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心律失常患者的病因机制、临床治疗方法及合并症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心律失常患者比例比较高。结论患者的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以及患者有低氧血症是发生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心率失常发生率低于急性期,心律失常随着心衰程度变化而变化。同时,与患者的年龄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伴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具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心律失常的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的心律失常数目结果分别是62例和15例;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心律失常数目结果分别是62例和37例。治疗组显效38例(61.29%),有效18例(29.03%),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显效29例(46.77%),有效17例(27.42%),总有效率77.78%。两个结果显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稳心颗粒治疗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心律失常,不仅可以提高治疗疗效,而且明显地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且稳心颗粒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低钠、低钾血症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低、钠低钾血症病例做系统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低钠、低钾血症者治愈率低于不伴低钠、低钾学血症者。结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应常规监测电解质,并及时纠正,维持内环境稳定,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现结合我院至2011年以来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相关资料,对该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和发生率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和预防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营养不良比例为55.80%。结论动脉氧分压、厌食以及FEV,/FVC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营养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谢秀春 《抗感染药学》2019,16(8):1372-1373
目的:探究临床药师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临床治疗的药学监护过程及其解决对策。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的用药方案和监护过程,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抗感染治疗的效果。结果:通过药师的个体化用药方案与治疗监护过程,提高了药物治疗效果。结论:药师利用与医师、护士互补的专业知识,为患者提供了个体化用药治疗方案,得到了临床的认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抑郁或焦虑状态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8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抑郁或焦虑状态患者,对比分析83例患者临床资料以及焦虑抑郁量表。结果 83例患者中,55例伴有抑郁,50例伴有焦虑。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男性患者更容易伴有抑郁或焦虑状态,肺功能较差的患者更容易伴有抑郁或焦虑状态,对自身病情了解越详细越容易伴抑郁或焦虑状态。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抑郁或焦虑状态主要和患者性别、肺功能受损、对自身病情了解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方法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治疗前后对的血气水平、心率、呼吸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护理3 d后患者的血气水平、心率与呼吸频率明显优于治疗前,Pa CO2下降,Pa CO2、Sa O2上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并发症少,给予胃肠减压、按摩等处理后均自行缓解。结论对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取临床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肺通气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者营养状况改善的效果。方法用留置鼻胃管鼻饲法,观察对比2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者的营养状况,平均时间1个月。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者(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和体质量测量指标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合理的肠内营养可以明显改善此类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带机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并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
禹芸 《北方药学》2012,(10):59-59
本文通过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风险,得出结论:COPD患者VTE发生率为8.5%,以下肢DVT为主要表现,尤其多发生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是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药学资讯     
《广东药学》2011,(9):I0002-I0003
阿奇霉素有助于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风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往往给患者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而大环类脂类抗生素则能使多种气道炎性疾病的患者获益。COPD有加重风险但不伴听力受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雾化治疗慢阻肺(COPD)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COPD急性发作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炎、止咳、平喘、氧疗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检查结果,分析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肺功能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均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对比观察组改善较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疗效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治疗COPD急性发作疗效显著,对肺功能改善明显,用药方便,无明显副作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组在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的同时吸入噻托溴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呼吸困难评分和6min步行距离(6MWD)。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肺功能指标(FEV1、FEV1/预计值、FVC和FEV1/FVC)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组治疗12周后呼吸困难评分显著下降,6MWD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COPD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中,单纯应用西药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对照。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48例,应用鱼腥草注射液加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48例,单纯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比较,总显效率比较差异显著(X2=54.08,P<0.01)。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老年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应用回顾性的方法对21例老年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均有基础疾病,尤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脑血管疾病卧床、低蛋白血症、糖尿病患者多见。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为咳嗽无痰,X线表现无特异性,病原菌主要以酵母菌属为主(占90.47%),存在曲霉菌感染。结论肺部真菌感染在老年患者中发生率呈增高趋势,临床特异性少易于漏诊,及早行气管镜检查进行病原学测定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及时抗真菌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达那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的疗效。方法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予达那唑8~10mg/(kg d)(≤0.4/d),分3次口服;治疗3个月并随访1年。比较肺功能、生活质量评分、1年内再入院情况。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那唑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能延缓肺功能下降速度,提高生活质量,降低1年内再入院风险。  相似文献   

16.
余彩娥 《云南医药》2011,(5):491-49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亦称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OS)患者的临床特点。研究合并OSAHS对于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对96例稳定期的COPD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静态肺功能、血气分析及超声心动图检测。选择依据PSG结果 ,将COPD患者分为单纯COPD组(n=68)和OS组(n=28)。其中COPD组患者与OS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年龄和体重指数相匹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果睡眠呼吸紊乱主要指标(AHI、LSaO2、SaO2〈90%的时间)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血气分析两组PaCO2无显著差异,但PaO2在OS组明显低于单纯COPD组。OS患者FEV1占预计值%、FEV1/FVC%与COP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声心动图测定肺动脉收缩压(PASP),OS组高于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COPD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PASP≥40mmHg)的患病率为7%(5/68),OS组肺动脉高压患病率为46%(13/28)。结论 OS患者更容易发生肺动脉高压,临床工作中应给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7.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is a major, often fatal, drain on health-care resources. Most cases of COPD result from Tobacco Dependence, and smoking cessation slows COPD's progression. But there is very little information on treating Tobacco Dependence in COPD patients. In preparation for clinical trials using monetary payments to motivate reduced smoking, as assessed by breath carbon monoxide (CO) levels in COPD patients, we have addressed three issues. First, surveying 182 advanced COPD patients, we found that CO levels above 8 parts per million (ppm) wer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a self-report of current smoking, and that CO levels correlated neither with COPD severity, nor with age: about one-third of these patients were currently smoking. Second, among 12 still-smoking COPD patients serially observed for 8 h. CO half-life averaged about 6.5 h. Third, 8 patients reinforced with lottery tickets for CO reductions significantly reduced CO levels during 2 test weeks, mainly by deferring smoking before scheduled CO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体外膈肌起搏器(EDP)联合呼吸训练器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稳定期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呼吸器组(27例)、EDP组(26例)和联合组(29例)。各组按指南给予基础治疗并给予腹部顶沙袋训练、阻力单车训练,呼吸器组加用呼吸训练器,EDP组联用EDP治疗,联合组给予EDP联合呼吸训练器治疗,疗程10周。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肺功能、运动能力和症状评分。结果 组内比较:各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第1秒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动脉血氧分压[p(O2)]、6分钟步行试验(6MWT)增加,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减小(P<0.05);最大呼气中段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MF%)、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酸度(pH值)、碳酸氢根(HCO3-)、碱剩余(B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联合组较呼吸器组和EDP组FEV1%、FVC、FEV1/FVC%、p(O2)、6MWT增加,p(CO2)、CAT、mMRC评分减小(P<0.05);MMF%、SaO2、pH值、HCO3-、B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DP联合呼吸训练器能够改善稳定期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及缺氧状态,提高患者运动能力,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IL-17和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17和C反应白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10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100例COPD急性加重期及100例稳定期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7及CRP水平。并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肺功能检查,计算出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率(FEV1%)。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17、CRP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0.05)。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17与FEV1%呈负相关,与血清CRP呈正相关(r分别为-0.437和0.582,均P<0.05);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IL-17与CRP呈正相关(r=0.481,P<0.05)。结论:IL-17可能参与COPD的发病,IL-17与CRP可作为监测COPD的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以及其防治方法.方法 对2005年11月-2007年2月呼吸内科COPD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OPD合并骨质疏松发病率高达22.34%.经治疗后,49例有疼痛症状者7天后症状渐好转.除1例因骨折转外科后COPD病情加重而死亡外,其余病例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