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HO)-1活性改变对肝癌细胞株Hep G2细胞周期蛋白(Cyclin)依赖性激酶调节亚基(CKS)1和Cyclin D的影响。方法采用靶向抑制HO-1的小分子RNA(siRNA)沉默细胞癌Hep G2细胞HO-1基因的表达,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测定Hep G2细胞的增殖情况,应用RT-PCR法测定HO-1、CKS1和Cyclin D mRNA,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HO-1、CKS1和Cyclin D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TT实验结果显示,HO-1 siRNA转染组细胞转染后24 h和48 h的吸光度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HO-1 siRNA转染组细胞转染后48 h的HO-1、CKS1和Cyclin D mRNA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HO-1 siRNA转染组细胞转染后48 h的HO-1、CKS1和Cyclin D蛋白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HO-1的活性降低可抑制肝癌Hep G2细胞的增殖,其调控作用可能通过降低Hep G2细胞CKS1和Cyclin D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以DNA甲基转移酶1(DNA methy transferas 1,DNMT1)基因为靶基因的RNA干扰对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设计、合成针对DNMT1基因的siRNA和阴性对照siRNA(N-siRNA).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脂质体组(仅予脂质体)、N-siRNA组(转染30 nmol N-siRNA)、siRNA组(转染30 nmol siRNA).siRNA转染48 h后,实时PCR法检测DNMT1 mRNA水平;WST-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siRNA组DNMT1 mRNA的抑制率为(86.0±4.3)%,明显高于N-siRNA组的(40.1±2.2)%和空白对照组的0(P<0.01);细胞存活率为(47.6±5.6)%,明显低于N-siRNA组的(68.1±4.1)%和空白对照组的100%(P<0.01);细胞凋亡率为(14.94±2.89)%,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的(7.51±1.12)%、脂质体组的(7.06±0.39)%、N-siRNA组的(8.84±1.44)%(均P<0.01).结论 siRNA能特异、有效地抑制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DNMT1mRNA的表达,同时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4.
PEG10基因siRNA真核表达载体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对遗传印记基因PEG10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对人肝癌HepG2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以脂质体法将psiRNA-PEG10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pG2细胞,RT-PCR检测PEG10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细胞周期调节蛋白D1(Cyclin D1)和P27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RT-PCR结果显示,转染psiRNA-PEG10的HepG2细胞中PEG10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与未转染组和空载体组相比,转染psiRNA-PEG10后处于G0/G1期的HepG2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而G2/M期的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1);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转染psiRNA-PEG10的细胞Cyclin D1表达明显降低;而P27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PEG10可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D1和P27表达,干扰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发挥抗瘤作用,针对PEG10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有望成为研究肝癌治疗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LOXL2)基因沉默后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增殖情况变化,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培养并收集人胃癌细胞株BGC823、正常胃上皮细胞株GES-1,采用real-time PCR检测LOXL2 mRNA,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LOXL2蛋白。将BGC823细胞分为实验组、阴性组、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阴性组分别转染LOXL2 siRNA、NS siRNA,对照组仅加入Lipofectamine2000试剂。继续培养48 h后,采用MTT实验观察细胞增殖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分布,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mRNA,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CNA、Cyclin D1蛋白。结果 BGC823细胞中LOXL2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GES-1细胞(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阴性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48.32%±3.91%、8.86%±2.98%。实验组G0/G1期细胞百分比高于阴性组与对照组,S期细胞百分比低于阴性组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细胞中PCNA、Cyclin D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阴性组和对照组(P均<0.05)。结论 LOXL2基因沉默后,BGC823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CNA、Cyclin D1 mRNA及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背景:近年来,长非编码RNA(lncRNAs)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lncRNA-PVT1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表达上调并发挥促癌作用。目的:探讨PVT1在人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HPAF-Ⅱ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脂质体转染技术将siRNA-PVT1转染入HPAF-Ⅱ细胞;以real-time PCR检测PVT1mRNA表达,MTS实验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分析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和原癌基因蛋白c-Myc表达。结果:以人永生化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株H6c7作为对照,各人胰腺癌细胞株中以HPAF-Ⅱ细胞PVT1 mRNA表达升高最为明显。与转染阴性对照siRNA和未予转染siRNA的细胞相比,转染siRNA-PVT1的HPAF-Ⅱ细胞PVT1 mRNA表达显著降低,细胞增殖能力减弱,发生细胞周期G1期阻滞并出现凋亡峰,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cleaved-PARP表达上调,Bcl-2/Bax比值降低,c-Myc蛋白表达下调。结论:LncRNA-PVT1在人胰腺癌细胞株HPAF-Ⅱ中呈高表达,其可能通过调控c-Myc表达影响HPAF-Ⅱ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siRNA靶向干扰轴突导向受体蛋白(ROBO)1基因表达对食管癌EC109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将食管癌EC109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siRNA-ROBO1组,采用脂质体将阴性siRNA和siRNAROBO1转染EC109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ROBO1、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蛋白的表达;CCK-8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EC109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干扰ROBO1表达后,EC109细胞中ROBO1蛋白的表达量较空白组显著降低(P0.05),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P0.05),G0/G1期细胞显著增加(P0.05),G2/M期细胞显著降低(P0.05),且siRNA-ROBO1组细胞中Ki-67、PCNA、Cyclin D1表达量较空白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ROBO1可能通过影响食管癌细胞增殖、周期相关蛋白水平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从而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8.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对人胰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沉默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基因对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培养胰腺癌PaTu8988细胞株,设空白对照组(未予任何处理)、阴性对照组[予30 nmol/L阴性小干扰RNA(siRNA)]、HDACI低剂量组(予15 nmol/L HDAC1 siRNA)和HDAC1高剂量组(予30 nmol/L HDAC1 siRNA),siRNA转染48 h后,分别采用相对实时定量PCR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HDAC1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沉默效率,细胞计数试剂盒法检测siRNA干扰前、后细胞增殖变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干扰前、后细胞凋亡变化.结果 转染HDAC1siRNA 48 h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中HDAC1 mRNA表达率分别为46.1%±6.1%和32.3%±1.4%,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100.0%±3.4%)和阴性对照组(87.4%±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HDAC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其余两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HDAC1低剂量组和HDAC1高低剂量组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0%±17.1%、87.1%±5.0%、68.7%±4.7%和61.6%±2.0%,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20%±0.95%、4.59%±1.26%、10.09%±1.36%和11.19%±6.07%,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HDAC1 siRNA能特异、有效地抑制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HDAC1表达,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分子RNA(siRNA)干扰沉默靶基因EZH2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epG2细胞,分为转染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转染组与阴性对照组按照Lipofectamine2000使用说明分别瞬时转染EZH2 siRNA、荧光物FAM,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分别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周期;qRealtime-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ZH2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组细胞增殖明显受抑;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转染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S期明显细胞减少;转染组EZH2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均<0.05。结论 EZH2 siRNA可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活性,是一种潜在基因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调Jagged1表达对骨髓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培养的RPMI8226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不做转染)、siRNA control组(转染negative control)和siRNA Jagged1组(转染Jagged1-siRNA),以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Jagged1 mRNA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周期分布和凋亡率;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Jagged1、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cl)-2和酶切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iRNA Jagged1组细胞中Jagge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增殖能力、S期细胞比例、Cyclin D1蛋白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凋亡率和酶切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siRNA control组细胞中各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调Jagged1表达可抑制骨髓瘤RPMI8226细胞增殖,阻滞细胞于G0/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yclin D1和Bcl-2蛋白表达及上调酶切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特异性siRNA沉默人胰腺癌AsPC-1细胞的膜型金属蛋白酶2(MT2-MMP)基因表达,观察其对缺氧条件下培养的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插入MT2-MMP特异性siRNA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至人胰腺癌AsPC-1细胞株(siRNA组),以转染过表达MT2-MMP质粒(过表达组)或阴性对照质粒(空载体组)的AsPC-1作为对照.实时定量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染细胞的MT2-MMP mRNA和蛋白的表达.在缺氧条件(37℃、1%O2、5% CO2、饱和湿度的三气培养箱)下培养后,应用CCK-8法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Transwells小室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 成功获取MT2-MMP基因沉默的AsPC-1细胞株和过表达的细胞株.缺氧条件下培养24h后,空载体组、过表达组、siRNA组细胞增殖的吸光度值(A490值)分别为0.68±0.08、0.80 ±0.08、0.52±0.07;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2±1.5)%、(2.8±1.1)%、(21.4±3.9)%;每个视野(200倍)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15.8 ±23.2)、(256.4±38.6)、(45.8±18.2)个.siRNA组较空载体组的细胞增殖显著被抑制,穿膜细胞数显著减少,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值均<0.05).过表达组较空载体组的细胞增殖显著增强,穿膜细胞数显著增加,而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值均<0.05).结论 MT2-MMP基因沉默的AsPC-1细胞在缺氧条件下培养后细胞凋亡增加,增殖被抑制,侵袭力减弱.  相似文献   

12.
贾文娟  李胜泽 《山东医药》2009,49(13):23-25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与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例正常宫颈、2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60例宫颈癌中STAT3与CyclinD1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STAT3、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与CIN组织(P〈0.01,〈0.05);STAT3和CyclinD1的表达呈正相关(r=0.327,P〈0.05);STAT3、CyclinD1异常表达率随着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增加,两者的表达均与淋巴转移有关(P〈0.01,〈O.05)。结论STAT3可能通过激活其下游靶基因CyclinD1,引起宫颈癌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失控。  相似文献   

13.
王蕾  李艳 《山东医药》2014,(11):22-25
目的观察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原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APL)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APL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实验组用终浓度为t、5、10ng/mLTGF-B,处理(实验1、2、3组),分别处理24、48、72h,采用瑞氏一吉姆萨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P27Kipl、CyclinE、bcl-2蛋白,RT—PCR技术检测TGF—β1、P27Kipl、CyclinE、bcl-2mRN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1、2、3组24、48h细胞凋亡率升高(P均〈0.05);与同组24h比较,实验1、2、3组48h细胞凋亡率升高(P均〈0.05)。对照组细胞培养48h未见明显细胞周期阻滞;与对照组比较,实验1组48h细胞周期阻滞于G。期,实验2、3组APL细胞周期明显阻滞于G,期。与对照组比较,实验2组TGF-β1、P27Kipl蛋白水平升高,CyclinE、bcl-2蛋白降低(P均〈0.05)。1’、2’β—actin条带亮度相同,实验2组(2道)P27Kipl mRNA条带亮度与对照组(1道)相同,P27Kipl mRNA水平较对照组变化不明显;1’、2’β-actin条带亮度相同,实验2组(2道)条带亮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道);实验2组CyclinE条带与对照组比较亮度减低,CyclinE表达下调。结论外源性TGF—β1通过上调TGF-β1、P27Kipl及下调CyclinE、bcl-2作用,诱导细胞发生凋亡,使细胞阻滞于G1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miR-10a表达对人胰腺癌AsPC-1细胞迁移和侵袭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针对miR-10a的小干扰RNA(miR-10a-siRNA),转染处理人胰腺癌AsPC-1细胞,同时设阴性对照siRNA(NC-siRNA)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3组细胞中miR-10a的表达水平,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ELISA法检测各组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基质金属蛋白质酶13(MMP-13)含量.结果 对照组、NC-siRNA组和miR-10a-siRNA组AsPC-1细胞miR-10a表达水平分别为1.05±0.08、1.03 ±0.06、0.02±0.01,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50±2.6)、(145±2.2)、(62±1.8)个,培养上清中MMP-13表达量分别为(108.5±2.8)、(107.8±2.5)、(35.8±1.5) pg/ml,miR-10a-siRNA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NC-siRN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对照组、NC-siRNA组和miR-10a-siRNA组AsPC-1细胞的迁移后间距分别为(385 ±15)、(395±13)、(736±18)μm,miR-10a-siRNA组显著大于对照组和NC-siR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下调miR-10a表达可抑制胰腺癌AsPC-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MMP-13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埃罗替尼对体外培养的胰腺癌细胞BxPC3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埃罗替尼作用后BxPC3细胞的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分析、透射电镜和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RT—PCR法检测细胞bcl-2、bax、bcl-xl、bak mRNA表达。结果埃罗替尼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抑制BxPC3细胞生长。72h后,1、100μmol/L的埃罗替尼处理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0.25±2.62)%和(40.75±2.98)%。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0μmol/L埃罗替尼处理BxPC3后24、96h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4.0±4.08)%和(49.50±1.29)%,两者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0μmol/L埃罗替尼处理组的细胞凋亡率为(11.0±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1.1)%(P〈0.01);G0/G1细胞占(73.4±1.3)%,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1.0)%;透射电镜可见细胞呈现明显凋亡形态,并见凋亡小体形成。埃罗替尼处理组细胞bcl-2、bcl—xl mRNA表达下调,bax mRNA表达轻微上调,bak mRNA的表达不受影响。结论EGFR抑制剂埃罗替尼体外可抑制胰腺癌细胞系BxPC3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周期,上调促凋亡蛋白和下调凋亡抑制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16.
绿原酸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绿原酸(CGA)用于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不同浓度的CGA干预乳腺癌MCF-7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CGA对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MCF-7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素(Cydin)D1表达。结果0.25、0.5mg/mlCGA作用MCF-7细胞48h后,使细胞阻滞于G1/G0期,两组的G1/G0期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0、0.25、0.5mg/mlCGA处理MCF-7细胞48h后,Cyc-linD1的平均荧光强度比(MFIR)分别为9.64±0.18、9.15±0.22、8.104-0.28(P=0.001)。结论CGA可抑制MCF-7细胞增殖,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yclinD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游离脂肪酸(FFA)对INS-1细胞沉默调节蛋白1(SIRT1)、活性氧(ROS)水平和凋亡的影响,探讨FFA损害胰岛B细胞功能及SIRT1保护细胞的机制。方法将INS-1细胞分为牛血清白蛋白(BSA)对照组和FFA组,作用36h后分别检测SIRT1mRNA水平、ROS水平和凋亡变化。构建SIRT1过表达质粒,转染INS-1细胞,再在上述两组条件下作用36h后分别检测ROS水平和凋亡变化。结果与BSA组比较,FFA组SIRT1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0.50±0.127251.02±0.08,P〈0.01)、ROS水平明显增加(458.15±134.94725132.86士51.80,P〈0.01)、凋亡增加(36.55±8.16vs5.85±1.65,P〈0.01)。在FFA作用下,SIRTl过表达质粒转染INS-1细胞后较转染前ROS水平下降(284.80±87.97vs458.15±134.94,P〈0.01),凋亡减少(18.72±7.13vs36.55±8.16,P〈0.01)。结论FFA对INS-1细胞功能的损害与氧化应激有关,而SIRT1过表达可减少ROS产生,减少凋亡,从而保护INS-1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辐照载紫杉醇微泡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胸主动脉VSMCs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刺激后分组如下:对照组(A组)、超声辐照+微泡组(B组)、超声辐照+载紫杉醇微泡组(C组)、单纯载紫杉醇微泡组(D组)和紫杉醇组(E组).采用频率1MHz、声强0.3W/cm2的连续波超声辐照VSMCs 120s,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染色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细胞凋亡以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A组比较,各组S期细胞比例均显著降低(P<0.01),B组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高(P<0.01),D组和E组G2/M细胞比例显著增高(P<0.01),C组G0/G1期细胞比例和G2/M细胞比例均显著增高(P<0.01).与A组比较,B组和C组VSMCs凋亡率显著增高(P<0.01),Bax蛋白表达显著上调、而Bcl-2蛋白表达则显著降低(P<0.01).结论 超声辐照载紫杉醇微泡可诱导VSMCs凋亡,其机制可能是微泡介导的超声空化效应,致Bax蛋白表达上调及Bcl-2蛋白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Smad4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瞬时转染法转染PFTX-5Smad4质粒至人肝癌细胞株HepG2(实验组),以转染空质粒PFTX-5的HepG2细胞为对照组,野生型HepG2细胞为空白组,利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Smad4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变化;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及用FITC—AnnexinV、碘化吡啶(propidiumiodide,PI)双染后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Westernblot检测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表达差异。结果PFTX-5Smad4瞬时转染到肝癌细胞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Smad4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5),而VEGF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细胞CyclinD1表达明显下降(P〈0.05),细胞周期时相分布出现合成前期(G。/G.期)阻滞。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增殖受到明显抑制。结论Smad4高表达可能通过降低肝癌细胞中VEGF的表达,抑制eyclinD1转录合成,并诱导强烈的G1期阻滞和细胞凋亡,对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进-步研究肝癌生长增殖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罗格列酮对胰岛B细胞增殖、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NOD鼠胰岛β细胞株NIT-1,以胰酶消化离心、收集细胞,按5×10^4个细胞/孔移至24孔培养板,继续培养48h后分别用葡萄糖浓度为5.6—27.6mmol/L的RPMI1640培养基处理,24h后随机分为对照组、罗格列酮1~3组,分别加入浓度为0~10^-5mol/L的罗格列酮培养;分别于干预24h和48h时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放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胰岛素受体底物(IRS)-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四组细胞增殖活性及胰岛素分泌水平均随葡萄糖浓度升高而降低,其中罗格列酮1-3组细胞增殖活性和胰岛素分泌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②罗格列酮3组在葡萄糖浓度为22.5、27.6mmol/L培养24h及葡萄糖浓度为11.1mmol/L培养48h时胰岛素分泌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下罗格列酮3组细胞中IRS-2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且变化趋势同上。结论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罗格列酮可促进NIT-1细胞增殖、胰岛素分泌,机制可能与其上调IRS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