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糖尿病烧伤患者围手术期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手术治疗的糖尿病烧伤患者68例,分为两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36例(CSII组),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32例(MSII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两组治疗后血糖变化以及血糖控制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切口感染率等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均明显下降(P〈0.01),CSII组对空腹血糖的控制优于MSII组(P〈0.05),术前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住院总天数及低血糖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均低于MSII组(P〈0.01,P〈0.05)。结论在糖尿病烧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可迅速控制血糖,缩短术前血糖达标时间及住院总天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张敏  张翠云  钱韶红  肖红  幺蕊 《山东医药》2011,51(32):81-82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联合诺和锐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32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在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胰岛素泵联合诺和锐治疗组68例(CSII组)和常规诺和锐多次皮下注射治疗组64例(MSII组),观察两组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三餐后2 h血糖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CSII组较MSII组在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神经功能改善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岛素泵联合诺和锐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既能有效控制血糖,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减少低血糖发生,又能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
胡淑芳 《山东医药》2010,50(51):48-49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CSII)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73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3例,分别采用胰岛素泵CSII和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MSII)两种方法治疗。观察两组血糖变化、胰岛素用量、达靶血糖值所需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不同时期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G2h)及胰岛素用量均无显著差异,但达预定靶血糖值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T2DM患者应用胰岛素泵CSII法治疗可明显缩短达预定靶血糖值所需时间、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比较胰岛素泵(CSII)和皮下多次注射胰岛法(MSII)治疗SUF的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种方法均可使血糖达标,但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MSII组,(P〈0.01),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MSII组。结论:CIS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SUF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泵在妊娠期糖尿病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例患者分别使用胰岛素泵皮下持续输注胰岛素和胰岛素皮下注射。结果:胰岛素泵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胰岛素注射组(P〈0.01),结论:胰岛素泵是妊娠期糖尿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皮下输注组(CSⅡ组,39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组(对照组,45例),观察治疗后血糖、尿酮体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CSⅡ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P〈0.01);胰岛素用量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CSⅡ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治疗较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短期疗效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研究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类似物(CSII)和多次注射胰岛素类似物(MSII)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诺和锐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入,对照组用诺和锐30特充餐时皮下注射,每日2次。结果CSII组血糖控制达标的天数和胰岛素的用量明显少于MSII组;CSII组的低血糖发生率较低。结论CSII是目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T2DM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组和诺和灵R组,泵治疗1周,结果FPG和睡前血糖下降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PPG诺和和锐组优于诺和灵R组(P〈0.05),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低于诺和灵R组(P〈0.05)。两组用药前后体重增加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泵输注诺和锐和灵R均能使高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但诺和锐更理想。  相似文献   

9.
蓝海云  张萍  梁慧  陈奇盛 《内科》2007,2(2):229-230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胰岛素泵(CSII)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的疗效差别。方法 将60例拟行手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CSII组32例,MSII组28例,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比较两组的血糖变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CSII组与MSII组在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与MSII组相比,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缩短,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观察胰岛素泵与传统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80例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组(40例),常规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组(40例),分别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糖达到强化治疗目标[空腹血糖(FBG)〈7.0mmol/L,餐后2h血糖(2hBG)〈10.0mmol/L]的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后FBG、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浓度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CSII组治疗后各时段血糖(FBG,2hBG)均明显低于MSII组(P〈0.01,〈0.05)。和MSII组比较,CSII组血糖达到强化治疗目标时间显著减少[(12.9±3.3)d:(8.3±2.1)d],胰岛素用量显著减少[(46.9±5.1)U/d:(30.5±6.7)U/d]。P均〈0.001。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优于常规胰岛素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选择36例拟行手术治疗的T2DM患者,分为CSIT组和MSⅡ组。结果血糖均明显下降(P〈0.01),CSⅡ组胰岛素用量及术前调整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MSⅡ组(P〈0.01,P〈0.05)。结论T2DM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胰岛素泵治疗降糖效果显著,能迅速、平稳控制血糖,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关键词胰岛素泵2型糖尿病(T2DM)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2.
杨瑞平  杨冬莲  李素兰 《内科》2014,(5):529-530
目的比较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组(39例,CSⅡ组)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31例,MS1I组),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所需胰岛素剂量,平均住院天数,重复住院率和低血糖发生事件。结果 CSⅡ组患者胰岛素所需剂量、平均住院天数、重复住院率明显低于MSII组(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缩短平均住院天数,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拟行白内障手术治疗68例随机血糖≥13.9mmol/l的T2DM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CSII组治疗达到目标血糖所用的时间及胰岛素用量少于MSII组(P〈0.01),血糖达标优于MSII组(P〈0.01),低血糖及创口愈合延迟发生率低于MSII组(P〈0.01)。结论CSII在糖尿病病人白内障围手术期中应用优于MSII。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及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强化治疗围手术期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78例围手术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CSII组采用CSII治疗,MSII组采用MSII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血糖、血糖达标时间、平均住院天数、降糖费用、切口愈合情况、并发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CSII组餐前血糖较MSII组低,血糖达标时间较MSII组短,平均住院天数、切口感染率及愈合障碍率均低于MSII组(P均〈0.05),低血糖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降糖费用CSII组略高于MSII组。结论 CSII治疗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疗效明显优于MSII。  相似文献   

15.
用诺和锐和诺和灵R持续皮下输注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比较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诺和锐 )和短效人胰岛素 (诺和灵R)用外置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 (CSⅡ )治疗 2型糖尿病 (T2DM )的疗效。 方法 该研究为持续 2 4周随机、开放、交叉实验 ,2 9例T2DM患者 ,随机分为诺和锐组和诺和灵R组 ,诺和锐为餐前即刻输注 ,诺和灵R为餐前 30min输注 ,12周治疗后两组交换用药。观察两种不同治疗方式患者糖化血红蛋白 (HbA1c)、8个时点 (3餐前后、睡前、凌晨 2点 )血糖、低血糖及胰岛素泵的安全性的差异。 结果 接受诺和锐治疗组的患者HbA1c指标好于诺和灵R组 (P <0 0 1)。 8个时点血糖检测显示诺和锐组三餐后及睡前血糖水平均低于诺和灵R组 (P <0 0 1~ 0 0 5 )。两组患者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泵的安全性均无差异。 结论 诺和锐与诺和灵R均可安全有效的降低血糖及HbA1c ,诺和锐用于CSⅡ控制餐后血糖更具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在溃疡型糖尿病足感染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9年~2013年溃疡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30例,根据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分两组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CSII) 15例;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MSII) 15例.观察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及溃疡愈合情况.结果 CSII组与MSII组患者比较,其血糖达标时间短、低血糖发生率低、平均住院日少及溃疡愈合好.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是溃疡型糖尿病足感染中控制血糖的最佳方法,其快速降低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缩短住院天数,溃疡愈合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对明显高血糖的初诊和非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应用方法。方法T2DM患者1276例,其中初诊组479例,非初诊组797例,观察两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结果CSⅡ治疗使初诊和非初诊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分别为4.76±2.56天和5.87±2.69天,初诊组达标较快(P〈0.05),两组胰岛素用量相似,平均每天0.69±0.31U/kg,基础用量占全天用量的61%,但初诊组达标后胰岛素减量较早,降幅较大(P〈0.05);两组低血糖的发生率相差不多(P〉0.05)。结论CSII治疗于高糖急性期的初诊和非初诊患者都能迅速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B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8.
选择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先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诺和锐,血糖达标后改用诺和锐30。将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起始日剂量分别为胰岛素泵治疗血糖达标时的诺和锐日剂量的100%、90%、80%,2次/d,分别于早、晚餐前15min皮下注射,根据早、晚餐前血糖调整诺和锐30的剂量。记录血糖达标时间及血糖达标时诺和锐30的日剂量,并记录各组发生低血糖的次数。结果:A组血糖达标时间比B、C组快(P〈0.01);各组血糖达标时诺和锐30日剂量与该组胰岛素泵治疗达标时诺和锐日剂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05);各组低血糖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认为2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诺和锐强化血糖达标后改用相同日剂量的诺和锐30做为起始剂量进行治疗,血糖达标时间快,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皮下输注组(CSⅡ组,39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组(对照组,45例),观察治疗后血糖、尿酮体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CSⅡ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P〈0.01);胰岛素用量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CSⅡ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治疗较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短期疗效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MSII组23例,采用诺和锐(门冬氨酸胰岛素)分别于鼻饲前1min皮下注射;诺和灵N每晚10对皮下注射。CSII组23例采用诺和锐放置于韩国DANA胰岛素泵内,将胰岛素持续缓慢皮下注射。结果CSII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胰岛紊用量少于MSII组(P〈0.01);平均低血糖发生次数低于MSⅡ组(P〈0.05)。术后切12I感染率低于MSII组。结论CSII比MSII更适合用于急诊颅脑术后处于昏迷期的糖尿病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