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本文着重探讨18FFDGPET与CT、MR影像诊断技术在肿瘤临床诊断、手术方案的确定和治疗后随访中的互补作用。方法 对28 例临床诊断的恶性肿瘤同期进行18FFDGPET、CT和MRI检查,其中21 例经手术病理或活检证实;采用双盲法,将PET诊断结果与同期的CT和/或MR影像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27 例肿瘤中,18FFDGPET 显像结果与CT、MRI诊断相符20 例( 占74% ),18FFDGPET 显像进一步肯定或明确CT、MRI的结论7 例( 占26% );另1 例临床、CT和MRI均误诊为乳腺癌术后脑转移病例,经18FFDGPET 显示为脑梗塞;PET影像上,恶性肿瘤病灶均表现为局部18FFDG明显浓聚;CT和/或MR 影像上,20 例肿瘤有局部神经、血管和重要脏器等的侵犯,以及肿瘤瘤内出血、坏死和瘤周水肿等,但PET 均不能显示。结论 虽然18FFDGPET 对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但是18FFDGPET仍不能取代CT 和MRI在肿瘤诊断中的作用;最好的方法是结合PET、CT 和MRI多种影像结果分析,才能为临床提供有关肿瘤病变的解剖细节和功能异常改变的综合信息。  相似文献   

2.
颅脑外伤后主要引起颅内血肿 ,弥漫性损伤及脑挫伤 ,广泛性脑梗塞极为少见 ,现就 5例的临床表现CT表现发病机理等问题 ,加以分析及讨论。1 材料与方法1 1 资料 :1998~ 1999年诊断有头部外伤史者 ,CT表现为广泛性脑梗塞者 5例 ,均为男性 ,年龄最大 36岁 ,最小 4个月 ,其中车祸 3例 ,摔伤 2例。本组病例均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既往史 ,可排除动脉硬化等血管病性梗塞。1 2 CT检查时间与方法 :首次CT检查时间为伤后 1~ 8小时 ,12~ 2 4小时复查对照。  使用GE90 0 0—Ⅱ型CT机 ,以OML (眶耳线 )为基线 ,层厚与层距…  相似文献   

3.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收集无功能胰岛细胞瘤 (non functioningisletcelltumor) 4例 ,男 2例 ,女 2例。年龄 12~ 38岁 ,平均 2 5岁。 2例行CT检查 ,使用Sytec 30 0 0i型CT机 ,行平扫加增强扫描 ,层厚、间距为 5mm。1例行MRI检查 ,使用GESignaContour 0 .5T超导MRI机 ,应用SET1WI压脂、不压脂 ,FSET2WI压脂 ,同时行增强扫描 ,1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2 结果   4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2例位于胰尾部 ,2例位于胰头部。瘤体 2 .8~ 8.0cm。CT平扫 :瘤体…  相似文献   

4.
108例脑血管病的脑电地形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108例脑血管病患者的BEAM,男79例,女29例,平均年龄59.14±8.88岁.于发病1~7天内检查,部分病例在病后30~40天复查.全部病例经头CT扫描证实,其中脑出血62例,脑梗塞46例.其BEAM阳性率明显优于常规EEG(经卡方检验表明BEAM阳性率明显高于EEG,脑出血P<0.01、脑梗塞P<0.05).对缺血性脑梗塞早期的发现,有时先于头颅CT扫描,弥补了头颅CT扫描不能显示大脑功能变化的不足,两者结合能提高临床早期诊断阳性率,也可为临床预后判断提供客观依据,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血管网织细胞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通过对45例经病理证实的血管网织细胞瘤的影像分析,对肿瘤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做一总结。方法 所有病例术前分别经过脑MR、CT及DSA检查,并对肿瘤的信号、形态大小及增强后的信号进行对比。结果 31例肿瘤可见囊腔,肿瘤实质部分MR、CT可见等T1等T2信号或等或稍低密度影。囊性部分可见长T1长T2信号或低密度信号。注药后可见肿瘤实质部分增强。41例均可见肿瘤DSA染色。结论 血管风 细胞瘤具有  相似文献   

6.
梗阻性脑积水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室出血后 ,也可继发于脑梗死。它常使原发病的症状加重、死亡率增加。本文对我科 1996年 7月至 2 0 0 1年 7月间住院的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梗阻性脑积水的患者作一分析。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 4 7例中男 2 5例 ,女 2 2例 ,年龄 3 6~ 82岁 ,平均年龄 5 9岁。初诊 4 4例做头颅CT检查 ,3例同时做头颅MRI检查。2 .诊断标准 :本组病例的诊断符合第二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 ,全部病例均作头颅CT或MRI检查。脑积水的诊断根据Van等提出的CT诊断脑积水的标准 ,即…  相似文献   

7.
EEG、CT或MRI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和预后的判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红  许佩苓  许豫英 《临床荟萃》2001,16(8):368-369
小儿病毒性脑炎是小儿时期常见病、多发病 ,其大多预后良好 ,但少数重症病毒性脑炎往往留有癫痫、肢体偏瘫或智能落后等后遗症 ,为了早期诊断并正确判断其病情转化及预后 ,我们对6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作了EEG、头颅CT或MRI检查 ,评价了EEG、CT或MRI在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病情转化及预后判断的不同价值。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为我院 1997年 6月至 2 0 0 0年 6月住院患者 ,其中男 3 8例 ,女 2 2例 ,年龄 8个月至 13岁 ,平均 4.7岁。住院天数为 15~ 3 2天 ,全部患者出院后均在门诊随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 …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 ,76岁。因身体不自主前倾 8个月于 2 0 0 1年 4月 9日入院。诉时有头昏 ,无发热、血痰、胸痛症状。体查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入院查胸片见右肺门下团块影 ,胸部CT发现右下肺外基底段一占位性病变 ,形态欠规则 ,见分叶征及短毛刺征 ,气管旁、大血管后及左心房后均见肿大淋巴结。头颅CT示 :右侧基底节及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塞 ,左枕叶区小片状稍高密度影。头颅MRI证实 :左侧枕部大脑镰旁团块影 ,占位效应明显 ;右侧基底节脑梗塞。全身骨显像发现其颈椎上段一骨盐代谢异常灶。临床诊断为 :右下肺癌晚期 (T3N3M1) ,并纵隔淋…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 ,5 3岁 ,近十年来常感头痛、头晕 ,逐渐加重 ,伴视物模糊 ,咳嗽时加重。行CT平扫 :发现第三脑室前上部见一厚壁环状高密度灶 (图 1)。行MR平扫与增强扫描检查 :MR扫描序列为SE序列 :T1WI/SESS,TR =30 0ms,T2 WI/FSE34,TR =5 0 0 0ms,TE =10 2ms;层厚为 10ms,增强扫描用GD -DTPA 15ml,1min内注射完毕 ,立即扫描。MRI示 :第三脑室前上部区见一约 4 2cm× 3 8cm× 3 2cm大小占位灶 ,呈厚壁环状等T1(图 2 )等T2 (图 3)信号 ,其内见长T1长T2信号。静脉注射Gd -DTPA后…  相似文献   

10.
磁显葡胺 (Gd DTPA)在MR成像上的应用 ,不仅能提高人体病变的检出率 ,而且在定性上有长足的进步。故GD DTPA常应用在MR成像上。本文总结Gd DTPA在低场强MR的应用 ,以期引起同道的重视。1 材料与方法收集 1993年 6月至 1998年 8月5 0 0余病例的MR增强资料。并以椎管内神经鞘瘤 60例 ,脊膜瘤 2 0例 ;脑梗塞10 0例 ,脑脓肿 2 5例 ,脑胶质瘤 5 0例 ;多发性硬化 (MS) 6例作为本文研究的重点。应用ASP 0 15永磁型低场强 ( 0 .15T)MR装置。SE序列 :平扫T1WI:3 5 0~ 5 0 0 /3 0ms,T2WI :180 0~ 3 0 …  相似文献   

11.
PET在肿瘤影像诊断中与CT,MRI的相互关系:附28例^18F—FD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文着重探讨^18F-FDG PET与CT、MR影像诊断技术在肿瘤临床诊断、手术方案的确定和治疗后随访中的互补作用。方法 对28例临床诊断的恶性肿瘤同期进行^18F-FDG PET、CT和MRI检查,其中21例经手术病理在检证实;采用双盲法,将PET诊断结果与同期的CT和/或MR影像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27例肿瘤中,^18F-FDG PET显像结果与CT、MRI诊断相符20例(占74%),^  相似文献   

12.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气化术 (TVBT)是近年来使用的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一种新的电外科治疗方法 ,辅以术中粘膜下注射丝裂霉素C(MMC)可提高疗效。我院自 1 998~ 2 0 0 0年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 3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0例 ,男 1 2例 ,女 1 8例 ,年龄 35~ 72岁。病程 3周~ 6月 ,均以无痛性肉眼全程血尿就诊 ,均经B超、CT、膀胱镜检查及活检证实。病理示乳头状瘤 2例 ,移形上皮癌 2 8例 ,临床分期Ta 期 2例 ,T1 期 2 4例 ,T2 期 4例 ,病理分级G1 1 2例 ,G2 1 8例。肿瘤单发 1 4例 ,多发 1 6例 ,有蒂 2 …  相似文献   

13.
余光艳 《现代护理》2002,8(1):72-73
临床中遇到 1例放射治疗引起放射性脑坏死 ,表现为颅内感染的病例 ,今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4 2岁 ,于 2 0 0 0年 9月 2 9日行左顶枕脑胶质瘤切除术及去骨瓣减压术。病理报告 :间变型星形细胞瘤。术后患者切口I/甲愈合 ,因为颅内压高行 2 0 %甘露醇脱水治疗2 0天。术后第 2 6天开始 2 0 0cGy/天的 2 5次肿瘤部位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放射后第 13天患者表现为发热 ,体温在38~ 39℃之间 ,拟为感冒 ,予对症行降温处理 ,效果不佳 ,发热持续 ,最高达 39℃。 4天后出现畏寒、寒颤、高热 ,遂予氧呱嗪青霉素抗感染。头颅CT平扫未见…  相似文献   

14.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影像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重点分析 7例肾上腺脑白质不良的CT和MR影像表现 ,以期提高对本病影像学典型表现的认识。1 材料和方法本组 7例 ,均为男性 ,年龄 7~ 11岁 ,平均年龄 9岁。 4例行CT平扫 ,3例行平扫 增强扫描。 7例均有MR平扫 ,其中 2例行增强扫描。CT扫描机为GE的Sytec 40 0 0型扫描机 ,轴位扫描 ,层厚 ,层距均为 10mm ,病灶区行薄层扫描 (层厚为 3~ 5mm) ,增强扫描使用 6 0 %泛影葡胺 5 0ml静脉团注。MR成像使用TOSHIBA公司 0 .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机。扫描参数 :T1WI :TR/TE 5 0 0 / 15ms,T2WI :TR…  相似文献   

15.
我院胸外科自 1991~ 2 0 0 0年对 2 2例右上肺癌侵及上腔静脉的患者行手术治疗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 2 2例 ,男 14例 ,女 8例 ;年龄在 45~ 62岁 ,其中鳞癌 8例 ,腺癌 12例 ,小细胞癌 2例。主要症状为头晕、胸闷、呼吸困难 ,略加活动症状加重。查体 :6例可见面部肿胀 ,4例可见颈静脉怒张。X线、CT均见右上肺占位性病变 ,CT增强扫描 ,16例上腔静脉壁受侵 ,6例上腔静脉内可见占位影像。术后病理TNM分期 :T3N 0M 0 3例 ,T3N 1M 0 6例 ,T2N2M 02例 ,T4N0M 0 7例 ,T4N1M 0 4例。2 手术情况2 .1 术式 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TTF-1和galectin-3在鞍区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鞍区病变48例(包括垂体细胞瘤、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颗粒细胞瘤、脑膜瘤、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神经鞘瘤、颅咽管瘤、生殖细胞瘤、垂体腺瘤和Rathke囊肿),另选垂体前叶和垂体后叶组织各10例,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TTF-1和galectin-3在上述病例中的表达。结果 TTF-1在垂体细胞瘤(6/6)、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2/2)、颗粒细胞瘤(2/2)及垂体后叶组织(10/10)中全部(+),在脑膜瘤(0/6)、毛细胞星形细胞瘤(0/4)、神经鞘瘤(0/2)、垂体腺瘤(0/10)、生殖细胞瘤(0/6)、Rathke囊肿(0/5)和垂体前叶组织(0/10)中全部(-),在部分颅咽管瘤(2/5)中灶性(+)。除生殖细胞瘤和部分垂体腺瘤中galectin-3(-)外,其他病例中均(+)。结论 TTF-1仅在垂体细胞瘤、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颗粒细胞瘤和垂体后叶组织中阳性,提示这些肿瘤可能为垂体后叶来源,可以通过TTF-1将垂体后叶来源的病变与其他鞍区病变进行鉴别;galectin-3在鞍区多种病变中均阳性,鉴别诊断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17.
笔者收集整理了 4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后颅凹肿瘤 ,比较CT和MRI在后颅凹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方面的价值 ,并分析后颅凹肿瘤的MRI影像特点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本组 44中男 2 1例 ,女 2 3例 ,年龄 7~ 84岁 ,平均 44 1岁。临床症状主要为头痛、头晕、视力减退、站立不稳、进食呛咳、四肢麻木、耳鸣、听力下降、耳聋等。 44例中 ,32例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 ,44例均做MRI检查 ,采用SE序列 ,T1 WI :TR/TE =560 /1 5ms ,T2 WI :TR/TE =40 0 0 /1 1 7ms,扫描层厚为 3~ 5mm ,横断面以T1 WI和T2 WI…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速避凝治疗脑梗塞的最佳时机 ,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自1999年 6月~ 2 0 0 0年 6月 ,我科共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 10 0例 ,其中 5 0例起病在6h和 12h内作为治疗组 ,另 5 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观察速壁凝对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影响和最适宜的治疗时间窗。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病例均是我院住院患者 ,诊断标准符合 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统一标准。经头颅CT或MR检查确诊。除外脑出血、有严重心肺肾功能障碍、全身有出血倾向疾病和正在使用抗凝溶栓患者。治疗组 5 0例 ,其中男 2 8例 ,女 2 2例 ,年龄 39~ 78岁 ,…  相似文献   

19.
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4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EGFR、p53和p2 1蛋白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复发的关系进行探讨。1 材料和方法本组男 35例 ,女 8例 ;年龄 40~ 84岁。病理分级按WHO标准 ,G1 1 0例 ,G2 1 8例 ,G31 5例 ;临床分期按“UICCTNM”标准 ,其中浅表性肿瘤Tis~T1 期 36例 ,浸润性肿瘤T2 ~T4期 7例 ;2年内复发共有 6例。EGFR、p53、p2 1检测采用中达公司即用型抗体免疫组化Envison法。p53阳性表达为细胞核有棕色染色 ,p2 1和EGFR阳性表达为胞浆及胞膜有棕色染色 ;判断…  相似文献   

20.
侧脑室中央性神经细胞瘤CT和MRI误诊与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侧脑室中央性神经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央性神经细胞瘤5例,男3例,女2例,年龄20岁-44负,平均年龄30.4岁,CT检查3例,MRI检查4例。结果 肿瘤位于侧脑室内前2/3,边界清楚,CT平扫呈略高密度,增强扫描肿瘤增强不明显,MRI表现为略短T1,略长T2信号,本组5例中,3例误诊为室管膜瘤,2例误诊为星形胶质细胞瘤。结论 中央性神经细胞瘤影像学有特征性表现,CT和MRI是该病有效的检查手段,侧脑室前2/3处发生的肿瘤,鉴别诊断应考虑到中央性神经细胞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