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不同产地黄荆花的挥发性成分。 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GC-MS技术对河南济源和湖北大别山区黄荆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两种不同产地黄荆花挥发油中共分离出70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43个,共有成分14个。共有化学成分中,β-石竹烯含量最高,分别占黄荆挥发油总量的40.36%和32.42%,其次是桉树脑和(Z)-b-法呢烯。 结论: 不同产地黄荆花中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比较接近,但种类和含量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湖北五峰产野菊花挥发性化学成分。 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野菊花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其化学组成,并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 结果: 湖北五峰产野菊花共分离出81种组分,鉴定71种挥发性化学成分,与其他4个地区比较具有10种独特主要成分。含量最高的是L-樟脑5.840%,其次是氧化石竹烯5.807%、左旋-乙酸龙脑酯5.551%、油酸4.873% 及龙脑4.668%。 结论: 湖北五峰产野菊花与其他地区野菊花挥发性化学成分及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茶梅Camellia sasanqua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得到茶梅花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共分离出19个峰,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质量分数,并鉴定出全部茶梅花挥发油中19种化学成分.结论:茶梅花挥发油化学成分包含有机酸、烷烃、萜类及其衍生物,萜类主要为倍半萜,其衍生物则主要为酮类,含量最高的是十六烷酸(25.154%),其次是正二十七烷(22.310%),正二十五烷(19.612%),正二十九烷(9.673%)和丁香酚(4.049%).  相似文献   

4.
草麻黄中麻黄和木贼麻黄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了草麻黄、中麻黄和木贼麻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共鉴定了127个化学成分,l-α-松油醇(31.64%)、1,4-桉叶素(12.80%)和十六烷酸(26.22%)分别是草麻黄、中麻黄和木贼麻黄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采自青海省海南自治州地区的云雾龙胆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气质联用(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computer,GC-MS)技术和NIST质谱库对云雾龙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该植物挥发油中分离出76个成分,鉴定了以呋喃醛(11.078%),5-甲基-2-呋喃醛(7.259%),苯甲酸(6.495%),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2.120%),棕榈酸(12.623%),亚油酸(4.445%),α-亚麻酸(3.228%),正十八烷酸(2.614%),正二十三烷(5.435%)等为主的71个成分。结论:这些成分为首次从该植物花挥发油中所发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分析川藿香和广藿香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运用GC-MS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质谱库检索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川藿香挥发油中分离出88种成分,鉴定出45种化学成分,占总含量的93.81%;广藿香中分离出92个成分,鉴定出22个化学成分,占总量的85.80%。结论: 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川藿香和广藿香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对比分析,二者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波罗蜜叶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波罗蜜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分离得到52个化学组分峰,并鉴定出其中的26个成分,占总挥发油含量的71.94%。结论波罗蜜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正十六酸(30.63%),7,10,13-十六三烯醛(8.45%),长叶烯-5-酮(5.78%),植醇(2.41%)和大=牛儿烯B(1.90%)。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研究人参和西洋参挥发性成分,探讨用于鉴别的可能性。 方法: 人参和西洋参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索氏提取法、固相微萃取法和吹扫捕集法得到挥发性成分,运用GC-MS技术分离与检测,所得总离子流图通过NIST谱库检索并结合保留指数(Kovats' RI)对具体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 结果: 4种方法提取的人参和西洋参挥发性气味成分种类和含量存在差异,水蒸气蒸馏共鉴定人参样品萜类化合物42个(相对含量69%),西洋参28个(41%);索氏提取共鉴定人参样品萜类化合物26个(50%),西洋参15个(18%);固相微萃取共鉴定人参样品萜类化合物18个(49%),西洋参5个(46%);吹扫捕集共鉴定人参样品萜类化合物2个(4%),西洋参4个(13%)。 结论: 同一方法条件下人参和西洋参各自具有的特征性成分,可用于辅助区别人参和西洋参。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离鉴定羌药关节炎散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关节炎散挥发油,采用GC-MS法分离鉴定,用面积归一法测定各化合物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鉴定了33个化学成分,占总成分相对含量的86.47%,其中相对含量超过5%的成分有丹皮酚(13.20%)、芳樟醇(10.94%)、白菖烯(9.48%)、枞油烯(7.93%)、2-亚甲基-6,8,8,-三甲基-三环[5.2.2.0(1,6)]十一碳-3-醇(5.01%)。结论:可为关节炎散的质量控制和进一步药效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乌拉尔甘草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76个峰,并且确认了其中的61种化合物。化学成分主要为十九烷(12.89%),廿烷(12.23%),1-十七烯(12.05%),2,6,11-三甲基-十二烷(7.54%),十八烷(7.46%),E-蒎烷(5.54%),二十二烷(5.30%),二十三烷(4.92%),十六烷基-环氧乙烷(3.09%) 等,上述9种化合物的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71.02%。结论首次报道了乌拉尔甘草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核桃楸皮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用汽汽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核桃楸皮中挥发油,并通过GC-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汽汽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34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97.76%;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19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69.06%.结论:两种提取方法得到的核桃楸皮挥发油组分与含量差别较大,为全面了解核桃楸皮中挥发性成分及其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毛血藤根茎的挥发性成分,为毛血藤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毛血藤根茎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99个化学成分,鉴别出60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68.598%,其主要成分为柏木脑(7.001%),麝香草酚(5.948%),己醛(4.593%),双戊烯(3.708%),芳姜黄酮(3.438%),壬醛(3.256%)等。结论: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毛血藤根茎的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为毛血藤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河北产贯叶金丝桃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通过GC-MS技术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从贯叶金丝桃挥发油中鉴定了58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0.0%,其中含量较高的是芳樟醇14.66%,其次为4-甲氧基丙烯基苯6.89%,苯乙醛4.66%,蘑菇醇4.41%,绿花白千层醇4.38%。结论:河北产贯叶金丝桃挥发油成分与其他地区产挥发油在成分类型和含量很大不同,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域、气候环境和加工炮制工艺不同,为合理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华中碎米荠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华中碎米荠挥发性成分;通过气质联用(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组成,并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采用SD-GC-MS共分离出67个色谱峰,鉴别出其中34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4.34%;采用HS-SPME-GC-MS共分离出62个色谱峰,鉴别出其中48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8.29%。通过这两种技术共同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共有5种,其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4-异硫代氰酰基-1-丁烯。结论:SD与HS-SPME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挥发性成分的提取,两者联用分析华中碎米荠挥发性成分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海南桃金娘叶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鉴定海南桃金娘叶的挥发油化学成分。 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海南桃金娘叶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及其含量进行分析。 结果: 从海南桃金娘叶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0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98%,且以萜类为主,其中主要成分有石竹烯(13.96%),石竹烯氧化物(13.15%),2,4,5三甲基苯甲醛(9.15%),2-十二烯醛醇(8.55%),1,1,4,8-四甲基-4,7,10-环十一三烯(5.05%),反式-1,4-二甲基-β-亚甲基-环己醇(4.22%)。 结论: 海南桃金娘叶挥发油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该研究为其药用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分析榉树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榉树叶中挥发油,通过GC-MS 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共鉴定出64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1.06%。主要成分为丙酸乙酯(3.61%),乙酸丁酯(8.28%),2-己烯醛(1.66%),丙苯(1.46%),对乙基甲苯(6.18%),三甲苯(5.61%),芳樟醇(1.09%),6-甲基-3,5-戊二烯-2-酮(1.43%),香叶基丙酮(1.43%),β-紫罗酮(1.12%),棕榈醛(1.25%),肉豆蔻酸(1.07%),法尼基丙酮(1.89%),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82%),植物醇(5.72%)。结论:该研究为榉树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不同季节一年蓬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一年蓬花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采用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组分的含量。 结果: 从春季和秋季一年蓬花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51,32个组分,分别占其挥发油总量的80.66%,90.85%。 结论: 春季和秋季一年蓬花挥发油以萜类化合物为主,高于2.00%的化学成分相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树发的挥发油和脂溶性成分。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树发挥发油和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共鉴定出34个挥发油成分,占总量的17.93%,其成分类型主要包括萜类(6.71%),酮类(4.19%)及醇类(3.27%),主要成分为4-戊烯-2-酮(4.19%),cis-7-十四烯醇(3.03%),3,7-二甲基辛烯(1.30%),新己烷(1.28%)和大牦牛儿烯D(1.01%);共鉴定出33个脂溶性成分,占总量的89.63%,其成分类型主要包括脂肪酸类(81.65%),烷烃类(4.49%)和醇类(1.67%),主要成分为反亚油酸甲酯(34.98%),油酸甲酯(10.94%),14-甲基-十五烷酸甲酯(7.40%)和硬脂酸甲酯(4.13%)。结论:首次从树发中提取并鉴定了挥发油和脂溶性成分,为树发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假益智果实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并进行抗菌活性测试,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假益智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使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假益智的果实中提取出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进行分析;使用微量稀释法测试挥发油的抗菌活性。结果:假益智果实挥发油提取率为0.17%,检测到42个化合物,鉴定出31个,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4.18%。挥发油对四联球菌具有很好的抑菌作用,最小抑制浓度为12.5 g·L-1,对白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细菌具有中等强度的抑制作用。结论:本文对假益智果实进行挥发油提取鉴定,其主要成分为萜类、长链烃类化合物。抗菌实验结果表明假益智果实挥发油对四联球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20.
维吾尔族医常用药材榅桲子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榅桲子的挥发性成分,为药用植物榅桲子的开发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榅桲子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结合保留指数法对维吾尔族医常用药材榅桲子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在榅桲子中分离得到38个化合物,鉴定24个化合物,占相对总含量的98.56%。其主要成分为苯甲醛(46.37%),顺-9-十八碳烯酸(30.54%),棕榈酸(6.13%),胡萝卜次醇(2.37%),3-甲基正丁醛(1.81%),糠醛(1.37%),2-甲基正丁醛(1.22%),2-丁基苯乙酸(1.17%)。结论:榅桲子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醛类(51.92%),其次为酸类(31.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