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肺血栓栓塞症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刘锦铭  高蓓兰  江平  吴文  李霞 《上海医学》2006,29(10):715-717
目的了解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点并提高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PTE的临床表现及胸部影像学、肺通气灌注显像、下肢深静脉核素造影、下肢深静脉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心电图和动脉血气分析的特点。结果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导致PTE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慢性心肺疾息、风湿性疾病、糖尿病、外科手术、创伤、骨折和恶性肿瘤等也是其主要危险因素。本组患者无一例死亡。结论PTE仍极易被临床忽视、漏诊和误诊。应密切关注其临床特点、辅助检查结果并进行综合分析,以及时、准确地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2.
肺血栓栓塞症(PTE)是静脉血栓栓塞(VTE)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常见的严重近期并发症。在西方国家,PET发生率仅次于冠心病、高血压.病死率占全部疾病死因的第三位,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其在我国病死率为19.2%,而未经治疗的PTE患者的病死率为25%~30%。所以,提高对PTE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使PTE患者得到及时诊断、正确治疗是十分重要的。但因PTE临床表现多样化,缺乏特异性,故对可疑PTE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详细分析其临床特征及病情程度,对提高PTE诊断的准确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肺血栓栓塞症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肺血栓栓塞症的各种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为更好地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两院确诊的肺血栓栓塞症病例详细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情况、危险因素、治疗方案及结果、误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0例病例符合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与治疗指南的临床表现、辅检、治疗方案等.结论:肺血栓栓塞症具有高发病率、易误诊、病死率高的特点,临床医师对缺乏典型临床表现的病人应进行全面地诊断及鉴别诊断,寻找合适有效的检查来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4.
肺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明确每项危险因素所起作用大小。方法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或)螺旋CT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确诊的肺血栓栓塞症病人71例为病例组,性别、年龄匹配的部分住院病人及门诊健康体检者71例为对照组。详细记录文献上提及的相关危险因素,同时对部分因素进行了控制。两组入选者均查血常规,在空腹12h后抽静脉血测血三酰甘油、胆固醇、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等生化指标,利用SPSS进行t检验、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下肢静脉血栓形成(OR 44.427,95% CI 10.105~195.317,P〈0.05),手术(OR 3.407,95%CI 1.042~11.136,P〈0.05),纤维蛋白原(OR 1.717,95%CI 1.250~3.567,P〈0.05),胆固醇(OR 1.678,95%CI 1.287~3.672,P〈0.05),纤溶酶原(OR 1.022,95%CI 1.000~1.121,P〈0.05),吸烟指数(OR 1.003,95% CI 1.001~1.006,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手术、高纤维蛋白原、胆固醇、纤溶酶原、吸烟是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肺栓塞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54例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资料。结果:在54例肺血栓栓塞症中,17例误诊,诊断符合率68.52%。结论: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漏诊、误诊较多,确诊困难。早期的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恶性肿瘤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认识。方法对2000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的67例恶性肿瘤合并PT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0年住院确诊的602例PTE患者中,恶性肿瘤合并PTE者67例,占11.1%,其中66例经CTPA确诊,占98.5%。除年龄和恶性肿瘤外,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为接受化疗或近期手术(67.2%)。恶性肿瘤原发部位以呼吸系统(29.9%)和消化系统(34.3%)最常见,常见肿瘤依次为肺癌(29.9%)、胃癌(13.4%)、乳腺癌(9%)、直肠癌(6%)、卵巢癌(4.5%)、肾癌(4.5%)等。呼吸困难/气短(79.1%)是最常见的症状,其次为咳嗽(49.3%)和胸闷(37.3%)。胸腔积液(49.3%)、肺湿啰音(29.9%)、右下肢水肿(14.9%)是最常见的体征。其中60例接受抗凝或溶栓治疗,治愈14例(23.3%),好转29例(48.3%),无效13例(21.7%),死亡4例(6.7%)。结论 PTE是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最常见于肺癌和胃癌。危险因素中,除年龄和恶性肿瘤外,接受化疗或近期手术最常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溶栓或抗凝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发病前后心电图(ECG)动态变化,进一步提高ECG在PT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病例选自我院2004年1月~2009年1月住院期间经X线胸片、螺旋CT、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或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的46例PTE患者,主要分析PTE患者发病前后ECG的动态变化。结果464例PTE患者出现ECG动态变化者44例,占96%。其中以窦性心动过速及房性心律失常出现最早,占50%。额面心电轴右偏〉90度、S1QⅢTⅢ、SⅠS ⅡSⅢ综合征、重度顺钟向转位、右束支传导阻滞、TV1-V4倒置等一系列急性肺源性心脏病的ECG表现,占40%。ST段呈缺血性及损伤性改变甚至出现心肌坏死样图形占10%。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心电图虽然是非特异性,但ECG能为临床提供最早最快最敏捷的诊断资料,将ECG的动态变化与临床症状紧密结合,对PTE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对恶性肿瘤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认识。方法对2000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的67例恶性肿瘤合并PT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0年住院确诊的602例PTE患者中,恶性肿瘤合并PTE者67例,占11.1%,其中66例经CTPA确诊,占98.5%。除年龄和恶性肿瘤外,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为接受化疗或近期手术(67.2%)。恶性肿瘤原发部位以呼吸系统(29.9%)和消化系统(34.3%)最常见,常见肿瘤依次为肺癌(29.9%)、胃癌(13.4%)、乳腺癌(9%)、直肠癌(6%)、卵巢癌(4.5%)、肾癌(4.5%)等。呼吸困难/气短(79.1%)是最常见的症状,其次为咳嗽(49.3%)和胸闷(37.3%)。胸腔积液(49.3%)、肺湿啰音(29.9%)、右下肢水肿(14.9%)是最常见的体征。其中60例接受抗凝或溶栓治疗,治愈14例(23.3%),好转29例(48.3%),无效13例(21.7%),死亡4例(6.7%)。结论 PTE是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最常见于肺癌和胃癌。危险因素中,除年龄和恶性肿瘤外,接受化疗或近期手术最常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溶栓或抗凝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地分析121例符合PTE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这些数据包括患者的危险因素、治疗及预后等。结果:121例患者中平均年龄(62.0±14.7)岁,其中老年组(≥60岁)73例(60.3%),非老年组(<60岁)48例(39.7%)。老年患者(≥60岁)、手术、恶性肿瘤是PTE常见的危险因素,老年组危险因素主要是恶性肿瘤、既往脑卒中等,非老年组为手术、骨折或大创伤,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14.0%)进行溶栓治疗,100例(82.6%)进行抗凝治疗,病死率为8.3%。中危PTE患者溶栓与抗凝治疗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别(P>0.05);溶栓治疗出血并发症为30%,高于抗凝组(5.5%,P<0.05)。结论:PTE常见的危险因素是年龄≥60岁、手术、恶性肿瘤等,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危险因素有区别,中危PTE患者溶栓或抗凝治疗需结合临床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易感因素对其转归的影响,降低肺栓塞的病死率。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43例肺栓塞的临床参数包括年龄、基础疾病、栓塞部位和程度及诊断方法和治疗方式的选择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3例肺栓塞,死亡10例,好发年龄为60~80岁,死亡组平均年龄为(65.7±14.4)岁,存活组(59.7±15.8)岁;基础病为恶性肿瘤最高占32.6%(死亡组占40%,存活组30.3%);患者死亡多在发病8d内,发病14d以上多存活;D-二聚体浓度平均(11.1±10.9)μg/ml,其中死亡组(14.6±18.3)μg/ml,存活组(10.0±7.5)μg/ml。右肺动脉干栓塞病死率41.7%、左右肺动脉干栓塞病死率26.7%、右下肺动脉病死率12.5%,其他部位栓塞无死亡。进行抗凝或溶栓治疗的病死率为16%远低于未治疗组的42.9%。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human tissue plasm inogen activator,rtPA)治疗组7例无一例死亡,尿激酶组病死率为23.1%,肝素组为11.1%。结论对肺栓塞积极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抗凝或溶栓尤其是rtPA治疗显著改进肺栓塞患者的转归;老龄患者、恶性肿瘤、D-二聚体水平和右肺动脉干栓塞可能影响肺栓塞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急性肺血栓栓塞症1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危险因素及其构成进行分析。结果:(1)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深静脉血栓形成49例(39.8%),心血管疾病43例(34.9%),恶性肿瘤31例(25.2%),创伤与骨折23例(18.7%),外科手术18例(14.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例(7.3%),下肢静脉曲张或静脉炎8例(6.5%),脑卒中3例(2.4%),无明显危险因素3例(2.4%)。其中同时存在≥2个及以上危险因素者54例(43.9%)。(2)治疗及转归:经尿激酶溶栓治疗6例。单纯抗凝治疗117例,肺血栓栓塞症123例好转出院114例,死亡9例(7.32%)。结论:强化对肺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的认识,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消除危险因素,减少和避免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点。方法: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174例PTE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60岁)79例和老年组(≥60岁)95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药物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老年患者中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百分率及出现咳嗽、查体肺部闻及湿啰音、心界扩大的情况明显多于中青年组(P<0.05);两组辅助检查结果、药物不良反应和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老年PTE患者基础疾病较多,临床症状易出现咳嗽,查体更易在胸部闻及湿啰音、叩诊心界扩大,但经积极诊治后,大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徐慧芬  谭杏珍 《包头医学》2012,36(4):209-211
目的:讨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点、诊断,以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78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及易患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呼吸困难及气促、胸痛、咯血、晕厥等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早期表现,而胸痛、咯血、呼吸困难三者同时出现占8%。辅助检查情况:动脉血气分析:低氧血症(78%)、心电图出现SIQIIITIII(8%)、血浆D2聚体阳性(100%)、心脏彩超:右心室扩大(26%)、下肢深静脉彩超阳性(21%)、肺血管CT肺动脉造影(CTPA):肺栓塞征象(85%)。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误诊、漏诊,血气分析和血浆D2聚体检测可作为初筛手段,心电图及胸片检查可提供早期早期诊断依据,CTPA可作为确诊肺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诊断肺栓塞者,应尽早给予抗凝溶栓治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是一种非常凶险,死亡率很高的急症,占肺部疾病死亡率的第3位.从2000年3月~2004年3月,我科共收治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病人5例,经溶栓抗凝治疗及精心细致护理,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肺血栓栓塞症(PET)患者的发病特点,提高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0月间确诊的45例PE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ET病人近年明显增加,60岁以上PET患者所占比例最高,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导致PET的最主要原因,慢性心肺疾患、外科手术、创伤及骨折和恶性肿瘤也是PET的主要危险因素。45例PTE患者中,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者占84.4%,D-二聚体≥500μg/L占97.8%,超声心动图呈典型改变者占23.2%,肺灌注扫描诊断PET阳性率84.2%,CT肺血管造影(CTPA)阳性率96%。结论临床表现多样,常因症状无特异性,需关注其临床特征并结合血气分析、D-二聚体、超声检查、心电图检查作为方便快捷的筛选指标,CTPA、肺灌注通气(Q/V)扫描显像等无创性检查对诊断PET准确可靠,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血栓塞症(PTE)危险因素和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对住院治疗的61例PTE患者的资料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处理。结果PTE的危险因素有:骨折、创伤、手术、恶性肿瘤、围产期、长期卧床及老年心脑血管病,尤其是既往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和静脉曲张者。结论对高危人群进行全面评估制定详细护理的护理计划,加强早期监护,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是减少PTE发生、降低死亡和促进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PTE)危险因素和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对住院治疗的61例PTE患者的资料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处理。结果:PTE的危险因素有:骨折、创伤、手术、恶性肿瘤、围产期、长期卧床及老年心脑血管病,尤其是既往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和静脉曲张者。结论:对高危人群进行全面评估制定详细护理的护理计划,加强早期监护,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是减少PTE发生、降低死亡和促进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肺血栓栓塞症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肺血栓栓塞症(PTE)的诊断意识.方法 回顾分析27例经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的住院PTE患者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诊断过程以及治疗.结果 主要临床表现的发生率为,呼吸困难81%(22/27),呼吸增快(呼吸>20/min)74%( 20/27),心动过速(心率>100/min)70%( 19/27),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55%(10/19),PaCO2<35 mmHg 92%(23/25),氧合指数<300 mmHg 80%(20/25),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心负荷过重表现79%(15/19),D二聚体阳性85%(22/26).大面积PTE 5例,次大面积PTE6例,非大面积PTE 16例.抗凝治疗26例,放弃治疗1例.治疗后临床改善20例,无明显改善3例,死亡4例.结论 PTE临床表现无特异性,CTPA是其主要诊断技术,大部分患者抗凝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6例肺血栓栓塞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肺血栓栓塞症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 对2008年10月-2009年04月确诊的6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案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最为常见,6例患者均经CT肺动脉造影(CTPA)明确诊断,积极抗凝治疗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影像学表现明显改善.结论 CTPA是诊断肺栓塞的有效方法,及时规范的抗凝疗法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急慢性肺栓塞治疗中疗效肯定,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20.
2000年1月~2004年6月共收治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37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