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防治。方法对2年间收治的70例黄疸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引起黄疸的病因:母乳性黄疸38例,围产缺氧8例,入量不足及胎粪排出延迟6例,头颅血肿4例,分娩方式异常2例,感染因素4例,ABO溶血及红细胞增多症各2例,遗传因素1例,原因不明3例。预后:68例痊愈,2例转院换血治疗。结论引起黄疸的主要原因为围产因素,对重度母乳性黄疸的患儿在停母乳及兰光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神经系统症状。早期喂哺促进肠蠕动使胎粪排出,减少肠-肝循环。对高危儿先期做好围产期保健,是减少围产缺氧所致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新生鼠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模型建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2种不同方法建立新生SD大鼠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模型的效果.方法 分别通过腹腔注射胆红素(试验组A)和皮下注射盐酸苯肼(试验组B)建立模型,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比较3组大鼠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和死亡率.结果 腹腔注射胆红素与皮下注射盐酸苯肼均能造成新生鼠高胆红素血症,而皮下注射盐酸苯肼所引起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和未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比值显著高于腹腔注射胆红素组(P<0.01),死亡率显著低于腹腔注射胆红素组(P<0.01).结论 皮下注射盐酸苯肼制作的新生鼠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模型比腹腔注射胆红素制作的模型更为典型,更能模拟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一种症状,临床上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注意给予充足的水分及葡萄糖,多可自行消退。若血胆红素超过一定指标,则需积极治疗,以免发生胆红素脑病(核黄疽),遗留永久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可能。蓝光照射(简称光疗)对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高胆红索血症治疗不失为一项重要措施,它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积极合理的护理对于患儿病症的恢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病症之一,可由不同病因引起。我科近几年收治的108例新生儿高胆,均采用药物,白蛋白,光疗等综合治疗,已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临床症状之一,尤其是早期新生儿,根据实验室测定胆红素总值和结合胆红素的浓度可分为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高结合胆红素血症和混合性高胆红素血症[1],而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常可引起胆红素脑病,严重者危及生命或损害神经系统遗留后遗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为做好高胆红素血症的防治,减少伤残,现将2006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6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间歇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300例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接受基础疾病和酶诱导剂等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间歇性光疗:4~8h/d,2~4h/次,2次/d。对照组患儿给予持续性光疗,12h/d,1次/d。两组疗程3~5d。两组患儿均在实施光疗前和光疗后,取空腹静脉血2mL,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观察两组患儿总光疗时间和黄疸消退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每小时下降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光疗时间和黄疸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光疗法能够显著改善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179例临床病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探讨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病因构成、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对179例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进行病因综合分析。结果(1)病因以感染因素占首位,31.28%(56/179);其次是溶血因素及围产因素,分别为26.82%(48/179)、12.29%(22/179);(2)病因与发病时间的关系:48例溶血因素及22例围产因素均发生在日龄<3d内,发病日龄>3d以感染因素为主,还有母乳性黄疸。结论早期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以溶血因素及围产因素为主,中晚期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则以感染因素为主。故加强围生期保健,加强预防及抗感染,减少孕期及产时并发症的发生可有效减少新生儿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症状之一,分为高结合胆红素血症和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其中以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占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9.
黄勤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2):174-175
目的对比间歇蓝光与持续蓝光治疗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至2012年收治的60例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持续蓝光治疗,实验组采用间歇蓝光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前血清间接胆红素为(275.7±35.3)μmol/L,治疗后血清间接胆红素为(103.9±9.5)μmol/L;实验组治疗前血清间接胆红素为(272.2±34.1)μmol/L,治疗后血清间接胆红素为(105.2±7.7)μmo]/L。对照组腹泻11例、发热6例、皮疹16例,实验组腹泻3例、发热1例、皮疹7例。结论采用间歇蓝光与持续蓝光治疗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都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是问歇蓝光对患儿造成的不良反应较少,在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0.
蓝光毯治疗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蓝光毯治疗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6月~2005年6月收治122例,其中对68例单纯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早产患儿,进行随机分组,两组除进行相同综合常规治疗外,治疗组予蓝光毯照射退黄,对照组用蓝光箱内照射.结果两组整体退黄程度及胆红素下降程度无明显差异,但蓝光毯优点多,副作用少,使用方便,更适宜早产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腺苷蛋氨酸治疗新生大鼠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治疗新生大鼠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HUB)的作用机制。方法:95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治疗对照组和实验组,皮下注射盐酸苯肼建立HUB模型,建模同时3组分别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苯巴比妥/尼可刹米和腺苷蛋氨酸,每天1次,共7d。不同时间采血测定3组大鼠血清胆红素水平及肝脏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基转移酶(BUGT)活性。结果:与同期模型对照组比较,治疗对照组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水平更低,BUGT活性更高(P<0.05或P<0.01);与同期模型对照组和治疗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水平显著更低,BUGT活性更高(P<0.05或P<0.01)。结论:腺苷蛋氨酸可通过升高肝脏BUGT活性,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水平,有效治疗新生大鼠HUB。 相似文献
13.
血安定纠正婴幼儿早期低血容量性休克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血安定用于婴幼儿急腹症 ,在麻醉及围术期输液 ,扩充患儿有效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等抗休克效果。方法 :选择 3 0例婴幼儿急腹症伴早期低血容性休克 ,需紧急施行“剖腹探查”手术病例 ,麻醉及围术期使用血安定输液 ,同时连续监测心率 (HR)、收缩压 (SBP)、脉压差、中心静脉压 (CVP)、血氧饱合度 (SpO2 )、手指甲床充盈时间、尿量等。结果 :使用血安定静脉输液 15min后 ,SBP回升 ,脉压差增宽 ,SpO2 升高 ,HR减慢 ,手指甲床充盈时间缩短 ,尿量增多 (P<0 .0 5 ) ;3 0min后CVP也升至正常 (P <0 .0 1) ,而且随后各时间段七项指标皆维持平稳向好的趋势。结论 :麻醉及围术期输注血安定 ,能迅速纠正急腹症伴早期低血容量性休克患儿的有效血容量不足 ,改善微循环 ,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为进一步治疗和促进患儿术后恢复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4.
雷鸣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30):10-11
目的 通过分析阴道混合性感染的微生态状况,将阴道混合性感染患者进行合理分类并确诊,为以后的临床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2009年7-12月我院收治的阴道混合性感染患者78例,首先查看患者的基本身体情况,患病程度及分泌物的酸碱度,经过医学处理后,进行阴道微生态状况分类.结果 78例患者中,单一感染37例,占47.43%;混合感染41例,占52.56%.29例患者同时患有细菌性阴道炎和霉菌性阴道炎,占37.18%,12例患者同时患有滴虫阴道炎和霉菌性阴道炎,占15.38%.混合感染患者中31例阴道痛,占39.74%,10例pH值>5,较正常人群偏高,占12.82%.结论 微生态状况检查能够准确地分析出女性阴道混合性感染患者的患病类型,是医生确诊的前提和依据,建议将其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中.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分析间断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间收治的8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持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采用间断蓝光照射治疗。结果观察组中显效27例,占总数的67.5%,有效12例,占总数的30.0%,无效1例,占总数的2.5%,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中显效29例,占总数的72.5%,有效10例,占总数的25.0%,无效1例,占总数的2.5%,总有效率为97.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间断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米非司酮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78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择2010年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8例,于月经第5天开始服用25 mg米非司酮片,每天服用1/2片,连续服用10 d后改为服用1/4片,连续服用3个月后改为服用1/6片,不间断服用6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激素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服药6个月后,治疗总有效率为85.90%;治疗后黄体生成素和血孕酮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激素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服药期间不良反应较轻,且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 米非司酮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较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治疗胰腺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胰腺炎患者237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17例给予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1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发生25例胃肠道反应,治疗组仅发生4例胃肠道反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胰腺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具体总结分析对于异常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宫腔镜进行治疗的效果以及价值,提高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状态。方法对我院进行治疗的89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全面性回顾分析,并选取89例我院采用药物治疗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进行全面对比。结果采用宫腔镜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的患者(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性药物治疗来说,宫腔镜治疗子宫异常出血的总体效果更为明显,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赵春萍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5):455-457
目的:分析处方点评工作中暴露的问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以随机抽样法抽取每月门诊处方100张,共计1 400张,对其进行分析、点评。结果: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相符、用法与用量不适宜、违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使用疗程过长、联合用药不适宜、有配伍禁忌或潜在不良相互作用、溶剂使用不当等。门诊不合格处方161张,占总抽查处方数的11.5%。其中适应证不适宜处方所占比例最大,共49张,占不合格处方数的30.4%;其次是用法、用量不适宜的处方较多,共31张,占不合格处方数的19.3%。结论:处方点评是了解临床用药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进行处方点评,剖析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合理干预,将有利于提高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