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18例PPHN患儿随机分为三组.A 组39例,用西地那非口服治疗.B组37例应用硫酸镁静脉滴注.C组42例应用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治疗.所有患儿分别于治疗前、后监测肺动脉压力(SPAP)、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体循环收缩压(SBP)的变化.计算各组治疗有效率.结果三组治疗后6~12 h、24~48 h及治疗结束后的SPAP、PaO2、PaCO2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组治疗后1~2h SPAP、PaO2、PaCO2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SPAP下降更快(P<0.05),PaO2改善更明显(P<0.05),且SBP无明显下降,治疗有效率最高.结论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效果良好,是一种简单、经济、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西地那非对呼吸衰竭伴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新生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收诊的92例呼吸衰竭伴PPHN新生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HFOV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西地那非治疗。治疗3 d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体循环收缩压(SBP)、肺动脉收缩压(SPAP),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动脉血气指标及SBP、SP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观察组肺氧合指数(OI)、SBP、SPAP均低于对照组,血氧分压/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_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OV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伴PPHN,可改善患儿体循环收缩压及肺动脉收缩压,改善氧合状况,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3.
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琳 《四川医学》2014,(9):1195-1197
目的 探讨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PPHN患者32例,根据有无使用西地那非分成2组(治疗组15例,对照组1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地那非治疗,西地那非管喂给药,0.5-1mg/(kg·次),6-8h1次,每次用药前后30min监测血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及治疗3d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02)的变化,肺动脉平均压(PAMP)及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3d,治疗组肺动脉平均压(PAMP)、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O2、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80.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4%)。结论 口服西地那非治疗PPHN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力,提高血氧饱和度,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6):54-61
目的研究西地那非联合高频震荡通气(HFOV)治疗近足月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效果。方法将42例PPHN患儿分为三组:A组:常频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加西地那非;B组:单纯HFOV;C组:HFOV加西地那非。给药组(A组、C组)予西地那非q 6 h鼻饲,每次1 mg/kg加注射用水1 m L,给药72 h后症状、肺动脉压力(PAP)、氧合指数无改善则停药。比较三组患儿治疗后2 h、6 h、12 h、24 h、36 h、48 h、60 h、72 h的血气指标及呼吸机参数,观察患儿的并发症、不良反应、临床疗效。结果 C组患儿总的临床疗效率为92.86%(13/14),显著高于A组(χ~2=6.300,P=0.012)、B组(χ~2=9.956,P=0.002)患儿的临床疗效。A组与B组患儿总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3,P=0.445)。治疗前,三组患儿的PaO_2、PaCO_2、OI、FiO_2、PAP指标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72 h,三组患儿的PaO_2水平有所上升,三组患儿的PaCO_2、OI、FiO_2、PAP水平有所下降,上述指标水平的升高或降低在C组中表现得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C组患儿的用氧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B组患儿的用氧时间、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A组中出现气漏和颅内出血的患儿各1例,B组出现脑白质软化患儿1例,C组未发现并发症,三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患儿中暂未发现呕吐、恶心、心律失常、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结论近足月PPHN患儿采取西地那非联合HFOV治疗,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疗效较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COPD相关的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整群选取88例稳定期COPD相关性肺动脉高压(CHD-PAH )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西地那非联合阿托伐他汀组(A组n=30),西地那非组(B组n=27),传统治疗组(C组n=33),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均采取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测右室收缩压(RVSP)、右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RVSD),同时观察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肺功能[观察指标FEV1/FVC]、6 min步行距离(6-MWD)、肝功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①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A、B组RVSD缩小,RVSP下降,FEV1/FVC、PaO2及6-MWD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无明显变化;②与B组比较,治疗后A组RVSP、6-MWD变化更加显著,已显示出额外获益(P<0.05)。结论西地那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显著改善COPD相关的肺动脉高压患者活动耐力,降低RVSP,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口服不同剂量的西地那非(SIL)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有效剂量和不良反应。方法 48例PPHN患儿在呼吸机机械通气下口服SIL,根据用药剂量分为3组,每6h给药1次,每次剂量分别是0.3、0.5和1.0mg/kg。治疗前和治疗后3d检测动脉氧合和肺动脉压(PAP)的变化,记录心率、血压、呕吐次数等。结果口服SIL 3d后3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均明显提高(均P<0.01),PAP显著下降(P<0.05或P<0.01);3组患儿在提高动脉氧合指标(PaO2、SaO2)上无显著差异,而0.3mg/kg组PAP下降程度及PPHN治疗有效率小于0.5、1.0mg/kg组(均P<0.05);治疗期间所有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口服SIL在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上有显著疗效,安全性好,有效剂量为每次0.3~1.0mg/kg,6h给药1次。  相似文献   

7.
常明  卢红艳  相虹  兰厚萍 《广东医学》2016,(23):3540-3543
目的 比较高频振荡通气+肺表面活性剂(HFOV+PS)、常频机械通气+肺表面活性剂(CMV+PS)、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新生儿急性肺损伤(ALI)对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纳入符合ALI诊断标准的新生儿73例,其中HFOV+PS组25例,CMV+PS组28例,CMV组20例.HFOV+PS组、CMV+PS组经气管插管注入1次PS 70~100 mg/kg,其余治疗同CMV组,分别检测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12、24、48、72 h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浓度(FiO2)、PaO2/FiO2、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结果 3组新生儿的胎龄、出生体重、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12、24、48 h比较,HFOV+PS组的PaO2高于CMV+PS、CMV组,CMV+PS组高于CMV组;HFOV+PS组的PaCO2低于CMV+PS、CMV组,CMV+PS组低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机械通气72 h比较,3组PaO2、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12、24、48、72 h比较,HFOV+PS组的PaO2/FiO2高于CMV+PS、CMV组,CMV+PS组高于CMV组;HFOV+PS组的OI、RI低于CMV+PS、CMV组,CMV+PS组低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比较,HFOV+PS组低于CMV+PS、CMV组,CMV+PS组低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气漏、颅内出血发生率及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HFOV联合PS治疗新生儿ALI可及时改善肺顺应性及氧合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用氧时间,不增加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一氧化氮(NO)吸入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6月1日-2019年6月1日收治的120例PPHN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0例给予HFOV治疗,观察A组40例给予NO吸入联合HFOV治疗,观察B组40例给予米力农联合HFOV治疗。比较3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动脉血氧分压;肺功能的吸入氧浓度、氧合指数和肺动脉压力及血清D-二聚体、脑钠肽、C反应蛋白水平,并统计对比3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A组、观察B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小时、48小时后,观察A组PaCO2低于对照组、观察B组,Pa O2高于对照组、观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小时、48小时后,观察A组FiO2、OI、PAP低于对照组、观察B组,观察B组FiO2、OI、PA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小时、48小时后,观察A组血清D-D、BNP、CRP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B组,观察B组血清D-D、BNP、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B组,观察B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吸入联合HFOV治疗PPHN患儿,可调节血清D-D、BNP、CRP水平,改善血气指标、肺功能,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胡小丹 《当代医学》2021,27(36):159-160
目的 探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氨茶碱对急性呼吸衰竭(ARF)患者动脉血气及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86例AR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44).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比较两组动脉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呼吸力学指标[气道阻力(Raw)、气道峰压(PIP)、气道平台压(Pp)]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SaO2、Pa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Raw、PIP、P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氨茶碱治疗ARF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动脉血气和呼吸力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徐斐 《当代医学》2021,27(36):30-33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时间、炎症因子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心肌酶谱变化情况[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 观察组热退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喘息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CO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aO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DH、CK、CK-M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新生儿肺炎效果显著,可促进患儿恢复,控制炎症反应,调节动脉血气,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水平式呼吸道正压(BiPAP)无创呼吸通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治疗前3 h及治疗72 h,对2组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HR)及呼吸频率(BR)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SaO2、pH、PaO2、PaCO2、HR及BR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SaO2、PaO2、pH均高于治疗前,但HR、BR、PaCO2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SaO2、PaO2、pH高于对照组(P<0.05),但PaCO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R、BR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高频振荡通气(HFOV)及常频通气(SIMV)在治疗新生儿重度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住茂名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43例 MAS 患儿随机分成2组,其中 HFOV 组23例、SIMV 组20例,两组分别于呼吸支持0、2、12、24、48 h时记录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 APO2),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及转归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并重、分娩方式、入院日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2、12、24、48 h 时 PaO2、PaCO2、SaO2、a/ APO2各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 组相关肺动脉高压、气漏均低于 SIMV 组(P〈0.05)。结论:HFOV 治疗新生儿 MAS 的效果优于 SIMV。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将62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2例采用HFOV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频机械通气并经气管导管内单体位(仰卧位)一次性按200mg/kg快速滴注固尔苏。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肺泡一动脉氧分压差(A—aDO2)、氧舍指数的改变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经HFOV治疗1h后氧分压明显上升为(72.2±12.5)rnmHg(P〈0.05),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下降为(50.9±8.9)mmHg(P〈0.01),氧合指数迅速下降为6.0±2.5(P〈0.05),A—aDO2,上升为(0.45±0.11)mmHg(P〈0.05)。治疗3h、6h、12h、24h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A—aD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FOV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安全性好、疗效肯定的机械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伴有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27例,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以药物治疗为主,观察组以NIPPV加药物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和心率,收集治疗前和治疗后3 h、1、3、7 d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呼吸频率、心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呼吸频率、心率较同组治疗前均有所改善,治疗1、3、7 d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7 d时2组呼吸频率、心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pH、PaO2及PaCO2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3 h、1、3、7 d时pH、PaO2及PaCO2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 d时2组pH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h、1、3、7 d时2组PaO2、PaCO2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V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进行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血气分析(SaO2、PaO2、PaCO2、pH)变化情况,并给予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前心率(HR)、呼吸频率、SaO2、PaO2、PaCO2、pH变化情况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心率(HR)、呼吸频率、SaO2、PaO2、PaCO2、pH等情况较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均明显好转,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够达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比例辅助通气(PAV)叠加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0月我院PPHN患儿12例,采用PAV+SIMV的叠加模式进行机械通气治疗,通气过程中,以维持患儿的动脉血氧饱和度(85%~93%)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aC02,25~40mmHg)为目标调节呼吸机参数。观察通气后1、24、48、72、96h的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BP)、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及呼吸机参数等变化。结果所有12例患儿均痊愈出院,平均通气时间为(107.8±7.9)h;平均吸氧时间为(8.7±1.8)d;平均住院时间为(24.2±7.6)d。机械通气后,患儿HR、呼吸频率(RR)明显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pH值、PaCO2数值和PaO2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各个时间点数值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OI、吸入氧浓度、平均动脉血压(MABP)、呼气末压(PEEP)、弹性卸载(EU)、阻力卸载(RU)、气道峰压(PIP)的数值及SIMV设置呼吸次数,均随着时间延长逐步减小,各个时间点数值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AV+SIMV的通气模式在治疗新生儿PPHN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陈庆青  胡晓峰  郑运江  李滨 《海南医学》2014,(12):1736-173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急性河豚鱼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21例急性河豚鱼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酸碱度(pH)、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以及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压(BP)和辅助呼吸机动用评分(ARMES)等。结果 NIPPV治疗急性河豚鱼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6 h后pH、PaO2、SaO2、RR、HR、BP、ARMES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24 h后可明显降低PaCO2(P<0.05)。3例患者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其中2例5 d后顺利脱机,1例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急性河豚鱼中毒所致呼吸衰竭具有可逆性、时间性的特点,NIPPV通过提高PaO2、降低PaCO2,迅速缓解呼吸困难、改善呼吸肌疲劳,降低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对于急性河豚鱼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血液净化新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2011年所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液净化新技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pH、PaOz、PaCO:以及SaO:相较于治疗前均有上升,而观察组的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H、PaO:、PaCO:以及Sa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新技术在临床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效果,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0年1月进入我院监护室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96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pH、SaO2、PaO2、PaCO3、氧合指数(PaO2/FiO2)等指标。结果:9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经过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原有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pH、SaO2、PaO2、PaO2/FiO2等指标上升明显,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频率、心率、血压、PaCO3等指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能够迅速缓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改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