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醋的种类对醋制草乌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为筛选炮制辅料用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不同类型的米醋炮制草乌,HPLC法测定炮制品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和3种单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比较采用不同类型的醋制备的草乌炮制品中生物碱的含量差异。结果:各炮制品中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生草乌〉食用乙酸制草乌〉工业乙酸制草乌〉陈醋制草乌≈龙门米醋制草乌〉玫瑰醋制草乌〉药典法制草乌;单酯型生物碱的含量:药典法制草乌〉食用乙酸制草乌〉龙门米醋制草乌≈工业乙酸制草乌〉陈醋制草乌≈玫瑰醋制草乌〉生草乌。结论:醋制草乌可以达到炮制减毒的效果,食用醋比乙酸的减毒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柴胡醋制过程辅料醋的活性成分,为其炮制及辅料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醋中主要成分乙酸为溶剂,考察提取工艺中乙酸含量对柴胡多糖及柴胡皂苷a,b_2,b_1,c,d的含量影响。结果在提取过程,加入乙酸后,柴胡多糖的提取率升高,柴胡皂苷b_2,b_1含量增加,柴胡皂苷a,c,d含量减少。结论乙酸可能是醋制的活性成分,并且乙酸浓度对醋制后药材成分影响巨大,应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3.
醋制法是中药炮制特色方法之一,炮制辅料醋的质量对醋制饮片的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国内对炮制辅料并没有明确的标准。该文通过查阅相关古籍文献及专著,对炮制辅料醋的历代功效记载,品种考证及醋制法发展历程等进行了考证,同时对目前国内辅料醋的相关标准及辅料用醋现状进行了整理总结。经文献考证,醋的功效主要为活血行气,散瘀解毒,开胃养肝;传统饮片醋制过程中均选择米醋进行炮制,现今符合古代要求的辅料用醋应当是以米为原料,以传统固态发酵工艺酿制的米醋为主;目前各省市炮规中辅料醋多参考食品标准,缺乏辅料醋整体性、专属性的质量考察指标,辅料标准亟待进一步研究并完善;此外,多数饮片厂家缺乏对辅料质量的监控和管理也是一大有待解决的问题。该文通过大量的文献考证对上述各方面进行了整理总结,以期为炮制辅料用醋标准化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醋的药用小知识许丽华刘兴华济南市中医医院250012醋,古称酢、醯、苦酒,习称米醋。米醋是以米、麦、高粱,以及酒糟酿制而成。主要成分为醋酸(乙酸)约占4%~6%,尚有灰分,维生还原糖等成分,一般为淡黄棕色至深棕色澄明液体,有特异的气味。醋不仅是人们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蓬莪术炮制过程中pH值及7种成分(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莪术二酮、莪术醇、吉马酮、β-榄香烯)量的动态变化,从而对其所含的姜黄素类和挥发油类成分在醋制过程中受水、热、酸等外界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的化学成分量变化进行研究。方法分别以蒸馏水、9°米醋、9%醋酸水溶液对蓬莪术进行炮制,并对特定时间点的水液pH值进行测定,用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采用HPLC方法同时测定生品组、空白组、醋制组和参照组蓬莪术样品中7种成分的量,并对其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与空白组相比,醋制组和参照组最终的pH值偏低且无显著差异;与空白组和参照组相比,醋制组中测定的3种姜黄素类成分量均增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质量分数为(0.002 320±0.000 344)mg/g、去甲氧基姜黄素质量分数为(0.059 65±0.015 64)mg/g、姜黄素质量分数为(0.272 5±0.125 2)mg/g],而测定的挥发油类成分有不同程度地降低。结论在炮制过程中,药用辅料9°米醋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可能是醋酸;米醋中的醋酸及其他少量有机成分可能通过调节pH值来保护蓬莪术药材中化学成分不被水、热、酸破坏;通过对不同成分保护程度的差异来调节蓬莪术醋制前后毒效成分的减加,不仅体现了9°米醋作为药用辅料的科学性,也为进一步研究蓬莪术醋制"减毒增效"物质基础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谈中药醋制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多种原因,目前传统炮制方法醋制饮片日趋减少,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从醋制对药物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作用三个方面的影响进行阐述,说明醋制中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辅料米醋的用量和蒸煮方式对制川乌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醋制川乌中的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等6种生物碱的含有量。结果相比药典法制川乌,醋蒸和醋煮制川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双酯型生物碱的一级水解,抑制单酯型生物碱的二级水解,从而提高其单酯型生物碱含有量。结论醋制川乌可提高制川乌单酯型生物碱含有量,以10%醋蒸制川乌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张锦铭  高成健  穆萱年 《河北中医》2003,25(11):872-872
中药炮制是中医学的组成部分 ,它同中医临床相互配合 ,在我国人民防病治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醋制是中药炮制中比较常用的炮制方法 ,原料以陈年米醋为佳。醋性味酸苦微温 ,入肝经 ,具有收敛、解毒、行水、散瘀、止痛等作用。故醋制法多用于疏肝解郁、散瘀止痛、攻下逐水的药物。醋制方法大致可分为 3种 :一是先拌醋后炒 ,将定量的米醋与药物拌匀 ,放置闷润 ,待醋被吸尽后 ,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一定程度 ,取出放晾。这种方法优点是能使醋渗入药物组织内部。二是先炒药后加醋 ,先将药物捣碎置锅内炒至表面熔化发亮 (树脂类) ,或炒至表面颜色改变 ,…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醋香附蒸制炮制工艺,为提高醋香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浸出物检测、挥发油定量检测分析方法,考察辅料米醋稀释倍数、闷润时间、蒸制压力、蒸制温度及蒸制时间对醋香附质量的影响。结果 通过对不同炮制工艺得到的醋香附样品外观及指标成分测定比较,表明取药物质量20%的米醋,用米醋质量20%的水进行稀释搅匀,闷润70 h,蒸制压力为0.10 MPa,蒸制温度为110 ℃,蒸制时间为4.5 h(大档)或4 h(小档),效果最佳。结论 该炮制工艺稳定可靠,相比《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炒制炮制工艺,能更好地控制醋香附工艺参数,为醋香附的炮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红外光谱技术用于炙制大黄饮片辅料加入与否的快速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炙制大黄饮片辅料加入与否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测定黄酒、米醋、生大黄、醋大黄、酒大黄红外光谱图,通过分析红外光谱图峰位、峰强的不同,快速判断炙法炮制的大黄饮片中辅料是否加入。结果:经黄酒、米醋等液体辅料炮制后,生大黄较之酒大黄、醋大黄的红外图谱1 623 cm-1与1 047 cm-1处的峰间比例有明显变化,二阶导数图谱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该法可用于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醋的用量对醋制草乌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用量的米醋炮制草乌,HPLC法测定炮制品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和3种单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比较生草乌、药典法制草乌、不同用量醋制草乌中生物碱的含量差异。结果:醋制草乌可以使双酯型生物碱水解,生物碱含量的变化与醋的用量有一定相关性;醋制草乌中单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明显高于药典法制草乌。结论:醋制草乌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草乌炮制方法,但应减少临床用量。  相似文献   

12.
孙杰  吴艺舟  王芍  王静  马博  孙晓波 《中草药》2013,44(12):1593-1598
目的 研究不同醋制工艺对三棱中的总黄酮、总生物碱、有效Al3+3类药效物质基础提取率及提取比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从醋酸质量浓度、醋制比例、醋浸时间、炒制温度4个因素方面,比较不同醋制工艺条件下,醋三棱的80%甲醇浸膏提取率,总黄酮、总生物碱、有效Al3+提取率与提取比率的差异.结果 与三棱生药相比,使用少量乙酸的醋制工艺提高了醋三棱80%甲醇浸膏提取率,醋炒可以有效提高醋三棱的总黄酮、总生物碱与有效Al3+的提取率与提取比率,总黄酮的提取率与提取比率受炒制温度影响显著,而总生物碱的提取率与提取比率则受醋酸质量浓度的影响显著.含大量乙酸的醋制工艺可明显降低醋三棱80%甲醇浸膏提取率,但可提高80%甲醇浸膏中总生物碱与有效Al3+的提取比率.结论 醋制工艺对醋三棱中不同药效物质群的提取率与提取比率有显著影响,将三棱应用于不同适应症时,适宜对症适当改变醋制工艺.  相似文献   

13.
正交实验法改进广西莪术醋制炮制工艺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醋制广西莪术的最佳炮制工艺条件.方法 选择醋制的米醋用量、醋制温度、醋制加热时间3个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按照L9(34)正交实验表安排实验,并提取出莪术各醋制品中的有效成分挥发油和总姜黄素,分别对其含量进行测定,以对莪术饮片的醋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较佳的工艺条件是A3B2C1,即用20 ml米醋闷润2 h后,控制温度60℃烘制30 min.结论 米醋用量、烘制温度、烘制时间均使莪术饮片质量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不同类型醋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及炮制延胡索镇痛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醋炮制延胡索镇痛作用;对不同类型醋进行安全性比较,为筛选炮制辅料用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实验筛选出的6种醋炮制延胡索,比较其镇痛作用;采用不同类型的醋比较对小鼠单次ig的毒性。结果:各醋炮制品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小鼠ig食用米醋未见毒副反应,工业醋酸及用食用醋酸配制的白醋,各组小鼠ig醋72 h内均出现不同程度异常反应及死亡。结论:筛选的6个品牌醋可作为延胡索炮制辅料用醋,6种醋炮制延胡索镇痛作用无显著差异;工业醋酸及用食用醋酸配制的白醋较发酵米醋安全性差。  相似文献   

15.
郭皖豫 《河南中医》2007,27(12):38-38
醋,古称酢、醯、苦酒,习称米醋。古代醋的种类繁多,如米醋、麦醋、麴醋、糖醋、糠醋、饧醋、桃醋、葡萄醋及诸杂果醋,在实际应用中只有米醋作药用。醋,味酸、苦,性温。能散瘀消肿,理气止痛,行水解毒。用其炮制药材可矫味矫臭,还能使药物中的游离生物碱成分发生变化,增强溶解度,而易煎出有效成分,提高疗效,同时还可去除腥臊气味,降低药物毒性。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udalis yanhusuo W.TWang的干燥块茎。主产于浙江东阳、磐安。夏初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细根、洗净、置沸水中煮至无白心时晒干。早在宋代就有“坐刂碎、醋炒”之说,明代…  相似文献   

16.
醋制是以醋为辅料炮制中药的方法统称,是体现中药炮制"增效减毒"的典型代表,其理论基础"醋制入肝"是指导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之一。近些年来,学者围绕中药在醋制前后成分变化、药效学机制、药代动力学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有力地推动了对"醋制入肝"理论的科学阐释。从醋制减毒、增效角度就近些年来醋制中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醋制入肝"机理研究的思路,以期为深入开展"醋制入肝"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中药炮制中,醋是不可或缺的一种炮制辅料,其方法名为醋制,在《雷公炮炙论》、《五十二病方》中均有记载。文章从醋制的历史发展、"酸入肝"的原理、醋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探讨"醋制入肝"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中药醋制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药醋制法是一种以醋为辅料的传统中药炮制技术。传统理论认为醋与药物相须配伍炮制,可以引药入肝经,增强散瘀止痛、疏肝行气功效。自《五十二病方》中记载至今,中药醋制法相关文献多见于历代医方、本草典籍。笔者现就中药醋制有关历史文献及近年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由于多种原因,目前传统的炮制品酒制饮片日趋减少,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从酒制对药物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作用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从酒制对药物成分的影响看其科学性目前,用以制药的有黄酒、白酒两大类。黄酒为米、麦、黍和曲酿制而成,含乙醇15~20%,尚含糖类、酸类、脂类、矿物质等成分。白酒为米、麦、黍、高梁等和曲酿制经蒸馏而成,含乙醇30~70%,尚含酸类、脂类醛类等成分。酒制能改变药物组织的物理状态,有利于成分的浸润、溶解、置换、扩散与  相似文献   

20.
醋制,系将净药材或药物生片与定量的醋混合后,经一段时间的闷润,使醋渗透入药物的内部组织,再行炒制、煮制、蒸制或醋淬制等加热处理药物的一种炮制方法。醋,又称陈米醋,古称苦酒。为淡棕色至黄棕色的澄明液体,有特异臭味,性味酸涩、温、无毒,功能散瘀、消毒、下气、消食,治心腹气血不通,产后血晕,开胃气,散水气,消(?)结、痰痹、疸黄、痈肿,杀鱼、肉、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