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08年10月—2009年3月选取上海市某社区320例COPD患者进行现场问卷、量表调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COPD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结果社区COPD患者社会支持总分(37.64±5.96)分,低于国内常模(40.80±7.64)分,自我效能总分(74.24±9.50)分;中度水平自我效能286例(89.4%),COPD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r=0.553,P〈0.01),COPD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与自我效能各维度呈正相关(r=0.190~0.515,P〈0.05)。结论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密切相关,采用多种途径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动员家庭和社会支持手段对提高COPD患者健康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方法:于2011年4-11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广州市某医院病情稳定、准许出院的患者和门诊患者进行调查,分别使用圣乔治呼吸问卷和COPD自我效能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进行测评。结果: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症状评分与自我效能的负面影响、极端的情绪激动、体力活动、天气/环境维度评分均具有相关性(r=0.28~0.33,P<0.05)。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活动评分、影响评分及总分评分与患者自我效能的各维度评分均具有相关性(r=0.38~0.58,P<0.01)。结论: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存在关联,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越高,其生活质量也越高,提示可以从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着手,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的水平,并检测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效能量表(CSES),对102例COP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患者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及3个维度均偏低,并且两者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密切相关,增加社会支持能够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效能的增加也能提高患者对社会支持的利用,从而促进患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功能性体适能与运动自我效能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功能性体适能、运动自我调控效能量表(EX-SRES)对江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15例COPD病人进行调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其功能性体适能与运动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结果:115例COPD病人的功能性体适能各项指标处于较低水平,EX-SRES得分为45.0(36.0,54.0)分,属于较低水平。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OPD病人功能性体适能与运动自我效能呈正相关。结论:115例COPD病人功能性体适能和运动自我效能处于较低水平,功能性体适能与运动自我效能(除平衡能力)呈正相关。建议医护人员提高对COPD病人运动自我效能的关注度,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其提高运动自我效能,进而提高其功能性体适能水平。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知识水平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效能现状,并分析两者间关系,为今后开展自我管理项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知识问卷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效能量表对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及自我效能水平调查,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知识评分为(18.03±5.12)分,自我效能评分为(2.38±0.50)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经Spearson相关分析,自我效能总分(r=0.339,P<0.01)、呼吸困难管理(r=0.551,P<0.01)及情绪(r=0.374,P<0.01)评分与知识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其余3个维度得分与知识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COPD患者健康知识及自我效能水平均不高,临床及社区医护人员应重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疾病自我管理的干预,提高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认知,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水平,促进自我管理行为的建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体力活动和运动自我效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在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20名住院COPD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120例COPD病人体力活动总分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11.65(4.76,31.13)分;运动自我效能总分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68.00(49.00,89.75)分;除职业性体力活动维度外,体力活动总分、休闲性及家务性体力活动得分与运动自我效能各条目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单独运动、没有他人支持、气短时运动自我效能是影响体力活动的独立因素.结论:COPD病人体力活动处于低水平,在制定以提高体力活动为目标的干预策略时,可通过呼吸症状控制、调整支持系统,以提高运动自我效能,进而促进体力活动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现状,并分析两者间的关系,为今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开展以自我效能为理沦框架的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效能量表及圣乔治呼吸问卷对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的调查,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效能总分为...  相似文献   

8.
慢性肺阻塞疾病患者的自我效能与BODE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自我效能与BODE指数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测定5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自我效能,并采用BODE指数评分系统评定患者的BODE指数,将患者的自我效能和BODE指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自我效能均分(25.37±6.33)分,仅31.03%的患者自我效能得分处于高水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自我效能与BODE指数呈负相关(r=-0.583,p〈0.01)。结论医务人员应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自我效能,从而有利于其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对方式、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自我效能量表(CSES)、医学应对方式(MCMQ)、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量表测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自我效能、医学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效能与家属关怀度相关性。方法 采用COPD自我效能量表(CSES)、家庭关怀度量表(APGAR)对武汉某三级甲等医院143例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稳定期COPD患者自我效能总分为(80.93±15.32)分,家庭关怀度总分为(5.02±1.63)分,两者总分及各维度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COPD患者的自我效能与家庭关怀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家庭关怀度越高,患者的自我效能也越高,因此,医护人员应大力倡导稳定期COPD患者家庭成员对患者关心与支持,从而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用脉冲振荡法(IOS)法测定呼吸阻抗与常规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COPD患者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查和IOS测定,比较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IOS测定指标中共振频率、R5、R5~R20、X20和X25等与通气功能指标、残总百分比和静息时氧及二氧化碳分压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IOS测定可以反映COPD患者的肺功能状况,测定结果重复性好,在临床上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吴松燕  曹丽嫚  肖月 《全科护理》2021,19(13):1807-1810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症状体验情况和自我效能感水平,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6月就诊于医院的14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病人填写一般资料调查表、记忆症状评估量表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效能感量表。结果:病人最常见的5个症状分别为气促/呼吸困难、缺乏活力、咳嗽、焦虑不安和睡眠不足。自我效能感量表总分为(78.13±17.57)分,得分指标为50.4%。病人的症状体验得分与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症状体验较差,自我效能感为中等水平,两者之间呈负相关。临床医护人员要注意同时加强病人的症状管理和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希望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和Herth希望量表(HHI)对我院呼吸内科73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希望水平总分与面对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530,P<0.01),与屈服呈负相关(r=-0.678,P<0.01);希望水平中的“与他人的亲密关系”与回避呈负相关(r=-0.337,P<0.01).[结论]希望水平可影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疾病应对方式,应将提高病人的希望水平作为临床工作的重点,以使病人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解放军第401医院2016年1-8月收治的COPD患者104例,使用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the Mishel’s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MUIS)、医学应对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分值范围为46~138分,平均(88.08±16.14)分,单题平均得分为(2.67±0.49)分。处于不确定感低程度的患者12例占11.54%,中等程度者89例占85.58%,高程度者3例占2.88%。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其两因子与"面对"、"回避"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屈服"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5)。结论 COPD患者存在疾病不确定感,而且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显著相关,应该引起护理人员的足够重视,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应该给予积极的支持和引导,从而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全球倡议(GOLD)之前中华呼吸学会(CRA)和美国胸科学会(ATS)及GOLD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分级标准.方法:对713例CODP患者的肺功能测定结果分别按1997年CRA和1995年ATS的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并比较,同时对FEV1%预计值与PEF%、Vmax75%、Vmax50%、Vmax25%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反映气流受限及肺功能受损程度的FEV1%预计值及FEV1/FVC、FVC%、PEF%、Vmax75%、Vmax50%、Vmax25%、MVV%、VC%等指标CRA和ATS的分级标准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按CRA分级标准,713例中COPD重度患者所占比例最高,达55.9%;按ATS分级标准则是轻度患者所占比例最高,达54.1%.相关分析显示,按CRA分级标准,轻度COPD患者的FEV1%预计值与PEF%和Vmax75%无明显相关性,但与Vmax50%、Vmax25%明显相关;中、重度及按ATS分级标准划定的轻、中、重度患者FEV1%预计值与PEF%、Vmax75%、Vmax50%、Vmax25%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结论:1997年CRA的COPD分级标准较1995年ATS标准以及以ATS标准为蓝本的GOLD标准更能客观、准确地反映COPD患者的肺部病变及肺功能受损程度、工作劳动能力及生活自理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稳定期COPD患者BODE指数与疲乏症状的相关性,为临床评估、预测、控制疲乏症状,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案提供新途径.方法 对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120例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调查.采用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6 min步行距离(6MWD)、体重指数(BMI)、肺功能及疲乏量表-14(FS-14)等方法,分析BODE指数与疲乏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疲乏症状与BODE指数、mMRC成高度线性正相关;与6MWD成高度线性负相关;与FEV1%预计值、BMI成显著性负相关.结论 稳定期COPD患者疲乏发病率高,BODE指数及各因子与疲乏症状相关度高,是预测和评估COPD患者疲乏症状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便秘患者自我效能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患者自我效能与焦虑、抑郁状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和Zung's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102例门诊FC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FC患者自我效能总分(62.13±16.68)分,其中73.5%(75例)患者的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14.7%(15例)处于低水平,仅有11.8%(12例)处于高水平;(2)FC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40.6±8.9 vs 37.2±12.6,50.5±9.2 vs 41.9±10.6,P<0.01);(3)自我效能总分与焦虑、抑郁评分负相关(r=-0.343、-0.388,P<0.01).结论 FC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且与自我效能水平负相关,提示护理人员应重视提高FC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从而改善其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对社区稳定期COPD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15例稳定期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8例,观察组10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末分别采用COPD自我效能量表、COPD临床问卷进行评定。结果干预6个月末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和生存质量总分分别为(77.57±5.74)分和(29.84±4.14)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动机访谈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行为改变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健康促进行为、自我护理行为现状及两者的关系。[方法]对长沙市4所社区服务中心97例老年COPD病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健康促进行为问卷和COPD病人自我护理行为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COPD病人的健康促进行为、自我护理行为得分分别为(117.86±4.94)分、(89.07±1.51)分,均处于中等水平;其自我护理行为与健康促进行为呈正相关(r=0.497,P〈0.05)。[结论]长沙市社区老年COPD病人健康促进行为和自我护理行为有相关性,社区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重视评估和增强病人的自我护理行为能力,使病人能更好地执行健康促进行为,从而提高病人的健康促进行为和自我护理行为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