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肝、胆、胰腺等疾病引起的出血。根据国内外的报道 ,最常见的原因是消化性溃疡、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粘膜病变、恶性肿瘤 ;此外尚有各类型胃炎、胆道出血、上消化道憩室、贲门粘膜撕裂症、出血性疾病、动脉硬化破裂及血管畸形等多种原因 ,也可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 ,特别是当患者存在有两种以上引起出血的疾病时 ,极易导致误诊误治。本文报告 2例肝病伴发病引起消化道大出血误诊为肝硬化出血的教训 ,供同道参考。1 病例资料【例 1】 男 ,4 8岁。主因肝硬化 3年 ,近 10天出现…  相似文献   

2.
门脉高压性胃肠血管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玉彩  陈秀丽 《临床荟萃》2002,17(23):1424-1426
门脉高压性胃肠血管病 (Portal hypertensivegastrointestinal vasculopathy,PHGIV)是指长期门脉高压症(PHT)所导致胃肠黏膜血管病变。其发病部位依次为胃、小肠和大肠 ,其病理改变主要是胃肠道微循环发生障碍 ,黏膜产生缺血性改变。1 门脉高压性胃病 (PHG)肝硬化 PHT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其出血原因并非都来源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其中约 30 %~ 4 0 %来源于胃黏膜病变 ,以往称之为急性出血性胃炎、急性胃黏膜病变 ,目前称之为 PHG,这一名称已被大家公认。1.1 发病机制1.1.1  PHT时胃血管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由于 PHT胃血管…  相似文献   

3.
药物性急性消化道粘膜损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非甾体消炎药及某些抗生素引起消化道粘膜损害的情况。方法 :跟踪观察 1 1例服克林霉素、3例服泰诺、4例服感康后的消化道症状、内镜下消化道粘膜的改变及病理改变。结果 :药物性急性消化道粘膜损害主要表现为食管、胃、末端回肠粘膜糜烂、溃疡及出血。药物性消化道损害大多与个体对药物反应有关 ,也不排除与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酸碱度及抗原性有关。结论 :对药物引起的消化道粘膜损害 ,要尽早发现 ,立即停药 ,并注意预防。  相似文献   

4.
重视消化道恶性淋巴瘤特别是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 Lymphoma)的研究十分必要。该文对三十年间在该院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消化道恶性淋巴瘤50名患者临床和内镜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其中3例诊断为MALT Lymphoma。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消瘦、腹部包块、消化道出血等。病变分布为单纯累及胃60%、小肠22%、回盲部6%、食管及结肠其它部位各占2%、多灶性分布为8%。病理学检查有19例为B淋巴细胞源性低度恶性淋巴瘤。35例术前内镜检查所见巨大溃疡型40%、结节隆起型20%、弥漫浸润型20%、混合表现型20%。内镜下拟诊本病者均获病理支持,内镜活检确诊率为57%。3例MALT Lymphoma患者均为男性,主要内镜表现1例呈粘膜多发点片状糜烂,病变累及食管、胃底、十二指肠、全部小肠及结直肠;1例食管、末段回肠及结肠多发纵行大溃疡;1例呈胃多发溃疡伴出血,皱壁粗大。总结认为本病在内镜下有一定特征表现,内镜下多点活检或配合粘膜剥脱术有助于提高本病的早期确诊率。  相似文献   

5.
上消化道出血4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我科收治的488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行急诊胃镜检查,胃镜下的诊断率高达99.0%,其中消化性溃疡304例,占62.3%;急性胃黏膜病变62例,占12.7%;胃食管恶性肿瘤52例,占10.7%;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5例,占7.2%;Mallory—Weiss综合征16例,占3.3%;食管炎9例,占1.8%;吻合1:7炎2例,占0.4%;十二指肠球炎4例,占0.8%;Dieulafoy病2例,占0.4%,原因不明2例,占0.4%。结论急诊胃镜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原因的最好方法;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食管恶性肿瘤以及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胃肠粘膜病变出血对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7个病种514例危重患者并发120例急性胃肠粘膜病变出血的临床表现、预后转归、治疗效果。结果急性脑血管病变合并急性胃肠粘膜病变出血发病率最高,感染性疾病次之,结论危重患者并发急性胃肠粘膜病突出症是病情凶险的标志,但不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洛赛克与中药大黄联合治疗急性胃肠粘膜病变出血有良效。  相似文献   

7.
姚冬梅  张辉 《临床荟萃》1997,12(24):1148-1151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Treitz韧带以上的胃肠道出血,即食管、胃和十二指肠以及胆道、胰腺部位的出血。 1 病因及鉴别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根据国内的资料,最常见的原因依次是消化性溃疡、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粘膜损害、食管贲门撕裂(Mallory-Weiss综合征)和胃癌等。  相似文献   

8.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系指经过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小肠放射学检查如小肠钡餐造影或小肠钡灌肠检查,无明确病因的持续或者反复胃肠道出血。其发病率在消化道出血中约占5%。0GIB的出血部位多位于小肠,常规内镜和传统检查方法对其诊断价值有限。胶囊内镜的出现开创了全小肠直视性检查的先河。且患者毫无痛苦,从而对小肠病变的诊断有了很大的提高。本院在2004年5月-2008年10月间对32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胶囊内镜检查,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296例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博罗县人民医院 1992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 2 96例上消化道出血老年人患者 ,符合入选标准 ,按时期分为前 6年和后 6年分别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出血的原因为急性胃粘膜病变 (10 2 /2 96 ,34.4 6 % ) ,胃溃疡 (78/2 96 ,2 6 .35 % ) ,十二指肠溃疡 (49/2 96 ,16 .5 5 % ) ,复合性溃疡(11/2 96 ,3.72 % )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16 /2 96 ,5 .4 1% ) ,胃恶性肿瘤 (12 /2 96 ,4 .0 5 % ) ,胃息肉 (4/2 96 ,1.35 % ) ,食管贲门粘膜撕裂 (6 /2 96 ,2 .0 3% ) ,不明原因 (18/2 96 ,6 .0 8% ) ;引起出血的病因中 ,后 6年急性胃粘膜病变和胃溃疡均高于前 6年 ,两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急性胃粘膜病变和胃溃疡的出血与长期小剂量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或短期大剂量服用NSAID有关。结论 :急性胃粘膜病变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是老年人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 ;对患有冠心病 ,脑血管疾病需要服用NSAID的患者 ,应重视对胃粘膜的保护治疗  相似文献   

10.
1现代医学之病因病理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但我国最常见的原因是消化性溃疡、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粘膜损伤和胃癌。其次为肝硬化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门静脉高压所致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约占全部病例的1/4,二者合计将近70%。所以临床上遇到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首先应考虑这二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症,又称Mallory-Weiss综合征,是由剧烈干呕、呕吐和其它引起腹内压力骤然增加的原因使胃贲门及食管远端的粘膜和粘膜下层纵行撕裂,并发出血,占上消化道出血原因的5%~15%.本科收治1例因妊娠剧呕而导致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症,经内科积极治疗及护理后,孕妇与胎儿无任何异常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行胃镜检查的临床价值,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食管静脉曲张与胃黏膜病变的关系.方法:2000年1月至2010年5月我科收治的139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观察食管静脉曲张程度、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情况、胃黏膜病变程度及有无溃疡.结果:139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03例(74.1%),PHG出血23例(16.6%),非食管静脉曲张和非PHG13例(9.4%),其中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7例(5.0%),消化性溃疡出血5例(3.6%),不明原因出血1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PHG病变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PHG出血是引起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主要原因,随着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PHG逐渐增多和加重,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PHG可同时并存,急性胃黏膜病变与消化性溃疡等也是导致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反流性食管炎(refluesophagitis,RE)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组织损伤。我院1995年5月~1998年4月经胃镜检查及病理诊断为RE295例,占同期6706例次胃镜检查的4.4%,现将内镜表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95例RE中男198例,女97例,男女之比为2.04:1;年龄14~82岁,平均48岁。40岁以下90例,41岁以上205例。残胃并发食管炎55例,胃食管反流病240例。1.2方法均经OLYMPUSGIF-XQ30纤维内镜检出,其中48例经病理证实。RE镜下分度根据其粘膜充血、糜烂程度、有无溃疡分为四度[1].2结果Ⅰ度:胃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药物PPI 止血敏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及胃癌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住院治疗的168例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结果:168例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因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及胃癌者164例,占97.6%,164例患者中,药物PPI 止血敏治疗,止血成功163例,成功率99.4%;其它病因者4例,占2.4%,无1例药物止血成功。药物止血成功163例均做胃镜检查。其中消化性溃疡133例,胃镜见溃疡面有血管暴露2例、附有血痂8例、附有黄、白苔、少许血痂、周边粘膜充血、糜烂及陈旧性出血灶123例;急性胃粘膜病变18例均仅见病灶处粘膜充血、糜烂及陈旧性出血灶;胃癌12例则示病灶处血痂、或周边粘膜陈旧性出血灶,未见血管暴露。结论:病因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及胃癌的上消化道出血多见,出血量常较小,药物PPI 止血敏治疗,止血效果较好,简单方便,易于掌握,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5.
1例因妊娠剧吐致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媛 《现代护理》2001,7(9):63-63,65
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症 ,又称Mallory Weiss综合征 ,是由剧烈干呕、呕吐和其它引起腹内压力骤然增加的原因使胃贲门及食管远端的粘膜和粘膜下层纵行撕裂 ,并发出血 ,占上消化道出血原因的 5 %~ 15 %。本科收治 1例因妊娠剧呕而导致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症 ,经内科积极治疗及护理后 ,孕妇与胎儿无任何异常发生 ,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 ,2 7岁 ,孕 8周 ,因“呕鲜血两口”入院 ,既往无消化道出血病史 ,近 1周因妊娠反应 ,呕吐剧烈 ,次数频繁 ,今晨呕鲜血两口 ,量共约 2 0 0ml,大便未解 ,T 36℃、P 90次 /minBp 10 5 /6 …  相似文献   

16.
危重应激性溃疡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建华 《临床医学》2002,22(7):57-58
临床上出现的消化道应激性出血是机体在遭受严重创伤感染、重度脑血管病变、休克、重要脏器如心、肺、肝、肾功能受损及手术后等应激状态下发生的胃肠道急性粘膜病变,被视为胃肠道衰竭表现,是危重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我科自1996年12月至2001年12月共收治42例危重患者,其中,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18例,现将其原因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原发胃肠道恶性淋巴瘤诊断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提高原发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水平。方法 分析我院近10a收治的86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原发胃肠道恶性淋巴临床表现以腹痛、体重下降、消化道出血、食欲减退、腹块和发热为主。病变分布胃46例,小肠10例回盲部13例,结肠15例,直肠2例,X线和内窥镜是主要的检查方法,B超、CT及血管造影有辅助诊断意义,内镜下超声量 新的有前景的方法,确诊依靠病理,普通活检阳性率不高,粘膜大活检有助于诊断。结论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相对少见,临床表现及影像易与其他胃肠道疾病混淆,容易误诊,临床疑诊病例,应设法取病灶组织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上消化道出血(Uppergastrointestinalhemor-rhage,UGH)是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胰腺、明道出血而言,胃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此范围。亚病因和分类上消化道出血可因炎症、机械、血管、肿瘤等因素引起,也可因邻近器官的病变和全身性疾病累及胃肠道所致,现分述如下。1.1炎症因素炎症可致胃肠道粘膜水肿、充血、渗出外,还可致糜烂、出血和溃疡。近年来由于急诊胃镜的普遍使用,急性胃粘膜病变引起出血的发病率较前上升10倍。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在青壮年以十二指肠溃疡居多,老年人则常以胃的…  相似文献   

19.
洗胃并发症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口服中毒洗胃时,如果操作方法不当,容易发生洗胃并发症。为防洗胃并发症发生,现将其原因分析如下。 1.上消化道出血:其原因是插管创伤、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急性腐蚀性胃炎及应激性溃疡。 2.急性胃扩张:主要原因是洗胃液进出不平衡,即灌入量过多,流出量过少。 3.胃穿孔:主要原因是胃溃疡,其次是因插管困难反复插管致胃穿孔。 4.胃撕裂伤:因胃内毒物与洗胃液相互作用后产生大量气体致极度胃扩张,重者甚至可致胃撕裂伤。  相似文献   

20.
胃切除患者近期上消化道大出血原因分析与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4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近期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验总结。本组14例中吻合口出血4例.病灶遗漏出血4例,残胃粘膜损伤2例,残胃肠套叠出血2例,十二指肠残端出血1例,原因不明出血1例,均再次手术止血。痊愈出院。认为胃大部切除后近期上消化道大出血原因多为吻合口出血及病灶遗漏引起,观察护理要点:术后重视患者主诉.观察生命体征、腹部体征、胃肠减压情况,可及时发现上消化道大出血。保证患者获得良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