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中Smads相关蛋白、TGF-β1及 其Ⅰ、Ⅱ型受体在胰腺上皮内瘤变(PanIN)和胰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用EnVision和SP免疫 组化技术检测266灶不同级别PanINs和121例胰腺癌组织中Smads相关蛋白、TGF-β1及其Ⅰ、Ⅱ型受 体的表达并联系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高级别PanINs病灶Smad4表达率(60.6%,20/ 33)显著低于低级别PanINs Smad4表达率(79.8%,186/233)(P<0.05);而高级别PanINs中Smad7、 TGF-β1、TGF-βRⅡ表达率明显高于低级别PanINs(P<0.05)。胰腺癌组织中,Smad4蛋白表达率在淋 巴结转移组和神经受累组显著低于各自对照组(P<0.05);Smad7、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的表达率 在淋巴结转移组和神经受累组则分别显著高于各自对照组(P<0.05)。胰腺上皮内瘤变和胰腺癌组织 中Smad2、4、7蛋白,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表达率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从低级 别PanINs到高级别PanINs再到胰腺癌中,Smad4蛋白表达率逐渐降低,而Smad7、TGF-β1及其Ⅰ、Ⅱ 型受体表达率逐渐升高,支持胰腺癌形成的分子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7在老年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后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星形细胞瘤患者25例为研究组。取术中切除的星形细胞瘤组织标本,分为低级别(Ⅰ~Ⅱ级)11例,高级别(Ⅲ~Ⅳ级)14例;另收集本院行内减压术切除的额颞叶正常脑组织6例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染色检测TGF-β1、Smad7在星形细胞瘤及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RT-PCR检测TGF-β1、Smad7mRNA表达水平。结果 TGF-β1、Smad7主要表达于正常脑组织和星形细胞瘤组织的细胞质,为黄色或棕黄色颗粒,细胞膜和细胞核均无明显阳性表达;各组间TGF-β1、Smad7表达水平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TGF-β1、Smad7的阳性表达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低级别星形细胞瘤、正常脑组织,TGF-β1与Smad7之间呈明显正相关。正常脑组织、低级别星形细胞瘤、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中TGF-β1 mRNA和Smad7mRNA表达量逐渐增加,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Smad7表达与老年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TGF-β1/Smad信号通路参与了星形细胞瘤的异常增殖。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泡球蚴(Em)囊液对Wistar大鼠肝细胞TGF-βⅡ型受体(TβRⅡ)及信号蛋白Smad2/3、Smad4及Smad7表达的影响。方法以Wistar大鼠作肝细胞供者,采用胶原酶肝脏原位灌流消化法分离,1×106接种于Ⅰ型胶原铺底35 mm培养皿,无血清培养20 h后,以泡球蚴囊液置换培养液培养2 h,提取蛋白,Western blot检测TGF-βⅡ型受体(TβRⅡ)、p-Smad2/3、Smad4及Smad7在肝细胞的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显示,泡球蚴囊液处理2 h后,大鼠肝细胞内TβRⅡ、p-Smad2/3、Smad4及Smad7分别为4.71±0.73、2.37±0.34、2.08±0.23和0.19±0.05,对照组分别为1.55±0.21、0.42±0.09、0.37±0.07和0.59±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泡球蚴囊液对大鼠肝细胞TβRⅡ、p-Smad2/3、Smad4蛋白表达均有上调作用,而对Smad7蛋白表达具有下调作用,提示泡球蚴侵染宿主过程中通过影响TGF-/βSmads信号通路而造成宿主肝损伤。  相似文献   

4.
Smad4和TGF-βRⅡ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通路中Smad4蛋白与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GF-β RⅡ)蛋白的变化及其在肝细胞癌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5例石蜡包埋人肝细胞癌标本及36例癌旁组织中Smad4、TGF-β R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45例肝癌组织中,Smad4、TGF-βR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5%和42.2%.肝细胞癌组织中Smad4、TGF-β RⅡ阳性表达与癌旁组织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与包膜是否完整和有无癌栓有关(P<0.05),TGF-βRⅡ与肝细胞癌组织分化程度有相关性(P<0.05).结论肝细胞癌组织中Smad4、TGF-β RⅡ阳性表达均降低,Smad4及TGF-β RⅡ的丢失、功能失活对诱发肝细胞癌及肝细胞转移都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RA致肺损伤的TGF-β1/Smads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分为模型对照组、川芎嗪大剂量治疗组、小剂量治疗组、阳性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大鼠肺组织TGF-β1、Smad3/7蛋白表达进行测定,计算免疫组化染色OD值。结果RA大鼠肺组织炎性细胞明显增加,TGF-β1、Smad3蛋白表达比模型组减弱,Smad7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川芎嗪和雷公藤治疗后,肺组织炎性细胞明显减少,TGF-β1、Smad3蛋白表达明显回升,Smad7表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可缓解RA所致肺部炎症,机制可能是调控TGF-β1/Smads信号。  相似文献   

6.
罗新华  程明亮  杨勤  张权 《肝脏》2008,13(2):118-120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2、Smad4、Smad7的表达,探讨Smads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对3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穿刺标本进行病理分期,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肝纤维化组织中TGF-β1、Smad2、Smad4、Smad7 mRNA表达及变化规律.结果 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TGF-β1、Smad2、Smad4 mRNA的表达逐渐增加,在S4期增加最明显(P<0.01).Smad7 mRNA在肝纤维化初期表达增加,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表达呈下降趋势,各期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和Smads分子均参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不同类型的Smads分子作用各异.  相似文献   

7.
纤维化胰腺组织中TGF-β1、Smad3、Smad7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人纤维化胰腺组织中TGF-β1,Smad3和Smad7蛋白的表达,探讨他们在胰腺组织纤维化发生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4例纤维化胰腺组织标本中TGF-β1,Smad3和Smad7蛋白的表达,并以同期15例正常胰腺组织作对照.结果:TGF-β1,Smad3在纤维化胰腺组织中的表达(79.4%,64.7%)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6.7%,20.0%)(P<0.01),Smad7在纤维化胰腺组织中的表达(26.5%)则低于正常胰腺组织(73.3%)(P<0.01),纤维化胰腺组织中TGF-β1的表达与Smad3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5,P<0.05)而与Smad7的表达呈负相关(r=-0.519,P<0.01).结论:TGF-β1,smad3和Smad7在胰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起不同的介导作用,通过靶向性阻断TGF-β1、Smad3信号和(或)加强Smad7信号可能成为治疗胰腺纤维化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8.
探讨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改变在原发性肝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和RT-PCR法对肝癌组织TGFβ受体Ⅰ、TGFβ受体Ⅱ、Smad2,Smad4,Smad7蛋白和mRNA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肝组织和癌旁组织比较。结果显示肝癌组织TGFβRⅡ、Smad4 mRNA和蛋白表达较正常及癌旁组织显著降低,Smad7 mRNA和蛋白表达、Smad7/Smad4比值显著升高。提示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被抑制,使TGFβ1介导的抗增殖信号不能正常下传,可能是肝癌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阿托伐他汀对培养的人心房成纤维细胞进行干预,观察其Ⅰ型胶原,Smad2、Smad4和Smad7 m 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心房纤维化和抗纤维化机制。方法 :通过心外科手术获得患者右心耳组织,并培养出人心房成纤维细胞;将细胞传代培养,应用四唑盐比色(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0.1、1.0、5.0、10.0、20.0、50.0 ng/ml)TGF-β1和不同浓度(0、0.1、1.0、10.0、100.0μmol/L)阿托伐他汀对心房成纤维细胞生长影响;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杂交(Western blot)技术检测10.0 ng/ml TGF-β1、10.0μmol/L阿托伐他汀以及10.0 ng/ml TGF-β1+10.0μmol/L阿托伐他汀联合对心房成纤维细胞中Ⅰ型胶原,P-Smad2,Smad4和Smad7 m 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MTT法检测示:与对照(0 ng/ml)比,1.0 ng/ml和10.0 ng/ml TGF-β1干预使心房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P-Smad2、Smad4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高(P0.05),而Smad7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减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10.0 ng/ml TGF-β1相比,TGF-β1加用或单用阿托伐他汀(10.0μmol/L)心房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P-Smad2、Smad4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减低(P0.05),而Smad7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GF-β1促进心房成纤维细胞增殖和Ⅰ型胶原表达,阿托伐他汀抑制其增殖和Ⅰ型胶原表达,可能是通过影响TGF-β1/Smads途径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7蛋白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PCa和25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TGF-β1和Smad7的表达情况。结果 TGF-β1和Smad7蛋白在PCa中的阳性率高于BPH组(P<0.01);TGF-β1、Smad7的高表达与肿瘤的高临床分期有关(P<0.05);同时,TGF-β1的高表达与肿瘤的低分化、骨转移有关(P<0.05),而Smad7的表达差异与病理分级、有无骨转移无关;PCa组织中TGF-β1与Smad7蛋白的阳性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 PCa中TGF-β1和Smad7的高表达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五灵胶囊(WL)调节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及星状细胞(HSC)TGF-β/Smads信号转导蛋白对胶原Ⅰ和Ⅲ型(COL-Ⅰ、COL-Ⅲ)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以高脂低蛋白饲养、饮用10%乙醇,皮下注射40%CCl4,隔4天注射1次,连续6周制备肝纤维化模型,灌胃给予WL 3.86 g/kg和秋水仙碱0.1 mg/kg治疗1月;另体外分离HSC,以不同剂量的WL与HSC培养24 h, 最后3 h加入TGF-β1 10 ng/ml.实验结束后镜检肝细胞变性和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同时ELISA法测定血清COL-Ⅰ、COL-Ⅲ和培养液COL-Ⅰ含量,RT-PCR检测肝组织COL-Ⅰ、COL-Ⅲ、TGF-β1 mRNA的表达. 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及HSC内COL-Ⅰ、ProCOL-Ⅰ、LN、α-SMA、ERK、p-ERK、TβRⅠ、TβRⅡ、Smad2/3、Smad7蛋白表达.结果WL组大鼠肝细胞变性和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血清COL-Ⅰ、COL-Ⅲ含量增加, COL-Ⅰ、COL-Ⅲ mRNA表达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WL能明显下调肝组织α-SMA、LN、p-ERK、TβRⅠ、COL-Ⅰ、ProCOL-Ⅰ蛋白表达,对ERK、TβRⅡ、Smad2/3、Smad7蛋白表达无影响;显著下调HSC α-SMA 、TβRⅡ、p-ERK、Smad7表达,呈浓度依赖性抑制HSC分泌COL-Ⅰ.结论WL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COL-Ⅰ、COL-Ⅲ合成并增加COL-Ⅰ降解,其作用位点是下调肝组织和HSC TGF-β/Smad、Ras/ERK信号通路蛋白p-ERK、TβRⅡ表达.  相似文献   

12.
李柯  陆星华 《胃肠病学》2005,10(6):332-335
背景:转化生长因子(TGF)-β信号转导通路异常可能在胰腺癌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Smad蛋白家族是TGF-β在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分子,有关Smad6和Smad7在胰腺癌组织中是否有表达改变,目前报道尚少且结论不一.目的:研究Smad6和Smad7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两者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17例胰腺癌和6例正常胰腺组织中Smad6和Smad7 mRNA的表达.结果:胰腺癌组织中Smad6和Smad7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1.15±0.51和1.44±0.84,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的0.47±0.18和0.39±0.29(P<0.05),两者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肿瘤的TNM分期和分化程度均无相关性.结论:Smad6和Smad7在胰腺癌组织中存在过表达,两者可能作为癌基因参与了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低浓度氧化苦参碱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培养活化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促活化作用影响,并探讨该作用与TGF-β1受体后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原代分离培养2d HSC,MTT法检测低浓度氧化苦参碱(0.25~8 mg/L)对HSG细胞毒作用(作用12 h)和增殖影响(作用48 h),或给予TGF-β1(5 ng/m1)和/(或)氧化苦参碱(2 mg/L)干预,相差显微镜观察HSC形态变化,分别以RT-PCR或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Smad 2/3、Smad 7以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和/(或)蛋白表达.结果氧化苦参碱(0.25~8 mg/L)对HSC无明显细胞毒作用,大于8 mg/L能抑制HSC增殖.氧化苦参碱(2 mg/L)抑制TGF-β1诱导HSC激活时的α-SMA表达和形态转化,伴随TGF-β1受体mRNA表达升高,Smad 7 mRNA表达上调及TGF-β1mRNA表达下降(与单纯TGF-β1处理组相比,分别上升1.25、0.87倍或下降1.92倍,P均<0.05),但不影响TGF-β1Ⅱ型受体和Smad 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mad 2/3、Smad 7蛋白表达,与RT-PCR结果相似.氧化苦参碱对单纯培养激活的HSC有类似作用.结论低浓度氧化苦参碱(2 mg/L)上调Smad 7表达并抑制TGF-β1表达、上调TGF-β1Ⅰ型受体、恢复正常的TGF-β1跨膜信号转导,抑制HSC培养活化和TGF-β1促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观察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肝星状细胞Mas受体、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情况的影响,进而探讨Ang(1-7)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肝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分为正常对照组、不同浓度AngⅡ处理组、AngⅡ+Ang(1-7)组、AngⅡ+Ang(1-7)+Mas受体拮抗剂A779组。培养24 h后,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同时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星状细胞中Mas受体、TGF-β1、Smad3及CT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ngⅡ处理组肝星状细胞凋亡活性增加,TGF-β1、Smad3、CTGF、Mas受体mRNA及蛋白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5)。(2)与AngⅡ处理组相比,AngⅡ+Ang(1-7)组肝星状细胞的凋亡率增加,而TGF-β1、Smad3、CTGF mRNA表达降低,Mas受体表达增加(P0.05)。(3)与AngⅡ+Ang(1-7)组相比,AngⅡ+Ang(1-7)+Mas受体拮抗剂A779组,肝星状细胞的凋亡率、TGF-β1、Smad3、CTGF mRNA表达降低(P0.05),Mas受体表达增加(P0.05)。结论 (1)AngⅡ可诱导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促使TGF-β1、Smad3、CTGF表达增加。(2)Ang(1-7)可促使AngⅡ诱导的肝星状细胞凋亡而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3)与AngⅡ+Ang(1-7)组相比,AngⅡ+Ang(1-7)+Mas受体拮抗剂A779组,肝星状细胞凋亡率、Mas受体表达下降(P0.05),TGF-β1、Smad3、CTGF mRNA表达增加(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膳食辣椒素对高盐诱导肾小球损害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普食组(n=12,0.5%正常盐饲料)、高盐组(n=12,4%高盐饲料)、辣椒素组(n=12,4%高盐+0.02%辣椒素饲料)。用智能无创鼠尾动脉血压仪监测尾动脉压1次/4周;生化方法测定24h尿微量白蛋白、血尿肌酐;HE、Masson染色观察肾小球形态及胶原纤维;real-time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肾脏皮质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2、Smad3、Smad7的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皮质区瞬时受体电位通道香草醛亚型1(TRPV1)、TGF-β1、磷酸化Smad2/3(p-Smad2/3)、Smad7、Ⅰ型胶原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普食组相比,高盐组的大鼠颈动脉收缩压升高[(145.8±5.8)比(118.1±8.3)mm Hg,P0.05],肾小球纤维化指数明显增高(23.2±2.4比13.6±1.1,P0.05),24h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增高,肌酐清除率(Ccr)降低;肾脏皮质区TGF-β1、Smad2、Smad3、Smad7的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Ⅰ型胶原蛋白表达增高、TRPV1蛋白表达降低。辣椒素干预后,大鼠颈动脉收缩压较高盐组明显降低[(125.5±6.8)比(145.8±5.8)mm Hg,P0.05],肾小球纤维化指数明显降低(16.5±1.4比23.2±2.4,P0.05),24hMAU明显降低,TRPV1蛋白表达增高,Ⅰ型胶原蛋白表达下降,上述TGF-β1/Smads通路各基因和蛋白表达也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辣椒素能改善高盐诱导肾小球损害,其机制可能与激活TRPV1、抑制TGF-β1/Smads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人纤维化胰腺组织中TGF-β1,Smad3和Smad7蛋白的表达,探讨他们在胰腺组织纤维化发生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4例纤维化胰腺组织标本中TGF-β1,Smad3和Smad7蛋白的表达,并以同期15例正常胰腺组织作对照.结果TGF-β1,Smad3在纤维化胰腺组织中的表达(79.4%,64.7%)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6.7%,20.0%)(P<0.01),Smad7在纤维化胰腺组织中的表达(26.5%)则低于正常胰腺组织(73.3%)(P<0.01),纤维化胰腺组织中TGF-β1的表达与Smad3的表达呈正相关(r=0.385,(P<0.05)而与Smad7的表达呈负相关(r=-0.519,P<0.01).结论TGF-β1,Smad3和Smad7在胰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起不同的介导作用,通过靶向性阻断TGF-β1、Smad3信号和(或)加强Smad7信号可能成为治疗胰腺纤维化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有效组分及其配伍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T6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当归的有效成分阿魏酸、黄芪的有效成分黄芪甲苷单独应用及联合处理HSC-T6细胞24 h,收集细胞,Western blot检测HSC-T6细胞Ⅲ型胶原蛋白、Smad4和Smad7蛋白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HSC-T6细胞Smad3和Ⅱ型TGF-β1受体mRNA表达.结果阿魏酸显著抑制HSC-T6细胞中Ⅲ型胶原蛋白和Smad4蛋白表达(均P0.05),抑制Smad3和Ⅱ型TGF-β1受体mRNA表达(均P0.05),对Smad7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影响(P0.05),黄芪甲苷对这些指标均无显著性影响(均P0.05).与阿魏酸单独处理组比较,联合处理的作用效果无显著性提高(均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的有效组分阿魏酸通过TGF-β1/Smad信号通路抑制了肝星状细胞Ⅲ型胶原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肝组织中TGF-β1、Smad3、Smad7和瘦素(Leptin)表达的变化,研究四甲基吡嗪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四甲基吡嗪预防组、四甲基吡嗪治疗组、葡萄糖预防组、葡萄糖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皮下注射60%四氯化碳(0.3 mL/100 g体重,每周2次)复制肝硬化动物模型.四甲基吡嗪预防组和四甲基吡嗪治疗组分别自造模之日起和造模开始后第31天给予四甲基吡嗪(10 mg/100 g体重灌胃,1次/d),葡萄糖预防组和葡萄糖治疗组分别于造模之日起和造模开始后第31天予5%葡萄糖(1 mL/100 g体重,1次/d)灌胃作平行对照.实验第12周取肝组织,用RT-PCR检测肝组织中瘦素、瘦素功能性受体、TGF-β1、TGF-βRⅡ的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Smad3、Smad7的蛋白水平,MPIAS-500多媒体真彩色图像分析系统作肝内胶原定量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肝内胶原面积、肝组织中瘦素、瘦素功能性受体、TGF-β1、TGF-βRⅡ的mRNA表达及Smad3蛋白增高,Smad7蛋白降低(P<0.01),四甲基吡嗪预防组和四甲基吡嗪治疗组上述指标高于正常组大鼠,但均低于模型组大鼠(P<0.05,P<0.01);四甲基吡嗪预防组和四甲基吡嗪治疗组Smad7蛋白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但低于正常组大鼠.结论 四甲基吡嗪能有效减轻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与直接或间接下调肝内瘦素、瘦素功能性受体、TGF-β1、TGF-βRⅡ及Smad3表达,上调Smad7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株与乳腺癌临床标本中Smad4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TGF-β受体(R)1的蛋白表达水平与乳腺癌发生、发展、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30例乳腺癌临床标本Smad4和TGF-β1、TGF-βR1蛋白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检测MCF-7、T47D、SKBR-3三种乳腺癌细胞的TGF-β1、TGF-βR1和Smad4蛋白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乳腺癌TGF-βR1和Smad4蛋白表达,分析三种乳腺癌细胞TGF-β1、TGF-βR1和Smad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法结果显示,Smad4和TGF-βR1的表达水平在低度恶性的MCF-7细胞中明显高于高度恶性的SKBR-3细胞,中度恶性的T47D细胞介于二者之间。病理类型非浸润性癌组,TGF-β1、TGF-βR1及Smad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恶性程度高的浸润性癌患者组,早期浸润性癌组介于二者之间。Western印迹显示,恶性程度低的MCF-7细胞,其TGF-βR1和Smad4的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恶性程度高度的SKBR-3细胞。恶性程度低的患者TGF-βR1和Smad4的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恶性程度高的患者。结论 TGF-β/Smads信号传导通路活性与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呈负相关,Smad4、TGF-β1、TGF-βR1可能在乳腺癌演变中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并鉴定大鼠Smad7真核表达质粒,观察外源Smad7对肝星状细胞HSC-T6的转染.并进一步研究其对TGF-β1及Ⅰ、Ⅲ型胶原mRNA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Smad7 cDNA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构建大鼠Smad7真核表达质粒.脂质体介导转染HSC-T6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空质粒组及转染组,G418筛选,挑取阳性细胞,运用Western blot检测Smad7蛋白表达情况,RT-PCR检测Smad7、TGF-β1及Ⅰ、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酶切和测序结果证实Smad7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Smad7转染组与正常对照、空质粒组比较,Smad7 mRNA表达显著增加(1.053±0.009 VS 0.984±0.054,0.986±0.044,P<0.01或0.05),蛋白水平显著上调(0.083±0.02 VS0.058±0.050,0.056±0.064,均p<0.05:Smad7转染组TGF-β1、Ⅰ型胶原mRNA表达降低(0.961±0.013 VS 1.039±0.013,1.032±0.037;0.592±0.096 VS 0.767±0.085.0.770±0.090,均P<0.01);Ⅲ型胶原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空质粒组Smad7 mRNA和蛋白水平、TGF-β1、Ⅰ、Ⅲ型胶原mRNAA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mad7可能参与TGF-β/smad信号转导,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抗纤维化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