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体外循环术后并发急性喉头水肿患儿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自 1988年 11月— 1999年 5月对各类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共行体外循环 982例 ,术后并发急性喉头水肿 16例 ,现将处理情况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行体外循环 982例 ,男 5 0 6例 ,女 476例 ,年龄 2 .5岁~ 13.0岁 ,其中室间隔缺损 482例 ,房间隔缺损 45 0例 ,法乐四联症 36例 ,其他 14例 ,全部手术均在全麻、气管插管、低温体外循环下完成。本组患儿气管插管带管时间 (自全麻插管到拔除气管插管 ) 4h至 7d。 982例中有 16例并发急性喉头水肿 ,其中男 9例 ,女 7例 ,年龄 2 .7岁~ 9.0岁 ,气管插管带管时间 16.1h± 3.8h ,喉头水肿…  相似文献   

2.
陈文清 《全科护理》2010,8(4):371-371
气管肿瘤确诊后需行手术切除病变。2009年3月我院成功为1例气管近隆突处巨大气管肿瘤病人行体外循环转流下主气管肿瘤切除术,这是我院首次在体外循环下行非心脏大血管的手术。经术前精心准备及术中高效率的护理配合,手术顺利完成,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陈洁 《全科护理》2012,(30):2837-2838
气管肿瘤的发病率不高,但病程却极其凶险,最根本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依靠外科手术。部分气管肿瘤的位置位于气管下段且瘤体较大不能行常规气管插管,亦无法直接气管切开通气,因此体外循环成为唯一确保病人术中氧合的方法。我院近10年来在体外循环下成功切除6例原发性气管肿瘤,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心脏直视手术后患者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这时患者带有气管插管,当患者由手术室回到ICU清醒后,对口中气管插管特别不适应,也不能用语言表达,这时护理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并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我院于2000年2月~2000年7月行心脏直视手术后带有气管插管患者133例,现将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33例,患者均为心脏直视术后由手术室带气管插管住ICU.男73例,女60例,年龄4~72岁,带气管插管时间最短2h,最长32 h,平均6.8 h.微创行冠状动脉架桥术15例,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架桥术9例,行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29例,行二尖瓣置换、主动脉瓣置换术5例,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6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7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33例,其它9例.  相似文献   

5.
胸骨上切迹压迫气囊法判定气管插管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在体外循环术后需要良好的通气,气管插管过深会导致患者缺氧及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因此,护士在ICU病房中准确判定气管插管位置显得非常重要。经临床运用于60例体外循环术后患者未发生气管插管误入支气管,作者介绍胸骨上切迹压迫气囊法判定气管插管位置及其可行性。1临床资料和方法本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15~55岁。1993年3月至1994年12月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均经口行带气囊气管插管,其中3例为拔管后紧急气管插管。判定方法为,头正位,用左手指在胸骨上切迹处加压,用力勿重,右手在气管插管前进或后退时触摸显示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降主动脉置换术中采用左心转流结合回收式自体血输入体外循环支持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 行降主动脉置换术患者36例,其中术中采用股动脉、静脉插管常规体外循环支持者20例为对照组,术中采用左心转流结合回收式自体血输入体外循环支持者16例为观察组.比较2组体外循环时间、降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第1天引流量、气管插管时间...  相似文献   

7.
体外循环术后经鼻气管插管的护理解放军总医院刘喜梅体外循环手术在低温全麻下进行,常规要经口气管插管。术后病人清醒,应尽早拔除插管。但少数病人因心肺功能差或病情变化不允许过早拔管,或需重新插管及气管切开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本文报告16例体外循环后病人改行或...  相似文献   

8.
气管肿瘤外科手术是胸外科难度较大的手术之一,又是治疗气管肿瘤最为有效的手段,其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也给围手术期护理增加了难度.我科于2006年11月30日对1例主支气管部位气管孤立性神经纤维瘤并大气管急性梗阻的病人在急诊体外循环辅助行隆突肿瘤切除术,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严密的护理,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气管插管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行心脏外科手术后需常规留置气管插管以维持肺通气功能,减轻心脏负担,保证全身氧供,防止二氧化碳蓄积,保证患儿渡过早期心肺功能不稳定的危重阶段.在体外循环手术死亡中,因肺部并发症死亡占39%[1], 因此,做好气管插管护理相当重要.现将本院2006年5月~2009年9月收治的112例体重≤10 kg婴幼儿先心病术后气管插管管道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心脏术后患者根据体外循环时间长短和生命体征是否稳定来决定拔管时机。近几年主张体外循环患者尽早拔除气管插管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拔除气管插管前后护理的好坏,是脱机成败的关键。现将我科2007年3月~2008年5月128例体外循环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前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09年3月~2010年5月,我们对8例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平均年龄67.8岁.平均移植血管2支.合并糖尿病史3年以上4例, 1~3年2例,住院新发现糖尿病2例.心功能Ⅱ级4例、Ⅲ级3例、Ⅳ级1例.8例均在体外循环非停跳下行CABG,平均在ICU进行监护18 h,拔除气管插管,呼吸循环稳定后转回外科监护室.  相似文献   

12.
7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分析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2002年1月-2009年2月间我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7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术中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体外循环组和非体外循环组.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非体外循环组发生并发症1例,体外循环组6例;非体外循环组住院死亡1例,体外循环组死亡3例.结论 在多支病变中,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再血管化的应用上无差别;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低,但是合并瓣膜病或严重的3支血管病变、左主干病变、室壁瘤形成的患者更适宜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不能取代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比较采用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福建省立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心血管外科行CABG的82例患者,按是否采用体外循环方式进行CABG分为体外循环组(41例)和非体外循环组...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1966年,西方国家采用乳内动脉、大隐静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获得成功.2006年1月~2010年10月,我们对74例高龄冠心病患者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CAB),做好体外循环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心脏搭桥术对患者心肌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0月~2020年9月收治的63例冠心病行心脏搭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脏搭桥术循环方式不同,将行体外循环的3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行非体外循环的3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两组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心肌指标:血清肌钙蛋白I(c 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比较肾功能水平:[血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气管插管、住院及ICU观察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两组c Tn I、CK-MB、SCr、BUN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心脏搭桥术能够降低体外循环对各脏器带来的损伤,改善心肌指标及肾功能,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对28例喉癌患者行气管切开,经严密观察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行气管切开喉癌患者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42~65岁,平均48.5岁.其中10例需辅助吸氧.因喉头肿瘤阻塞气道行姑息性气管切开15例,气管切开时间为入院后1~48 h、平均16 h,气管套管保留时间7~25 d;因喉癌手术切除而行气管切开13例,气管套管保留时间90~180 d,平均125 d.  相似文献   

17.
由于心脏体外循环手术创伤大,麻醉时间长且行气管插管及小儿呼吸道狭小,肺泡弹性差等因素,长时间的体外转流使肺毛细血管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产生通透性改变,使气管分泌物增多。因此呼吸道管理是小儿心脏直视手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我科2000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了160例先心病患儿,现将术后的呼吸监护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翠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5):6269-6269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是指应用血管桥移植的手段来改善冠状动脉狭窄远端的心肌缺血的一种治疗方法.我院2010-01-2010-12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68例,手术顺利,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50例,女18例,年龄50~70(平均60)岁.冠状动脉造影均显示多支冠状动脉病,搭桥数2~4支,均采用乳内动脉,大隐静脉. 1.2 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麻下,经胸骨正中切口入路,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相似文献   

19.
李雪玉 《现代护理》2007,13(26):2497-2498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术后气管插管患者行背部温度测量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择体外循环术后气管插管患者50例,入住ICU复温完全后测量体温,用自身对照法每次同时测量腋温和背部温度,进行实验观察.结果 将患者腋温和背温进行样本均数的t检验,未发热患者术后1 h内,腋温与背温差异显著(P<0.05);完全复温后未发热患者,腋温与背温无差异(P>0.05).发热患者降温前,腋温与背温差异显著(P<0.05),腋温高于背温;降温后,腋温与背温差异显著(P<0.05),腋温高于背温.结论 体外循环术后患者气管插管阶段,完全复温后未发热患者,测量背部温度是可行的,而术后1 h内以及发热前后都应该测量腋窝温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术后气管插管患者行背部温度测量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择体外循环术后气管插管患者50例,入住ICU复温完全后测量体温,用自身对照法每次同时测量腋温和背部温度,进行实验观察.结果 将患者腋温和背温进行样本均数的t检验,未发热患者术后1 h内,腋温与背温差异显著(P<0.05);完全复温后未发热患者,腋温与背温无差异(P>0.05).发热患者降温前,腋温与背温差异显著(P<0.05),腋温高于背温;降温后,腋温与背温差异显著(P<0.05),腋温高于背温.结论 体外循环术后患者气管插管阶段,完全复温后未发热患者,测量背部温度是可行的,而术后1 h内以及发热前后都应该测量腋窝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