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的危险因素及血管病变。方法选取2007年2月—2011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77例,根据颅脑MRI结果,将患者分为脑干梗死组(延髓、脑桥及中脑)和非脑干梗死组,比较两组的卒中危险因素;根据颅脑CE-MRA结果分析脑干梗死患者椎基底动脉血管病变。结果 (1)脑干梗死组糖尿病、糖耐量异常率及三酰甘油(TG)水平高于非脑干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脑干梗死患者椎基底动脉无狭窄者37例(37.7%),轻度狭窄者19例(19.3%),中重度狭窄者42例(43.0%)。7例中脑梗死中椎基底动脉狭窄者6例(85.7%),79例脑桥梗死中椎基底动脉狭窄者44例(55.7%),12例延髓梗死中椎基底动脉狭窄者11例(91.7%)。结论脑干梗死的危险因素不同于非脑干梗死,糖尿病、糖耐量异常及高TG多见于脑干梗死;脑干梗死多伴有椎基底动脉狭窄,脑干梗死最常见的发病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2.
脑干梗死是指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狭窄或闭塞,引起中脑、脑桥、延髓缺血性坏死、软化,约占脑梗死的21.2%[1].随着CT及MRI的广泛应用,对脑干梗死可获得迅速、准确的诊断.现对我科近2年来经CT或MRI证实的20例脑干梗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 VBD)是一种少见的以椎基底动脉显著增长、增粗和扭曲为特点的脑血管病,一般认为与大血管结缔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有关。 VBD 患者临床表现各异:(1)无症状和体征;(2)椎基底动脉供血区急性缺血性卒中,最常见梗死部位为脑干;(3)慢性进展性症状,与脑神经、脑干或第三脑室受压有关;(4)血管破裂引起致死性症状[1-2]。表现为进展性脑干梗死和脑神经和脑干受压的 VBD 少见,现报道1例。  相似文献   

4.
脑干梗死是指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中脑、桥脑或延髓缺血、坏死、软化,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临床上较为常见,占脑梗死的20%~30%。经典脑干梗死常有眩晕、复视、构音  相似文献   

5.
椎基底动脉缺血的病因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椎基底动脉缺血的病因学研究已有了长足的进步。血管闭塞性疾病和栓塞是常见的血管因素 ,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或近端椎动脉。脂肪透明变性是引起脑干腔隙性梗死的重要原因。动脉夹层分离能引起血管腔内血栓形成 ,或成为动脉 -动脉栓塞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脑干血供来源于椎-基底动脉,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以远场电位反应脑干径路的电活动。本文报道对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疾病101例患者测试了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各波潜伏期与波间时程的变异,反应出脑干血供不良的各部定位,准确提示早期病变的存在,而临床合理治疗后的复测又显示了病变部位的好转与痊愈。这种无痛无创伤性的安全检测手段用于早期发现、定位诊断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性疾病,预防脑卒中及中风预报,较CT及EEG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7.
椎基底动脉缺血的病因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椎基底动脉缺血的病因学研究已有了长足的进步。血管闭塞性疾病和栓塞是常见的血管因素,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或近端椎动脉。脂肪透明变性是引起脑干腔隙性梗死的重要原因。动脉夹层分离能引起血管腔内血栓形成,或成为动脉-动脉栓塞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8.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诊断(附69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婕  冷振璞 《山东医药》1993,33(9):9-10
对69例以眩晕为主的椎基底动脉缺血患者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异常率为79.8%;40例行脑干诱发电位、纯听力曲线测定及前庭功能试验,初步证实眩晕以脑干中枢性异常为主占55%,脑干与内听动脉耳蜗史、前庭支同时或分别受累占20%,耳蜗支与前庭支同时或分别受累占5%。作综合辅助检查能早期诊断眩晕为主的椎基底功脉缺血性疾病,可弥补CT对后颅凹脑干病变诊断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陆卫华  唐忠志 《山东医药》2008,48(37):102-102
近年来,我们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80例眩晕症患者均为我院急诊或住院患者,眩晕发作期除有临床症状外,TCD显示椎-基底动脉血流异常,颅脑CT未见椎-基底动脉供血区梗死或出血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相似文献   

10.
TIAs 中20%~30%与椎-基底动脉缺血有关。尽管颈动脉 TIA 与椎-基底动脉 TIA 发生卒中的危险度相似,但有关影响脑干或小脑 TIA 远期预后的因素却知之甚少。作者回顾性评价了1983~1990年住院治疗的630例幕下缺血病人的功能状况。其中 TIA226例  相似文献   

11.
椎-基底动脉形态与发生脑干梗死的关系: 623 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基底动脉弯曲与双侧椎动脉粗细差异的关系,基底动脉弯曲及双侧椎动脉粗细不等与发生脑干梗死的关系。方法按时间顺序提取2005年7月至2006年7月进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脑动脉造影(MRA)检查的623人的影像资料,观察基底动脉弯曲4个等级中双侧椎动脉粗细不等发生率、基底动脉弯曲方向与椎动脉细侧侧别一致率、基底动脉弯曲4个等级中脑干梗死发生情况及双侧椎动脉精细不等本中梗死发生情况。结果在基底动脉0至3度弯曲样本中,双侧椎动脉粗细不等的发生率分别为54%,85%,83%和80%,基底动脉0度组与1,2度组有显著差异。在基底动脉1至3度弯曲且双侧椎动脉粗细不等的样本中,椎动脉细侧所在侧别与基底动脉弯曲方向的一致率为83%。基底动脉无弯曲(0度弯曲)和基底动脉1至3度弯曲组间脑干梗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双侧椎动脉粗细相等与不等组脑干梗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本组资料中,双侧椎动脉粗细不等可能是基底动脉弯曲的原因之一,基底动脉的弯曲程度及双侧椎动脉粗细不等对脑干梗死的发生未构成影响。  相似文献   

1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schemia,VBI)为临床常见病,是由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供应脑干、小脑、海马、枕叶、部分颞叶的血流,同时分出内听动脉供应内耳前庭系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巨长基底动脉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7例巨长基底动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巨长基底动脉为一少见病 ,无特异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部分可以表现为脑干及颅神经或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血管被牵拉的症状 ,CT及CTA可以发现巨长基底动脉。结论 巨长基底动脉无特定的临床表现 ,CT及CTA可以明确诊断 ,疑诊时应进行相关的检查。  相似文献   

14.
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供应大脑半球后2/5、丘脑、脑干和小脑的血液.随着PCI相关临床研究的深入和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对PCI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国际上已经用PCI(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PCI)取代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其定义很明确,就是指后循环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和脑梗死,其同义词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后循环TIA和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疾病和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等.PCI常见于中老年人,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有20%是由PCI引起.  相似文献   

15.
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所致脑干、小脑、枕叶梗死是临床上已普遍认识的现象,梗死后临床上CT、MR在同一病人身上对照检查,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报道较少。本组将24例CT、MR所见结合临床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03年10月至2005年6月,在山东省生建八三医院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30例,其中男78例,女52例。年龄为32~80岁,平均(64±6)岁,分为脑梗死组96例(大面积梗死42例,基底核腔隙性梗死51例,脑干及小脑梗死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34例(颈动脉系统25例,椎-基底动脉系6例,并存发生3例)。所有患者均经头部CT或MRI证实,脑梗死和TIA的诊断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对照组选择同期住院的无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经动脉超声检查无斑块者89例,其中,男61例,女28例。年龄为3…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对基底动脉弯曲及椎基底动脉连接部位脑桥和小脑梗死的影响。方法选择单侧脑桥或小脑后下动脉供血范围的梗死患者91例(梗死组),分析影像学资料,包括梗死侧别、椎动脉优势、基底动脉弯曲和它们的方向性关系,另选健康体检者83例(对照组)。多因素分析基底动脉弯曲的预测因素。结果梗死组椎动脉优势常发生于左侧(P<0.01)。76例患者椎动脉优势与基底动脉弯曲呈反方向(P<0.01)。脑桥梗死发生于基底动脉弯曲的对侧,小脑后下动脉梗死发生于非优势椎动脉侧(P<0.01)。与对照组比较,梗死组基底动脉弯曲方向、基底动脉弯曲分级及右侧椎动脉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椎动脉直径是预测基底动脉中、重度弯曲的惟一预测因素(OR=2.70,95%CI:1.22~5.98)。结论椎动脉流速不对称是基底动脉弯曲的重要血流动力学因素,这增加椎基底动脉连接部的脑梗死。  相似文献   

18.
联合应用MRA和BAEP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目前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椎基底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F)等辅助手段,单独应用其中某种辅助手段对该病的诊断的研究较多〔1,2〕,但联合应用MRI和BAEP的报道不多。本文联合应用MRI及BAEP动态观察脑干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椎动脉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所致双侧脑干梗死患者梗死灶的形态以及分们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椎动脉或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双侧脑干梗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根据血管病变部位分为椎动脉病变组(17例)和基底动脉病变组(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梗死灶的形态以及分布情况。结果①17例椎动脉病变患者均存在双侧椎动脉闭塞或严重狭窄(狭窄率为70%~99%),其中8例为双侧椎动脉闭塞,9例为一侧椎动脉闭塞合并对侧椎动脉重度狭窄,病变部位多位于颅内;基底动脉病变组8例患者中,基底动脉闭塞3例,狭窄5例,其中3例为重度狭窄,2例狭窄率为50%~69%。②椎动脉病变组和基底动脉病变组双侧脑干多发性小梗死灶(〈1cm)分别为15例(15/17)和3例(3/8),P〈0.05;单个大梗死灶(≥1cm)累及双侧脑十分别为3例(3/17)和6例(6/8),P〈0.05;合并小脑梗死分别为13例(13/17)和2例(2/8),P〈0.05。,结论椎动脉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所致双侧脑干梗死梗死灶的形态以及分布有所不同,前者双侧脑干多发小梗死灶较多见,后者累及双侧脑干的大梗死灶多见。  相似文献   

20.
164例脑梗死患者的TCD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共对164例脑梗死患者行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现分析结果。 临床资料:本组164例脑梗死患者.男102例。女62例;年龄40-87岁。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诊断标准,头颅CT或MRI证实大面积(≥3cm^2)梗死94例,小面积(〈3cm^2)梗死70例;前循环区(由颈内动脉系统供血。包括基底节、额、顶、颞叶)梗死120例。后循环区(由椎-基底动脉供血。包括脑干、小脑、枕叶)梗死15例。WiⅡis环供血区梗死28例;病程1~5a;有明确高血压病史61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3级及高危5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