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小板反应素-1(TSP-1)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改变与子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30例子宫颈癌组织和20例子宫颈癌旁组织中TSP-1的表达及MVD的改变。结果:子宫颈癌组织中存在活跃的血管生成;MVD与子宫颈癌侵袭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30例癌组织中TSP-1的阳性表达图像分析灰度值明显高于20例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图像分析灰度值;TSP-1的阳性表达与子宫颈癌患者的病情进展和转移明显有关。相关分析表明TSP-1表达与MVD成负相关。结论:TSP-1与子宫颈癌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TSP-1和MVD是临床估计子宫颈癌病情进展和侵袭转移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肿瘤中血管生成素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直肠肿瘤中血管生成素(ang iopo ietin,A ng)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 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1例结直肠腺癌、20例结直肠腺瘤、24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A ng-1和A ng-2的蛋白表达,以F-Ⅷ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数MVD。结果:A ng-1在正常组织(7.07±2.00)的表达明显高于结直肠腺瘤(1.75±1.98)和腺癌(1.40±1.22),P<0.01;结直肠腺癌的A ng-2阳性表达率高于结直肠腺瘤、正常组织(P<0.01)。A ng-2的表达与结直肠腺癌的分化程度、有无脉管侵犯密切相关;在135例组织中,A ng-1表达与A ng-2表达(r=-0.338,P<0.01)、A ng-1表达与MVD(r=-0.388,P<0.01)、A ng-2表达与MVD(r=0.594,P<0.01)均有相关性。结论:A ng-2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过度表达对血管新生起重要作用,可能是评估结直肠腺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凝血栓蛋白-2(TSP-2)在子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MVD)、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了32例手术切除的原发性子宫颈鳞癌组织和15例癌旁组织中的TSP-2表达及MVD改变。结果:子宫颈鳞癌组织中存在活跃的血管生成;MVD和TSP-2阳性表达均与子宫颈鳞癌患者的转移明显有关;TSP-2表达与MVD成负相关。结论:TSP-2表达与子宫颈鳞癌的血管生成和转移密切相关。TSP-2和MVD是反映子宫颈鳞癌病情进展、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肠腺癌组织中凝血酶敏感蛋白 1 (thrombospondin 1, TSP- 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45例大肠腺癌组织中TSP- 1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density, MVD),并以15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为对照。结果: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未见TSP- 1阳性表达;大肠腺癌组织中TSP- 1的阳性率为 42. 2% (19 /45)。TSP- 1阳性组MVD为(14. 37±4. 86 ),低于TSP- 1阴性组的 ( 29. 80±6. 35 ) (t=2. 735,P<0. 01);TSP- 1的阳性表达率随肿瘤Dukes分期的增加而降低(χ2 =4. 62,P<0. 05),与MVD呈负相关 (r=-0. 783,P<0. 01)。结论:TSP 1的阳性表达抑制了大肠癌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阻止其发展及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CD3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RNA在人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同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分别对34例结直肠癌标本、32例结直肠腺瘤以及35例结直肠炎标本进行CD31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同时应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 检测结直肠癌组织、癌旁无瘤黏膜组织、近端及远端正常黏膜组织中VEG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CD3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结直肠腺瘤和慢性结直肠炎患者(P<0.05);慢性结直肠炎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icrovesel density,MVD)高于结直肠腺瘤组织,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直肠癌组织中VEGF mRNA的表达水平较癌旁无瘤黏膜、近端及远端正常黏膜组织中明显增强(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MVD与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密切相关.结论 结直肠肿瘤血管生成在其恶变、生长转移过程中至关重要,血管生成(包括VEGF)状态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促血管生成素-2(Ang-2)和癌基因c-myc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ng-2和c-myc在45例结直肠腺癌及12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结果:Ang-2与c-myc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6%(25/45)和62.2%(28/45),明显高于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即16.7%(2/12)和25.0%(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ng-2与c-myc蛋白的表达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r=0.987,P<0.05)。结论:Ang-2与c-myc的协同作用,在结直肠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凝血栓蛋白-1、P53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新生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非小细胞肺癌及20例癌旁组织中TSP-1、P53、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值。结果:NSCLC组织中TSP-1的阳性表达率为39.06%,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其表达与肺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P53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2.81%,其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有无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5)。NSCLC组织中的MVD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MVD与TSP-1呈负相关(P<0.05,r=-0.39),与VEGF呈正相关(P<0.05,r=0.44)。TSP-1与VEGF表达呈负相关(P<0.05,r=-0.53),但与P53无相关性。结论:TSP-1与肿瘤的血管新生及侵袭生长关系密切,可能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可以作为判断肿瘤侵袭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 Cyclin E、p2 1 /WAF1 /CIP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5 5例结直肠癌组织中 P2 1 /WAF1 /CIP1、Cyclin E蛋白的表达。结果 :1 0例癌旁结直肠组织中 ,Cyclin E表达均为阴性 ,5 5例结直肠组织中 ,3 4例 Cyclin E表达阳性 ;1 0例癌旁结直肠组织中 ,p2 1表达均为阳性 ,5 5例结直肠癌组织中 2 5例 p2 1表达阳性 ;Cyclin E蛋白表达多见于浸润深、分化差、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晚的结直肠癌组织中 ;p2 1 /WAF1 /CIP1蛋白表达多见于分化好、浸润浅、未发生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较早的结直肠癌组织中 ;Cyclin E蛋白表达组的 5年生存率低于阴性组 ;p2 1 /WAF1 /CIP1蛋白表达组的 5年生存率高于阴性组。结论 :Cyclin E、p2 1 /WAF1 /CIP1可作为反映结直肠癌恶性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结直肠腺癌中Caveolin-1和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LMVD)的关系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联。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90例结直肠腺癌和45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Caveolin-1的表达,并以D2-40为标记物,测定结直肠腺癌组织的LMVD,分析Caveolin-1和LMVD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联。结果:结直肠腺癌中Caveolin-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73.33%)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11.11%,P<0.01);结直肠腺癌中的LMVD值(18.25±2.36)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3.14±1.58,P<0.01);Caveolin-1表达程度和LMVD与肝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具有相关性(P<0.01);Caveolin-1表达阴性组的LMVD值明显低于阳性组(P<0.01);结论:Caveolin-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微淋巴管生成密切相关,其表达和LMVD是结直肠癌患者的独立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0.
柯俊  胡应秀  王康 《吉林医学》2011,(20):4106-4107
目的:研究内皮抑素(endostatin,ES)与直肠癌血管形成的关系,探讨其在直肠癌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例正常直肠组织与40例直肠癌组织中ES蛋白的表达以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ES在正常直肠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直肠癌组织(P<0.05)。随直肠癌浸润深度的增加及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组织中ES蛋白的表达与MVD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ES表达降低,肿瘤血管生成增加,MVD升高,可促进直肠癌的局部浸润及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结直肠癌、30例结直肠腺瘤、30例结直肠正常组织中bFGF的表达情况,并检测CD34标记的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bFGF在结直肠癌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结直肠腺瘤及正常结直肠组织(P〈0.05)。结直肠癌bFGF阳性表达组的MVD明显高于bFGF阴性组(P〈0.05);高MVD组bFGF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低MVD组(P〈0.05)。bFGF的表达与结直肠癌Dukes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直肠癌bFGF阳性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bFGF阴性组(P〈0.01)。结论 bFGF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其过度表达提示肿瘤具有更高的恶性潜能及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maspin、p53及skp2蛋白在结直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aspin、p53及skp2在50例结直肠腺癌,20例结直肠腺瘤、20例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maspin蛋白在结直肠腺瘤和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结直肠腺癌(p<0.05);无淋巴结转移组maspin表达率高于淋巴结转移组(p<0.05);Dukes C,D期结直肠癌组织maspin表达率低于Dukes A、B期(p<0.05).在结直肠腺癌及腺瘤中maspin与p53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0.01),然而在skp2与maspin、skp2与p53之间没有发现相关性(P>O.05).结论 :maspin的表达可能受p53基因的调控.联合检测maspin、p53及skp2在结直肠肿瘤中表达水平,对判定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及预后可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在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和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免疫组织化学PV-8000二步染色法,检测40例直肠腺癌原发灶标本和40例正常直肠黏膜中COX-2与VEGF-C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3)作为淋巴管内皮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组织淋巴管生成状况。结果:所测40例直肠腺癌组织中,COX-2及VEGF-C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2.5%(25/40)和65.0%(26/40)。40例标本中的21例(52.5%)可以检测到VEGFR 3阳性的肿瘤新生淋巴管。COX-2表达与VEGF-C表达、肿瘤新生淋巴管形成及淋巴结转移、是否侵透浆膜层等临床病理指标间呈明显相关关系(P<0.05);但与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病理组织学分型等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直肠腺癌组织中COX-2表达与VEGF-C表达状态、肿瘤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均呈明显相关;COX-2可能通过上调VEGF-C表达促进直肠腺癌淋巴管生成,并顺次导致淋巴结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Fas、FasL(Fas 配体)在结直肠腺癌发生和免疫逃避中的作用.方法:采用Fas、FasL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TUNEL法细胞凋亡染色双重标记法.对50例结直肠腺癌、44例大肠腺瘤、9例正常结肠组织及24例结直肠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癌进行Fas和FasL的检测.对50例结肠癌再用TUNEL法,检测不同FasL表达区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①Fas在不同结肠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是:结直肠腺癌中表达最低,其次是结肠腺瘤,表达水平最高的是正常结肠组织.FasL在不同结肠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与Fas正好相反,结直肠腺癌组织中表达最高,其次是结肠腺瘤,正常结肠组织中几乎不表达FasL.②Fas、FasL的表达与结直肠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与Duke's分期、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③在同一结直肠腺癌组织切片中,FasL表达不均匀:FasL表达阳性区(n=45)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率(5.013%))比FasL阴性区(n=5)(2.815%)高(P<0.05).④在24例结直肠腺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FasL均强阳性表达.结论:Fas/FasL系统在结直肠腺癌发生和免疫逃避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ohibin-1)、微血管密度(micro vessel density,MVD)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SP法检测Vasohibin-1在23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8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织及69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应用CD34抗体标记上述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测定MVD值,分析两者在子宫内膜腺癌的相关关系。结果:Vasohibin-1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与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组织(P0.05)。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MVD测定值显著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与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P0.01)。Vaoshibin-1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Vasohibin-1的表达与MVD值呈正相关(r=0.337,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腺癌中存在Vasohibin-1、MVD的高表达,且两者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血小板反应蛋白(thrombospondin,TSP)在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行流产清宫术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为正常妊娠行人工流产者,RSA组为≥ 2次自然流产者,每组25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患者新鲜绒毛中Ang-1、Ang-2和TSP-1、TSP-2的表达,并检测CD34阳性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分析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结果 RSA组绒毛中Ang-1、Ang-2及TSP-2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TSP-1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SA组绒毛组织的MVD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SA组绒毛组织中Ang-1、TSP-1、TSP-2的表达与MVD呈负相关性,Ang-2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RSA患者绒毛组织中Ang-1和TSP-2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血管生成障碍有关,从而引发RSA。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凝血酶敏感蛋白-1(Thrombosopndin-1,TSP-1)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良性前列腺增生20例;前列腺癌60例,前列腺癌组中根据Gleason分级,Gleason评分<7为低评分组前列腺癌(35例),Gleason评分≥7为高评分组前列腺癌(25例);无骨转移者47例,有骨转移者13例.运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各组中AR、TSP-1的表达水平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el density,MVD).结果:BPH组中AR、TSP-1表达高于Pca组(P<0.01),MVD值低于Pca组(P<0.01);在Pca中低评分组AR、TSP-1的表达高于高评分组(P<0.01),MVD值低于高评分组(P<0.01);无骨转移组AR、TSP-1的表达高于骨转移组(P<0.01),MVD值低于有远处转移组(P<0.01).AR、TSP-1阳性组的MVD值分别小于阴性组的MVD值(P<0.01).TSP-1与AR呈正相关(r=0.722,P<0.05).结论:AR、TSP-1在前列腺癌中均为低表达,且与肿瘤的Gleason评分及有无骨转移密切相关.前列腺癌中AR突变使TSP-1减少,从而促进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生长转化因子-β(TGF-β)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62例胶质瘤组织中的TSP-1、TGF-β和PPAR-γ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检测。结果 TSP-1、TGF-β和PPAR-γ在低级别胶质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8.1%、43.7%和93.7%;在高级别胶质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6.7%、93.3%和40.0%,PPAR-γ、TSP-1与TGF-β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低级别组MVD为26±5.2,高级别组MVD为41±7.3,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P-1、PPAR-γ与MVD呈负相关(P<0.05),TGF-β与MVD呈正相关(P<0.05))。结论 TSP-1、TGF-β、PPAR-γ与脑胶质瘤组织的MVD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脑胶质瘤血管生成的调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 1α)的表达对结直肠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HIF 1α表达和微血管密度 (mi crovesseldensity ,MVD)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6 1例结直肠癌组织中HIF 1α表达 ,并用CD34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 ,计数结直肠癌组织中MVD .结果 :MVD的x±s为 (2 8.7± 1 2 .9) (6~5 5 ) ,HIF 1α阳性表达率为 6 5 .6 % ,其中弱、中、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2 8%、2 0 %、1 8% .HIF 1α表达及MVD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和Dukes分期密切相关 (P <0 .0 1 ) .MVD与HIF 1α阳性表达程度成正相关 (rs =0 .795 ,P <0 .0 1 ) .结论 :结直肠癌血管生成与HIF 1α表达密切相关 .HIF 1α过表达及高MVD与结直肠癌的不良生物学行为有关 ,可能成为预测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黏液表皮样癌中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与肿瘤血管生成及其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黏液表皮样癌中微血管密度(MVD)值和TSP-1的表达.结果 黏液表皮样癌中TSP-1阳性表达率为57.78%(26/45), 绝大多数表达于肿瘤细胞的胞浆中,少数表达于肿瘤细胞外基质.在45例黏液表皮样癌组织中平均MVD为(60.68±19.84)/100倍视野,具有TSP-1强表达的肿瘤组织中显示MVD值较低, TSP-1的免疫活性与MVD间呈显著负相关(rs=-0.942, P<0.001).结论 TSP-1在黏液表皮样癌中呈较高表达与黏液表皮样癌中的血管生成呈负相关,可能有抑制黏液表皮样癌中血管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