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罗库溴铵、维库溴铵、阿曲库铵及自身预注对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和插管条件的影响。方法将7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Ⅰ—Ⅴ组各14例,麻醉诱导用咪达唑仑、丙泊酚和芬太尼。Ⅰ~Ⅳ组分别预注罗库溴铵0.06mg/kg、维库溴铵0.01mg/kg、阿曲库铵0.05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01mg/kg,Ⅴ组静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mg/kg;3min后Ⅰ-Ⅳ组静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09mg/kg。观察插管量后的起效时间和气管插管条件。结果I~Ⅳ组的起效时间分别为(5.6±1.3)、(5.8±1.4)、(5.2±1.2)和(6.3±1.1)min,与Ⅴ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结论预注罗库溴铵、维库溴铵、阿曲库铵及自身预注都能缩短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改善插管条件。  相似文献   

2.
魏丕红  杨在启 《山东医药》2010,50(29):105-106
顺式阿曲库铵是阿曲库铵10种同分异构体中的1种,是一种新型的中时效非去极化肌松药。为探讨七氟醚对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起效时间的影响,2009年2~12月,我们将七氟醚不同呼气末浓度稳定40min后给予顺苯磺酸阿曲库铵,以观察后者起效时间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复合瑞芬太尼用于重症肌无力(MG)并胸腺瘤患者胸腺瘤切除术中麻醉效果。方法 40例MG并胸腺瘤患者,ASA I~II级,均行胸腺瘤切除术治疗,采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靶控麻醉。根据前者诱导剂量不同,随机分为A、B组,各20例,分别给予0.02、0.03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记录麻醉前(T0)、全麻肌松用药后(T1)、气管插管后(T2)、开胸骨(T3)、术中分离胸腺瘤(T4)、手术结束(T5)、自主呼吸清醒睁眼(T6)、拔气管插管(T7)两组患者SBP、DBP、HR、RR、SpO2、PETCO2。将TOF(四个成串刺激)方式的T1定标为100%,检测两组T10(T1自100%降到0时间,即阻滞起效时间)、T125%R(首次给药后肌颤搐T1恢复25%时间),T4/T170%(T4/T1比值恢复到70%时间)、TOF恢复指数指(R I):T125%~75%(T1从25%恢复到75%时间),R I:T15%~95%(T1从5%恢复到95%时间)。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肌无力危象或胆碱能危象。两组患者T10、T4/T170%、R I:T125%~75%及R I:T15%~95%相比P均〉0.05。B组T125%R与A组相比P〈0.05。结论 0.02、0.03 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用于重症肌无力并胸腺瘤患者胸腺瘤切除术麻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顺式阿曲库铵在喉罩通气全麻下用于小儿纤支镜检查的肌松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4-12住院行纤支镜检查的68例儿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用药的不同分为丙泊酚联合顺式阿曲库铵组(A组)36例和丙泊酚联合氯胺酮组(B组)32例,比较两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维持时间、临床作用时间、体内作用时间以及肌松恢复指数。结果 A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比B组短,而A组的阻滞维持时间、临床作用时间、体内作用时间和肌松恢复指数均比B组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丙泊酚联合顺式阿曲库铵应用于喉罩通气全麻下小儿纤支镜检查能取得比丙泊酚联合氯胺酮更好的肌松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预注罗库溴铵、顺式阿曲库铵对顺式阿曲库铵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开腹手术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7组。C0组为对照组,预注生理盐水3 ml。C1、C2、C3组分别预注0.005、0.01、0.015 mg/kg顺式阿曲库铵。R1、R2、R3组分别预注0.03、0.06、0.09 mg/kg罗库溴铵。3min后行常规全麻诱导:C1、R1组用顺式阿曲库铵0.145 mg/kg,C2、R2组用顺式阿曲库铵0.140 mg/kg,C3、R3组用顺式阿曲库铵0.135 mg/kg。术中采用丙泊酚4.0~6.0μg/ml靶控输注、芬太尼0.05~0.1 mg/次间断给药。分别记录各组插管时间。结果与C0组相比,C1、C2、C3、R1、R2、R3组插管时间缩短(P均<0.05)。结论预注顺式阿曲库铵或罗库溴铵可缩短顺式阿曲库铵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时间。  相似文献   

6.
顺式阿曲库铵对血流动力学及组胺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在全麻诱导期间观察单次静注顺式阿曲库铵后的组胺释放作用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ASAI~Ⅱ级全麻择期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顺式阿曲库铵组(Cis组)和阿曲库铵组(Atr组),两组分别单次静注Cis0.15mg/kg和Atr0.75mg/kg。麻醉诱导及维持应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静注全麻药前、静注全麻药后2min及静注肌松药后2min、5min的血浆组胺浓度。同时记录相应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观察两组在注入肌松药前后的皮肤变化情况。结果Cis组血浆组胺浓度在静注顺式阿曲库铵后无明显变化,Atr组在静注阿曲库铵后血浆组胺浓度显著升高(P〈0.05);两组在麻醉诱导后MAP比诱导前有显著降低(P〈0.05),HR无显著变化;两组皮肤在静注肌松药前后均未发现明显改变。结论作为新型的肌肉松弛药,顺式阿曲库铵可以安全地应用于临床全麻诱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患者合并糖尿病行静脉复合麻醉时,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情况。方法该研究对象为2015年9月-2016年10月期间67例入院行全麻腹部手术治疗者,所有患者麻醉评分ASAⅠ~Ⅱ级,并根据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分为正常组、疾病组,所有患者麻醉诱导使用依托咪酯、顺式阿曲库铵、舒芬太尼,记录不同组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恢复指数TOF90以及恢复指数RI,分析糖尿病对肌松药物肌松效应的影响。结果疾病组肌松效应指标药物起效时间、恢复时间、临床作用时间以及恢复指数用时均长于正常组,疾病组药物起效用时长、作用时间长、肌松恢复用时长(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行静脉复合麻醉时,用药顺式阿曲库铵疾病会造成药物起效、作用时间延长,肌松恢复抑制情况。  相似文献   

8.
董有静  李旭  刘娟 《山东医药》2012,52(8):71-73
目的比较顺式阿曲库铵持续泵注与间断静注的药效学特点,探讨其最佳给药方式。方法 30例ASAⅠ~Ⅱ级,无神经肌肉疾患,拟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成顺式阿曲库铵持续泵注组(Ⅰ组,15例)和间断静注组(Ⅱ组,15例),采用TOF刺激方式,监测拇内收肌的收缩反应。记录2组患者神经肌肉阻滞的维持时间及肌松恢复过程,并记录顺式阿曲库铵的维持用药量。应用静脉麻醉诱导,七氟烷吸入麻醉维持。全部病例在肌松恢复期均未予以拮抗,使其在安静状态下自然恢复。当TOF恢复至T1/Tc≥75%时,结束肌松监测,呼吸恢复满意后拔管。结果Ⅰ组肌松维持用药量为(0.78±0.15)μg/(kg.min),Ⅱ组为(1.09±0.33)μg/(kg.min),P<0.05。2组患者肌松维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泵注后Ⅰ组的恢复指数为(13.13±3.36)min,Ⅱ组为(14.38±4.48)min,P>0.05,但Ⅰ组快于Ⅱ组。结论持续输注顺式阿曲库铵可维持恒定的肌松水平且单位时间内较间断静注节省肌松药用量,Ⅰ组停止泵注后恢复指数较Ⅱ组稍快。  相似文献   

9.
郑秀英 《山东医药》2013,53(19):67-69
目的 评价两种不同剂量罗库溴铵和顺式阿曲库铵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的起效时间和插管条件.方法 90例择期行全麻手术患者(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各30例:罗库溴铵0.9 mg/kg组(Ⅰ组),罗库溴铵0.6 mg/kg组(Ⅱ组)和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组(Ⅲ组).Ⅰ、Ⅱ、Ⅲ组均在5 s内分别静推罗库溴铵0.9mg/kg、罗库溴铵0.6 mg/kg和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记录从推药后(T1)由100%到0的时间(起效时间),当T1为0%时气管插管,评估气管插管条件.结果 Ⅰ组、Ⅱ组和Ⅲ组的起效时间分别为(70±16)、(90 ±21)、(226±47)s,两两比较,P均<0.0l;三组患者的声门暴露评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气管插管条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9 mg/kg剂量的罗库溴铵诱导起效时间快于0.6 mg/kg罗库溴铵和0.15 mg/kg的顺式阿曲库铵;当诱导后T1为0%时,三组的声门暴露评级和气管插管条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米库氯铵在老年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及其对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米库氯铵组和阿曲库铵组,每组30例。比较2组患者的肌松药起效时间和静脉注射肌松药到4个成串刺激(TOF)恢复25%时间。比较麻醉前(T0)、静脉注射肌松药后1 min(T1)、静脉注射肌松药后2 min(T2)、插管前即刻(T3)、插管后即刻(T4)时2组患者的HR、MAP、脑电双频谱指数(BIS)、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和组胺(HIS)。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米库氯铵组患者的肌松药起效时间[(211.3±32.5)vs(383.5±34.5)s]、静脉注射肌松药到TOF恢复25%时间[(23.5±4.5)vs(40.4±6.4)min]均显著短于阿曲库铵组(P0.05)。T4时米库氯铵组患者的HR[(84.3±13.8)vs(94.5±15.4)次/min]、MAP[(94.3±13.8)vs(104.7±9.2)mmHg(1 mmHg=0.133 kPa)]、BIS[(55.7±6.8)vs(60.2±7.0)]和NE浓度[(654.7±165.3)vs(766.0±100.0)ng/ml]均显著低于阿曲库铵组(P0.05)。T1[(1.31±0.17)vs(0.56±0.05)ng/ml]、T2[(1.04±0.15)vs(0.55±0.03)ng/ml]、T3[(0.79±0.09)vs(0.54±0.03)ng/ml]、T4[(0.67±0.08)vs(0.56±0.04)ng/ml]时米库氯铵组患者的血清HIS浓度均显著高于阿曲库铵组(P0.05)。结论与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相比,米库氯铵在老年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更好,更能有效保持患者HR和MAP稳定。  相似文献   

11.
尹鸿 《山东医药》2011,51(26):53-54
目的观察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依托咪酯乳剂的麻醉效果。方法将4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21例,均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麻醉诱导:A组静注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2μg/kg、依托咪酯乳剂0.15~0.3 mg/kg(30~60 s)、维库溴铵0.1 mg/kg,B组静注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2μg/kg、丙泊酚1~2 mg/kg(30~60 s)、维库溴铵0.1 mg/kg。麻醉维持:A组静脉泵入依托咪酯乳剂0.8~1 mg/(kg.h),B组静脉泵入丙泊酚4~6 mg/(kg.h)。结果两组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相比,P均〉0.05。A组麻醉后各时点BP、HR、PETCO2、MAP、NBP、ABP与术前比较,P均〉0.05;B组在麻醉诱导后、插管前、插管后5 min与术前及A组比较,BP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依托咪酯乳剂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麻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邹宗强  孟凡民 《山东医药》2009,49(16):53-54
40例ASAⅠ-Ⅲ级接受手术的患者,根据肝功能情况分为两组,实验组为20例肝硬化患者,对照组为20例肝功能正常者。麻醉诱导后静注0.15mg/kg(3ED95)顺式阿曲库铵,用TOFWatchSX加速度仪进行肌松监测。发现两组T1最大阻滞程度均为100%,实验组起效时间延长,其余药效学参数两组无统计学差异。提示3EP95剂量顺式阿曲库铵用于肝硬化患者能提供优良插管条件,但起效时间延长,反复追加无蓄积,恢复迅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或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全身麻醉对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40例ASAⅠ-Ⅲ级合并高血压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和瑞芬太尼组,两组患者都用咪达唑仑0.06 mg/kg,丙泊酚1.5 mg/kg,芬太尼3 μg/kg,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诱导插管,术中七氟烷2%~4%维持,间断加入肌松药顺式阿曲库铵0.1 mg/kg,右美托咪定组以右美托咪定0.5 μg/(kg·h)维持,瑞芬太尼组以瑞芬太尼0.1 μg/(kg·min)维持,术中麻醉深度维持于40~60,术毕30 min前停右美托咪定,5 min前停七氟烷和瑞芬太尼,观察患者吸气、睁眼、拔管、定向力恢复等恢复时间、术后不同时点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右美托咪定组与瑞芬太尼组术中麻醉深度合适,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右美托咪定组术毕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较长,需要追加镇痛药的患者较少,且能抑制高血压患者拔管期应激反应;右美托咪定组术毕躁动发生率、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瑞芬太尼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与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相比,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麻醉能降低躁动与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抑制拔管期应激反应,提高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恢复期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将10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耳鼻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无肌松组 丙泊酚(2 mg/kg)、瑞芬太尼(1.5 μg/kg)行麻醉诱导,丙泊酚[45~50 ug/(kg·min)]、瑞芬太尼[0.3~0.5 μg/(kg·min)]进行麻醉维持.对照组采用常用麻醉方法, 丙泊酚(2 mg/kg)、瑞芬太尼(1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进行麻醉诱导,丙泊酚[50~75 μg/(kg·min)],瑞芬太尼[0.15~0.2 μg/(kg·min)]进行麻醉维持,术中间断给予维库溴铵(0.04 mg/kg),维持足够肌松.观察麻醉诱导时气管插管条件,术中胸肺顺应性,麻醉停药后各项苏醒指标, 两组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条件相同,术中胸肺顺应性相似,麻醉后无肌松组苏醒各项指标显著加快(P<0.01). 认为无肌松下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耳鼻喉手术,可提供良好气管插管条件,麻醉维持平稳,患者无体动反应,麻醉后苏醒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阿曲库铵全麻联合呼吸机控制通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200例ASA分级Ⅰ~Ⅱ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观察组静注芬太尼3 μg/kg、丙泊酚2 mg/kg、阿曲库铵0.3 mg/kg麻醉,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对照组氯胺酮50μg/(kg·min)、丙泊酚50 μg/(kg·min)持续微量静脉泵注入,保留自主呼吸.比较两组患儿术中屏气呛咳例数、血氧饱和度(SpO2)<90%例数、苏醒时间、最低SpO2.结果 观察组术中无屏气呛咳和SpO2<90%者,苏醒时间(16.8±4.5)min,最低SpO2(95.8±3.4)%;对照组屏气呛咳20例,SpO2<90%者,8例,苏醒时间(62.0±22.1)min,最低SpO2(86.8±8.2).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阿曲库铵复合全麻配合呼吸机控制通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可基本消除术中呛咳屏气,避免缺氧,患儿术中安静,术后苏醒迅速,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喉罩(LMA)通气全麻的老年患者麻醉中使用肌松药对术后咽喉痛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60例老年LMA通气全麻患者随机分为肌松组(A组)及非肌松组(B组)。麻醉诱导时两组以相同方式静注咪达唑仑、芬太尼和依托咪酯,同时A组静注顺阿曲库铵,B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两组均插入选定型号的LMA,并记录麻醉诱导置入LMA时(T1)、麻醉诱导后30 min(T2)、麻醉诱导后60 min(T3)及手术结束时(T4)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气道压力的变化;患者的LMA拔除时间(即手术结束至LMA拔出的时间)及Aldrete评分≥9分的时间;随访手术结束LMA拔出即刻、术后1、6及24 h病人术后咽喉痛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为5090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术后咽喉痛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高于A组(P<0.05)。结论进行LMA通气的全身麻醉中,不使用肌松药的麻醉维持虽然能够提供满意的手术条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大,但会明显增加患者术后咽喉痛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用药模式下罗库溴铵、维库溴铵和阿曲库铵对神经肌肉接头后膜成人型乙酰胆碱受体(s—nAChR)的作用,以探讨肌松药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在HEK293细胞表达ε-nAChR。分别研究预先给予肌松药和同时给予肌松药和乙酰胆碱混合液两种模式下,罗库溴铵、维库溴铵和阿曲库铵各药对ε—nAChR的作用。结果两种用药模式的罗库溴铵、维库溴铵和阿曲库铵均呈浓度依赖性抑制ε-nAChR。两种用药模式的维库溴铵对ε-nAChR作用的Ic50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罗库溴铵和阿曲库铵预先给予对ε-nAChR抑制的Ic50值明显大于同时给药(P〈0.05)。预先给予罗库溴铵和阿曲库铵的内向电流达峰时间比同时给予模式的显著延长(P〈0.05)。低浓度维库溴铵在两种给药模式下的内向电流达峰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浓度预先给予组达峰时间明显延长(P〈0.05)。两种给药模式相比较,罗库溴铵、维库溴铵和阿曲库铵对ACh激发ε-nAChR内向电流衰减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库铵除竞争性阻滞ε-nAChR外,还表现对ε-nAChR开放离子通道阻滞;维库溴铵以竞争性阻滞ε-nAChR为主;罗库溴铵则除竞争性阻滞ε-nAChR外,还可能有其他非竞争性阻滞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舒更葡糖钠对老年肺结核患者肺叶切除术后罗库溴铵血药浓度和肌松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日至2022年7月5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行全身麻醉下肺结核肺叶切除术的老年患者68例,采用计算机生成随机序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在排除观察组4例、对照组3例后,最终纳入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进行分析。使用0.6 mg/kg罗库溴铵麻醉诱导,术中用罗库溴铵维持4个成串刺激计数(train of four stimulation count, TOFC)为0。术毕当4个成串刺激计数中第2个肌颤搐(T2)再现时,观察组给予2 mg/kg舒更葡糖钠拮抗肌松,对照组给予0.05 mg/kg新斯的明+0.025 mg/kg阿托品拮抗肌松。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T2、肌松拮抗后5 min和30 min时罗库溴铵的血药浓度;记录从T2分别恢复到4个成串刺激比值(train of four stimulation ratio, TOFR)=0.7、0.8和0.9的时间;记录肌松拮抗前及拮抗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肌松下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颅脑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50例全麻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无肌松组、小剂量肌松组及对照组各50例。三组麻醉诱导及维持均采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术中无肌松组不用肌松剂,小剂量肌松组予维库溴铵(0.05mg/kg)静注,术中每40min静注0.02mg/kg维持肌松;对照组予维库溴铵(0.01mg/kg)静注,术中每40min静注0.05mg/kg维持肌松。结果各组气管插管均一次成功,术中气道压力及胸肺顺应性(Cr)均正常,术中麻醉平稳,无体动反应,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肌松或小剂量肌松组术后苏醒各项指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意识完全清醒,无须拮抗肌松,无呼吸抑制及呕吐误吸,分泌物阻塞,呼吸道梗阻发生。结论无肌松或小剂量肌松下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可满足颅脑手术的需要,可降低麻醉风险。  相似文献   

20.
异丙酚与阿曲库铵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麻醉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全玉  刘贺  孟凡民 《山东医药》2003,43(30):46-47
近年来 ,我们将异丙酚与阿曲库铵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麻醉 ,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选择 ASA分级 ~ 级的扁桃体切除患儿10 0例 ,男 6 0例 ,女 4 0例 ;年龄 2~ 7岁 ;体重 10~ 2 5 kg。术前常规肌注阿托品 0 .0 1~ 0 .0 2 mg/ kg,氯胺酮 4~ 5 mg/ kg;入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心率 (HR)、收缩压 (SBP)和血氧饱和度(Sa O2 )。开放静脉后 ,采用异丙酚 2~ 4 mg/ kg、芬太尼 3~4μg/ kg、阿曲库铵 0 .5~ 0 .6 mg/ kg快速诱导插管 ,然后连接麻醉呼吸机 ,潮气量为 10 0~ 2 5 0 m l,频率为 18~ 2 4次 / min,吸呼比为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