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压平口服液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45例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随机分为药康组、康复组、对照组,对照组按神经外科西医常规治疗;康复组按西医常规治疗加用早期康复训练;药康组在康复组的基础上加用颅压平口服液,每6h一次,每次40mL。对3组治疗前后及组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C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药康组显愈率为86.6%,总有效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康复组。3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药康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5),药康组与康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压平口服液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在缓解和消除急性颅脑损伤临床症状、改善患者日生活常能力(ADL),降低伤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压平口服液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中度、重度颅脑损伤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45例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随机分为药康组、康复组、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按神经外科西医常规治疗;康复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训练;药康组在康复组的基础上加用颅压平口服液。结果药康组的总有效率与愈显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并且药康组的愈显率亦优于康复组(P〈0.05)。各组治疗前后比较CD3^+、CD4^+均有升高,而CD8^+均下降,因而CD4^+/CD8^+亦升高(P〈0.01),组闻比较药康组优于对照组与康复组(P〈0.05或P〈O.01)。结论颅压平口服液结合旱期康复训练能提高免疫力,减少并发症,降低伤残,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65例脑卒中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康复组进行脑血管疾病常规治疗,包括应用保护脑细胞及活化脑代谢的药物、脑血管扩张剂、抑制血小板凝集剂等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针灸、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等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和Vus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康复组治疗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康复组治疗后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抑郁患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进展型脑梗死急性期及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4年2月—2017年2月入院治疗的68例诊断为进展型脑卒中病人,按随机贯序抽样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期除静脉输注14 d外,其余治疗均持续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临床疗效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治疗能显著改善对进展型脑梗死急性期及恢复期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一级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应用前景。方法 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康复专业人员的康复训练指导,康复组从早期即开始进行系统的一级康复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定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康复组患者在治疗后Barthel指数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一级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综合医院及基层医院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指导的社区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康复组采用由综合性医院康复科指导的综合康复训练方法,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社区康复治疗,于社区治疗前、治疗6个月分别利用Fugl-Meyer评定法(FMA)、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法(FIM-B)和Barthel指数(MBI)进行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明显改善(P〈0.05);康复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两组间Fugl-Meyer评分、FIM-B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由综合性医院康复科指导模式下进行的社区综合康复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更有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神经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根据病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神经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半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0%(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结合神经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卒中运动障碍的早期康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5例脑卒中急性期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给予改善脑血液循环或止血、防治脑水肿、脑保护等常规治疗。康复组加用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患肢运动功能按Fugl-Meyer评测法评价:日常生活能力按ADL Barthel指数积分分级标准评价。两组病人于康复治疗前及出院前分别进行患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综合评价。结果 治疗前两组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康复组患者评分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脑卒中早期的运动康复治疗配合常规治疗较单纯的常规治疗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可降低急性脑血管病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王英珍 《山东医药》2009,49(6):95-96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辅助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1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8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4%,对照组83.3%,两组相比,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均下降,治疗组更明显。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辅助治疗脑梗死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卡托普利对QRS积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应用卡托普利对心肌梗死范围的影响,将74例AMI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卡托普利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均观察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4h、72h、1周、2周、3周、4周描记一次标准12导联心电图,按Nancy标准进行QRS记分。结果:共62例完成试验观察。治疗前两组QRS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周时,治疗组(n=30)QRS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虽有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n=32)QRS积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第4周时,治疗组QRS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均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虽有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提示:卡托普利在AMI早期应用有限制心肌梗死范围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针康组和康复组,康复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针康组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刺方法,治疗8周后观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临床疗效。结果针康组总有效率为93.33%,康复组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ugl-Meyer量表评分较治疗组明显升高(P〈0.01),但针康组升高程度优于康复组(P〈0.01)。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的运动功能,并且临床疗效优于康复组。  相似文献   

12.
潘东 《山东医药》2013,(42):87-89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0~2013年)、EMBASE(1980~2013年)和CNKI数据库(1979~2013年)公开发表的关于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的I临床对照研究。以针灸组(单纯针灸治疗及针灸联合康复治疗)与对照组(单纯康复治疗)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临床疗效的比值比(OR)为效应指标,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包括934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其中针灸组489例,对照组44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灸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3.64,95%CI:2.51~5.28,P=0.000)。针灸组中,单纯针灸组及针灸联合康复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疗效确切,优于单纯康复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10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康复组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28天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及ADL。结果所有受试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明显减少,运动功能、ADL积分均明显增加,两组的变化均数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在降低其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提高运动功能、ADL的积分上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运用中药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3月收集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75例进行分组研究,Ⅰ组接受常规内科治疗35例,Ⅱ组在上述治疗下接受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40例。评估两种给药方案的治疗与安全情况。结果经治疗,Ⅱ组总治愈率95.0%显著高于Ⅰ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Ⅰ、Ⅱ组的Fugl-Meyer、Barthel指数评测结果经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Ⅱ组两项评测结果相比Ⅰ组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期间,Ⅰ、Ⅱ组均未产生严重副反应。结论在脑卒中恢复期的治疗中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药效理想、安全,对患者的运动能力与自理能力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5.
脑脉泰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患者智能和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脑脉泰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患者智能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脑脉泰胶囊口服,2彬次,3次/d。对照组服用脑复康0.8g,3次/d,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BBS积分、MMSE积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BBS积分、MMSE积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BS积分、MMSE积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脂各指标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脉泰胶囊有助于改善高脂血症,能提高MMSE和BBS评分从而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0例UC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西医结合组60例,口服益气健脾、清热解毒、化瘀通络的中药及艾迪莎;中药组50例,口服中药;西药组40例,口服艾迪莎。同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在综合疗效、黏膜病变疗效及症候疗效方面均优于西药组(P〈0.05),在症候疗效方面亦优于中药组,部分主要症状及肠黏膜病变治疗前、后积分差值与中药组及西药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UC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胞磷胆碱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辨证为气虚血瘀证的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口服,治疗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味煎服,胞磷胆碱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5%(P〈0.05)。两组治疗后MMSE和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胞磷胆碱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NASH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柴葛降脂汤,比较2组患者在临床症状、肝脏超声、肝功能及血脂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4%,对照组为7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超声评分、肝功能及血脂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NASH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肌肉痉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肌肉痉挛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128例患者分为康复组(66例)和对照组(62例),对康复组、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肌痉挛程度(Ashworth)和肢体运动功能(FMA)分别进行评价。结果康复组肌肉痉挛发生率为34.9%明显低于对照组(74.2%,P〈0.05),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肌肉痉挛程度评分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降低肌肉痉挛的发生率,提高肢体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0.
赵世旺 《山东医药》2007,47(27):115-116
将6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患者意愿分成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23例。全部病例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氟西汀20mg121服,1次/d,共6周。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提示氟西汀能显著改善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