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例怕水恐怖症案例咨询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来访者问题的分析诊断,本案例确诊为怕水恐怖症。在咨询过程中应用认知领悟、系统脱敏等方法,对来访者的恐怖症进行心理干预,经过15次咨询,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儿童情绪障碍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情绪障碍是儿童期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 ,对儿童的生活和社会功能有着明显影响。本文就综合性儿科医院心理门诊中儿童情绪障碍患者的有关资料进行对照研究 ;采用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方法 ,对引起儿童情绪障碍的相关因素作一初步分析。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病例组来源于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心理咨询门诊来访者 ,共 88例 ,男 :4 0例 ;女 4 8例。采用ICD- 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其中广泛性焦虑障碍 14例 ,惊恐障碍 6例 ,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 9例 ,恐怖性焦虑障碍 5例 ,社交恐怖症5例 ,学校恐怖症 8例 ,分离性焦…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来访者视角了解心理咨询师使用社交媒体的情况,探讨相关伦理议题。方法:自编"来访者如何看待咨询师使用社交媒体"问卷,于2017年1~2月采用互联网匿名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434份[男86人,女348人,年龄(36±7)岁]。结果 :被调查的来访者中51.6%通过社交媒体获取心理咨询和咨询师的信息,35.9%使用社交媒体接受心理咨询。伦理议题包括咨询师未就网络问题的保密性、安全性、真实身份与来访者告知知情同意;来访者与咨询师互加微信、QQ等并在咨询外互动,带来多重关系;咨询师在个人社交媒体的自我暴露让来访者产生负面感受;来访者看到咨询师使用社交媒体进行广告宣传、培训授课时存在夸大宣传、暴露来访者隐私情况等。结论:咨询师使用社交媒体进行心理咨询涉及诸多伦理议题,保密性、多重关系等因互联网特点更加复杂或隐蔽;咨询师在个人社交媒体自我暴露的伦理议题尤其需要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介绍家庭心理治疗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指出其在大学生社交恐怖症治疗中运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其在治疗大学生社交恐怖症中应用的具体步骤、技巧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旨在为大学生群体社交恐怖症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来访者问题的分析诊断,本案例确诊为被看恐怖症。在咨询过程中应用认知领悟、系统脱敏等方法,对来访者的恐怖症状进行心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社交恐怖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社交恐怖症的效果。方法51例社交恐怖症患者被分为认知行为组(31例)和氯硝西泮组(20例)治疗8周,进行疗效评定,同时采用社交回避苦恼量表(SAD)进行评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认知行为组疗效明显优于氯硝西泮组,8周后的SAD评分认知行为组较氯硝西泮组下降明显。结论认知行为疗法是治疗社交恐怖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社交恐怖症患者的MMPI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社交恐怖症患者的个性特征 ,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 MMPI) ,对 40例社交恐怖症患者进行评定 ,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 男性的 L、F、K、D、Hy、Mf、Pa、Pt、Sc、Si量表高于常模 ( P<0 .0 5 ) ,女性的 L、F、K、Hs、D、Hy、Pd、Pa、Pt、Sc、Ma、Si量表高于常模 ( P<0 .0 5 )。结论 社交恐怖症的发生具有个性基础  相似文献   

8.
杜智娟 《校园心理》2010,8(4):287-288
<正>通过对来访者问题的分析诊断,本案例确诊为被看恐怖症。在咨询过程中应用认知领悟、系统脱敏等方法,对来访者的恐怖症状进行心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来访者一般资料来访者,女,19岁,某大学大一学生,来自农村,有一弟正上高中,父母均在农村务农,家庭状况一般。自述性格内向、  相似文献   

9.
认知领悟疗法治疗社交恐怖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认知领悟疗法对社交恐怖症的疗效。方法 对比应用认知领悟疗法治疗 1 7例与应用氯硝西泮治疗 1 8例社交恐怖症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在治疗过程和治疗半年后患者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认知组在近期疗效明显好于氯硝西泮组 ,且治疗过程中 SAD评分下降较氯硝西泮组更为明显 ,且半年后仍有下降趋势 ,而氯硝西泮组半年后随访则有所反跳。结论 认知领悟疗法是治疗社交恐怖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用心理技术治疗社交恐惧障碍的方法及过程。方法依据医学鉴定结果,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结果以及来访者典型行为表现诊断为社交恐惧障碍;根据来访者的实际情况,采用观察法、谈话法、认知疗法、放松训练等心理技术,制定详细地干预计划并对其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结果治疗后来访者的焦虑、人际敏感、抑郁等消极情绪有了显著改善(P〈0.01),社交恐惧障碍得到了有效控制,最终治愈。结论运用认知疗法、放松训练等心理技术对社交恐惧障碍进行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陪同式系统脱敏治疗社交恐怖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索提高治疗社交恐怖症疗效的方法。方法: 对首次住院诊断为社交恐怖症的病例, 采用随机的方法分入陪同式系统脱敏疗法组和一般系统脱敏疗法组进行8周对照治疗研究,随访一年,并用恐怖自评表对治疗前后及随访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 两组恐怖自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 0.01), 治疗结束与随访时两组间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 两组间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63.64% 及27.78% , p< 0.05)。结论: 两种方法对社交恐怖症治疗均有效, 但陪同式系统脱敏疗法治疗社交恐怖症的疗效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社交恐怖症 与对人恐怖症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社交恐怖症与对人恐怖症北京回龙观医院王锦霞,王向群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所见到的社交恐怖症(Socialphobia)与东方国家(中国、日本、韩国等)常见的对人恐怖症是不是同一心理障碍的不同命名呢?在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其诊断、治疗有何不同?二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Boschen等所提出的模型制订一例社交焦虑认知行为咨询的案例概念化咨询方案。方法:首先按照案例概念化的流程和要求将个案的内容以模式图的形式呈现给来访者,然后根据每一部分的具体问题按照相对应的咨询方法进行干预。结果: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来访者的社交焦虑症状减轻,社交回避程度下降。结论:社交焦虑认知行为咨询的案例概念化有助于有社交焦虑问题的来访者对自身问题的理解,在心理咨询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一例社交恐怖症心理治疗经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种心理治疗均可用于社交恐怖症治疗[1-5]。一般社交恐怖症患者伴有与性内容有关的强迫观念及敏感性关系妄想[3,6],笔者认为,其强迫观念较重时认识领悟疗法较好,而其症状较轻时,行为疗法也可取得较好疗效。下例心理治疗过程体现了这一点。患者,女,21岁,医科大专二年级学生,主诉见人紧张、害羞、害怕难自控,加重两年余。最初怕青年男性,一年前见女性甚至家人也害怕。自知这些想法荒唐但无法控制。诊为社交恐怖症。治疗用认识领悟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疗效评定用SCL-90量表的有关因子分。初次会面(96年6月下旬)见其行动局促、面容窘迫,述怕…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精神疾病诊断与分类标准》(CCMD-2-R)中,社交恐怖症归类于神经症〈1〉,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ICD-10)也将社交恐怖症及其亚型恐人症归在神经症、应激相关的障碍中〈2〉。然而,我们对1992-1998年六年间我院收治的43例社交恐怖症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时发现,其中32例具有敏感性关系妄想。我们复习文献发现,早在1918年E.Kretschmer就提出敏感性关系妄想的概念,1963年又由K.Jaspers分析了这种敏感性关系妄想的性质是一种类妄想观念而非真性妄想〈3〉。国内钟友彬先生也提到对人恐怖症部分病例存在敏感性关系妄想〈4〉,日本学者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交恐惧的心理机制及其干预方法,为社交恐惧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多基线个案实验研究设计,采用观察法、访谈法、认知疗法及行为疗法中的放松训练,并结合元认知行为干预技术中情感组织者技术对一名患有社交恐惧症的来访者进行个案实验研究。结果在没有使用任何辅助药物的情况下,通过12天共6次放松训练,来访者的恐惧症状已经基本消除。结论元认知行为干预技术治疗恐惧症及其行为临床效果显著,适合于普遍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7.
排忧解难     
巧除社交恐怖症 郭振东 有一位美国妇女,15年来从不肯在公共场合讲话或写字,甚至在银行填写支票时,只要身边有他人存在,她就不能运笔书写,心理学家诊断她患了典型的“社交恐怖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DSM-Ⅳ标准,调查了躯体变型障碍在强迫症及社交恐怖症中的流行情况,结伴调查了其它3种病例类型,并分析了强迫症,社交恐怖症和躯体变型障碍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9.
《心理与健康》2001,(1):19-19
如果当儿童患有社交恐怖症,临床医生将不得不从他们父母处找原因。根据最近一个国际小组的研究,父母因自身心理问题而出现的特定生活方式,会给孩子的社会恐怖症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大学新生自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尊量表SES,内隐联想测验(IAT)以及社交焦虑量表(IAS)对88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 大学新生社交焦虑与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均有显著关系;外显自尊和独生子女状况对社交焦虑有更好的预测作用.结论 大学新生社交焦虑和自尊有关,在咨询和治疗中更应帮助来访者重建自信,提高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