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中耳手术中遇到有迷路瘘管病例的临床特点、瘘管处理方法以及术后听力变化等加以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迷路瘘管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方法对63耳有迷路瘘管的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中耳炎行乳突根治术的同时用颞肌筋膜或同种肋软骨片加筋膜一期修复瘘管.结果1718耳慢性中耳炎中并发迷路瘘管63耳,其中胆脂瘤型60耳,在各型中耳炎中发生率最高,骨疡型3耳.瘘管位于外半规管56耳(88.9%),耳蜗2耳,上半规管3耳,外半规管和上半规管同时有瘘管2耳.63耳中术前有眩晕症状的37耳(58.7%),其中瘘管试验阳性13耳(35.1%).有眩晕症状耳平均骨导阈值为40.1dB,无眩晕症状耳为33.2dB.除1耳外,全部病例行瘘管一期修复后,眩晕症状消失.结论用同种异体肋软骨片加筋膜修复慢性中耳炎迷路瘘管是较理想的方法,对瘘管大、病变重者应行二期手术.  相似文献   

3.
胆脂瘤型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脂瘤型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对1998年1月-2007年1月手术治疗的胆脂瘤型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20例(耳),全部病例行一期修复瘘管,其中行单纯筋膜修复9耳,行自体骨粉加筋膜修复11耳。结果术后随访1-10年,单纯筋膜修复术后转动头部仍有眩晕者2耳,自体骨粉加筋膜修复者术后无眩晕发生。结论胆脂瘤型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清除病灶后可以一期修复,用自体骨粉加筋膜修复迷路瘘管是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慢性中耳炎迷路瘘管的分型与处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中耳炎迷路瘘管的临床分型方法及相关处理原则.方法对2001年12月~2005年11月诊治的21例慢性中耳炎迷路瘘管患者,根据瘘管破坏深度的不同进行临床分型:Ⅰ型:迷路骨质被吸收但膜迷路完整;Ⅱ型:骨迷路与膜迷路同时破坏,形成瘘口,瘘口深度小于半规管直径的1/2;Ⅲ型:骨迷路与膜迷路同时破坏,形成瘘口,深度大于半规管直径的1/2直至离断.Ⅰ型用颞肌筋膜、Ⅱ型及Ⅲ型用耳屏软骨和颞肌筋膜覆盖瘘管.同时周围用生物蛋白胶固定等方法行一期修补.结果 术中发现Ⅰ型迷路瘘管6例.Ⅱ型14例.Ⅲ型1例,均一期修补成功,术后无听力下降患者.结论 慢性中耳炎迷路瘘管依据瘘管深度进行分类对临床手术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一般可一期修复.  相似文献   

5.
中耳炎手术中迷路瘘管的再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对1990~1997年耳科住院手术病例中51例迷路瘘管进行了讨论,迷路瘘管的位置除一例合并后半规管瘘管外,其余病例均为外半规管瘘,而且瘘管大小和术前骨导听力无明显关系.其中有34例是胆脂瘘.所有病例中除一例胆脂瘤上皮残留术后骨导听力有下降外,其余都保持了术前的骨导听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胆脂瘤型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胆脂瘤型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行开放式乳突根治及鼓室成形术,16例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2例行乳突再次根治术。结果全部患者一期修复瘘管,术后随访眩晕症状明显改善。纯音测听平均骨导阈值(0.5、1、2、4kHz),12例术后听力无明显变化,2例术后听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6例术后听力有轻度下降,平均下降15dB以上。结论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应高度重视迷路瘘管存在的可能性,手术时应彻底清除瘘管区病变、修补瘘孔。  相似文献   

7.
迷路瘘管是胆脂瘤性中耳炎最常见的并发症 ,其早期临床特征常不典型 ,易漏诊、误诊。为了增加对本病的认识 ,特将我院 1 985年 8月~ 1 999年 3月收治的 3 1例胆脂瘤性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者的资料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3 1例 (3 1耳 )中 ,男 1 8例 ,女 1 3例 ;年龄 1 5~6 8岁 ,平均 40 .2岁。左耳 2 3例 ,右耳 8例。有反复耳流脓史 2 8例 ,否认流脓史 3例。1 2例有前庭紊乱症状 ,1 4例有头晕或间歇性眩晕发作 ,5例有持续性眩晕。病程 0 .6~ 3 0年。检查示鼓膜大穿孔者 2 2例 ,松弛部穿孔 9例 ,其中鼓膜大穿孔乳突自然根…  相似文献   

8.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迷路瘘管诊治体会(附3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临床特征及其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0—2007年收治的32例(36耳)手术证实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迷路瘘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眩晕史者24例(75.0%),诉耳呜者28例(87.5%),瘘管试验阳性12例(37.5%)。对于小于2mm的骨性半规管瘘,在彻底清除病变后予肌筋膜覆盖。对瘘管大于2mm者,如迷路瘘管处病变难以清除,予保留一薄层胆脂瘤基质,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如能彻底清除病变者,予带筋膜的耳屏软骨片封闭瘘管,外面再覆盖-层肌筋膜。对瘘管破坏严重者。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同时行半规管阻塞术。22耳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Ⅰ期行鼓室成形术,14耳行改良乳突根治术。结果胆脂瘤型28耳,骨疡型8耳;瘘管位于外半规管30耳(83.4%),上半规管3耳(8.4%),两者同时有瘘管1耳(2.7%),鼓岬部瘘管2耳f5.5%);面神经骨管破坏致神经裸露16例,3例位于垂直段,7例位于水平段,同时合并有面神经水平段或锥曲段骨管部分缺损6例。30例患者于术后1~12天内(平均3.5天)眩晕缓解。2例行半规管填塞者,术后16天眩晕逐渐缓解。术后纯音测听平均骨导阈值(0.5kHz、1kHz、2kHz和4kHz),12耳与术前相同,较术前下降10~20dB者16耳,较术前下降20dB以上者8耳。随访3月~6年,眩晕无复发。结论前庭症状存在与否,瘘管试验是否为阳性,以及影像学的改变等都不是术前确诊迷路瘘管的可靠指标,术中探查所见是确诊迷路瘘管最重要的依据。手术方法的选择及对瘘管区病变的处理应根据瘘管的部位、大小及患者听力状况和术者的手术经验而定。  相似文献   

9.
迷路瘘管,又称局限性迷路炎或迷路周围炎,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并发症之一,通常是由胆脂瘤侵犯迷路骨质引起。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术前诊断迷路瘘管的水平明显提高,可以作为术中确定瘘管大小和位置的依据,但在瘘管处理  相似文献   

10.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2~ 1999年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 45 0例的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行乳突根治术。结果 :45 0例中并发迷路瘘管 2 0例 (4 .4% ) ,18例 (90 % )有主观听力下降 ,13例 (6 5 % )有眩晕史。 9例 (4 5 % )瘘管试验阳性。患耳全聋 2例 ,患耳纯音测听骨导平均听阈≤ 30 d B 11例 ,31~ 5 0 d B 3例 ,≥ 5 1d B 4例。瘘管试验阳性患者患耳听力较瘘管试验阴性者差 (P <0 .0 1)。 CT检查的 9例中 ,2例发现迷路瘘管。术中发现 18例 (90 % )为胆脂瘤性中耳炎 ,2例 (10 % )为骨疡型中耳炎 ,瘘管均发生在外半规管。结论 :迷路瘘管术前尚无可靠的诊断方法 ,最可靠的方法是在手术中探查。对迷路瘘管区的处理应视瘘管的大小、部位、病变性质及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1.
慢性中耳炎并迷路瘘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89例(89耳)的手术资料,其中伴乳突切除的开放鼓室成形术77耳,其中Ⅰ期重建中耳传音结构65耳,改良乳突根治术12耳。结果术后听力提高50耳,其中气骨导差缩小<20dB28耳,21~40dB22耳,骨导改善11耳;听力下降32耳,全聋11耳中,术后全聋4耳,骨导下降8耳。术后有眩晕发作的34耳,术后随访眩晕均消失或改善。胆脂瘤母质均在手术显微镜下彻底清除,清除后有蓝线状或清亮淋巴液漏出。结论中耳乳突手术中应高度重视迷路瘘管存在的可能性,清除瘘口胆脂瘤母质应在手术最后阶段进行。冠状位CT显示水平半规管瘘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present the surgical outcomes of complete removal of the matrix of labyrinthine fistulas in a large series of middle ear cholesteatomas.

Patients and methods

This i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e analyzed 38 of 778 patients who were operated on for cholesteatoma and were proved to have labyrinthine fistula from 1991 to 2007. For this study, a more aggressive strategy was adopted that compromised immediate total removal of the matrix, regardless of size.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he procedure, pre and postoperative pure-tone audiometry were compared and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analyzed. Relevant data from the literature using a wide array of strategies were compared with our results.

Results

Only two patients suffered from postoperative hearing deterioration of bone conduction of more than 10 dB HL. There was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ze of labyrinthine fistulas and postoperative hearing deterioration. Recurrence of labyrinthine fistulas was not found.

Conclusions

Total removal of the cholesteatoma matrix in one step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labyrinthine fistula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临床特征及其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2003年经手术确诊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22例(23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23耳)中,术前主诉眩晕者 9 例(39.1 %),瘘管试验阳性 8例(34.8 %),薄层颞骨CT扫描提示迷路瘘管10 例(50 %)。术中见胆脂瘤型中耳炎 22耳(95.7 %),骨疡型中耳炎1耳(4.3 %)。瘘管发生于外半规管19耳(82.6 %),后半规管3耳(13.0 %),同时累及上半规管和外半规管1耳(4.3 %),同时累及上半规管和后半规管1耳(4.3 %)。结论 迷路瘘管术前缺乏可靠的依据诊断。几乎是胆脂瘤型中耳炎独有的并发症,最常见于外半规管。术中对瘘管的处理应根据瘘管的大小、类型、部位及患者术前听力状况而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迷路骨化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断的3例(3耳)慢性中耳炎并发迷路骨化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CT及MRI影像学表现。结果 3例均发生于右耳,均存在耳蜗、半规管及前庭的骨化,CT表现为蜗管及半规管被致密的高密度影充填,MRI表现为内耳水成像不能显示迷路的各项解剖结构的特点。结论 通过CT、MRI影像学检查,可以准确显示迷路骨化的病理特点,这也是确诊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听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60岁单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语频(0.5、1.0、2.0、4.0kHz)纯音测听结果、术中所见中耳病变组织特点和听骨链病变情况、病变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语频范围内,患耳气导、除4kHz外的骨导阈值均高于对侧耳;胆脂瘤患者与非胆脂瘤患者的气、骨导阈无明显差异;听骨链完好者与破坏者(中断或固定)的气导、2kHz骨导阈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5、1.0、4.0kHz骨导阈值差异不显著。结论 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改变有其独特性,掌握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学特征有助于疾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