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介绍一种骨凿撬动取出螺钉滑牙锁定钢板的技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行四肢锁定钢板内固定取出术中发生锁定螺钉滑牙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5例,女12例,年龄16~70岁,术中滑牙螺钉枚数:1枚21例,2枚5例,3枚1例。术中先取出其他未滑牙螺钉,清除钢板周围骨痂后,骨凿松动钢板与骨面。通过各个方向反复轻柔的撬动,使钢板与骨面逐步分离,经过反复撬动后,钢板逐步退出,大部分螺纹撬出骨面,取出钢板与螺丝钉。[结果]27例均采用同一方法将锁定螺钉及钢板完整取出,未发生医源性损伤,手术时间40~180 min,手术出血量均少于100 ml。术后早期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创面感染。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40个月,术后晚期无再骨折、骨髓炎、关节僵硬发生。[结论]骨凿撬动方法在四肢螺钉滑牙锁定钢板取出困难时是一种简便可行、适应证范围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骨折愈合内固定取出术中用环锯取出滑丝螺钉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6—2018-01采用一种新方法取出的10例滑丝螺钉,即使用环锯锯断滑丝螺钉帽处的部分钢板,取出钢板后钳夹住残余钢板拧出滑丝螺钉。结果滑丝螺钉均顺利取出,其中7例1枚螺钉滑丝,2例2枚螺钉滑丝,1例3枚螺钉滑丝。单枚滑丝螺钉取出时间为5~30 min,平均13.7 min。术中出血量为50~350 mL,平均187 mL。8例单纯使用环锯即完全取出滑丝螺钉。1例在拧残留钢板时发生断钉,1例因螺钉与骨皮质长牢而无法拧出,用克氏针扩大螺钉周围后取出残余螺钉。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再骨折、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及严重软组织挫伤。术后均获得3个月随访,患侧肢体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骨折愈合内固定取出术中用环锯锯断滑丝螺钉帽处的部分钢板,取出钢板后钳夹住残余钢板可顺利取出滑丝螺钉,创伤小、速度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讨论锁定螺钉取出困难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回顾分析锁定螺钉取出困难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获随访3~17个月。除1例因多枚螺钉锁死,强行取出极易发生再骨折而放弃,其余均安全取出所有螺钉钢板,无再骨折发生。结论锁定钢板较传统钢板具有角度稳定、减少血运破坏等优势,因而骨折愈合成功率高。但取出时应注意规范操作,尽量减少骨量丢失,避免术中术后再骨折。  相似文献   

4.
张民  李春华  曲澜涛 《中国骨伤》2007,20(8):567-567
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取钢板常遇螺钉拧不动的难题,特别是钢板在体内时间长达3~10年,骨痂生长厚,改进螺丝刀手柄加大拧力,则易使螺钉折断,更无法取出。还有的钢板螺钉在人体内已经折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骨科临床。近年来受到术中电刀的启发,根据金属热胀冷缩的原理,骨质遇热的变化,探索用单极电烧加热的创新方法,解决螺钉拧不动和已折断螺钉取不出来的难题。1临床资料2004年9月-2005年9月采用新术式治疗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9~46岁,平均32岁。钢板置入时间3年2例,5年3例,10年1例。取钢板未断钉4例,已断钉2例(钉尖包裹3例);…  相似文献   

5.
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目前已广泛用于脊柱骨折、腰椎不稳、滑脱等的治疗[1]。而与内固定有关的并发症也时有发生。张贵林等[2]报道术后发生断钉、断杆或螺钉弯曲松动现象占总数的21%。故大多数学者主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仍需取出,并以早取出为宜。U形螺钉取出较易,而直形螺钉尤其是位于下腰部的螺钉取出较困难。螺钉中间柄部常常被骨痂包埋,取出时需用骨凿将周围骨质凿开,手术费时、费力、出血多,甚至会伤及神经。为此我们设计了椎弓根螺钉取出器并应用于临床32例,成功取出RF(滑脱钉)5例8枚,DRFS15例60枚,AF钉6例12枚,SRS6例12枚,报告如…  相似文献   

6.
锁定螺钉拆除困难的初步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锁定螺钉拆除困难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对9例行LISS、LCP内固定拆除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共拆除锁定螺钉59枚,其中5枚出现拆钉困难,均未造成新的骨折或影响关节活动功能。结论螺钉拆除困难可能与置入内固定物时未严格按规范操作有关,建议骨干部螺钉在直视下取出。  相似文献   

7.
<正>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是治疗四肢骨折常用的方法。螺钉时有断钉发生,摄X线片一般能提示断钉,但有时未能发现,术中只能取出一部分,另一部分残留在骨质内;且有时术中大部分螺钉均能取出,有1至数枚螺钉钉帽的内六角打滑,造成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自行设计一种锁定接骨板锁定螺钉滑丝后的螺钉取出器,经临床应用,效果肯定,报道如下。1器械构造与临床应用滑丝螺钉取出器主要结构:(1)骨拉钩;(2)反向丝攻;(3)收紧螺母;(4)弹簧;(5)T形扳手(图1)。各结构的作用:骨拉钩是将对侧反作用力直接作用在对侧骨皮质;当逆时针松螺钉时,反向丝攻头部与钉帽孔越紧;  相似文献   

9.
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交锁髓内钉术后骨不愈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交锁髓内钉固定后骨折不愈合的方法与疗效。方法我院自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对5例交锁髓内钉固定后不愈合患者采用骨折不愈合处小切口,清除骨折端填塞的纤维肉芽组织,保留交锁髓内钉,进行锁定钢板经切口插入固定。骨折远近端至少各用3枚螺钉半皮质固定,固定后骨折端稳定,并取自体髂骨植于骨折端。结果 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9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7~12个月,平均9个月。3例分别于术后14、18、20个月取出交锁髓内钉和锁定钢板。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植骨治疗交锁髓内钉固定后骨折不愈合,具有手术操作创伤小、局部血运破坏少、骨折固定稳定及骨折愈合快的优点,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部粉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改良的Evans分类中Ⅱ、Ⅲ型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18例取股外侧切口入路,显露股骨上段及股骨大粗隆,先将较大骨折块复位固定,再将两断端之主干复位,于大粗隆及股骨上段放置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于近骨折段股骨大粗隆部常规操作向股骨颈及股骨头下部拧入适当长度的锁定型松质骨螺钉,再于股骨远骨折段骨皮质,固定锁定型皮质骨螺钉。结果本组1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年。骨折均愈合。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本组优10例,较好5例,良3例。18例治疗效果均达到优良标准。结论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部粉碎性骨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对骨质损伤少、固定牢固、颈干角不变小、内固定螺钉不松动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钢板上螺钉取出困难的处理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14年5月47例钢板上螺钉取出困难患者临床资料。男30例,女17例;年龄16~58岁,平均34岁。内固定术后至取出手术时间10个月~20年,平均22个月。内固定部位:上肢25例,下肢22例。术中1枚螺钉取出困难18例,2枚15例,3枚9例,4枚5例。钢板类型:普通钢板15例,锁定钢板32例;不锈钢钢板10例,钛合金钢板37例。结合螺钉取出困难原因及螺钉、钢板、切口和骨质等具体情况,按照先简单后复杂原则,选择不同方法取出螺钉和钢板。结果螺钉和钢板均完全取除,术中无医源性骨折、神经血管损伤发生。手术时间65~270 min,平均125 min;手术出血量80~775 m L,平均157 m L;术后引流量20~250 m L,平均92 m L。术后切口Ⅰ期愈合39例,延期愈合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无感染和再骨折发生。结论对于钢板上螺钉取出困难有多种处理方法,每种方法均有适应证。术前充分准备,掌握各种处理方法和熟悉其适应证,术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方法,可顺利取出螺钉和钢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结合羟基磷灰石表面喷涂锁定螺钉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经肩关节前入路进入复位后,对仍有明显骨质缺损的部位行人工骨植骨,使用锁定钢板结合带羟基磷灰石表面喷涂的锁定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17例获随访6~23个月,无肱骨头坏死,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按Neer功能评分标准:优14例,良3例。结论对于骨质疏松,骨质缺损严重肱骨近端骨折者,可行锁定钢板结合带羟基磷灰石表面喷涂的锁定螺钉内固定治疗,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锁定钢板取出中的意外原因,寻求避免意外发生的措施.方法 对17例锁定钢板技术应用中出现的取出困难意外情况汇总分析.结果 锁定钢板技术应用中出现的取出意外原因有螺钉长度选用不当、钢板应力变化、不正确的取钉方法、钢板塑形过程中锁定螺纹变形、起子变形打滑等问题.结论 锁定钢板技术应用中规范操作和使用专用工具可避免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锁定螺钉的结构特点并对使用电改锥取该钉进行可行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7年9月~2008年7月所收治的病例,使用电改锥取锁定螺钉152枚,并尝试使用小切口取出接骨板.结果 共152枚螺钉,均顺利取出.结论 使用电改锥取锁定螺钉相比常规使用手改锥,不仅提高了取钉效率,而且能有效避免因螺钉溢扣而造成的取钉困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髓内钉结合锁定钢板单皮质固定治疗股骨干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髓内钉结合锁定钢板单皮质固定治疗26例股骨干C型骨折患者。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26例患者骨折均复位良好、顺利愈合,无断板、断钉、骨不连等并发症,功能恢复良好。术后6个月根据Klemm功能恢复分级标准评价:优21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24/26。结论采用髓内钉结合锁定钢板单皮质固定治疗股骨干C型骨折,固定稳定性好,功能恢复快,大大减少了术后骨不连以及断板、断钉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带锁髓内钉辅以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钢板固定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股骨干骨折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辅助侧方锁定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结果 33例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结论采用带锁髓内钉辅以锁定钢板加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钢板固定术后骨不连,固定稳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术后膝关节可早期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锁定钢板螺钉取出困难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锁定钢板螺钉取出困难的文献,对取出困难的发生率、原因、预防措施、取出方法和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随着锁定钢板应用的普及,螺钉取出困难较非锁定钢板明显增多,已成为新的临床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螺钉滑丝、错扣和冷焊接。针对锁定钢板螺钉取出困难,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螺钉取出专用工具和取出方法,但每种方法均有其适应证,并存在缺陷。结论内固定物取出前应作充分准备、熟悉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应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包括取出困难原因、螺钉、钢板、切口、骨骼骨质和现有设备等多种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钢板螺钉取出困难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仍是治疗四肢骨折的主要方法之一。钢板在骨折愈合后作为异物不宜长期存留于体内,应予取出。而有时钢板螺钉的不易取出会使手术陷入进退两难境地。1992年2月-2004年12月收治钢板取出困难病例22例共计22块钢板、56枚螺钉。均应用断取螺帽法及改进改锥法顺利取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四肢锁定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失效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 随访11例四肢骨折锁定钢板断裂病例,6例更换为交锁髓内针固定,2例重新选用长跨度、低切迹锁定钢板固定,3例选用关节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固定.分析锁定钢板选用及内固定技术对骨折愈合的影响.结果 11例钢板断裂时间为术后2~5个月,平均4个月.再次手术后随访时间14~19个月,平均随访17个月,11例均骨性愈合,无内固定再失败病例.结论 11例锁定钢板内固定失败与未正确选择锁定钢板螺钉、术中操作技术及术后早期负重相关.正确选用锁定钢板长度及螺钉配置、术中微创操作、骨缺损区植骨、术后个体化康复锻炼能促进骨折愈合、防止锁定钢板断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Hoffa骨折的手术方式选择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8-12采用手术治疗的11例Hoffa骨折,LetenneurⅠ、Ⅲ型骨折采用膝前外侧或前内侧入路,LetenneurⅡ型骨折采用膝后外侧或后内侧入路。6例选用2~4枚皮质骨螺钉或松质骨螺钉内固定,3例选用锁定钢板内固定,2例选用锁定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结果1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4(8~18)个月。术后无感染、内固定松动、骨折不愈合、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3(11~17)周。末次随访时根据Letenneur等的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估:优6例,良2例,可2例,差1例。结论因Hoffa骨折特殊的解剖位置及其在X线片上难以清晰显示容易导致漏诊,临床医师应熟悉此类骨折的影像学特点,了解患者的损伤机制,并根据骨折的具体分型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目前Hoffa骨折采用锁定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