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总结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胃小弯浆膜化治疗门脉高压症.结果 26例门脉高压症患者术中(择期手术17例、急诊手术9例)无1例死亡,术后随访1~5年,无1例再出血.结论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基层医院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一种操作简单、近期及远期疗效满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应用吻合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42例门脉高压出血患者,观察手术死亡率、再出血率、食管曲张消除率、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发生率。[结果]本组手术死亡1例,术后全部达到止血效果,随访8-36个月无再出血,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2例。[结论]应用吻合器、食管下段切除再吻合术安全、有效、离断更为彻底,从而进一步提高周围血管离断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我院自1990~1998年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42例。男34例,女8例。年龄14~62岁。血吸虫性肝硬化13例,肝炎后肝硬化9例,血吸虫及肝炎后肝硬化20例。肝功能检查除3例正常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有出血史者34例。急诊手术14例,择期手术28例。术前肝功能情况按Child's分级[1]:A级14例(占33.3%),B级19例(占45.2%),C级9例(占21.4%)。手术方法:全组病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探查肝、脾、胃冠状静脉确诊后行脾切除。妥善处理脾蒂断端及脾床彻底止血。自胃体大弯及胃后起至胃底贲门将胃大弯上1/2的血管全部结扎切断…  相似文献   

4.
<正> 肝硬变门脉高压症是外科难题之一,我科自从1984—1995年采取裘法祖教授推出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式治疗门脉高压症100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导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00例,男87例,女13例;年龄21—65岁。明确为肝炎后肝硬变者66例,酒精性肝硬变13例,原因不明确的21例。合并大出血急症手术者21例,慢性反复出血择期手术者41例,行预防性手术者38例。术前吞钡X线检查或胃镜查均有中度到重度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93例合并明显脾肿大脾功能亢进,术前肝功能代偿情况按Chied分级:A级26例占(26%),B级67例占(67%),C级17例占(17%)。手术方式:行标准式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脾切除+幽门成形术63例,未作幽门成形术者37例。手术死亡1例,死亡率为1%。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门脉高压症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手术方法。对58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病人疗效观察分析,结果除2例死于并发症外,其余病人远近期效果良好。提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门脉高压食道静脉破裂出血的简便宜行。效果满意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7.
胥建中 《四川医学》2000,21(12):1077-1078
我院从 1988年起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对门脉高压并发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进行治疗 ,本文对182例的远期疗效进行总结。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82例 ,男 145例 ,女 37例 ,平均年龄 4 0 .8岁。皆为肝炎后肝硬化 ,肝功能按 Child-Pugh分级 ,A级 112例 ,B级 56例 ,C级 14例。全组病例都经手术或病理学证实为门脉高压症。并经钡餐或胃镜检查 ,有食管或 /和胃底静脉曲张。有上消化道大血史者 148例。择期手术 12 0例 ;预防性手术 62例。1.2 手术方法 :常规切除脾脏。沿左、右胃网膜血管交界向上切断胃大弯侧全部血管 ;将胃向上…  相似文献   

8.
门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情危急,来势凶猛,处理十分棘手,急诊手术死亡率高达20%~50%。自1991-01/2001-03我们对门脉高压症22例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手术死亡3例,占13.6%,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1999年6月~2010年10月收治门静脉高压症患者40例,施行脾切除术加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术后近期无其他并发症发生.随访5个月~3年,再出血率为7.9%(3/39).结论: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不仅操作简便,而且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熟练掌握手术的技术要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42例疗效观察李绍森黎旭贵*(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一科南宁530021)我科自1990年1月至1994年6月共施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42例,随访1~5年,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  相似文献   

11.
余正堂 《中原医刊》2011,(8):60-61,63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手术的疗效。方法对因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行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34例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4例中急诊止血32例(94.1%),手术死亡2例(5.9%),死亡原因为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肝肾功能衰竭。随访29例(90.6%),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随访3.9年,1年生存率为96.6%,3年生存率89.7%,5年内生存率82.8%。结论急诊脾切除贵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止血效果确切,可抢救大部分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2.
许平  李涛  李恒  罗大勇 《安徽医学》2017,38(12):1544-1546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并发贲门失弛缓的上消化道造影表现.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6年7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出现进食梗噎感、吞咽困难的38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进行钡餐或碘水造影的病例资料,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上消化道造影的食管轻、中和重度扩张分别为15例(39.5%)、22例(57.9%)和1例(2.6%);食管下端狭窄段长度3.0~5.0 cm计26例(68.4%),5.1~7.0 cm计12例(31.6%);最窄处直径3.0~6.0 mm 15例(39.4%),7.1~10.0 mm 23例(60.6%),且狭窄段均边界光滑;38例均见食管蠕动减慢、排空延迟;有14例患者仍见中下段食管静脉曲张;9例胃空腹潴留物多.结论 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并发贲门失弛缓是临床常见病症,影像学上主要依据病史和典型的上消化道造影表现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脾切除(Hassab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经验。方法对采用Hassab术治疗的22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8例均经Hassab术治疗,其中急诊手术38例,择期手术150例,预防性手术40例。急诊手术止血率71.1%,手术总死亡率6.58%,其中急诊手术死亡率28.9%,择期手术死亡率2。66%,预防性手术无死亡。近期主要死亡原因:肝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腹腔内出血合并休克,膈下脓肿并胸腔积液、肺部感染,食管胃漏合并弥漫性腹膜炎。远期主要死亡原因:肝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发原发性肝癌。远期再出血率:5年为6.48%,10年为12.o%。结论Hassab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不仅可控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解除脾功能亢进,而且操作简单,疗效确切,适合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断流术彻底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黄林凤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11):1571-1573,1576
目的:研究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早期活血、抗凝、袪聚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断流术的226例患者,给予早期活血、抗凝、袪聚治疗并进行前瞻性研究;选取同在本院接受断流术的100例患者,术后常规预防性应用止血药物及并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术后3个月内血栓形成情况将入选者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调查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并比较早期活血、抗凝、袪聚治疗前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血栓组的脾脏质量、术后红细胞计数、术后1、7d血小板计数及二聚体水平高于非血栓组,术后门静脉内径大于非血栓组,术后门静脉血流速度低于非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脾脏质量大、术后红细胞计数偏高、术后1、7d血小板计数及二聚体含量偏高、门静脉内径偏窄、血流速度偏慢是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早期活血、抗凝、袪聚治疗患者的血栓发生率低于预防性应用止血药物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和二聚体含量升高、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异常是断流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术后早期进行活血、抗凝、袪聚治疗有助于预防门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贲门周围血管的离断术式加以改进 ,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提高疗效。 方法 通过尸体解剖了解食管下段迷走神经前后主干走行路线 ,设计出保留迷走神经干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VTPPD)贲门下方手术游离曲线 ,临床应用治疗 3 9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 ,并与同期施行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PD) 3 2例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幽门成形术 (PD PP) 16例进行比较。 结果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VTPPD组平均 82h ,明显快于PD和PD PP组 (P <0 0 5 )。食后饱胀率和肠胃返流发生率VTPPD组为 7 6% ,PD组分别为 46 9%和 18 8% ,PD PP组分别为 12 5 %和10 0 0 % ,三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手术死亡率和术后出血率三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胃液滞留、突发性腹泻和远期胆囊结石发生率PD组分别为 2 5 0 %、15 6%和 7 1% ,PD PP组分别为 12 5 %、18 8%和 6 3 % ,而VTPPD组无 1例发生。 结论 VTPPD作为一种生理性手术 ,能较好地维持胃的正常动力学及肝胆、肠道系统的生理功能 ,较大限度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分流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分流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12例门静脉高压者分别采用分流断流联合术31例和断流术81例,观察手术前后门静脉压力(FPP)变化以及近远期疗效。结果: 分流断流联合术组FPP下降优于断流术组(P < 0.01);2组术后病死、近期再出血及肝性脑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分流断流联合术组远期再出血和腹水发生率均低于断流术组(P < 0.05),远期肝性脑病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分流断流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既明显降低出血率又不增加脑病发生,应成为治疗门静脉高压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7.
收集8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吻合器组(观察组,n=45)与传统开腹手术(对照组,n=35),分析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血压症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结果显示,①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其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②两组术后肝功能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因此,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配合吻合器应用,微创,患者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再出血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凝治疗在门静脉高压症联合手术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将67例均行联合手术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抗凝组(32例)在术后行抗凝治疗;对照组(35例)术后未行抗凝治疗。比较两组间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远期上消化道再出血发生率及手术前后门静脉高压胃病的改善情况。结果抗凝组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对照组远期上消化道再出血发生率为30.0%,明显高于抗凝组的7.1%(P<0.05)。抗凝组与对照组比较,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得到明显缓解。结论抗凝治疗可明显降低联合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远期上消化道再出血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Hong DF  Zheng XY  Peng SY  Gao M  Wu JG  Cao Q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2):820-822
目的总结完全腹腔镜下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技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了2005年3月—2006年9月间,一个治疗小组对23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致食管下端静脉曲张患者应用超声刀行完全腹腔镜下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中有20例在处理脾蒂前结扎脾动脉;中转开腹3例(13.0%),其中脾叶静脉破裂出血2例,左膈静脉破裂出血1例;20例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8例应用二级脾蒂离断法处理脾蒂一逐支分离脾叶动静脉,边分离边用血管夹夹闭或丝线结扎离断血管,2例应用腔内直线型切割钉合器(Endo—GIA)集束离断二级脾蒂血管。手术时间180—350min,平均235mill。术中失血200—1600ml,平均520ml。术后经输血浆、利尿、预防抗炎治疗。术后发生胸腔积液3例,左膈下脓肿1例,B超引导穿刺治愈,轻度腹水2例。无死亡病例。术后住院时间6—17d,平均8.5d。术后平均随访时间9个月,再出血率0%。结论娴熟的互相配合的腹腔镜技术、术中应用超声刀和预先结扎脾动脉,应用二级脾蒂离断法处理脾蒂是完全腹腔镜下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手术成功的关键技术要素。手术仍具有微创的优势。【关键词】腹腔镜脾切除术;门奇断流术;高血压,门静脉;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