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与病理结果对照,探讨正常妊娠胎盘内绒毛血管树的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显像特征。方法 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显示20~39周32例正常单胎妊娠胎盘内绒毛血管树分支。分娩结束后,对娩出的胎盘,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胎盘内绒毛血管树分支结构。结果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显示的胎盘内绒毛血管树状结构与病理结构基本一致。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对初级绒毛血管、次级绒毛血管和三级绒毛血管的显示率分别为100%、100%和90%。对绒毛小叶血管未能显示。结论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可以显示胎盘内绒毛血管树分支结构。未来可用于对高危妊娠胎盘血管结构与功能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及E-Flow技术在检查胎盘绒毛膜炎所致纤维蛋白沉积症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CDFI及E-Flow技术观察胎盘异常回声区的血流信号,并对比分析;对可疑纤维蛋白沉积症产后胎盘做病理检验,病检结果与超声结果对比.结果 胎盘绒毛膜炎导致纤维蛋白沉积症声像图显示异常回声区,用CDFI检查无明显血流显示,而改E-now技术则显示明显的出血流信号.结论 E-now技术在胎盘绒毛膜炎所致纤维蛋白沉积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二维和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正常妊娠胎盘内绒毛血管树的显示及评价三维彩超显示胎盘内远端绒毛血管树分支的功能。方法用二维和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20~38周36例正常单胎妊娠胎盘内绒毛血管树分支。结果三维彩超和二维彩超对胎盘内一级绒毛干血管的显示无差异;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盘内远端血管分支的显示率明显优于二维;对近母体面的胎盘小叶血管,二维和三维彩色和能量多普勒超声均未能显示。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显示胎盘内绒毛血管树的结构,而且三维彩超明显优于二维,未来可用于对高危妊娠胎盘功能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I对孕中晚期子宫内血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MRI诊断为子宫内血肿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超声(US)、术中所见或胎盘病理诊断对照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母胎结局。结果:MRI准确诊断宫内血肿85.7%(18/21),误诊14.3%(3/21),其中黏膜下肌瘤伴变性1例、绒毛膜血管瘤1例、绒毛梗死1例。宫内血肿MRI主要表现为胎盘内血肿(5例),表现为胎盘局部或弥漫增厚,可见不均质占位,伴或不伴液平;胎盘边缘绒毛膜下局部或广泛出血(12例);胎盘后底蜕膜出血(4例),出血部位存在一定重叠。MRI对US诊断宫内血肿的补充诊断率为38.9%(7例)。宫内血肿发生后母胎结局为难免流产伴死胎(8例,44.4%),早产(9例,50%),足月产(1例,5.6%);围产儿均存活。结论:产前MRI检查较超声能更清晰显示血肿部位及范围,对产前咨询和决策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杨伟  马鸿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5):8749-8750
帆状胎盘系指脐带附着胎膜上,脐带血管通过羊膜与绒毛膜之间进入胎盘,当胎盘血管穿过子宫下段或胎膜跨过子宫颈内口时则成为前置血管,当胎膜破裂时易造成血管破裂出血,前置的血管被胎先露压迫时,可致循环受阻而发生死胎、胎儿宫内窘迫、甚至死产,易引起@@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6.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绒毛膜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胎盘良性肿瘤。发生率约0.5%~1%。〉5cm的绒毛膜血管瘤发生率很低,约1∶8000到1∶50000。由于绒毛膜血管瘤常与胎盘内的动静脉吻合支有关.大约50%的病例会引起孕妇及胎儿的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羊水过多、早产.心哀、胎儿生长受限(FGR)、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超声造影连续对比脉冲序列(CPS)技术定量研究造影剂在中、晚孕大鼠胎盘的灌注参数,分析胎盘造影剂灌注参数与胎盘血管床变化的关系. 方法 随机选取健康SD孕鼠60只,按实验要求分三组:孕15天、孕17天、孕20天,每组20只.应用超声造影CPS技术,机械指数0.20,经鼠尾静脉快速团注SonoVue造影剂(1.0 ml/kg),利用灌注定量分析软件(ACQ)分别得到胎盘和子宫肌壁两个感兴趣区的时间-强度曲线和相关的参数值.造影结束取出所观察的胎盘,切片染色,应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胎盘母体血管平均面积密度. 结果 孕17天、20天两组胎盘造影剂峰值强度(PI)高于孕15天胎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17天、20天两组胎盘造影剂灌注PI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剂到达时间、造影剂达峰值强度所用时间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胎盘绒毛间隙母体血管床的面积密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胎盘PI与胎盘绒毛间隙母体血管面积密度呈正相关(P<0.05). 结论 胎盘造影剂PI与胎盘绒毛间隙母体血管面积密度有密切相关性.造影连续CPS技术可以敏感地反映胎盘发育过程中血管床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胎盘血管瘤又称绒毛膜血管瘤,属原发性胎盘肿瘤,临床较少见.胎盘血管瘤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大小,主要取决于母胎并发症和严重程度[1].而这些与肿瘤的大小、生长部位及生长速度有关,由于肿瘤血管和胎儿血管相通,肿瘤大或快速增长可引起胎儿血流动力学改变,从而引起羊水过多、早产、胎儿贫血水肿、死胎等,且较大的胎盘血管瘤有破裂的可能,尽管发生率低,但可致母胎死亡,因此越来越被现代产科所重视.我科收治妊娠合并胎盘血管瘤病人1例,现将其治疗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超声对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超声检查对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资料,分析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大小、位置、血流情况等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15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患者中6例肿瘤血流丰富者出现羊水过多、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另9例胎儿和血管瘤共存至分娩。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胎盘血管瘤首选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任艳蕊 《护理研究》2010,(4):934-935
胎盘血管瘤又称绒毛膜血管瘤,属原发性胎盘肿瘤,II缶床较少见。胎盘血管瘤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大小,主要取决于母胎并发症和严重程度Ⅲ。而这些与肿瘤的大小、生长部位及生长速度有关,由于肿瘤血管和胎儿血管相通,肿瘤大或快速增长可引起胎儿血流动力学改变,从而引起羊水过多、早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前彩超检查声像特征及母儿结局。【方法】对120例前置胎盘患者行产前彩超检查,观察超声确诊率、声像特征及母儿结局。【结果】120例患者经产前彩超检查诊断25例为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有21例被临床及病理所确诊,诊断准确率84.0%(21/25),漏诊率为16.0%(4/25)。彩超声像图典型特征:胎盘增厚,部分或全部覆盖至宫颈口,血池明显丰富,有大小不均一,形态不规则的液性暗区,内可见云雾状回声及胎盘漩涡;胎盘后间隙消失,子宫肌层与胎盘间强回声的蜕膜界面消失,胎盘下子宫下段肌层的低回声变薄(小于1 mm)。子宫肌层存在局部隆起现象,膀胱受到绒毛组织或胎盘侵袭时,子宫周围的膀胱浆膜层的强回声带呈现不规则或中断的状态,胎盘出现局部外突、结节状、增厚的膀胱壁包块现象。胎盘内会产生无回声区(腔隙)或多种不规则低回声,表现为“虫噬”样或“硬干酪”样。彩超血流显像(CDFI)表现:胎盘及子宫肌层周围血管明显增多且多呈不规则状,胎盘漩涡接近子宫肌层处血流丰富且紊乱,漩涡无明显血流信号,宫旁血管扩张,并出现胎盘腔隙血流形成的现象。25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产妇分娩孕周(36.65±2.22)周,产后出血者占64.0%(16/25),失血量为(829.1±323.1)mL ,剖宫产占84.0%(21/25),子宫切除占20.0%(5/25)。新生儿结局:出生体质量(2.86 ± 0.61)kg ,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入住率为48.0%(12/25)。【结论】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彩超有较典型声像图特点,产前超声检查有助于降低母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胎盘低置是前置胎盘的一种,在妊娠中期超声检查约有30%胎盘位置低,超过内口,随着妊娠进展,子宫下段形成,宫体上升,胎盘即随之上移。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的特点[1],胎盘血肿处理不当时易发展成为胎盘早剥可危及母儿生命。胎盘低置、血肿及早剥同时存在较罕见,临床观察及护理较困难,我们现将成功治疗及护理胎盘低置、血肿及早剥1例报道如下,以讨论其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13.
常规胎盘超声分级法与自动分级法评价胎盘成熟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常规胎盘超声分级与自动分级评价胎盘成熟度的准确性。方法:选取9例正常妊娠胎盘图像,分别进行常规分级及自动分级,分娩后胎盘固定并作石蜡切片,定量分析胎盘绒毛血管合体细胞膜(VSM)形成百分比和绒毛个数。结果:两种方法在胎盘分级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9例胎盘通过自动分级分为1.0000级-2.3366级,其相应VSM从2.06%-6.6%,其绒毛个数也逐渐增长。结论:胎盘自动分级结果对VSM及绒毛计数有一定量化作用,胎盘自动分级法在反映胎盘成熟度的连续性上更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晚发型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患者胎盘绒毛微血管的体视学变化,探讨FGR的发病机制.方法:FGR组和对照组的胎盘组织标本各1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抗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显示血管,测试胎盘绒毛内微血管的长度密度和体积密度.结果:抗CD34几乎标记胎盘绒毛所有的血管.两组微血管长度密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GR组微血管体积密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绒毛微血管管腔缩窄引起胎盘微循环血量减少,可能导致FG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副胎盘各种声像图特征,以提高超声检查对副胎盘及其异常的诊断率。【方法】对经腹部检查的20例副胎盘孕妇,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观察,产后全部随访,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产前超声诊断副胎盘及其异常18例,产后手术证实20例,漏诊2例,误诊1例,超声确诊率为85%。副胎盘20例中,胎盘前置5例,约占25%;副胎盘早剥1例,约占5%;副胎盘植入1例,约占5%,副胎盘合并血管前置2例,约占10%。【结论】超声检查为发现副胎盘及其异常的主要方法,可为临床提供治疗方式及避免产后大出血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高霞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20):2684-2685
目的通过观察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病理改变,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与胎盘组织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E染色法观察正常胎盘3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36例的病理表现,分析及总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的病理改变特点。结果与正常足月胎盘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子宫胎盘细胞滋养细胞增生、合体细胞结节增多、绒毛血管减少或淤血、纤维素样坏死,胎盘部分梗死,钙盐沉着,绒毛间隔狭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盘绒毛血管和胎盘床螺旋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管壁纤维素样坏死及急性动脉粥样硬化等改变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胎盘组织中细胞滋养细胞增生等病理改变是导致胎盘缺血缺氧,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相似文献   

17.
孕妇23岁,孕35.6周,因少量阴道出血1h,于2002年1月25日就诊,妇科检查子宫如孕月大.超声检查示:胎儿及羊水量未见异常.胎盘内低回声占位大小为47mm×49mm×46mm,周围见包膜,稍突向羊膜腔,内部回声均匀,拟诊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示(见图1,2):低回声占位位于胎盘脐带起始处,周边及内部均可见较粗大的动、静脉血管回声,动、静脉血流频谱呈高峰低阻力改变(RI =0.3).该动、静脉血管源于脐动、静脉根部.孕妇入院后,于孕36.4周剖腹产下一女婴,体重2345克.胎盘病理检查证实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毛细血管型).  相似文献   

18.
超声诊断胎盘绒毛膜血管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超声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8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患者产前均经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产后经病理证实。结果18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均在孕20~33周超声检查时发现,瘤体直径大于5.0cm的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羊水过多、胎儿发育不良等并发病。其中2例由于瘤体较大,直径大于8.0cm,且贴近脐带,造成胎儿死亡。另9例瘤体较小,直径小于5.0cm,胎儿和血管瘤共存至分娩,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正常与异常早孕胎盘结构及绒毛间隙血流循环的超声特征,评价灰阶和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在早期难免流产胎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孕周在7~12周的40例早期难免流产和40例要求终止妊娠的正常早孕应用灰阶超声显像观察胎盘超声表现及绒毛间隙的移动点状回声,利用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成像评价胎盘组织内的血流循环特征。结果早期难免流产组胎盘绒毛间隙移动点状回声、片状低回声区显示率明显大于正常早孕组,孕7~9周末,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孕10~12周末,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难免流产中胎盘绒毛间隙移动点状回声显示率高于彩色能量多普勒血流显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胎盘绒毛间隙弥漫移动点状回声和胎盘中央低回声区(母池)是孕10周前早期难免流产的重要超声表现。灰阶超声检测胎盘绒毛间隙循环的敏感性高于彩色能量多普勒成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大鼠胎盘超声造影灌注时间-强度曲线的特征,以及其特征是否可反映子宫-胎盘血流循环的基本特点. 方法 妊娠晚期的Wistar大鼠20只,在超声诊断仪CPS成像系统下选择每只孕鼠腹中的一只胎鼠的胎盘行超声造影检查.在大鼠胎盘的动脉导管和绒毛间隙区分别建立感兴趣区,得到随时间变化的强度Excel文件后,进行伽玛函数拟合,根据拟合的曲线方程计算造影剂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PIT)、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 结果大鼠胎盘动脉导管感兴趣区建立的时间-强度曲线较绒毛间隙建立的曲线形态更宽阔.AT、PIT、PI及AUC在两部位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造影定量时间-强度曲线能够反映大鼠子宫-胎盘血流循环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