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蛋白在危重病人的循证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对现有医学证据的检索和评价,指导白蛋白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方法 针对合并低蛋白血症和Sepsis状态的危重病人应用白蛋白的利弊提出临床问题,然后用主题词“albumin”和“critically ill or,sepsis”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3年第2期)和MEDLINE寻找相关的证据。结果 通过检索,一共查到4篇系统评价.15篇随机临床研究。大多数研究表明对低蛋白血症的危重病人使用白蛋白不能减少死亡率,反而可能增加死亡风险。结论 通过检索和评价,我们对该患者选择了暂时停用白蛋白。  相似文献   

2.
付云国  廖永红 《西部医学》2003,1(3):240-241
创伤性危重病人多伴有创伤性休克 ,此类病人由于严重的创伤致机体失血、体液丧失、疼痛等 ,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组织细胞缺血、缺氧、代谢紊乱 ,机体内部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上的变化。此阶段对病人全身情况和受伤部位进行严密的观察、监测十分重要 ,是进一步明确诊断 ,捕捉救治时机 ,制定正确的抢救方案 ,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 ,也是病人预后、病情转归的依据。对创伤性休克病人的临床监测 ,大体分为全身情况监测、重要脏器功能监测和受伤部位监测。1 全身情况监测创伤性休克病人由于血容量不足 ,导致生命中枢与各脏器 ,脏器与脏器之间…  相似文献   

3.
辛传伟  孙云峰  叶佐武 《浙江医学》2014,(13):1168-1171
人血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是以健康人血浆为原料的制剂,长期以来被认为能有效扩充血容量和维持胶体渗透压,有人工胶体液无法比拟的运输功能,并能与阴离子、阳离子、活性的或有毒的游离物质可逆结合[1]。作为自由基清除剂,在动物模型中已证实HSA具有改善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预后,保护微血管完整性等功能[2]。但另一方面,HSA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心力衰竭、肺水肿、组织水肿及稀释性凝血障碍等不良反应。由于其昂贵的价格、有限的供应量以及它对重要器官功能和疾病结局带来的额外不良反应,对于危重患者是否应该输注HSA,临床上一直颇有争议[3]。为促进HSA在危重患者中的合理应用,笔者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其应用进行系统评价,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蛋白溶液对危重患者的水肿及低蛋白血症治疗的局限性与负向作用。方法: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临床现象。结果:白蛋白虽然能治疗一部分患者的水肿,白蛋白在生理状态下可渗漏至血管外,由于其促进了淋巴液的形成及回流,而起到了消除水肿的目的;在许多病理状态下,由于毛细血管渗漏的增加,应用白蛋白溶液促淋巴液的形成超过了淋巴回流的代偿能力而潴留,产生和/或加剧器官水肿,而诱发器官功能不洽,而具有潜在或显著的负向作用。结论:由于白蛋白的渗漏及淋巴引流的局限,白蛋白治疗水肿及低蛋白血症的作用是局限的,且可产生加重水肿及器官功能损害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阳煤集团总医院将临床路径应用于危重患者转运,并不断细化完善。2009年通过对RICU182例危重患者转运,危重病人转运临床路径的应用,可降低危重患者转运的病死率及伤残率,提高转运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ICU危重病人入院 2 4h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Ⅲ (APACHEⅢ )评分和血清白蛋白 (SAB)水平改变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6 0例入住ICU 2 4h的病人进行APACHEⅢ评分 ;同时测定SAB浓度 ,并按SAB分为 <35g/L组、 35~5 0g/L组和 >5 0g/L组 ,分析SAB和APACHEⅢ评分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35g/L组和 >5 0g/L组A PACHEⅢ评分均高于 6 0分 ,死亡人数较 35~5 0g/L组明显增多。结论 :APACHEⅢ分值与病死率呈正相关。APACHEⅢ评分和SAB浓度的改变对危重病人病情及预后有重要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据路透社报道,在今年1月美国科学院举行的小组会议上,公共科学中心就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进行讨论时指出,最近部分公司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提交的有关转基因食品的信息资料有所减少,致使FDA很难保证其食品的安全性,这些公司包括Monsanto公司、Syngenta AG公司和Dow Chemical公司的Dow AgroSciences子公司。根据要求,生产转基因食品的生物技术公司应向FDA提交详细的资料,以确保转基因食品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王灵聪 《实用新医学》2001,3(10):882-883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危重病人肝功能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0例危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肝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对照组64.0%,每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肝功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伴肝功能损害的危重病人,在常规护肝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明显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9.
近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宣布,首项西尼罗河病毒(WNV)的血液试验获准用于血液、器官、细胞和组织供体中的WNV筛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支持对外科危重病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2例外科危重病人通过管饲进行EN支持;监测病人EN支持前后体重、上臂皮褶厚度、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血糖、肝、肾功能及电解质等指标。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实验组EN后的血红蛋白、转铁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前白蛋白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主要并发症有腹泻、腹胀,经过调整EN制剂的浓度和滴速后好转。结论:对于外科重症病人,EN在防止肠道细菌易位和多脏器功能衰竭中起一定的作用,且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上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ICU病房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需要血液净化治疗的外科危重病人137例的临床资料,以探讨血液净化治疗在外科领域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郭汉林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3):203-204
详实了解病史,全面、准确查体 正确的临床判断来源于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系统、真实可靠的病史是诊疗工作的基础。病人或家属提供的病史资料往往比较凌乱,缺乏系统性,有些可能与现病无关。因此根据症候群做必要的追问,进一步了解,反复验证资料准确性、可靠性、真实性极其重要。准确的体格检查结合真实系统的病史资料大约可解决半数以上的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一线解救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主方案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制剂一线解救治疗的60例乳腺癌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每个治疗周期检测临床不良反应,每2个治疗周期测定临床疗效,并对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随访。结果60例患者中,部分缓解25例,稳定19例,客观缓解率为41.7%(25/60),疾病控制率为73.3%(44/6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6.8个月。血液学毒性是乳腺癌常见的不良反应,其中68.3%(41/60)为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6.7%(4/60)为3~4度贫血。过敏反应发生率为0%。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一线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确切,无需预处理,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血清前白蛋白(PRE)、转铁蛋白(TRF)、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测定在ICU危重病人应用肠外营养支持中的意义.方法 测定38例ICU危重病人应用肠外营养支持前后的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的水平.结果 ICU危重病人应用肠外营养支持后,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均呈不同程度升高,其中血清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升高最明显(P<0.01),血清转铁蛋白升高次之(P<0.05).结论 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可敏感地反映危重病人应用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监护危重病人,心律失常的处理极为重要.除按监护室中危重病人一般护理外,对所有危重病人的心电图都需做初步的确定,连续监护,详加分析.同时医护人员应正确处理,注意病情细微的变化,追究病情变化的原因.心律失常的病人关键护理是发现心外原因,如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氯交换异常、低血压、高代谢状态等.近年来我们在监护室护理工作中,对房性早搏、室性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心律失常的护理做以总结,深得体会.  相似文献   

16.
韦林燕 《医学文选》2006,25(3):477-478
危重病人是临床营养支持最重要群体之一。因病人损伤组织修复,应激性分解代谢增强,或机械通气、气管切开等能量消耗大,营养需求量高;另一方面肝肾功能不全,营养负荷低下,易出现营养负平衡,代谢紊乱,免疫力低下,导致损伤修复困难,组织器官功能障碍,预后不良。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注意及时辅以胃肠营养。发现适度的营养支持和早期利用胃肠道能明显降低内环境紊乱,减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实施外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管理后的效果。方法:2010年我院外科加强院内安全转运管理的113例危重症患者为实验组,2009年常规院内转运管理的102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转运时间、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和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2010年院内转运时间为(30.2±7.9)min,2009年为(39.8±5.5)min,两组比较(P<0.01)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2010年院内转运时间比2009年有明显缩短。2010年不良事件的例数:脱管3例、窒息0例、坠床0例、病情恶化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3.53%;2009年不良事件的例数:脱管5例、窒息3例、坠床2例、病情恶化7例,不良事件发生率16.67%,两组比较(P<0.01)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2010年不良事件的发生比2009年有明显减少。结论:实施外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管理,可缩短转运时间,提高转运效率,减少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及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张伟  曹建林 《海南医学》2008,19(4):178-180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的0.5℃称为发热。重症监护病房病人几乎都可因疾病而伴随发热,也可因多种混合因素导致发热。因此,重症监护室病人  相似文献   

19.
张友谊 《广西医学》2001,23(4):865-867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以及各种介入性操作如手术、吸氧、气管切开插管等不断增加 ,院内感染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特别是医院内环境的菌群分布与院内感染之间的关系更是密切相关。为此我们对 2 1 0份医院重症病区环境物品的带菌状况及1 50份临床标本细菌培养情况进行了监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 监测物品 :ICU病房 ,内科、外科重症病房的空气、桌面、病床、氧气湿化瓶液、呼吸机、棉签针头、工作人员手表面七种物品各 30份样品。1 .2 临床标本 :随机抽取 2 0 0 0年我院住 ICU病房及内、外科重症病区病人送检的中段尿、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术后危重病人氧代谢监测变化,指导救治,评估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择10例我科收治的术后危重病人,分别于术后2、6、12、24、36、48 h监测各项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指标,按生存组与死亡组分别处理各项指标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应用PEM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观察两组病人氧供需变化.结果 生存组在血液动力学及氧代谢方面与死亡组比较均有着明显的差异.生存组中,患者血液动力学逐渐平稳,氧供指数(DO2)和氧耗指数(VO2)均明显升高,血乳酸水平较低,经综合治疗后患者得于存活,而死亡组数据显示,患者血液动力学不稳定,DO2和VO2的提高非常困难,且血乳酸水平持续较高,提示组织缺血缺氧严重,细胞功能衰竭不可逆,虽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疗,但患者最终死亡.结论 术后动态观察氧供需及分析DO2、VO2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能反映机体氧合情况,有助于对患者的病情及预后进行评估,指导救治危重病人,提高术后危重病人存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