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内镜鼻胆管引流术在腹腔镜和开腹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目的 评价内镜鼻胆管引流术 (Endoscopicnasobiliarydrainage ,ENBD)配合腹腔镜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7月应用ENBD配合完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I期缝合术 4 4例及开腹胆总管探查、I期缝合术 34例。 结果  78例均手术成功 ,术后无胆漏、胆道出血、胆管炎等并发症。术中结石取净率 10 0 % (78 78)。术后住院时间 :腹腔镜组为 (6 2±1 3)d ,开腹组为 (7 4± 2 1)d。随访 5 7例 ,时间 (1~ 4 5 )年 ,平均 2 6年 ,腹部彩色B超检查无胆管狭窄及结石复发。 结论 ENBD配合腹腔镜和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胆总管I期缝合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Ե��ܹܽ�ʯ�ĸ�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0月至2003年10月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治疗的29例胆道术后胆总管复发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手术成功,1例中转开腹。23例借助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导管Ⅰ期缝合胆总管探查切口,6例胆总管内放置T管引流。术后无胆漏及残石等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151min,术后平均住院10.3d。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道术后胆总管复发结石安全、可行,体现了微创治疗的优点。但腹腔镜下分离粘连及解剖、缝合胆总管较困难,应掌握中转开腹手术的指征。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治疗EST失败的复发性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EST失败的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7年1月对EST失败的25例复发性胆总管结石再次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本组除1例因十二指肠前壁损伤而中转开腹手术外,24例LCBD获得成功,痊愈出院,无结石残留、胆漏、胆管狭窄等手术并发症。术后18例(72.0%)获随访,平均25(6~48)个月,均无胆管狭窄及结石复发。19例借助内镜下鼻胆管引流导管Ⅰ期缝合胆总管探查切口,5例胆总管内放置T管引流。结论在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的基础上,应用腹腔镜治疗EST失败的胆道术后胆总管复发结石是安全、可行的,并体现了微创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和内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十二指肠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和(或)胆管结石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胆囊结石和(或)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经十二指肠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配合腹腔镜,胆道镜实行胆总管切开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术前内镜置ENBD管)治疗胆囊结石和(或)胆总管结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获得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及残石。术后住院时间约8~10 d,手术时间90~180 min;2例中转开腹。28例随访3个月至1年,未见结石复发、胆瘘及胆管狭窄。结论:腹腔镜与十二指肠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和(或)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取代开腹胆总管探查术,但初期应用应当放宽中转开腹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5.
鼻胆管引流在治疗复杂性胆石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应用外科手术与内镜手段联合治疗复杂性胆总管结石方法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应用前景。 方法 对 4年中应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 (ENBD)配合完成的 34例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1期缝合术 (内衬ENBD导管 )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 结果 34例手术均成功 ,术后无胆管残石、胆瘘、胆管炎等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 (7.4± 2 .1)d。半年后随诊2 9例 ,均无胆管狭窄及结石复发。 结论 ENBD配合实施的开腹胆总管探查、1期缝合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摒弃了传统术后“T”型管引流 ,确保了胆道系统完整性并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该项技术的灵活应用为治疗复杂性胆总管结石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附30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以扩大腹腔镜手术的范围。方法:在腹腔镜下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部分患者行T形管引流术,部分患者行胆总管Ⅰ期缝合术。结果:30例患者,手术成功29例,中转开腹手术1例,放置T形引流管9例,胆总管Ⅰ期缝合20例。手术平均120min,术后第1天可下床活动和进食,术后第6天出院,带T形管引流的患者术后4~8周拔管,无1例发生胆汁漏、胆道狭窄、胆道出血和残余结石。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具有痛苦小、损伤轻、恢复快、脏器干扰少等腹腔镜手术的优点,又能与开腹手术相同切开胆总管取石,放置T形引流管和胆总管工期缝合,使部分胆管结石患者在不开腹的状态下得到满意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优点、手术方法、适应证及Ⅰ期缝合的条件。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2月至2013年6月为4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经验,探讨进一步改良方法。结果:45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3例因腹腔内形成复杂粘连或/和合并门脉高压症而中转开腹。28例行胆总管Ⅰ期缝合,其余患者放置T管引流。2例因结石嵌顿于胆管下端且胆管较细,术后行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取石成功,余患者均于术中取尽结石。手术时间平均(102.0±19.8)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1.0±6.5)ml,平均住院(8.2±2.7)d。术后发生轻微胆漏5例,均于术后7 d内自行停止;余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可行Ⅰ期缝合,是临床治疗胆总管结石值得推广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腹腔镜胆道探查术Ⅰ期缝合 ,T形管引流的价值。方法 :应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诊治 79例胆道结石患者。结果 :79例中 ,36例在术中经胆道造影确诊。 76例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 ,4 9例行胆道Ⅰ期缝合 ,2 7例用T形管引流。因腔镜下取石困难 1例 ,胆道肿瘤 2例 ,中转开腹。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胆管腹腔镜胆道探查 ,术中胆道造影、胆道Ⅰ期缝合、T形管引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从1995年8月至2011年6月经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BDE),腹腔镜球囊导管扩张内涵管引流术(LPBD)对胆道术后胆总管复发性结石或残留结石的83例患者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治疗胆道术后复发或残留结石和胆道狭窄。结果 83例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成功率:开腹胆囊切除术后93.1%(27/29);开腹胆囊切除及胆管探查术后82.4%(14/17);开腹胆囊造瘘术后100%(9/9);开腹胆囊造瘘及胆总管T管引流术后100%(11/1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100%(12/12)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术后100%(5/5)。腹腔镜再次手术获总成功率78例(94.0%),5例中转开腹。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腹腔镜手术时间60~190min,平均120min。结论选择合适患者,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治疗胆管结石和胆管狭窄可以有效预防复发,具创伤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32例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患者成功完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其中经胆囊管胆道镜取石5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16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10例;1例中转开腹.术后所有患者均治愈,4例并发胆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胆道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10月~2010年5月对5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施行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胆道一期缝合术。腹腔镜下切除胆囊后,保留胆囊管长1.0~1.5 cm,沿胆囊管纵轴剪开胆囊管前壁至胆总管,再沿胆总管纵轴向下切开胆总管0.3~1.1 cm,经此切口内镜取净胆道结石并判断Oddi括约肌功能是否正常。从胆总管切开处的下方开始,向胆囊管切开处的盲端方向先行黏膜层缝合,然后肌层缝合,距胆总管0.2 cm结扎胆囊管。腹腔放置引流管。结果 55例手术均获成功,胆囊管直径0.3~0.6cm,平均0.45 cm;胆囊管切开长度1.0~1.5 cm,平均1.3 cm;胆总管切开长度0.3~1.1 cm,平均0.5 cm。腹腔引流管留置3~5 d。术前术后MRCP对比胆总管直径无异常改变。1例术后出现胆漏,对症治疗后治愈。术后腹痛、腹胀2例,48 h后缓解。1例术后5 d出现间歇性腹痛,7 d出现黄疸,9 d后腹痛缓解,黄疸消退。术后住院时间7~13 d,平均8 d。55例术后随访1~6个月,平均4.5月,无残余结石及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胆道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复发胆管结石的临床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收治的90例因复发胆管结石施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胆道镜取石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90例病人中86例成功施行腹腔镜手术,其中4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123.0±34.6)min,术中胆道取石时间为(64.0±12.4)min,术中出血量为(31.4±13.5)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8±2.5)d。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是胆漏。所有病人随访期内无结石复发,无胆管狭窄发生。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复发胆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应作为复发胆管结石再手术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腹腔镜超声联合胆道镜在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的临床体会。方法对24例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术中应用腹腔镜超声明确胆管、血管情况,联合胆道镜取结石,确保无结石残留及十二指肠乳头功能良好情况下进行胆总管一期缝合。结果 24例患者均获得手术成功,在手术中确诊胆总管结石3例(3/24),平均手术时间101.3±15.9 min,平均失血量13.4±3.4 mL,平均拔除引流管时间5.5±1.1 d,平均住院时间11.2±4.0 d,出院后并随访1~6个月,均未发现与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疾病有关的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术中应用超声联合胆道镜保证胆总管一期缝合安全有效,避免了放T管引流引发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一期缝合与腹腔镜胆道探查T管引流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05例肝外胆道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52例行腹腔镜胆道探查一期缝合术的患者为观察组,53例行腹腔镜胆道探查T管引流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的腹腔引流量。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无残余结石。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腹腔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出血、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发生3例胆漏,对照组术后发生4例胆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下胆道探查T管引流相比,胆道一期缝合尽管操作较困难、风险较高,对患者有一定的选择性,但具有费用低、住院时间短、避免放置T管后的不良反应等优点,患者选择恰当并由经验丰富的腹腔镜外科医生操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可在有条件的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后鼻胆管引流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后鼻胆管引流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随机将56例胆石症患者分为两组,28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后胆总管一期缝合鼻胆管引流术(鼻胆管组),28例行常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形管引流术(T形管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结果:28例患者成功完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后胆总管一期缝合鼻胆管引流术,鼻胆管组拔管时间(7.6±1.8)d、术后住院时间(9.7±1.6)d,明显少于T形管组(28.6±10.3)d与(20.4±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后鼻胆管引流术既能避免Odd is括约肌痉挛引起的胆管压力增高,又能彻底消除拔T形管后引起的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是在胆总管探查术后一种安全实用的引流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FREDDY激光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4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n=57)及开腹手术(开腹组,n=47)。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感染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胆道大出血、严重胆漏等)、术后住院时间、一期结石清除率、总结石清除率等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感染率、一期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总结石清除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FREDDY激光碎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微创、安全、可靠、有效的优势,为肝内胆管结石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方式及并发症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6月至2012年1月为17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LCBDE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评估、取石方式、腹腔镜及胆道镜技术对疗效的重要性,总结胆总管末端损伤、结石残留、胆漏等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一期吻合123例,其中3例先行十二指肠镜鼻胆管引流;留置T管55例,其中13例中转开腹取石、补漏。术后发生胆漏5例,引流3~7 d愈合,平均(5.3±1.5)d。术后随访3~60个月,平均(36.0±18.6)个月,无胆漏、胆管狭窄、胰腺炎发生;5例结石复发,行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可靠;术前正确评估,术中正确取石,避免盲目、暴力操作,术中并发症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经验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施行LCBD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中转开腹3例,成功施行LCBDE 61例,其中行胆总管一期缝合.21例,T管引流40例。平均手术时间110(60~180)min,平均住院时间7(5~14)d。术后发生胆漏2例,胆总管残石3例。47例平均随访18个月,结石复发3例,经再手术治愈。结论L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痛苦小,对符合手术适应证的患者而言,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术前置鼻胆管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替代T管引流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102例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置鼻胆管、胆总管一期缝合55例(鼻胆管组)与T管引流47例(T管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无胆瘘发生,鼻胆管组拔管时间(5.3±1.8)d,术后住院时间(7.2±1.6)d,肛门排气时间(20.3±5.8)d,均较T管组的(29.6±6.3)d,(15.3±3.8)d,(28.6±7.3)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于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置鼻胆管、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既能避免一期缝合后胆管压力增高引起的胆瘘,又能彻底消除T管引起的并发症,缩短了住院天数,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保胆取石并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2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并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手术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006年3月至2009年1月我院20例中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同时行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经验,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20例,于胆囊切开取石后缝合胆囊;切开胆总管,用胆道镜取净结石后用4-0可吸收线胆总管一期缝合。结果:2例因结石较大且嵌顿于胆总管下端,难以取出,中转开腹。18例手术获成功,均一期缝合,术后发生胆漏2例,引流10~60ml/d,持续1~4d,术后3~7d拔除腹腔引流管。手术时间120~240min,平均(180±31)min。术后住院7~10d,平均(7.0±1.3)d。患者均治愈。随访1~32个月,无结石复发,胆囊收缩功能检测为20%~30%。结论: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同时行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