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神经麻痹,俗称吊线风,以颜面表情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又称为面瘫.以其损害的部位不同,分为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本文只讨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指面神经运动纤维发生病变所造成的面瘫(俗称"歪嘴").病变位于面神经核以下的部位,例如脑桥下部、中耳或腮腺等.  相似文献   

2.
中医所述"面瘫",是指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没有"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概念的明确区分。现代医学中与"面瘫"相对应的病名是"面神经麻痹",现代医学又区分"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面神经麻痹"属于"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是指面神经核以上病变,如脑血管,其对应中医  相似文献   

3.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常由炎症、病毒感染、外伤、颅内外肿瘤等引起,亦可因脑桥或延髓的病变引起。临床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以面神经管内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面神经及神经髓鞘水肿引起的面神经麻痹,占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0%左右。  相似文献   

4.
姬云婧 《光明中医》2014,29(2):299-300
1 对象与方法 面神经麻痹(FacialNerveParalysis)又称贝尔麻痹,即由面神经管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所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学称为面瘫,是神经内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  相似文献   

5.
面神经麻痹——口眼歪斜,又称面瘫,它是一种以面神经炎或脑中风所引起的面部一侧肌肉瘫痪运动障碍,口眼歪斜为主要特征的临床常见疾病。  相似文献   

6.
面神经麻痹--口眼歪斜,又称面瘫,它是一种以面神经炎或脑中风所引起的面部一侧肌肉瘫痪运动障碍,口眼歪斜为主要特征的临床常见疾病.  相似文献   

7.
面神经麻痹 (俗称面瘫 )是指面神经发生了非特异性炎症 ,从而引起面神经功能丧失。其病因虽不甚明了 ,但下列因素与本病有关 ,如风寒刺激 ,风湿性面神经炎 ,面神经管内的骨膜炎 ,滋养血管痉挛使面神经缺血等。其病理改变是面神经发生非炎性水肿、变性及萎缩。面神经麻痹的分类  相似文献   

8.
面神经麻痹为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患,是以颜面表情肌群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常见病。本病又称为“面瘫”。由面神经麻痹引起的损害所发生的部位不同,它可分为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两种。病损在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之间,  相似文献   

9.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称为面瘫,是针灸临床的常见病之一,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常见原因是受寒、风湿、病毒感染等,治疗方法是多种多样,笔者自1999年以来,采用电针结合中药等方法治疗该病64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肌电图对针灸治疗面瘫预后的判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胡湘 《广西中医药》1995,18(3):30-31
肌电图对针灸治疗面瘫预后的判断价值胡湘广西中医学院二附院530011南宁市南京路39号面瘫,即面神经麻痹。临床上以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较为常见,但其预后转归目前多按临床症状来判断,很少以电生理诊断为依据。笔者对21例面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针灸前的肌...  相似文献   

11.
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针灸治疗效果良好,但病变程度严重,或发病后未能及时诊治,或治疗不得法,而成为顽固性、难治性面瘫的也不在少数。如果面神经麻痹患者经过6个月治疗后仍留下后遗症,可称为顽固性面瘫,表现为眼睑下垂,口  相似文献   

12.
面瘫的综合治疗马彩霞河南中医学院医院(450003)主题词面神经麻痹/中医药疗法,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按摩疗法(中医)面瘫,现代医学称之为面神经麻痹。现将临床综合治疗方法简介如下。药物治疗:风寒阻络者方用:秦艽12g,羌活10g,防风10g,白芷9...  相似文献   

13.
周围型面神经麻痹(西医称Bell,s面瘫)是临床常见病,是由茎乳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引起。我院于2005年01月-2008年10月根据中医经络理论,采用按摩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42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樊世英 《河北中医》2010,32(5):732-732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指茎乳孔内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急性周围性面瘫,表现为病变侧的面部表情肌瘫痪。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无明显季节性^[1]。2009-01—2009-12,笔者采用针刺配合弥可保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37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曹玉香 《内蒙古中医药》1994,13(1):35-35,F003
以针灸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0例昝进宝,曹玉香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瘫,是颅神经病变中最为常见的疾患。我们近三年来对本病的病因、病理、临床症状及各种治疗方法进行了综合探讨、分析,取众之长,以针灸为主,中西药物结合运用的综合疗法,治疗患者40例,治...  相似文献   

16.
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脑神经疾病,临床上可分核性及神经干本身麻痹两种。前者由脑干部位的面神经核病变所致,后者由面神经干本身病变或受其周围组织病变影响所造成。本文治疗的以后者为主。此病原因未明,多数学者认为是由风湿或感染引起,并常由感冒、受凉所诱发。  中医称本病为“口僻”。主要由于体虚气弱,腠理空虚、风邪中人、不得营养筋肉,造成面部经筋失养,失去正常活动功能而致。  自1995~1999年共治疗86例面瘫病人,现将治疗情况分析如下:1 病例分析1.1 本组86例中,男性52例,女性34例。发病年龄以青壮年居多,20~40岁之间计有58…  相似文献   

17.
红外线加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00例王化余(广西桂林地区第二人民医院理疗科桂林541309)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按摩疗法,红外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面瘫”、“口眼斜”等,多由于面神经的非化脓性炎症所致,是临床常见病。过去我们...  相似文献   

18.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病因未完全阐明。由于骨性面神经管仅能容纳面神经通过,面神经一旦发生炎性水肿,必然导致面神经受压。风寒、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可引起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面神经炎早期病理改变为神经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可出现轴索变性。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针刺疗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周围性面神经病变主要包括周围性面神经炎、面神经痉挛及感染、肿瘤等因素引起的面神经病变,其中以周围性面神经炎为临床所多见,其发病原因多是由于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因受风寒而发生痉挛,导致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周围性面神经炎,亦称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瘫,属于祖国医学的“口僻”、“面瘫”、“口眼喁斜”等范畴,  相似文献   

20.
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近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韩以季 《河北中医》2005,27(11):875-877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亦称贝尔麻痹,其病因主要为茎乳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瘫,乃为面神经被病毒感染后肿胀受压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轴突骨髓鞘变性,而致面瘫后所支配的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丧失。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气血虚弱,脉络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入面部脉络,血气阻滞,肌肉纵缓不收所致。现将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