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胰头癌的超声学特点和B超在胰头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38例疑为胰腺癌患者进行胰腺B超检查及CT检查,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同时对比观察B超和CT在胰头癌诊断中的异同.结果 38例疑为胰腺癌的患病者最终有28例证实为胰头癌患者,B超检查检出21例,诊断符合率为75.0%,CT检出24例,诊断符合率为85.7%.B超与CT比较,各项观察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B超和CT对胰头癌检查诊断符合率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55岁,因"上腹痛4d"入院,不伴黄疸,无消化道出血史,否认胰腺炎病史.入院时体检:上腹部深压痛,无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彩超和上腹部增强CT提示胰头占位,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CA19-9等肿瘤标志物、肝功能、血淀粉酶等检查均正常.初步诊断为:胰头占位,肿瘤?;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见胰头部5cm×4cm×3cm大小包块,边界清楚,包膜完整,与十二指肠有间隙,周围未见肿大淋巴结,胆囊内扪及结石,腹盆腔其余器官未见异常.先切取部分组织送术中快速冷冻活检,报告"胰头梭形细胞肿瘤,提示胃肠外间质瘤可能".遂行包含肿瘤的胰头切除、胰肠Roux-en-Y吻合术,胆囊切除术.术后病检证实胰头部的胃肠道外间质肿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E-GIST),免疫组化显示CD117(+)、CD34(+)、DOG1(+).术后恢复顺利,第7天康复出院.由于经济原因未能服用格列卫,至今已随访半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影响胰头癌、壶腹部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生存期的因素.方法 收集1990年1月至2005年6月因胰头癌、壶腹部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95例患者,有完整随访资料的68例纳入分析.观察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术前黄疸、GPT、贫血,临床分期,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住院期间输血量.Kaplan-Meier法计算累计生存率,单因素分析采用Log rank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胰头癌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37%,12%,12%;壶腹部癌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0%,38%,31%.单因素分析提示,胰头癌患者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输血量与预后有关(P<0.05);壶腹部癌患者的各观察指标与预后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提示输血是胰头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壶腹部癌患者无明确的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输血是影响胰头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有助改善胰头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65岁,持续性中上腹胀痛20 d,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无发热.10 d后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呈进行性加重,无皮肤瘙痒.腹部超声:胆总管扩张,直径1.2 cm;胰头、胰体、胰尾直径分别为7 cm、2.2 cm及2.0 cm.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78岁.胰腺占位2年,伴全身黄染、皮肤瘙痒1个月入院.1999年因右肾细胞癌行右肾切除术,淋巴结及周围组织无转移,术后定期复查未见异常,2004年B超示胰腺、胰管扩张,MBI检查未见异常.2005年12月CT示胰管扩张,胰头、胰尾部局限性增粗,动脉期可见胰腺实质内多发大小不等的高强化占位性病变影.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示胰尾部有结节影,约2.0cm,呈略不均匀中高信号,边界清,胰管体尾扩张,胰头可见混杂信号,肝内外胆管无扩张.  相似文献   

6.
翟健  庄晓萌等 《胰腺病学》2002,2(3):130-130
患者,男性,65岁,持续性中上腹胀痛20d,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无发热。10d后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呈进行性加重,无皮肤瘙痒。腹部超声:胆总管扩张,直径1.2cm;胰头、胰体、胰尾直径分别为7cm、2.2cm及2.0cm。胰头部见一低回声区,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约4.8×5.0cm(胰管无扩张);双肾积水。CT对提示:胰头增大,胰周渗出,肝内外胆管轻度扩张。血常规:WBC 10.8×10~9/L、中性粒细胞64.3%。血淀粉酶563U/L。总胆红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胰头-壶腹区肿瘤与胰十二指肠动脉弓的关系,提高对该区肿瘤组织来源的定性诊断水平。 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术前行64排螺旋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胰头-壶腹区36例肿瘤,包括胰头癌10例,胰头神经内分泌肿瘤8例,胰头实性假乳头状瘤2例,胰头淋巴瘤1例,十二指肠乳头癌8例,十二指肠淋巴瘤1例,十二指肠间质瘤1例和胆总管癌5例。回顾分析其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与胰十二指肠动脉弓的关系。 结果胰头来源肿瘤使胰十二指肠动脉弓向右移位,恶性肿瘤对血管有包埋;胆总管来源肿瘤使胰十二指肠动脉弓向右移位,但肿瘤对血管无有包埋;十二指肠壶腹部来源肿瘤使胰十二指肠动脉弓向左右移位,恶性肿瘤对血管无有包埋。 结论胰十二指肠动脉弓的移位和包埋征象在胰头-壶腹区肿瘤的CT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确定胰头癌和壶腹癌在导致胆管梗阻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分析患者住院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之前的肝功检测指标与梗阻近段胆管直径的相关性.结果 胰头癌组血清丙氨酸转移酶和总胆红素水平高于壶腹癌组(P <0.05,P <0.01),壶腹癌组梗阻近段胆管扩张程度较胰头癌组明显(P <0.001).胰头癌组梗阻近段胆管直径与血清总胆红素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P<0.001),壶腹癌组两者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胰头癌与壶腹癌导致的胆管梗阻之间存在差异,壶腹癌组不存在黄疸越重胆管扩张越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扩大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手术一直是胰头癌切除的经典术式, 但生物学特性导致胰头癌手术切除率低以及手术后复发率高, 生存率低, 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以提高根治切除率为目的的扩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手术. 本文结合最新文献阐述了扩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的病理生理基础,标准化手术范围, 并结合自身经验阐述了扩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进行淋巴结清扫、神经丛廓清、以及血管联合切除的适应证、手术技术和手术风险, 明确了通过细致的手术解剖, 扩大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并未增加手术风险同时显著提高了胰头癌的切除率.  相似文献   

10.
胰腺是人体内仅次于肝脏的第二大消化腺,位于上腹中部腹膜后,平对第1~2腰椎,从右向左分胰头、胰颈、胰体、胰尾4部分.胰头为十二指肠"C"形凹槽所包绕,胰尾直抵脾门,整个腺体横跨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胰后有门静脉、肠系膜上动静脉、右肾静脉,周围尚与胃幽门、胆总管、肾脏、腹腔动脉及其分支等重要结构毗邻.  相似文献   

11.
患者 ,男性 ,47岁。蒙古族 ,干部。因上腹不适 2月 ,加重伴全身皮肤黏膜黄染 2 0天 ,门诊以梗阻性黄疸 ,胰头占位病变收入院。患者于入院前 2月无诱因出现上腹不适 ,纳差 ,餐后腹胀 ,无恶心呕吐、返酸 ,无呕血黑便 ,亦无发热。入院前 2 0天出现皮肤及巩膜黄染 ,进行性加重 ,食欲及体重均较前下降 ,仍无发热、腹痛。曾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 ,CT检查显示胰头占位性病变。患者素日体健 ,否认结核及肝炎病史。我院CT报告显示 :肝脏变形 ,表面光滑 ,肝裂宽 ,脾大 ,肝内胆管及总胆管扩张 ,胆囊增大 ,胰头大 ,可见“双管征”。诊断为 :①梗阻性黄疸…  相似文献   

12.
汪良芝  沈云志 《胰腺病学》2007,7(4):276-276
患者男,76岁,因“反复腹泻3月,肠镜发现多发性息肉”入院行结肠息肉电灼术。患者3月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溏伴黏液,无发热,无腹痛,无黄疸。体检:皮肤黏膜无黄染,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未触及包块。入院后肝功能均在正常范围。B超常规检查发现胰头占位伴胰管、胆总管扩张。MRCP示胰头癌,胆胰管扩张。CT示胰头占位:胰头癌。ERCP中见十二指肠乳头增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家猪贯穿缝合式胰肠吻合的动物实验模型.方法 选取10头小型家猪,全麻后剖腹暴露胰腺,于胰腺左叶肠系膜上血管水平横断胰腺,胰腺近侧残端缝闭,远侧残端与空肠行端侧贯穿缝合式胰肠吻合,Roux-en-Y式重建消化道.结果 10头家猪行贯穿缝合式胰肠吻合手术均获成功.胰腺残端横径平均2.5 cm,胰管直径平均1.5 mm.手术时间为1.0~2.5 h,平均1.8h,其中胰肠吻合时间平均为8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5 ml.术后2头猪发生腹泻,1头猪发生切口感染,均经相应处理后治愈.术中未发生意外,术后未发生胰瘘,无死亡.结论 成功建立家猪贯穿缝合式胰肠吻合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钙离子结合蛋白S100A4在胰头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0-01-01~2007-12-01该院手术切除的胰头癌组织38例,另取11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组织样本中S100A4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胰头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 胰头癌组织S100A4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1. 05%(27/38),癌旁正常胰腺组织未见S100A4蛋白阳性表达,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 654,P=0. 000)。胰头癌组织S100A4蛋白阳性组与阴性组在肿瘤直径、是否远处转移、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胰头癌患者S100A4阴性组的生存预后显著优于阳性组(P 0. 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TNMⅣ期为参照,TNMⅠ期和TNMⅡ期是患者生存预后的保护因素(P 0. 05),而S100A4阳性表达是胰头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 0. 05)。结论 胰头癌组织S100A4蛋白表达升高与胰头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胰头肿块大约可分为实性肿块(最常见的是胰头癌、慢性胰腺炎、胰腺内分泌肿瘤)和囊性肿块(最常见的是囊性肿瘤、假性囊肿、真性囊肿).对有经验的医师来说,处理胰头肿块亦很困难.鉴别胰头肿块的目的为:(1)确立诊断;(2)分期;(3)制定治疗计划.本文目的是讨论胰头肿块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腺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例胰腺癌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2例胰腺癌肉瘤分别位于胰头和胰体尾,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胰体尾、脾切除术.镜下见肿瘤由癌和肉瘤两种成分混杂组成,二者无明显分界,无明显移行区.免疫组化证实癌性成分中上皮标记物EMA、Keratin阳性表达,肉瘤成分中间叶标记物Vimentin、CD68阳性表达.结论胰腺癌肉瘤是一种由癌和肉瘤组成的混合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手术治疗是惟一延长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普通外科最复杂的手术之一.近年来,采用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治疗良恶性病变增加.一方面,放射学水平的进展利于病变的精确诊断和治疗;另一方面,也归功于围术期处理水平的提高和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医院1990-01/2007-12施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604例,手术死亡率仅0.3%,手术效果优良.本文以胰头癌手术为例,介绍我们关于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影响胰头癌、壶腹部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生存期的因素。方法收集1990年1月至2005年6月因胰头癌、壶腹部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95例患者,有完整随访资料的68例纳入分析。观察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术前黄疸、GPT、贫血,临床分期,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住院期间输血量。Kaplan-Meier法计算累计生存率,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胰头癌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37%,12%,12%;壶腹部癌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0%,38%,31%。单因素分析提示,胰头癌患者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输血量与预后有关(P<0.05);壶腹部癌患者的各观察指标与预后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提示输血是胰头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壶腹部癌患者无明确的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输血是影响胰头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有助改善胰头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头癌根治切除术后动脉置管化疗对术后肝转移率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胰头癌根治切除术27例(其中13例术中经肝动脉置管,14例未置管)的临床资料,对比二者肝转移率、局部复发率及生存期. 结果 动脉置管灌注化疗患者的肝转移率、局部复发率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15%、46%及65%,术后未置管者分别为79%、64%及2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胰头癌根治切除术后动脉置管灌注化疗可减少肝转移率,改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唯一可能治愈胰头癌的标准术式,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胰头癌的微创手术治疗也趋向成熟,越来越多的大型三甲医院相继报道胰头癌的微创手术。通过查阅文献及结合本胰腺外科中心的经验,阐述了当前胰头癌微创手术的现状,并指明胰腺癌微创治疗的前景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