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索皮质类固醇激素对IgE介导态反应的作用机理,本实验观察了外用皮质类固醇对异位性皮炎(AD)皮损处LCFcεRI的影响。结果显示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可降低LCFcεRI结合IgE的能力,导致表皮IgE^+LC显著减少。推测皮质类固醇激素可通过减少LC表面的IgE分子,而干扰LC的递呈抗原能力,抑制皮肤免疫及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高亲和力IgE—fC受体介导IgE结合至郎格罕细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秉鹤 Rieger  A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3,26(6):354-356,T002
正常人表皮郎格罕细胞能特异性结合IgE,这种结合能被针对高亲和力IgE-Fc受体单克隆抗体15-1完全阻断。然而,抗低亲和力IgE-Fc受体mAbMHM5抗II型IgG-Fc受体mAb,IV.3或乳糖则不能阻断IgE结合至LC。这些观察结果提示IgE结合至LC是通过FcεRI,而不是FcδRII,FeγRII或IgE结合蛋白所介导。免疫标记研究进一步显示抗FcδRImAb能特异性标记LC表面本研究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种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因复杂。T细胞受体 (TCR) ζ链是一种关键的信号转导分子 ,它在大多数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但SLET细胞中TCR/CD3触发下游信号转导中间体磷酸化和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增加 ,说明存在另一种信号转导机制。Fcε受体Ⅰ型γ链 (FcεRⅠγ)、CD3η链均属于 ζ链蛋白家族成员。FcεRⅠγ是高亲和性IgE受体的组成成分 ,有 1个细胞质免疫受体酪氨酸碱基活化基序(ITAM)。与TCRζ链经ZAP 70介导信号不同 ,FcεRⅠγ信号转导通过磷…  相似文献   

4.
皮质类固醇激素合并环孢菌素治疗SLE4例临床观察贺为东,白兆震,何春涤,马成林,马在墀,陈洪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皮肤科(邮政编码110001)对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小剂量环孢菌素(CSA)同时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皮质类固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骨代谢及钙调节激素的影响。方法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31例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的SLE患者血清骨钙素,甲状旁腺激素及降钙素水平。结果 采用皮质类固醇治疗的SLE患者血清骨钙素、降钙素水平明显下降,而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则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在统计学上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提示皮质类固醇可通过降低成骨细胞的活性而使骨形成受到抑制,结论 血清风钙素可作为  相似文献   

6.
二青汤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淋巴细胞集落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免疫性疾病,常累及多个器官,危及患者生命。T淋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TL-CFU)可反映细胞免疫系统中有T增殖和分化能力的祖细胞或前体细胞的活性水平,是评价细胞免疫缺陷的一个敏感指标。国内外均报道过SLE患者TL-CFU低下[1,2],目前治疗SLE患者常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用中药治疗亦有报道。我们采用青风藤为主的中药汤剂治疗SLE并研究TL-CFU的变化,旨在找出治疗SLE的最佳方案。一、病例和方法1病例:1994年5月至1996年7月在本院皮肤科和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阴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引起的副作用及治疗情况.方法:对51例外阴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引起副作用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51例患者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为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潮红、粟丘疹、丘脓疱疹、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等临床表现.在停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后又出现局部皮肤发红、水肿、灼热和瘙痒,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后又可以控制症状.结论:长期外阴外用皮质激素副作用明显,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和激素渐退疗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表皮郎格罕细胞表达高亲和力IgE-Fc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证实抗F RImAb特异性地结合至郎格罕细胞(LC)表面,我们用免疫金标记技术进行了免疫电镜检查。发现5nm金颗粒不连续性地分布于LC,而非其它表皮细胞表面,从而证明LC是抗Fc RI反应性表皮细胞。最后,为了了解LC的Fc RI基因表达与否,进行了PCR试验。结果显示在富集LC而非去除LC的表皮细胞悬液中存在Fc RIa、 和 链的转录物。总之,本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证明正常人表皮LC表达F RI。  相似文献   

9.
表皮郎格罕细胞表达高亲和力IgE-Fc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证实抗F RImAb特异性地结合至郎格罕细胞(LC)表面,我们用免疫金标记技术进行了免疫电镜检查。发现5nm金颗粒不连续性地分布于LC,而非其它表皮细胞表面,从而证明LC是抗Fc RI反应性表皮细胞。最后,为了了解LC的Fc RI基因表达与否,进行了PCR试验。结果显示在富集LC而非去除LC的表皮细胞悬液中存在Fc RIa、 和 链的转录物。总之,本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证明正常人表皮LC表达F RI。  相似文献   

10.
中药扶正培本方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SLE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扶正培本方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SLE的初步观察陆右之,陈金,周荣兴,王允明,曾华,庄杰SLE常以亚急型为多见,常有脾肾气阴两虚之证,为此我们拟出扶正培本方中药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治疗SLE54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和方法1.1病例...  相似文献   

11.
环孢素A治疗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1例范志莘傅琳玲李建华①(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210029)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EPF)的疗法包括局部疗法和系统疗法,如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UVB光疗、DDS、氧保泰松、消炎痛、秋水仙素、甘草素(glycyrh...  相似文献   

12.
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皮肤病患者的斑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含不同皮质类固醇激素外用药的斑试剂对172例有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史的皮肤病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结果12例(7.0%)对多种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有反应。其阳性率仅次于橡胶促进剂、香料、苯唑卡因及白降汞,是第5位常见的过敏原。皮质类固醇激素过敏多见于钱币状湿疹,瘀积性皮炎等慢性皮肤疾患。临床表现多为皮损迁延不愈,但也可发生急性接触性皮炎。过敏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无关;交叉过敏与多价过敏现象常见;未见全身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用ABC免疫过氧化酶技术和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在异位性皮炎等皮肤冰冻切片上观察郎格罕细胞的分布及IgE^+/OKT6^LC的存在;同时应用ELISA法测定了部分患者血清IgE^/LKT6^+LC的存在。在血清IgE水平不高的湿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等非AD皮损内也见到IgE^+/OKT6^+LC的存在。我们认为IgE^+LC的存在并非对AD是特异的。  相似文献   

14.
小剂量皮质类固醇冲击治疗SLE8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治疗SLE的更好的投药方式及减少其副作用,采用小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冲击治疗轻、中度SLE83例。效果良好。与常规治疗效量相比,其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治疗1个月后激素平均剂量明显减少(P<0.001),而且副作用较轻。该疗法可以较广泛地应用于治疗轻、中度SLE。  相似文献   

15.
狼疮带试验(LBT)是诊断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SLE患者因无皮损,临床上易造成误诊、但通过患者正常皮肤组织的LBT后,结合各种化验结果,能进一步确诊SLE。通过试验发现患者皮肤和肾脏的Ig沉积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皮肤LBT(+)的患者多有肾脏损害、且皮肤内沉积的Ig数目越多,荧光强度越高、肾病的发生率就越高,病情也较重,预后相对较差。对大疤和疤疹样皮肤病DIF检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患者在棘细胞间或基底膜处有IC的沉积、总阳性率为82.6%,是早期诊断这类疾病的一种十分可靠的方法。对硬皮病,皮肌炎这类自身免疫性疾病,通过临床表现,结合DIF的检查结果,对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于LBT沉积Ig的类型,如果同时具有IgG、IgA、IgM沉积提示病情较活动,而仅有C3沉积也同样有诊断意义。但仅有IgM沉积时提示病情较轻。在SLE患者,如果同时存在两种以上Ig沉积或与C3并存时,荧光强度在(++)以上常出现多脏器的损害,特别肾脏损害较重。在疤病患者有两种以上Ig同时存在时,强的松的用量常常达到80mg/日以上。因此,根据Ig沉积的类型、数量、强度可作为疾病的治疗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皮质类固醇激素外用有多种皮肤方面的副作用,诸如皮肤萎缩、萎缩纹、毛细血管扩张、紫癜、痤疮、色素异常、酒渣鼻样皮炎、口周皮炎、胶样粟丘疹、光过敏、多毛、不易辨认的癣,感染的诱发和恶化,以及鱼鳞病样变化等。但较为严重的和难以处理的是皮质类同醇激素依赖性皮炎(corticosteroid dependent dermatitis,CDD),主要发生在较长时间外用高效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的患者。其特点是用药后原发病情可能迅速改善,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35岁。发现腹部包块伴触痛1月就诊。28岁时因复发性口腔、外阴粘膜溃疡,皮肤结节性红斑伴高热诊断白塞病,服用皮质激素好转。本次就诊前2个月自行停服皮质激素。体检:T36.8℃,心肺正常,腹正中可触及鸭蛋大小肿块,搏动( ),压痛( ),未闻及杂音。皮肤检查未见皮疹及皮下结节,口腔及外阴粘膜无溃疡。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蛋白电泳、血清IgG、IgA、IgM均正常。RF(-),ESR60mm/1h,CRP33.1mg/L,B超及动脉造影证实腹主动脉下段有3.5cm×3.5cm动脉瘤,伴附壁血栓。治疗 除应用激素等药物对白塞病治疗外,…  相似文献   

18.
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   总被引:66,自引:1,他引:66  
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皮质类固醇激素外用制剂使用不当或滥用所导致的皮肤非化脓性炎症。作者复习有关文献 ,就该病的概念、流行病学、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中西医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常见的血液系统表现,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皮质类固醇和环磷酰胺(CTX)对狼疮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有良好疗效,少数皮质类固醇无效者称为顽固狼疮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SLE临床治疗学的难题。我们自1993年以来,试...  相似文献   

20.
挪威疥伴皮肤白念珠菌感染2例王根录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邮政编码310009)例1男,76岁。因患成人线状IgA大癌性皮肤病住某医院治疗,先后内眼及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生素、DDS、特非那丁等。因患肺炎转内科治愈后,全身皮损疫痒加重,尤以晚上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