Hbg/dl,与非接铅组比较P<0.001;铅中毒组活性范围1.5~3.7,平均2.5μmol尿嘧啶/h/Hbg/dl,与接铅组比较P<0.001。SOD活性三组间无差别。  相似文献   

11.
作者测定了健康成年人的红细胞嘧啶5′-核苷酸酶活性水平。为了确定酶活性值能作为接触低浓度铝的生物学指标,用不同的基质(磷酸核胞嘧啶)浓度和其他金属对不同血铅浓度人群的嘧啶5′-核苷酸酶活性的影响来研  相似文献   

12.
Paglia等(1975)曾报道红血球的嘧啶5′核苷酸酶(下简称为Py5′N)活性在体内及体外被铅所显著抑制。本文作者就年龄、性别、地区等方面,进行了Py5′N活性的流行病学研究,并对职业性铅接触者的Py5′N与血中铅浓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且作酶学方面的研究,讨论了Py5′N活性作为铅污染及铅中毒生物指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血清5′-核苷酸酶(5′-Nu)能催化5′-Nu磷酸水解酶,在人体内此酶主要存在于肝内毛细血管和血窦侧的肝细胞膜中。肝癌患者肝细胞内质网的膜结构破坏明显,线粒体发生退行性改变甚至消失,合成机制发生障碍,还有丰富的血窦形成,Dis氏间隙被胶原纤维所充填...  相似文献   

14.
红细胞嘧啶5’-核苷酸酶(P5N)是一种在嘧啶5’-核醣单磷酸酶中催化酯键水解的酶。Valentine等于1974年首次报告这种酶存在于红细胞中。几位学者已经证实,在体内,该酶只对铅的抑制作用很敏感,而在体外实验,对铅、镉,汞的抑制均非常敏感。但是,在体外实验,当镉和汞是以金属硫蛋白复  相似文献   

15.
研究曾显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与红细胞嘧啶5’-核苷酸酶(P5N)明显缺乏有关。该种贫血的特征性变化是点彩红细胞明显增加,而铅中毒时亦见有此特征性改变。近来发现,P5N 活性可被铅明显抑制,抑制程度与血铅浓度密切相关,但不被镉、汞及其它  相似文献   

16.
铅作业者的NAD(辅酶I)合成酶活性低下,可作为铅暴露的影响指标使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解明NADS(辅酶I合成酶)活性低下,对于铅暴露是否有特异性。方法:取铅作用者及非暴露者的抗凝(肝素)血,用HPLC法测定NADS活性及嘧啶-5-核苷酸(P5N)。研究的金属离子14种,将这些金属离子以各种浓度加入到酶反应液中,测定酶活性。结果及讨论:测定结果显示NADS活性受到各种浓度的金属离子影响。NADS活性受到铅的最强抑制,100nM数量级的铅离子即可将其活性降低到50%以下。其次起强抑制作用的是:Zn…  相似文献   

17.
应激对锌营养状况评价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认识近年国内外研究的一些功能指标在评价机体锌营养状况时的特异性,我们以实验大鼠为模型,观察了强迫游泳、饥饿、创伤和乙醇中毒等因素对一些锌营养状况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创伤使血浆锌显著下降,饥饿3天血浆锌明显增高。肝锌含量在创伤和饥饿条件下都出现升高趋势。乙醇中毒动物除血管紧张肽转换酶以外,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浆碱性磷酸酶、甘露糖苷酶和5′-核苷酸酶活性明显降低。饥饿引起碱性磷酸酶和血管紧张肽转换酶活性下降,甘露糖苷酶活性明显升高。创伤和游泳分别导致血管紧张肽转换酶活性下降和5′-核苷酸酶活性升高。这些结果表明,用上述功能指标评价机体锌营养状况时,和用血清(浆)锌指标一样,需排除某些生理和病理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诱导大鼠尾血T淋巴细胞转化反应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无菌剪尾采血法,建立了刀豆素A(ConA)诱导的大鼠尾血T淋巴细胞转化反应的方法。结果表明,需采尾血0.3ml,每孔用血量为0.05ml,ConA适宜浓度为40μg/ml,胎牛血清添加量为5%,RPMI1640培养液为pH7,每孔培养体积为1.0ml,3H-胸腺嘧啶(3H-TdR)参入量为18.5kBq,参入时间为72h培养终止前6h。已知的免疫抑制剂氢化可的松及蛋白质营养不良均可引起此项指标的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9.
铅致获得性P5‘N缺陷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枫 《中国公共卫生》1993,9(11):510-511
嘧啶类与核苷酸酶(Pyrimidine 5’-Nudeotidase,P5’N)缺陷是RBC核苷酸代谢中最常见的酶病,占所有遗传性RBC酶病的第3位,P5’N专一作用于嘧啶类与单核苷酸的磷酸酯键,维持细胞内核糖体、RNA及游离核苷酸代谢平衡。RBC中P5’N缺陷减弱了嘧啶类核苷酸脱磷反应,使嘧啶类核苷酸蓄积,核苷酸代谢紊乱,导致RBC缺能和网织RBC脱网障碍,最终引起的外周血中大量嗜碱性点彩RBC为特征的溶血性贫血。P5’N显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具有两种同功酶P5’  相似文献   

20.
目的:红细胞嘧啶5′—核甙酸酶(P_5N)活性与铅接触量的剂量—反应关系已引人注目。作者等使用最近研究的红细胞P_5N活性的简易测定法对P_5N酶活性的正常值分布和血液标本保存时酶活性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就铅作业者的P_5N酶活性与血中铅的相关关系也进行了研究,明确了红细胞P_5N对铅暴露的评价是有用的。 方法:正常人的血来自佐贺县自活体的成人病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