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世界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3.5亿人.对于HBV多年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但是,我们对于HBV基因组特性的认识远远没有穷尽,事实上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行探索.通过对特定慢性HBV感染者血清中不同的HBV病毒基因克隆序列的比较提出了HBV准种特点,使我们对于HBV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的复杂性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野生型病毒之间、野生型病毒与突变型病毒之间、突变型病毒之间的反式调节机制是各种类型的缺陷型HBV存在的重要条件和机制,也是HBV感染引起肝细胞癌(HCC)的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外周血中存在羧基末端截短的表面抗原中蛋白(MHBst)的编码基因,使我们对于HBV基因编码的反式激活蛋白的类型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对克隆的HBVDNA全长基因序列的比较,以及与其他地域所流行的HBV DNA序列之间的比较,发现了新型的开放读码框架(ORF),如前-X(pre-X)蛋白的编码基因和前-前-S(per-pre-S)蛋白的编码基因.长距离精确聚合酶链反应(LA-PCR)技术克隆的HBV DNA全长序列,是我国流行的adr亚型的HBVDNA全基因序列,代表了真正存在的HBV的基因全长序列,在HBV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中,以及在抗HBV治疗疗效应答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复杂性的新认识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小分子HBV基因组缺失突变体的基因结构及特点.方法 采用一步法PCR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扩增全基因组HBV DNA,回收并克隆<1 kh的小分子HBV DNA,测序并以BioEdit及VectorNTI 6.0软件分析基因结构特点.结果 获得基因长度介于174~986 bp之间的64种、共124个小分子HBV缺失突变体DNA,按基因结构特点分为3类,即3种GT-AG剪接变异体、29种"常规"缺失突变体及32种基因组内部含polyA的缺失突变体.所有小分子基因组缺失突变体在HBV各编码区及基因调控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缺失,其中66%(42/64种)保留与HBV复制(包装)相关的所有顺式调控序列,48%(31/64种)保留X编码区.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普遍存在小分子HBV基因组缺失突变体,深入了解这些变异体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进一步探索HBV的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剪接变异体结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tBV)基因组剪接变异体的基因结构及特点。方法 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扩增并克隆HBV基因组剪接变异体DNA,测序并比较基因结构特点。结果 共获得10种HBH基因组剪接变异体,基因组大小介于765~2039bp之间。导致剪接变异体产生的5′端供体位点和3′端受体位点各6个。HBVH基因组剪接变异体在C、前-Sl、前-S2及S编码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但均保留与致病密切相关的X基因以及病毒复制、包装所必须的DNA序列。结论 HBV基因组剪接变异体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开放读码框的结构及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嗜肝DNA病毒的一种,其基因组至少含有4个开放读码框,分别为编码外膜蛋白的S基因区、编码核衣壳蛋白的C基因区、编码P蛋白的P基因区及编码X蛋白的X基因区.此外,还发现了两个新的区域,前一前-S区和前-X区.各结构区在病毒的复制、感染、致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就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BV基因型与患者临床表现、抗病毒疗效和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就HBV基因型的地理分布、人种特点、临床意义及检测方面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耐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熊笑风 《肝脏》2006,11(4):273-275
乙型肝炎药物的研发在近几年取得了迅速进展.到目前为止,美国FDA共批准了5个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鸿硕  庄辉 《传染病信息》2008,21(5):264-266
近年来,国外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主要是:①对HBV颗粒结构有了进一步认识,从而对HBV的生活周期有了更多了解;②发现了一种HBV侵入肝细胞的抑制剂,为抗病毒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就上述两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杰  李杰  庄辉 《肝脏》2007,12(6):498-500
1988年Okamoto等[1]通过对18株不同血清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进行全序列分析,将HBV分为A、B、C、D四种基因型。目前,根据HBV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差异≥8%或S基因序列差异≥4%,将HBV分为8个基因型,分别命名为A~H。每种基因型又可分为不同亚型,如A基因型可进一步分为A1(Aa)、A2(Ae)、A3(Ac)亚型;B基因型分为B1(Bj)、B2(Ba)、B3、B4和B5亚型;C基因型分为C1(Cs)、C2(Ce)、C3、C4和C5亚型;D基因型分为D1、D2、D3和D4亚型;F基因型分为F1和F2亚型等[2-6]。一、HBV基因型的地域和种族分布HBV基因型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种族和…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耐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核苷(酸)类似物已成为继干扰素-α之后的又一类用于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有效药物,但是长时间服用核苷(酸)类似物易出现耐药.本文对核苷(酸)类似物耐药的发生机制、耐药后的补救治疗、耐药的预防等内容作一简介,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11,自引:11,他引:11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高效复制与表达转基因小鼠模型,以用于抗HBV药物筛选和乙型肝炎发病机制的研究。方法 以加长的ayw亚型HBV全基因组作为目的基因,采用显微注射技术,转导于小鼠受精卵细胞雄原核,然后将受精卵细胞移植于受体假孕母鼠输卵管内,发育产生子代小鼠。鼠尾组织聚合酶链反应(PCR)筛选、Southern印迹鉴定后,再用酶链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及e抗原,Southern印迹检测血清HBV DNA。结果 实验获子代小鼠61只,鼠尾组织经PCR筛选、Southern印迹鉴定18只阳性,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及e抗原、HBV DNA呈阳性反应7只。结论 1.3倍加长的HBV全基因组转基因小鼠具有较高的复制、表达效率。  相似文献   

12.
李雅娟  庄辉 《传染病信息》2005,18(4):163-164,176
近年来,各国学者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其亚型的研究十分关注。HBV基因型不仅能反映核酸变异程度和病毒种系发生关系,而且与感染者的临床表现、预后及疗效有关。目前,根据HBV全基因组序列差异≥8%,或S基因序列≥4%,将HBV分为A、B、C、D、E、F、G、H等8个基因型,但基因型H是否是独立于F的一个新基因型,还有待进一步证实。各基因型之间还存在混合感染,如B与C、C与D混合感染等∞。有人认为,混合感染可能与重叠感染或基因型之间的同源重组或部分转换有关。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除研究HBV基因型外,对HBV基因亚型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A基因型可进一步分为Aa和Ae亚型0;B型可分为B1(Bi)、B2(Ba)、B3和B4亚型N;C型可分为c1、c2、c3和c4亚型;D型可分为D1、D2、D3和D4亚型,F型可分为F1和F2亚型等(见表1)。  相似文献   

13.
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病毒性( MBV)肝炎是由HB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目前全世界约有4亿HBV携带者,我国是乙肝高发区之一,约有HBV携带者1.3亿人,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慢性肝炎(CHB),其中70%的病毒性肝炎是乙型肝炎[1].卫生部2008年传染病疫情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乙型肝炎发病总数居传染病发病总数的第二位,其死亡总数居第四位,与2007年同期比较,乙型肝炎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抗病毒治疗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抑制或消除HBV,减少和防止肝脏功能失代偿、肝硬化、肝细胞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其存活时间.现有抗HBV药物很少能对cccDNA( 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有降解作用,即使DNA链合成终止,病毒仍能以cccDNA为模板,转录mRNA并继而翻译病毒蛋白.  相似文献   

14.
刘永振  王杰  陈香梅  鲁凤民 《肝脏》2014,(10):777-781
感染或既往感染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肿瘤患者或器官移植者,分别在接受化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情况下,部分患者会发生HBV再激活,引起肝损伤甚至肝衰竭,导致治疗减缓甚至中断,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我国属于 HBV 感染中(高)流行地区。2006年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20~59岁成年人中 HBV感染率(血清抗-HBc 阳性)为38.9%,表明我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成年人为 HBV 携带者或既往感染者[1]。这些人群在接受化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存在较高的发生 HBV再激活的风险,临床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病毒垂直传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是世界上广泛流行的传染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达10%~15%,垂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为免疫损伤,主要是细胞免疫致受染肝细胞受损破坏,并由此清除乙型肝炎病毒。新的研究表明存在非细胞病变的清除病毒的机理,现综述如下: 1.细胞病变的清除机理机体通过免疫反应,杀伤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肝细胞并由此清除病毒被认为是机体清除病毒的主要机理,其作用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种: 1.1 ADCC的作用早期研究认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机体可产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概况自1964年Blumbcrg,Altcr 和Visnich 发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并获诺贝尔奖以来,人类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日趋增多,遍及全球.慢性感染率为全世界人口的5%以上,各地区均有急性肝炎、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病毒(HBV)可以从复制、表达、转录等多个环节产生调节,发生变异,从而使病毒的致病力、抗原信息传递、宿主的免疫状态、抗美丽药物的疗效、疾病的预后转归等发生发。因此,有必要从基因水平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基因组由一个约3.2 kb的环形DNA组成,包含了C、P、S和X 4个基因开放读码框、4个启动子和2个增强子,基因组开放读码框相互重叠,所有转录调控元件均隐含在基因编码序列中,病毒DNA序列达到高效重复利用。而HBV新的调控元件和正链转录体,以及转录后调节元件的发现,则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正>HBV复制率高,每天可复制1013个病毒,且其DNA聚合酶无纠错功能,HBV核苷酸替代率为4.57×10-5位点/年,因此产生了不同的基因型、亚型等基因序列异质性。目前根据HBV全基因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