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 治疗方法:藁本、白芷、徐长卿各12g,羌活、川芎、生地各10g,细辛3g。加减:风热牙痛或牙龈肿痛加双花20g,连翘15g;胃火牙痛加石膏20g,知母10g;胃热腑实、口臭便秘加大黄、芒硝各10g;每日1剂,水煎服,1d2次。 治疗结果:痊愈:服药3剂后牙痛停止,随访半年未复发者25例;显效:服药3剂以上牙痛消失,半年后偶有复发者10例;无效服药3剂以上症状无减轻3例。  相似文献   

2.
1980年曾患牙周炎,经反复实践,总结出了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牙痛。十余年来诊治100例,疗效可靠,小结于下。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1981年1月至1991年1月门诊患者,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18岁至68岁。 [治疗方法]川芎、元胡各12g,白芷15g,细辛6g,升麻9g。1日1剂,水煎两次共取汁500毫升,分次送服西药灭滴灵0.2g,维B_120mg,穿心莲4片,消炎痛25mg/次。日三次,饮后服。如牙痛遇热痛甚,加石膏30g(捣细),汤药凉服;如遇冷痛甚,加生姜12g,汤药宜热服。 [疗效观察]疗效指标:疼痛消失,咀嚼如常。经治100例,痊愈99例,其中1剂痛止者51例,2剂痛止28例,3剂痛止20例,无效(服药4剂痛未止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5 0例均为门诊病例 ,年龄最小 12岁 ,最大 6 5岁 ,平均36岁 ,病程最短 1d,最长 1周。2 治疗方法取穴 :取患侧合谷、颊车、下关、阿是穴。风火牙痛配外关、风池 ,阴虚牙痛配太溪、行间。操作 :患者取仰卧位 ,针刺采用提插泻法 ,有针感后留针 30 m in,行针 1次。3 疗效标准治疗后即完全止痛 4 0例 ,占 80 % ;治疗后基本止痛 8例 ,占 16 % ;无效 2例 ,占 4 %。总有效率 96 %。4 病案举例男 ,38岁。牙痛 3d,疼痛难忍 ,夜不能寐 ,时以手捂面 ,痛苦面容 ,见牙龈肿胀 ,未见明显龋洞 ,舌红苔薄黄 ,脉弦数 ,诊为风火牙痛。用上述方法治疗 …  相似文献   

4.
<正> 治疗方法 薄荷、荆芥穗各5g,连翘、黄芩、牛蒡子、赤芍药、骨碎补各10g,炙升麻、北细辛、粉甘草各3g。每日1剂,水煎,早晚2次分服,5剂为1疗程;小儿用量酌减。热邪偏甚,牙龈肿痛者加银花、山栀;兼胃热盛,口臭便秘者加石膏、生大黄;肾火浮越,牙根浮动者加玄参、生地;龋齿致牙痛者加乌梅、白芷,不效,再加五倍子另煎含漱。 治疗结果 痊愈:服药5剂后牙涌消失,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者22例;显效:服药5剂以上牙痛消失,随访1年偶有发作,但再服药牙痛即止者18例;好转:服药5剂以上,牙痛消失或减轻,停药后复发,继续用药仍可减轻者6例;无效:服药5剂以上,牙痛无减轻者2例。总有效率为95.8%。  相似文献   

5.
民间流传“牙痛不算病,疼起来真要命”的说法,说明牙痛虽是小病,但其疼痛难忍。笔者从医近2 0年来运用自拟地黄汤治疗各种牙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人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性99例,女性1 2 8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1 8岁;5 7例牙痛患者伴有畏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酸痛等症状。治疗方法基本方:生地黄1 2 g,当归、丹皮、白芷、荆芥、防风、青皮各1 0 g,细辛3g,甘草6g。根据牙痛的部位加减:上第1~2牙痛加黄连(炒)、麦冬各1 0 g;下第1~2牙痛加知母、黄柏各1 0 g;上第3~4牙痛加川芎、石膏各1 0 g;下第3~4牙痛加白术、…  相似文献   

6.
笔者近年用耳压法治疗牙痛,效颇佳,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所治36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15例,女21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4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8天。治疗方法主穴:牙、面颊、神门、口。配穴:胃、肾、上颌、下颌、牙痛点,对过敏牙痛者取风溪。用75%酒精棉球耳廓消毒后,将王不留籽放于0.7cm~2胶布中心,贴压穴位,嘱患者每天按压3次,每次按至耳廓发热发痛,3天换药1次。治疗效果经1-2次治疗,痊愈(牙痛症状完全消失)25例,显效(牙痛明显减轻)9例,有效(牙痛减轻)2例。体会牙痛为常见病症之一,多与胃经郁热,肾阴不足有关。所以选穴既取牙、面  相似文献   

7.
丁香樟脑酊治疗牙痛2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多年来运用自制丁香樟脑酊治疗各种牙痛,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56例患者全部来自门诊,其中男155例,女101例;年龄13岁~74岁;病程4 h~18 d。2治疗方法2.1药物制备公丁香10 g,细辛6 g,海桐皮10 g,樟脑6 g,冰片5 g,荜拔5 g,将5味药物放入消毒容器内,加入75%乙醇100 mL,密闭浸泡7 d备用。2.2使用方法取消毒棉球浸透药液,放在患处,轻轻咬住,口水不能咽下,5 m in后吐出,此时牙痛消失,若仍有痛感,依上法再行1次。此方对各种牙痛均有很好的疗效,尤以龋齿牙痛最佳。85.16%;缓解31例,占12.11%;无效7例,占2.73%。总有效率97.27…  相似文献   

8.
笔者采用民间牙痛验方治疗牙痛患者 36例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6例患者中男 1 4例 ,女 2 2例 ;年龄 1 2~ 56岁 ;病程 0 .5~ 1 6天 ,平均 6天 ;诊断为牙髓炎者1 9例 ,根尖炎者 1 0例 ,牙周炎者 7例。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均采用中药验方治疗。验方由蒲公英、紫花地丁、生地黄、熟地黄、荆芥、防风、玄参、苦参、全当归各 2 0 g组成。儿童用量酌减。每日用 1剂 ,水煎 2次 ,取汁服一半 ,余一半频频含漱。连续服用 3天。治疗效果服用上方 3天后 ,本组 36例中 30例牙痛消失 ,2例疼痛缓解 ,尚有轻度酸胀感 ,3例疼痛明显减轻 ,1例无效。…  相似文献   

9.
笔者继承父亲所创制的经验方——牙痛灵,治疗龋齿牙痛和单纯性牙痛。通过30多年的临床验证,效果良好。 处方和用法:骨碎补15g,生地15g,细辛3g,白芷6g。水煎2次,分3服。 适应证:龋齿牙痛、单纯性牙痛(无伴发其他兼症)。 例一:张××,男,43岁。左侧第二下磨牙龋齿2年余,近3天来嚼食时发生疼痛,请牙医诊治,要给予拔除,患者不愿拔除,于1989年7月10日延余诊治。检查:患牙磨而龋洞直径0.7厘米,深达牙髓质,触之疼痛难忍,牙龈无肿胀,无其他伴发症状,属龋齿牙痛。投以此方,2剂而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用羌细公英饮治疗牙痛 6 8例 ,皆取得较好疗效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牙痛患者 6 8例 ,其中男 2 9例 ,女 39例 ;年龄 6~ 12岁 6例 ,13~ 2 5岁 15例 ,2 6~ 5 0岁2 5例 ,5 0岁以上 2 2例 ;风火牙痛 31例 ,风寒牙痛 6例 ,胃火牙痛 2 8例 ,肾虚牙痛 3例 (龋坏引起牙痛 9例 ,牙周炎 4 6例 ,寇周炎 13例 )。2 治疗方法羌活 10g、细辛 3~ 5g、蒲公英 30~ 6 0g ,水煎 3次 ,将 3次煎液混合后 ,早中晚 3次分服 ,每日 1剂 ,连服 3日为 1疗程。3 治疗结果3 1 疗效标准 :痊愈 :疼痛完全缓解 ,炎症完全消退 ;好转 :疼痛减轻 ,炎症减…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从当地民间得一治疗牙痛验方 ,经临床多次应用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治法及效果方由石膏 1 5 g、薄荷 1 5 g、槟榔 1 5 g、大黄 1 5 g组成 ,有蛀牙者加骨碎补 1 5 g,牙齿浮动加珠儿参 1 5 g,水煎服 ,每日 1剂。用上方治疗牙痛患者 6 8例 ,男 31例 ,女 37例 ;年龄 2 7~ 79岁 ;病程 1天~ 1月余。其中 37例曾经用其它方法治疗无效而使用本方。结果 6 8例均治愈 ,服药 1剂而愈者 4 0例 ,余 2 8例服药 2~ 3剂而愈。典型病例高某 ,女 ,6 3岁 ,1 998年 4月 1 0日就诊。患者牙痛 1周 ,牙龈微肿。曾用止痛、消炎等药物及…  相似文献   

12.
牙痛,是口腔科牙齿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表现为牙龈红肿、遇冷热刺激痛、面颊部肿胀等,可见于西医学的龋齿、牙髓炎、根尖周围炎和牙本质过敏等.遇冷、热、酸、甜等刺激时牙痛发作或加重,属中医的“牙宣”、“骨槽风”范畴. 牙痛主要有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13.
苍耳子治疗顽固性牙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牙痛多由于龋齿而致,遇冷、热、酸、甜等刺激时发作,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笔者近年来采用祖传单方苍耳子用以治疗顽固性牙痛9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98例中,男性53例,女性45例;年龄10~75岁;龋齿37例,火牙(急性牙周脓肿、牙周膜炎、牙髓炎)67例。治疗方法苍耳于6g,焙黄去壳后将苍耳子仁研成细末,与一个鸡蛋混匀,不放油盐炒熟食之,每日1次,连服3次。治疗效果67例服1次止痛,3次痊愈,其余31例由于患者牙痛较重,配合有消炎药及甲硝唑等药物而获愈。典型病例李某某,男,34岁。患者牙痛(牙髓炎)经常发作,疼痛难忍…  相似文献   

14.
1998年1月至2000年10月,笔者采用针刺方法治疗牙痛患者21例,收到很好的效果,简介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21例中,男12例,女9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8岁;病程半小时9例,2天6例,3天6例。病因属龋齿5例,牙周炎7例.神经性牙痛9例。2 治疗方法取穴:牙痛穴(双),合谷(双),颊车(双)。操作:牙痛穴位于手掌面3、4掌骨间,距指掌横纹1寸,用1.5寸毫针,直刺5分~1寸深,针感传至指尖及上肢,得气后上下提插,左右捻转360度约5~10次,同时问  相似文献   

15.
急性牙痛乃口腔科门诊常见急症 ,笔者自 1968年以来 ,运用中药内服治疗本症 ,疗效颇佳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2 86例中男性 98例 ,女性 178例 ;年龄 8~ 15岁者 3 6例 ,16~ 3 0岁者 56例 ,3 1~ 60岁者 184例 ;病程 1天~数年。均因急性牙痛来诊。治疗方法及效果麻黄 10 g、升麻 10 g、连翘 10 g、生地 10 g、桔梗 10 g、生石膏 2 0 g为基本方。发热者加柴胡、黄芩各 10 g;牙龈红肿者加蒲公英 3 0 g、山豆根 10 g;口臭舌红者加当归、丹皮各 10 g;儿童剂量酌减。每日 1剂水煎分 2次服。本组患者治疗后均有显著疗效 ,其中 2 60例施治 2~ 3天…  相似文献   

16.
槐角丸为主治疗牙痛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一股资料30例患者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5岁;病程最长18年,最短10天;其中较齿22例,牙痛2例,牙项痈3例,牙宣3例.均属惧怕口腔科手术而来诊者.2治疗方法30例全部采用中医药疗法。先用1寸毫外针刺牙捕穴(掌背三、四掌骨间,掌指关节后0.5寸).进针半寸,强刺激,行针lmin,留外30ndn,smin行针1次,只外1次.然后,处以市售槐角丸,每股!丸规、儿酌减),早、晚饭后服用。连用5天为1疗程,共服用1个~4个疗程。忌含辛辣之品,戒酒.3治疗效果以牙痛、红肿、渗血及全身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为治愈。结果:用…  相似文献   

17.
笔者选用本药治疗小儿急慢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8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共80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1~4岁26例,5~7岁32例,8~12岁22例。所有病例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痰热壅肺证辨证标准。 2 治疗方法 给予十味龙胆花颗粒,温开水冲服。0~1岁每次1/4袋,3次/d;1~3岁每次1/3袋,3次/d;3~6岁,每次1/2袋,3次/d;6~12岁,每次3/4~1袋,3次/d。 3 疗效标准 临床控制:症状、体征消失。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有效:症状、体征有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4 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8.
刺激点 :一侧牙痛在同侧外耳道内 ,两侧牙痛在双侧或症状重的一侧外耳道内 ,用火柴头压迫寻找压痛最明显的位置为刺激点 ,一般位于外耳道前壁中、内段。方法 :选形状完整圆钝的火柴头在刺激点区域持续压迫 1 0分钟 ,被压部位感到疼痛 ,但能忍受 ,勿将外耳道压伤。每日 3~ 5次 ,初次由医者操作 ,以后可由患者自己操作 ,根据病情轻重缓急治疗 3~ 5天 ,一般急性痛 3天 ,慢性痛 5天 ,可对原发病作一些中西医针对治疗 ,如使用抗生素、进行冲洗等 ,但均不采用任何止痛药物。结果 :治疗 70例 ,痊愈 (疼痛完全消失 ) 56例 ,占80 % ;显效 (疼痛减轻…  相似文献   

19.
<正> 治疗方法 组成:黄柏、菊花、薄荷(后下)、白芷各10g,细辛6g。采用泡茶样冲服或水煎服,日1剂均可,分早、中、晚3次服。若伴寒热往来加柴胡、黄苓;舌尖红肿疼痛加生地、木通、丹皮;胃脘灼热加生石膏;大便秘结加大黄。 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症状消失,且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38例,显效(症状消失,半年来有复发者)14例,无效(经治3d,无好转或加重)4例,总有效率91.8%。  相似文献   

20.
三合汤治疗消化性溃疡20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临床资料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中,胃溃疡3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5例;年龄为11岁~76岁;病程6个月~14年。对照组100例中,胃溃疡49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1例;年龄为12岁~74岁;病程5个月~12年。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四联疗法:德诺片240mg,2次/d;弗莱莫星片500mg,2次/d;洛赛克胶囊20mg,1次/d;潜硝唑片0.1g,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合汤,药用百合、玉蝴蝶、蒲公英、丹参各30g,檀香6g,砂仁3g,制香附、乌药、高良姜各9g,血余炭15g。1剂/d。加水500ml煎取300ml,分2次服。两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3 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