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镜检查是目前诊断上消化道疾病最常用的方法 ,但在检查前很多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会感到一定程度的紧张、担心、疑虑.以往医护人员只重视疾病的诊断、治疗,而忽视护理这一重要环节,使许多老年患者害怕行胃镜检查而延误了疾病的诊断.本文探讨使老年患者以最佳状态进入胃镜检查的心理护理方法 .  相似文献   

2.
心理疗法辅助老年患者纤维胃镜检查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镜检查是目前诊断上消化道疾病最常用的方法,但在检查前,很多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会感到一定程度的紧张、担心、疑虑,以往医护人员只重视疾病的诊断、治疗,而忽视护理这一重要环节,使许多老年患者害怕行胃镜检查而延误了疾病的诊断。本文为使老年患者以最佳状态进入胃镜检查,采取最有效的关爱和心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胃镜在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仍有不少患者因恐惧普通胃镜检查而延误病情。超细胃镜(直径〈6mm)的推广,有利于改善此种状况。本研究采用超细胃镜经鼻、经口及麻醉下经口3种检查方式,旨在探讨超细胃镜不同检查方式下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无痛胃镜检查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老年患者呼吸循环功能减退、生理机能改变,对麻醉药耐受性降低[1,2]。脑电双频指数(BIS)可反映认知功能水平,与麻醉药物产生的催眠和麻醉深度的变化密切相关[3]。我们在老年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麻醉时采用BIS监测,提高了麻醉安全性和患者的满意度。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96例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其中男90例、女106例,年龄65~87岁、平均78.2岁,,  相似文献   

5.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胃镜诊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上较为常见,它发病急、病因繁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是决定该病预后的关键[1].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是该病的常规疗法,但因治疗的盲目性常发生再出血等不良预后[2].近年应用胃镜检查能准确判断发病原因,经胃镜检查后针对出血原因进行治疗已逐渐成为该病的首选方案[3].本文选择经胃镜检查并治疗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与青少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老年冠心病患者麻醉胃镜安全性的评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研究异丙酚和芬太尼联合静脉麻醉运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胃镜检查中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胃镜检查中自愿接受麻醉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4例为麻醉胃镜组(A组),另30例常规胃镜检查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为非麻醉胃镜对照组(B组),A组于镜检前静脉推注异丙酚和芬太尼,检测两组患者在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心率、心律、血压、氧饱和度和心电图表现等。结果 麻醉组的各项生理指标较对照组稳定,引起心脏意外的风险明显减少,安全可行。结论 异丙酚和芬太尼联合静脉麻醉运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是安全可行的,但应在有经验的麻醉医师实施和监控下及有抢救条件的胃镜室进行。  相似文献   

7.
董洋  许松欣  邓彬 《胃肠病学》2023,(4):254-256
目前,胃镜检查是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诊断和治疗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方法。高质量的胃镜检查在诊断、治疗和预防消化道疾病方面至关重要。胃镜检查是一个高度依赖于胃镜医师技术的操作,操作上的差异可能会对胃镜检查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故提高胃镜检查的质量是目前胃镜医师急需解决的问题。胃镜检查质量的提高不仅可以降低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且可以提高整体医疗质量。本文就诊断性胃镜检查的质量指标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胃镜检查是消化科的一项重要检查,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不仅可以对胃部疾病进行诊断如明确上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及性质,而且还能在内镜下治疗许多疾病,如直视止血、息肉切除、支架放置及取出异物等,多数患者检查前恐惧,检查中紧张,检查后猜疑。在平时工作中我们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详细分析病人的心理反应,针对性地解释、诱导、暗示。使病人解除心理压力,消除紧张情绪,主动接受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9.
1996年1月-1999年1月,我院消化科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12例,其中384例行胃镜检查。所有行胃镜检查者中,单纯十二指肠炎(Duodenitis,DI)26例,占6.77%,合并其他上消化道疾病的DI168例,占43.75%,合计194例,占50.53%。本文试就DI所致出血的特点作一分析: 一、临床资料:本组194例均为本科住院患者,以呕血、黑便为主要表现,排除服用铁剂、食物影响,排除下消化道出血情况。 患者均在住院24~72h内行胃镜检查,胃镜型号为OlympusXQ30或富士能电子…  相似文献   

10.
胃管插入长度与身高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插胃管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在许多疾病的抢救治疗中起关键作用。胃管进入胃内的长度适宜与否 ,直接影响其治疗效果。本文采用胃镜直视观察上消化道的解剖特点 ,并与身高、卧位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一、材料与方法1 .材料 :采用富士能 40 0型电子胃镜作常规胃镜检查。采用厘米标尺 ,直角尺测量身高。2 .方法 :分别由专人负责 ,对 2 0 0 1年 7月~ 9月胃镜检查的 361例患者 ,男 2 1 9例 ,女 1 4 2例 ,依次测量站立身高 ,常规胃镜检查 ,在观察上消化道疾患的同时 ,直视观察记录门齿至贲门、贲门至胃黏液池、门齿至胃黏液池的长度 ;观察胃黏液池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一次性鞘套胃镜联合上消化道症状调查表对边防官兵上消化道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568例患者接受一次性鞘套胃镜检查并填写上消化道症状调查表。记录内镜操作时间和鞘套穿脱时间、胃镜检查结果、内镜操作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调查表按症状严重程度得出总分。结果一次性鞘套胃镜检查的平均操作时间为(4.9±1.4)min,鞘套穿脱平均时间为(4.9±0.2)min。一次性鞘套在穿脱、内镜操作过程中未发生破裂情况。胃镜下明显病变的总检出率为38.9%,最常见的疾病依次为胃炎(15.3%)、消化性溃疡(13.2%)和反流性食管炎(7.9%)。上消化道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胃镜下是否有明显病变有显著关系(χ2=11.04,P=0.001)。结论一次性鞘套胃镜联合上消化道症状调查表在边远地区等特殊场合下对上消化道疾病诊断有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疾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8年间对因上消化道症状行胃镜检查的患者选择200例进行了胃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检测,以了解我县HP感染情况及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从而为本地区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异丙酚在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胃镜是消化道疾病常用诊治方法,应用适当的麻醉方法,可缓解患者胃镜检查时的痛苦,减少心血管不良反应。我们观察了异丙酚在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王存环  董丽 《内科》2011,6(2):143-144
纤维胃镜检查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一项基本检查,但不可避免造成病人的恐惧、焦虑与不适,镜检时的不良反应使患者痛苦,也给检查带来了一定的风险.笔者自2008~2010年将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纤维胃镜检查,镇静效果良好,麻醉效果确切,能有效抑制术中的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胃镜检查时"恶心不适"等反应使较多患者望而生畏.无痛技术受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但由于无痛技术存在麻醉的禁忌证及药物相关的呼吸抑制,甚至呼吸暂停等风险,限制了它的使用.特别是高龄高危患者,心肺脑等多脏器疾病共存,无痛麻醉风险更高,而对普通内镜耐受度低,并且这些患者上消化道肿瘤、出血、糜烂等疾病的发生机会又较多,必须通过胃镜检查得以确诊.我院自2007年4月起应用经鼻超细胃镜对382例高龄高危患者进行了检查,现将检查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无痛胃镜技术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已常规应用于老年患者的胃镜检查。2008年5月至2011年2月我院对自愿要求在麻醉下进行检查的老年患者,采取单纯异丙酚麻醉下和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下胃镜检查,并对其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痛条件下(静脉麻醉下)超声微探头在上消化道疾病检查的安全性。[方法]对入我院内镜中心的200例上消化道病变患者,在静脉麻醉下行超声胃镜检查,对术中发生的血氧饱和度(SpO2)改变、心率下降、呛咳、呃逆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静脉麻醉情况下,食管、胃、十二指肠病变出现SpO290%的发生率分别为8/90,9/90,3/20;心率60次/min的发生率分别为8/90,9/90,3/20;呛咳2例均发生在食管上段和胃底部,2例呃逆发生在胃底部。[结论]在正确的体位和祛泡剂、适当的麻醉深度和严密监护下,结合内镜操作技巧,静脉麻醉下的超声胃镜检查安全、舒适。  相似文献   

18.
胶囊内镜检查后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6岁男性患者接受胶囊内镜检查后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胃镜检查提示贲门黏膜撕裂,给予抗休克和三腔双囊管压迫等治疗措施后出血停止。胶囊内镜在胃内滞留诱发患者呕吐,剧烈的呕吐导致贲门黏膜撕裂引发上消化道大出血。因此对于胶囊内镜滞留胃内的患者要警惕出血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曲马多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0例行胃镜检查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麻醉组作丙泊酚联合曲马多麻醉下胃镜检查,对照组接受常规胃镜检查。检查过程中密切监测两组患者的HR、SBP、DBP、SpO2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麻醉组除SpO2变化不大(P〉0.05)外,SBP、DBP及HR均较对照组术后为低,P〈0.001,有显著性意义,联合用药有效、安全。结论丙泊酚联合曲马多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胃镜检查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胃镜检查在诊断、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作用。方法 对进行胃镜检查的26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按活动性出血、近期出血和有明确病灶而末见出血倾向等进行分组分析,明确病灶部位和病因。结果 本组2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首次胃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213例,占82%,与国外报道的76%相近。结论 胃镜检查能比较准确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利于对患者对症、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