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短小手术(指手术时间〈30min)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循环呼吸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2005—08/2007-10我们对30例择期颅脑显微手术患者行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复合异丙酚用于胃镜检查的镇痛镇静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60例需行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组(P组)、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RP组),每组各30例.P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0 mg/kg, RP组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2 ng/kg,异丙酚为1.0 mg/kg.[结果]RP组术中脑频谱指数高于P组(P<0.05);P组术中MAP和HR及术毕时HR降低(P<0.05),而RP组各时间点MAP、HR、SPO2差异无显著性.与P组比较,RP组的意识恢复时间缩短,且异丙酚用量减少(P<0.05).[结论]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2 ng/ml 靶控输注复合异丙酚(1 mg/kg)用于无痛胃镜检查,麻醉迅速、平稳,苏醒快,镇静镇痛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是一项静脉麻醉的新方法,本旨在探讨TCI丙泊酚在全麻下行声带息肉除术时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杜立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7):6626-6627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小儿腺样休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腺样体切除术患儿36例,A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诱导和维持,B组采用常规诱导,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恒速维持.观察患儿入室、插管即刻、插管后3 min、手术开始、拔管、拔管后3 min的血压心率变化,及拔管、苏醒等情况.结果 A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在插管即刻,手术开始比B组同时间点值波动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可安全用于小儿腺样体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丙泊酚是近年来临床麻醉中应用较为广泛的静脉麻醉剂之一,具有诱导迅速、术后恢复快、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等优点,近年来随着靶控输注的日益完善,在门诊“快通道麻醉”中得到了广泛使用^[1]。我院2008-01/2008—12靶控输注丙泊酚用于成人短小手术的麻醉,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现将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非体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OPCABG)中应用2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异丙酚靶控输注(TCI)用于肥胖人群的可行性.[方法]将本院8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BMI)不同分为两组,正常体质量组(BMI<25 kg/m2)38例,肥胖组(BMI 30~40 kg/m2)42例,两组均静脉注射芬太尼2~3 μtg/kg,靶控输注异丙酚,异丙酚初始血浆靶浓度(Ct)为3.0μg/mL,达到血浆靶浓度30 s后增加0.3 μg/mL,OAA/S评分-1分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2 min后进行气管插管;记录比较两组各阶段异丙酚Ct的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肥胖组苏醒时间较正常体质量组延长,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异丙酚Ct与BIS值均呈负相关(P<0.05),但肥胖患者的相关程度要显著低于正常体质量患者,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异丙酚TCI可用于肥胖患者,但是较正常体质量患者且性能相对降低.  相似文献   

9.
纤维胃镜检查目前非常普及,是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疾病最主要最可靠的诊疗手段之一,但是普通胃镜,其检查过程非常痛苦,病人极易出现恶心呕吐、呛咳流泪,并可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呼吸循环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大多数病人对此项检查有紧张、恐惧感。一些病人常因害怕此项检查而延误病情。我院自2006年1月以来采用异丙酚靶控输注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作静脉麻醉,进行纤维胃镜检查,同时加强胃镜检查过程中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2006年1月~2007年3月共行纤维胃镜检查158例,男性105例,女性53例,年龄8~75岁。均…  相似文献   

10.
冯涛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4):679-680,683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小肠镜检查的效果.[方法 ]将40例ASA Ⅰ~Ⅱ级,小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20),分别靶控输注瑞芬太尼3.0 ng/mL复合丙泊酚2.0 μg/mL(RP组)和单纯靶控丙泊酚4.0 μg/mL(P组),两组均未用术前药.常规监护后进行血浆靶控输注,待效应室达到预...  相似文献   

11.
谢虹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5):869-87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双通道靶控输注(TCI)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合理配伍.[方法]选择40例次需行纤支镜(经口)检查的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四组.分别输注瑞芬太尼0.2 ng/mL、0.4 ng/mL、0.6 ng/mL、0.8 ng/mL,待瑞芬太尼达稳定血药浓度后,靶控输注丙泊酚3.0 μg/mL.观察进镜不同时期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值以及诱导时间、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记录呼吸抑制、体动、呛咳等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与其他三组相比,输注瑞芬太尼0.6 ng/mL组的各项观测指标优于其他三组.[结论]使用3.0 μg/mL丙泊酚复合0.6 ng/mL瑞芬太尼为纤支镜检查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配伍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探讨合理的静脉麻醉方法。方法:100例ASAⅠ级接受无痛人流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异丙酚TCI组(P组)和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TCI组(PR组),每组50例。P组:异丙酚的血浆靶浓度为6 mg/L;PR组:异丙酚的血浆靶浓度为3 mg/L,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2μg/L。待病人意识消失(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手术,扩张宫颈结束时停止给药。结果:PR组麻醉起效时间(1.8±0.8 min)明显短于P组(P<0.01);PR组麻醉效果的优良率明显优于P组(χ2=12.25,P<0.01);PR组异丙酚总用量(2.6±0.3 mg/kg)及呼吸抑制评分(2.1±0.8)明显小于P组(P<0.01)。P组苏醒期躁动和兴奋多语的发生率分别为34%及31%,PR组未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合理的静脉麻醉方法,但应该加强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  相似文献   

13.
瑞芬太尼的靶控输注在自主呼吸短小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作为短小手术异丙酚静脉平衡全麻的临床意义。方法:检验和观察瑞芬太尼在20例行短小手术麻醉病人的呼吸抑制效应。结果:异丙酚的靶控输注浓度为4.5μg·mL-1,瑞芬太尼的靶控输注浓度是变化的,12例病人的自主呼吸能够满意维持,在这些病人当中,瑞芬太尼的靶控输注浓度为1.6 ng·mL-1,输注速度的中位数为0.05μg·kg-1·min-1,保持自主呼吸情况下的瑞芬太尼的浓度范围很宽,范围相差4.7倍,即0.6-2.8 ng·mL-1。结论:瑞芬太尼的半数有效浓度变化大,因此全身麻醉的开始浓度就很难确定,在适当的时候使用控制呼吸还是必要的,尽管加大瑞芬太尼的剂量而减少了异丙酚的用量,但病人同样可以快速苏醒主要得益于瑞芬太尼的超短时间敏感半衰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脑状态指数(CSI)用于监测异丙酚靶控输注复合麻醉的可行性并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进行比较.[方法]选择择期行胃癌根治术ASAⅠ~Ⅱ级的全麻患者20例,年龄18~55岁.全麻诱导:静注芬太尼4 pg/kg后异丙酚靶控输注以1 gg/mL开始,以0.5μg/mL递增,每一靶浓度间隔时间为5min,每20s行MOAA/S评分,直至改良清醒镇静MOAA/S评分为0后予以维库溴胺1.2 mg/kg,气管插管后连接麻醉机控制呼吸.记录MOAA/S评分(5-0);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时;切皮各时点的平均压(MAP),心率(HR)及CSI、AAI、靶浓度值的变化.[结果]①患者CSI,AAI值随MOAA/S评分下降而下降,在两相邻MOAA/S评分比较时除评分由3至2时CSI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余两相邻MOAA/S评分比较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MAP虽有下降,但在两相邻MOAA/S评分之间比较时仅评分由4至3,3至2时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HR在各级MOAA/S评分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气管插管和切皮后CSI、AAI、MAP又显著上升(P<0.05)或(P<0.01),HR也明显上升(P<0.05).②MOAA/S与CSI、AAI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0.85;CSI、AAI与靶浓度呈负相关,CSI、AAI值随靶浓度的增加而降低.③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①CSI和AAI联合运用可较全面的反映全麻病人的意识水平和对气管插管、切皮等伤害刺激的反应性,更加合理的评价麻醉深度.②CSI和AAI均与靶浓度有良好的剂量相关性,均是监测异丙酚靶控输注复合麻醉深度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对异丙酚和舒芬太尼靶控麻醉诱导和切皮时血流动力学和BIS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50例,年龄22~61岁,体重57~80kg,随机分为对照组(S组,26例),艾司洛尔组(E组,24例)。设定异丙酚和舒芬太尼血浆靶控浓度分别为3.0μg/mL和0.2ng/mL。E组给予艾司洛尔,单次0.5mg/kg,然后以50μg.kg-1.min-1持续静注。记录入室时,给与舒芬太尼和异丙酚达到Cp浓度时,插管前,插管后l,3,5min和切皮前,切皮后3min收缩压(SBP),心率(HR)和BIS值。结果E组在输注舒芬太尼和艾司洛尔后SBP,HR,BIS无明显变化,与S组相比也无显著性差异。在插管后1,3min和5min,SBP,HR,BIS较插管前有上升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与S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切皮后SBP,HR,BIS较切皮前变化不明显,和S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艾司洛尔本身并不影响BIS的变化,但可抑制气管插管反应和BIS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异丙酚用于冠心病人胃镜检查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1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异丙酚静脉麻醉在胃镜检查中对冠心病人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内科确诊需行胃镜检查术的 36例门诊冠心病病人 ,随机分为三组 (n =12 ) ,分别静脉注射异丙酚Ⅰ组 1mg/kg ,Ⅱ组 1.5mg/kg ,Ⅲ组 2mg/kg。观察评定麻醉效果 ,不良反应 ,记录用药前后及病人清醒后SBP、DBP、HR、SpO2 和ECG变化。结果 :麻醉效果优良率Ⅰ组 91.4 % ;Ⅱ、Ⅲ组均为 10 0 % ,明显优于Ⅰ组 (P <0 .0 5 )。不良反应发生率Ⅰ组明显多于Ⅱ、Ⅲ组 (P <0 .0 5 )。三组用药后与用药前相比 ,BP、SpO2 均见下降 (P <0 .0 5或 0 .0 1)。Ⅱ组较Ⅰ组用药后下降明显 (P <0 .0 5 ) ,Ⅲ组与I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ECG显示 :Ⅰ、Ⅱ组与术前比较未见明显变化 ,Ⅲ组有 3例S -T段下移 >0 .0 5mv ,2例出现室性早搏。病人清醒后离院时间Ⅲ组明显长于前两组(P <0 .0 5 )。结论 :异丙酚对冠心病人胃镜检查术也是非常适用的。对心肺功能的影响与剂量、注射速度有关。剂量应控制在 1.5mg/kg为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持续靶控输注 (TCI)和人工控制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诱导和维持对血流动力学、糖代谢的改变。方法 :5 2例腹腔镜择期手术患者 ,ASAⅠ~Ⅱ级 ,随机分为靶控 (T)组和人工控制输注 (R)组 ,每组 2 6例。T组靶控输注丙泊酚 ,靶浓度设定为 4 μg/ml,诱导和维持连续输注 ;R组泵注 1%丙泊酚 ,负荷剂量 2mg/kg ,再以 6mg/kg·h-1连续输注。记录术前至术毕不同时点的血压、心率、BIS和血糖值。结果 :与基础值对比 ,诱导后行气管插管 ,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波动不明显 ,CO2 气腹时有显著上升 (P <0 .0 5 )。T组可较快恢复正常 ,R组需加大丙泊酚的输注量 ,但心率呈进行性减慢 ,大多需注射阿托品治疗 ,与T组比较呈显著差异 (P <0 .0 5 )。血糖在气管插管、手术及CO2 气腹后逐渐上升 (P <0 .0 5 )。结论 :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能较好地维持心血管功能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或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阿曲库铵效应室靶浓度及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瑞芬太尼组(A组)及七氟醚吸入麻醉组(B组),各30例。以TOF刺激方式监测拇内收肌的收缩反应。从诱导靶浓度2μg·mL^-1开始效应室靶控输注阿曲库铵,术中调节靶浓度维持T1≤5%。记录两组阿曲库铵靶浓度的变化、总药量、麻醉时间、恢复指数、停药至TOFR为0.9的时间。结果:两组持续给药30min后阿曲库铵效应室靶浓度显著下降(P〈0.05),B组靶浓度低于A组(P〈0.05);B组阿曲库铵期间用药量小于A组(P〈0.05),且恢复指数、停药到TOFR为0.9的时间短于A组(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和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均能呈时间依赖性地降低阿曲库铵效应室靶浓度,且前者的影响明显大于后者,停药后肌松恢复更为迅速。  相似文献   

19.
化疗病人应用CLAVE静脉输液接头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贺连芳  薛岚 《护理研究》2003,17(11):653-654
化疗病人在静脉输液结束时 ,锁骨下静脉置管通常用肝素钠液封管 ,这对化疗病人凝血功能有不良影响 ,可造成血小板功能的改变。我科自 2 0 0 0年 4月至 12月 ,对 3 2例锁骨下静脉置管的肿瘤化疗住院病人分别采用美国ICU医疗用品公司生产的第三代产品CLC2 0 0 0型静脉输液接头和普通肝素帽与静脉置管配用 ,两组使用不同的封管液 ,在静脉置管前和化疗一周期结束后 ( 2 1d~ 2 8d) ,对病人的凝血功能 (部分凝血活酶原时间 :APTT ,凝血酶原时间 :PT)进行临床测定比较。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术的化疗住院病人 3 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