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MRI对脑干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脑干梗死的MR图像及常用序列特点。结果(1)多为小病灶(<10mm);(2)形态多样,斑点状、线状、小片状;(3)较大病灶不越中线。结论MRI是目前脑干梗死最有效的影像学诊断方法,T2W像最为敏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与T2W加权像比较并无明显优势。MRI对脑干梗死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2.
CT检查对后颅窝病变的诊断存在局限性,伪影使后颅窝结构显示不清,限制了对脑干病变的诊断;MRI不受伪影影响,可多方位、多参数成像,对组织水肿轻微增加十分敏感.我们就脑干梗死患者的MRI诊断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3.
脑干梗死延误诊断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延误诊断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脑干梗死患者延误诊断的原因。结果误诊与患者症状不典型、未进行系统的神经系统检查以及未进行必要的颅脑MRI检查有关。结论对于疑诊脑干梗死患者,详细的询问病史,系统地神经系统检查和颅脑MRI检查能有效地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4.
脑干梗死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的临床特征、病理基础、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疗效。方法对72例脑干梗死患者经头颅CT或MRI确诊后分为介入与非介入对照两组,并分析探讨本病的特点与介入的疗效。结果延髓和中脑梗死均具有交叉性瘫痪,脑桥梗死则有不同的临床征象,可概括为四种类型:交叉性瘫痪、四肢瘫、纯偏身感觉障碍、偏瘫并偏身感觉障碍。结论脑干梗死的主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典型病例早期诊断困难,MRI对脑干梗死早期诊断最有意义,CT不能确诊脑干梗死,但有助于排除脑干出血;介入及应用降纤制剂抗纤溶治疗急性脑干梗死其疗效优于非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5.
脑干梗死指局部脑干组织坏死,在脑梗死中极为少见.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不断进步,磁共振成像(MRI)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而显著提升了对脑干梗死的确诊率,但发生脑干梗死的病因各异,神经解剖结构损害部位不同,其临床症状复杂多样,轻重不一,给预后判断带来困难.现将近年来接诊的恢复良好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过程、磁共振表现进行回顾分析,以期提高预后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脑干梗死的临床与影像诊断(附39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敏  温涛  刘杰 《山东医药》2002,42(18):35-36
脑干梗死起病急 ,症状复杂 ,表现为交叉性神经体征 ,随着 CT、MRI的广泛应用 ,诊断水平显著提高。1 996年 6月~ 2 0 0 2年 4月 ,我院共收治确诊的脑干梗死患者 3 9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 9例 ,男 2 7例 ,女 1 2例 ;年龄 3 4~ 76岁 ,平均 5 8.5岁 ,其中 8例为无症状性脑干梗死。3 9例中有高血压病 2 7例 ,糖尿病 9例 ,冠心病 5例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左心房血栓 2例 ,继往有脑梗死史 6例。本组 3 9例均符合 1 995年全国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 ,其中中脑梗死 9例 ,桥脑梗死 2 5例 ,延髓梗死 5例。1 .2 临床特征 …  相似文献   

7.
脑干梗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干梗死约占所有脑梗死的9%~21.9%。文章就脑干梗死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进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豹似大脑半球病变的脑干梗死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辉 《山东医药》2002,42(1):44-44
  相似文献   

9.
脑干梗死是临床上较常见,但表现较复杂的一种特殊部位的脑梗死,我院近3年的脑梗死178例中发现脑干梗死2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的危险因素及血管病变。方法选取2007年2月—2011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77例,根据颅脑MRI结果,将患者分为脑干梗死组(延髓、脑桥及中脑)和非脑干梗死组,比较两组的卒中危险因素;根据颅脑CE-MRA结果分析脑干梗死患者椎基底动脉血管病变。结果 (1)脑干梗死组糖尿病、糖耐量异常率及三酰甘油(TG)水平高于非脑干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脑干梗死患者椎基底动脉无狭窄者37例(37.7%),轻度狭窄者19例(19.3%),中重度狭窄者42例(43.0%)。7例中脑梗死中椎基底动脉狭窄者6例(85.7%),79例脑桥梗死中椎基底动脉狭窄者44例(55.7%),12例延髓梗死中椎基底动脉狭窄者11例(91.7%)。结论脑干梗死的危险因素不同于非脑干梗死,糖尿病、糖耐量异常及高TG多见于脑干梗死;脑干梗死多伴有椎基底动脉狭窄,脑干梗死最常见的发病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1.
38例脑干梗死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脑干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对38例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部分脑干梗死患者并无典型脑干局灶体征和症状,及时复查头颅CT或进行头颅MRI检查可确诊责任病灶。结论早期行MRI检查可明确诊断,有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但若无条件行MRI检查时,可于发病72h后行脑干薄层CT扫描,亦可帮助诊断。  相似文献   

12.
熊淑娟 《山东医药》2007,47(7):28-28
近6年来,我院收住脑干梗死患者66例。现将其临床特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脑干梗死患者66例,男36例,女30例;年龄35~84岁,平均55.5岁;既往病史有高血压病45例,糖尿病8例,脑梗死5例,心肌缺血20例,心房纤颤5例。发病在用力时12例、休息时36例、睡眠时12例,因脑供血不足治疗5例、应用抗凝剂治疗1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昏迷22例,眩晕34例,头痛18例,呕吐53例,高热12例,瞳孔改变30例,眼球运动障碍42例,交叉瘫痪17例,共济失调25例,呼吸改变11例,吞咽困难37例,脑膜刺激征22例,偏瘫17例;病情轻度15例、中度35例、重度16例;并发应激性溃疡10例,血糖增高8…  相似文献   

13.
宋迎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1283-1284
目的 探讨老年脑于梗死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7年9月至2011年9月间老年脑干梗死患者共计103例,同时选择非脑干梗死老年人群100例,对两组人群的糖尿病、心脏病、甘油三酯、胆固醇、吸烟、酗酒、血压情况等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脑干梗死与上述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同时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随访,检测上述指标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高甘油三酯血症(OR=0.37)、糖尿病(OR=6.49)、吸烟(OR=1.24)三个因素与脑干梗死关系密切,高收缩压患者具有易患脑干梗死的趋势,但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OR =0.4)、舒张压(OR=5.7)、糖尿病(OR =8.6)、甘油三酯(OR=0.329)等因素与患者预后具有相关性.结论 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可能是脑干梗死的危险因素,可以积极对原发病予以治疗,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更好的预防脑干梗死.而血压情况、糖尿病、高甘油三酯则影响患者预后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貌似大脑半球病变的脑干梗死与大脑半球梗死的临床和影像特点,并分析定位错误的原因.方法 对22例貌似大脑半球病变的脑干梗死和42例大脑半球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影像特点进行对照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区别.结果 22例貌似大脑半球病变的脑干梗死患者中,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者14例,单纯运动性瘫痪19例,头晕9例,中枢性面舌瘫8例,偏瘫伴感觉减退1例;经核磁共振证实,病灶在脑桥20例,中脑1例,延髓1例.42例大脑半球梗死患者中,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20例,单纯运动性瘫痪4例,中枢性面舌瘫35例,偏瘫伴感觉减退38例,头晕3例;经核磁共振证实,病灶均位于幕上,其中基底节区29例,大脑皮层(顶叶、额叶)13例.结论 对有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起病有头晕、临床表现为单纯运动性瘫痪的患者,要注意病灶可能在脑干,应尽早做核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干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急性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危险因素、临床特征以及影像学特点。结果高血压为急性脑干梗死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其临床表现大多不典型,病变部位以脑桥为多见,多发性、中重度血管病变为最多。结论急性脑干梗死病情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脑干腔隙性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47例脑干腔隙性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以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脑干腔隙性梗死的危险因素与其他腔隙性脑梗死相同;脑干腔隙性梗死的好发部位多在脑桥;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化,缺乏典型的脑干定位表现.结论 单纯脑干腔隙性梗死诊断较困难,需要借助磁共振成像(MRI)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急性脑干梗死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探讨不同营养支持途径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将81例急性脑干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肠内营养鼻胃管组、肠内营养鼻空肠管组。比较入院时及2周后各项营养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3组患者营养指标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肠内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鼻空肠管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结论肠内与肠外营养途径均能满足急性脑干梗死患者的营养需求,与肠外营养途径相比,肠内营养途径能减少并发症,尤以鼻空肠管组为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脑干梗死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病因及高危因素。方法根据116例脑干梗死住院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及白细胞计数确定是否存在SIRS,分析与SIRS发生相关的因素。结果116例脑干梗死患者中,SIRS70例,46例无SIRS。脑干梗死后SIRS的发生与脑干梗死的危重程度及基础疾病密切相关。存在SIRS的患者死亡率较无SIRS者明显升高。结论脑干梗死后出现SIRS提示疾病仍在进展,预后较差;除脑干梗死本身的严重程度外,患者并存的躯体疾病也是激发SIRS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脑干梗死是指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狭窄或闭塞,引起中脑、脑桥、延髓缺血性坏死、软化,约占脑梗死的21.2%[1].随着CT及MRI的广泛应用,对脑干梗死可获得迅速、准确的诊断.现对我科近2年来经CT或MRI证实的20例脑干梗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脑干梗死是指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中脑、桥脑或延髓缺血、坏死、软化,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临床上较为常见,占脑梗死的20%~30%。经典脑干梗死常有眩晕、复视、构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