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耳穴埋豆与早期乳腺穴位按摩联合应用促进乳汁分泌的效果,提高母乳喂养,减少乳腺炎的发生。方法选取2013年3~10月在本院自然分娩的产妇1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4例,对照组83例。对照组行产科常规护理及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耳穴埋豆治疗并在产后2h及时进行乳房穴位按摩。结果观察组泌乳率,泌乳量,乳房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耳穴埋豆方法和早期乳房穴位按摩的应用可促进产后乳汁分泌,增加泌乳量,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及乳房按摩对促进乳汁分泌及减少产后出血量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产妇60例按产妇和家属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按产科常规进行乳房护理,观察组在阴道产产后2h、剖宫产术后4h即开始乳房穴位按摩,按摩手法及乳房护理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及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情况较对照组好,24h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穴位及乳房按摩能促进乳汁分泌,减少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后穴位按摩对促进乳汁分泌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产妇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产后护理;产后穴位按摩组60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比较两组产妇泌乳改善效果,产后24、48h泌乳量评分,泌乳时间以及乳房胀痛发生率等。结果产后穴位按摩组患者泌乳改善总有效例数为57例,总有效率为95.0%;产后穴位按摩组产妇泌乳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产后穴位按摩组产妇产后24、48h泌乳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产后穴位按摩组产妇泌乳时间及乳房胀痛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后穴位按摩对促进乳汁分泌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提高泌乳量,缩短泌乳时间,减少乳房胀痛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乳房按摩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将216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产后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于产后6h给予乳房按摩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以及乳房肿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多、乳房肿胀的发生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乳房按摩干预可促进乳汁分泌,降低乳房肿胀的发生率,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赵氏雷火灸配合乳房按摩改善产后乳汁分泌的效果。方法将本院自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住院分娩中396例产妇随机分为A、B组。A组产妇产后予赵氏雷火灸,灸双侧乳根穴、膻中穴,并接受常规产后护理和乳房按摩。B组产妇仅接受常规产后护理和乳房按摩。观察和测量两组产妇分别在产后24、48、72 h泌乳始动时间和泌乳量充足情况。结果两组比较,A组乳汁分泌始动时间24 h内明显提前、泌乳量48 h内明显增加,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赵氏雷火灸具有使产妇乳汁分泌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后进行乳房按摩在促进乳汁分泌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足月分娩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及58例,观察组产后第1天开始给予乳房按摩,按摩手法及乳房护理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乳房按摩,结果实验组产妇乳汁分泌情况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产后早期进行乳房按摩可增加乳房的血液循环促进乳汁分泌增多,从而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对产后泌乳及产后康复的效果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足月分娩的180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90)和观察组(n=90),对照组产妇接受产后的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穴位按摩,对比两组产妇开始泌乳时间、产后前3d泌乳量及穴位按摩对产后康复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90例产妇,在产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穴位按摩,开始泌乳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产后前3d的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乳房肿胀评分、乳房疼痛评分、子宫复旧时间、恶露消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穴位按摩可以明显促进产妇的产后泌乳及产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术后早期乳房按摩护理对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3月行剖宫产的产妇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7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观察组产妇早期进行乳房按摩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产后乳汁淤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早期乳房按摩手法简便、便于掌握,可有效促进早期泌乳,值得在产科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乳房按摩对产妇乳汁分泌和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6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乳房按摩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泌乳量、母乳喂养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4、48、72、96 h泌乳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3.33%(280/3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240/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乳房按摩可有效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对于改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情况、提高产妇护理满意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后进行乳房按摩在促进乳汁分泌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住院分娩无妊娠合并症、足月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观察组产后第1天开始给予乳房按摩,按摩手法及乳房护理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对照组按照产科常规进行乳房护理。结果治疗组产妇乳汁分泌情况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产后早期进行乳房按摩可促进乳汁分泌增多,从而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乳房穴位按摩对减轻乳房胀痛和促进乳汁分泌的影响。并总结相关的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访视的200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乳房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乳房穴位按摩,比较两组产妇在选用不同护理模式后,在减轻乳房胀痛和促进乳汁分泌方面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乳房胀痛症状明显减轻,且乳汁分泌较为充足,相比于对照组具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产后及时进行中医乳房穴位按摩可以有效地减轻乳房胀痛,且对于产妇的乳汁分泌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适合在社区护理中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进行催乳治疗对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后30min内使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进行催乳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母乳喂养指导,观察和测量两组乳房乳汁分泌情况。结果观察组泌乳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使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进行催乳治疗对初产妇产后泌乳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有利于促进母乳喂养成功。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胀奶时对乳房进行按摩,对产妇乳汁的排出、泌乳量、婴儿吸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50例,对照组产妇产后按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于产后胀奶时给于乳房按摩,打通输乳管、清理乳头污垢、纠正畸形乳头、辅导婴儿正确有效的吸吮。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产妇乳汁排出通畅,婴儿吸吮顺利,泌乳量明显增加可以满足婴儿的需要,解除了产妇产后胀奶带来的不适,提高了母乳喂养。结论通过实施发现此法简单易掌握,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乳房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06例剖宫产术后母婴分离产妇分到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3例,观察组产妇予以早期乳房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72h乳汁量及产后72 h内乳房肿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产妇的产后72 h乳汁量分别为(161.26±12.32)m L、(69.33±6.46)mL;产后72 h内乳房肿胀发生率分别为7.55%(4/53)、24.53%(13/53);两组比较,P <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母婴分离产妇中施以早期乳房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产妇乳汁的分泌,降低乳房肿胀发生率,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促进产后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180例初产顺产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特殊乳房护理,包括乳房和穴位按摩、极早哺乳、饮食以及心理护理等,比较两组病例的泌乳始动时间和泌乳量。结果观察组48 h内开始泌乳者占92.2%,对照组81.1%,经统计学检验,χ2=4.81,P<0.05,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观察组71(78.9%)例泌乳充足,对照组58(64.4%)泌乳充足,χ2=4.62,P<0.05,观察组患者泌乳量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产后乳汁分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乳房穴位按摩的护理效果.方法 采用两组产后产妇进行对照研究,选择2010年7月-2011年6月在我院产科经阴道分娩产妇300例,随机(采用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例.研究组在产后按产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产后第2小时开始对乳房的膻中、中俯等5个穴位进行按摩;对照组只按照产科常规进行乳房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第3天乳房胀痛程度、乳汁分泌量及产后第4天新生儿黄疸发生情况等.结果 研究组产妇乳房Ⅰ级(轻度)和Ⅲ级(重度)胀痛分别占35.3%和9.3%,而对照组Ⅰ级(轻度)和Ⅲ级(重度)胀痛分别占18.0%和34.0%,研究组产妇乳房胀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 0.01);研究组产妇乳汁量多的占73.3%,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为12.0%,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 产后进行乳房穴位按摩可减轻乳房胀痛,促进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和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产后穴位按摩对预防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将377例产妇按自愿的方式分为两组,产后实行穴位按摩的为观察组,共189例。实施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共188例。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排尿情况。结果经过穴位按摩的产妇能自行排尿较顺畅,发生尿潴留比例明显减少。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穴位按摩能有效地预防及减少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同时增加产妇排尿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李榕 《现代临床医学》2016,42(3):221-222
研究产后手法按摩联合低频脉冲理疗对乳汁分泌的促进效果。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在我院生产的102例产妇,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含51例产妇。对照组采用产后手法按摩单独促进乳汁分泌,观察组采用产后手法按摩及低频脉冲理疗联合促进产妇乳汁分泌,观察并对比2组产妇乳汁分泌的促进效果。观察组泌乳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19 h内泌乳的孕妇多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乳量较为充足,母乳喂养率较高,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法按摩联合低频脉冲理疗能有效促进产妇乳汁的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有利于产妇和婴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配合药膳食疗改善产后乳汁分泌的效果。方法将102例产后乳汁不足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和常规乳房护理,按需哺乳。试验组除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和常规治疗护理外,采取穴位按摩配合药膳食疗改善患者产后乳汁分泌不足。观察2组72h内乳汁分泌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母乳充足率为58.8%高于对照组的7.8%,母乳不充足率为41.2%低于对照组的9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穴位按摩配合药膳食疗,可明显改善产后母乳不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科选产后乳房按摩对促进产妇催乳的护理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分娩以后的产妇一共有10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产妇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乳房按摩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的泌乳时间为(29.1±6.4)h,乳房胀痛缓解时间为(2.2±1.1)h,对照组产妇的泌乳时间为(35.4±6.1)h,乳房胀痛缓解时间为(4.5±1.8)h,研究组产妇的泌乳时间和乳房胀痛缓解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的乳汁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妇采取乳房按摩,可以使其乳房胀痛得到明显缓解,对乳汁分泌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使泌乳质量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